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育
教育领域术语
本科教育(undergraduate education),是高等教育的中级层次教育,包括普通本科教育职业本科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等各类本科层次的教育。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的第三级第一阶段(授予大学第一级学位或同等学历证书)教育。本科教育与专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构成高等教育内部的 3 个层次,为高等教育的主干部分。一般招收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实施本层次的通识教育及有关某一专门领域的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教育修业年限一般为 4 年,某些专业如医科等为 5 年或 5 年以上。学生按一定的计划和要求修习有关课程(包括实验、实习、社会调查等),接受某些科学研究训练(如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经考试或考核合格,准予毕业者,发给本科毕业证书或授予学士学位或第一专业学位。实施机构为大学和专门学院
教育内容
本科教育的修业年限一般为4年,某些专业如医学科等为5年或5年以上。对这一层次实施的教育包括基础理论教育、某专业或某领域的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及技能的教育。接受本科教育的学生按照本科教育大纲与计划学习有关的课程,进行实验、教学实习和社会调查,接受某些学科的科研训练,写作毕业论文与完成毕业设计。学完依据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全部课程,考试合格者,准予毕业,发给本科毕业证书,授予学士学位。
本科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主体,在高等教育结构中居中心地位。长期以来,本科生一直占中国高等教育学生总数的大多数,只是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扩招,才使得专科生人数大幅度增加,并在2002年专科招生数首次超过本科,多年的结构调整出现一定的成绩。但是,从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我国高等教育自身的结构来看,目前的这种结构状况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招生对象
本科教育主要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依据不同专业,一般为4~5年;少量招收专科毕业生,一般要通过专升本考试,学制2年。本科毕业一般获得大学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但一些学校在实际工作中,为了保证教育质量,对于学位证书的颁发往往比毕业证书的获得作出更为严格的要求,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本科毕业生都具有学士学位证书
特征解析
1、从专业设置看“第一代”特征
根据139所已接受审核评估高校的专业设置统计,2017年中国139所高校的平均专业数是60.2个,专业覆盖学科门类数是7.3个,占学科门类数的60.8%。
从大类专业设置看,根据141所已参加审核评估高校的数据统计,有56所高校按专业大类招生,涉及2045个专业,占高校本科专业数9403个专业的21.7%。从学生参加辅修看,根据2017年397所高校教学状态数据显示,各高校参加辅修人数162369人,校均参加辅修人数409人,辅修人数占在校生比例平均为1%,占当年本科生招生人数比例平均为3.9%。再根据2017年397所高校教学状态数据统计,397所高校大类专业数是2045个,本科专业数是9403个,大类专业占本科专业总数之和为21.7%。这些数据证实,专业设置过窄过细是许多高校的通行做法,且延续至今。这既是本科专业设置的“通病”,也是当前亟待解决而又难于破解的一个问题。
2、从教学体系看“第一代”特征
课程体系设置看,1950年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颁布《关于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决定》,提出课程实施的专门化,以系为培养专门人才的教学单位,实施学年制。明确要求高校各系应分别规定修业年限,以三年至五年为原则,学生每周学习时间(包括自习及实验)以50小时为标准,最多不得超过60小时。可以说,高校今天普遍采用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教材讲义、教学工作量制度、教学编制等最为基本的教学管理制度,都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形成的。尽管后来实施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改革,但从总的方面而言,没有跳出50年代形成的教学基本框架。
根据统计:我国不同类型高校平均学分数是156.9,选修课平均学分为29.8,占比为19.0%,平均学时总数是2495.0,选修课平均学时数是500.3,占比为20.1%。五是重理论轻实践现象突出,课外科技活动学分占比相对较低。我国不同类型高校本科教学计划的实践平均总学分为174.7,其中集中实践环节平均学分为29.1,占比为16.66%;实验教学平均学分为21.0,占比为12.01%;课外科技活动平均学分为4.1,占比为2.36%。
3、从教学管理制度看“第一代”特征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学分制就一直被视为本科教育改革的重点,但进展缓慢,真正做到“完全学分制”的高校凤毛麟角。就本质而言,学分制是最大限度地扩大学生的学习自由,其中包括:选课自由、选科自由、选择学习进程自由、选择学习方式(全日制与非全日制)自由。但从实际实施情况看,这种学习自由是极其有限的。从选修课比例看,在我国不同类型高校选修课的比例中,选修学分比例平均约占20.46%,明显偏低。
除选修课比例之外,本科生转专业的比例明显较低。根据718所不同类型高校学生转专业统计,平均学生转专业占在校生人数比例仅为1.9%。
再从学生弹性学习来看,根据有关统计,各高校平均毕业率为96.7%,平均学位授予率为96.4%,且不同类型高校间呈现差别细微,再根据2002年—2017年我国大学毕业率与学位授予率情况统计,本科生毕业率与学位授予率的“剪刀差”现象逐渐消减,自2012年起毕业率与学位授予率接近持平。
4、从课堂教学看“第一代”特征
从课程班级规模看,无论是精英时代还是大众化教育时代,班级规模一直是衡量个性化教学的重要指标。中国无论是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课的班级规模均在50人以上,大班授课成为“第一代”特征的“传统”延续。显而易见,当班级规模庞大时,就会导致批量生产,这无疑会降低个性化培养,更无法做到因材施教。
5、从通识教育看“第一代”特征
根据111所高校培养方案的分析,88%的高校把公共课作为通识教育课程,还有的高校把思想政治课转入通识课。相当一部分工科院校把通识教育理解为素质教育,把专业选修课作为通识课程。许多工科院校开不出真正的通识教育课程。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一系列报告,例如《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就提出了新的通识教育理念:“教育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20世纪90年代以来,增值(value added)价值观迅速成为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主要方式。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报告再次强调了“四大支柱”的普遍意义,并列出了所有青年都必备的三类主要技能:基础技术、可转移技能和职业技术技能。所有这些说明大学的通识教育应该基于“增值”和“能力”的理念,应该交给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并为学生未来一生的发展做准备。
6、从毕业率、就业率看“第一代”特征
根据2016年的统计,专业平均毕业率全国平均值为89.2%,全国高校总体就业率也为89.2%。但同时我们也会发现,在本科就业率持续走高的态势下,其专业对口率则持续下降。根据2012—2016届工理农医类本科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变化趋势,医学、工科专业与就业对口率相对较高,前者均在80%以上,后者均在70%以上;而农学、理学专业与就业对口率相对较低,为50%多。
教育模式
第一,中国本科教育是“被专业”的教育。在现有本科教育模式下,每一个受教育者都会带上极强的专业烙印,每一个本科生除了学校的标签之外,同时都贴上“专业标签”,并自然而然分流到与之相应的各行各业。本科教育的发展方向是:淡化专业,强化通识;淡化知识,强化能力和素质。显然,在计划模式下,这一特征有其制度的优势,但在社会行业产业结构不断变换的今天,这一“被专业”的本科教育无疑需要深刻的变革。
第二,中国本科教育是“被计划”的教育。在现有本科教育模式下,高校从招生计划教学计划,从教学计划到就业计划,都带有很强的“计划”思维,高校在“计划”面前缺乏自主权,学生在“计划”面前缺乏选择权。一方面,带来中国高校本科毕业生的毕业率就业率“虚高”;另一方面,人才培养质量却难以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尤其匮乏。
第三,中国本科教育是“被选择”的教育。在现有本科教育模式下,一方面,中国本科教育中引入国外大学常见的学分制选修制制度安排;但另一方面,大学生在专业选择、课程选择、教师选择,甚至是学习进程中,又都是事先被预设的,学生缺乏选择的空间和机会。由此导致高校人才培养同质化严重、个性化缺失。
第四,中国本科教育是“被大众”的教育。经过近20年的大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高度大众化阶段,即将迈入普及化。尽管在数量上已经大众化,但由于人才培养的观念、模式、体制和质量标准缺少精英教育的基因,导致数量上的大众化缺乏精英教育的支撑。
重新构建
第一,中国本科教育的“第一代”特征,不只是单纯时间意义上的概念,还是一个衡量制度、文化等大学“成熟度”的概念。作为后发外生型国家,虽然中国高等教育规模世界第一,但由于规模扩张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与西方国家经过几百年发展,相对成熟的高等教育系统相比,中国高等教育在整体上仍处在不太成熟的“第一代”,这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存在,也是不可逾越的发展历史阶段。
第二,中国本科教育的“第一代”特征,集中概括了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前一阶段的发展轨迹,其特点是依靠模仿、借鉴、经验和惯性来发展。反思这一段发展历程,其目的在于提升我国本科教育的自觉意识,实现从模仿、借鉴到自主、创新,从经验和惯性到依靠规律办学,依靠科学管理大学。
第三,探讨中国本科教育的“第一代”特征,并不意味着否定过去,而是在充分总结经验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为走向“第二代”或者2.0版提供路径,使2.0版能够走得更好更远。不可否认,中国的制度优势和财力保障,可以使硬件建设很快走向2.0版。但并不是所有的1.0版问题都可以由钱解决,从“第一代”向“第二代”的转变,更多需要理念的更新、制度的重新设计以及教学体系的重新构建。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01 22:21
目录
概述
教育内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