在“
一流本科教育”基础上再引入“一流本科专业”的概念,专项投资建设“一流本科专业”与投资整体建设一流本科教育。“
一流专业”是一个比较概念,在全国范围或者世界范围内对专业进行比较,才能认定“一流”与否。
面向全部专业。覆盖全部92个本科专业类,分年度开展一流本科
专业点建设。
突出示范领跑。建设
新工科、
新医科、
新农科、
新文科示范性本科专业,引领带动高校优化
专业结构、促进专业建设质量提升,推动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1.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工作分三年完成。每年3月启动,经高校网上报送、教育主管部门或高校提交汇总材料、
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推荐意见等,确定建设点名单,当年10月公布结果。
2.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方案由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订,按照建设总量不超过本行政区域内本科专业布点总数的20%,分三年统筹规划,报教育部备案后与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同步组织实施。每年9月底前,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将本年度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报教育部,当年10月与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一并公布。
2018年3月22日,2018年春季上海高校党政负责干部会议确定,2018年
上海启动实施
一流本科教育建设计划,发展一批一流本科专业。根据
一流本科教育建设计划,高校还要汇聚一流教学师资,落实一批一流教学资源,形成一批人才培养创新机制,建设一批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示范引领基地。
2018年12月6日上午,《甘肃农业大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签订仪式在逸夫科技馆8号会议室举行。动物科学、
动物医学、草业科学、农业水利工程、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等5个入选
甘肃农业大学第一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
苏州大学根据《苏州大学一流本科教育改革行动计划》(苏大教〔2018〕64号)和《苏州大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方案》(苏大教〔2018〕67号)的整体工作部署,从2018年起启动苏州大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