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
病毒性肝炎,简称为丙型肝炎、丙肝,是一种由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经输血、
针刺、吸毒等传播,据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HCV的
感染率约为3%,估计约1.8亿人感染了HCV,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3.5万例。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可导致肝脏
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
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
HCC)。未来20年内与HCV感染相关的
死亡率(
肝衰竭及肝细胞癌导致的死亡)将继续增加,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
病原学
HCV颗粒
HCV是一种直径50~60nm的球形颗粒,最外层为包膜糖蛋白,其内为核衣壳。病毒基因组被核衣壳包裹,形成直径为30~35nm核心颗粒,被包膜包裹形成完整的HCV颗粒,沉降系数为140~159S。根据蔗糖密度梯度分析,血清中存在两种不同密度梯度的HCV颗粒,一种为高密度(1.186~1.213kg/L),可能为游离的或与免疫球蛋白结合的HCV颗粒:另一种为低密度(1.099~1.127kg/L),可能是与低密度脂蛋白结合的HCV。
HCV基因组及编码蛋白
HCV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全长约9500nt。因其9400nt以后的多聚腺苷酸尾(polyA)长短不一,故各家报道长度有所差异(9400~9600nt)。基因组由5'-非编码区(5'-NCR,长约341nt;又称5'-非翻译区,5'-UTR)、开放读码框(ORF,长9033~9099nt)及3'-非编码区(3'-NCR,又称3'-非翻译区,3'-UTR)组成。
5'-NCR序列在基因组序列中最为保守,含有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nternal ribosome entry site,IRES),可调控病毒基因组的表达。ORF从5'端至3'端依次为C区(编码核衣壳蛋白)、E1和E2区(编码包膜蛋白)、P7区(编码细胞外膜孔蛋白或称离子通道蛋白)、NS2区(非结构蛋白2区,编码病毒自体蛋白酶)、NS3区(编码病毒解旋酶和丝氨酸蛋白酶)、NS4A(编码NS3蛋白酶辅助因子)、NS4B(编码复制复合体和膜网的组合因子)、NS5A(编码病毒复制和装配调节因子)、NS5B(编码HCVRNA指导的RNA聚合酶)。ORF首先指导合成长3010~3033个氨基酸的聚蛋白前体,然后在病毒蛋白酶及宿主信号肽酶的作用下,切割为病毒的结构蛋白(核心蛋白和包膜蛋白)和非结构蛋白(NS1~NS5蛋白)。E2区实际上就是以往所称的NS1区,因此该区有时又称为E2/NS1区。C区表达产物(核心抗原)和E区表达产物(包膜蛋白)均含重要的抗原表位:包膜蛋白还含有与肝细胞结合的表位,推测可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NS3蛋白也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在临床诊断上有重要价值。非结构蛋白主要是参与HCV复制的功能酶及其辅助因子。
HCV基因型
HCV存在较高的基因异质性,根据核苷酸序列的差异可将HCV分为不同的基因型和亚型。当HCV全基因序列差异在30%以上时,可区分为不同的基因型;同一基因型HCV全基因序列的差异在20%以上时,可区分为不同的亚型。既往曾按Okamoto法将HCV分成I~IV型,但现已弃用。根据Simmends法,主要将HCV分为7个基因型,每个基因型又可分为不同的亚型(a、b、c等)。研究较为充分的HCV基因型有6个,分为1a、1b、lc、2a、2b、2c、3a、3b、4a、5a、6a11个亚型;以1型最为常见,占40%~80%。不同国家及地区的HCV基因型分布有较大差异。中国、日本、美国以1型为主,3型常见于印度、巴基斯坦、澳大利亚、苏格兰等,4型常见于中东地区及非洲,5型常见于南非,6型常见于中国香港、澳门、广东及重庆等。7型为自中非地区的少数患者中分离而得,其临床重要性尚不明确。1b型HCVRNA载量高,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较重,易致肝硬化及肝癌,但也有学者认为基因型与疾病严重性并无明显相关。HCV基因型还与IFN疗效密切相关,在研制HCV疫苗时亦需针对不同基因型HCV进行设计。
HCV准种
HCV RNA在复制过程中有很高的变异率,从而形成相互关联但各不相同的准种,使得病毒易于逃避宿主的免疫清除,导致感染持续化。
易感动物及外界抵抗力
黑猩猩是最为理想的HCV感染模型。树鼩也可被HCV感染,但其感染特点尚未完全阐明。HCV对氯仿、乙醚等有机溶剂敏感。100℃煮沸5分钟、60℃持续10小时、1:1000甲醛37℃下处理6小时、20%次氯酸处理、紫外线照射等均可灭活HCV。血制品中的HCV可用干热80℃处理72小时或加变性剂使之灭活。
流行病史
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型肝炎)早在20世纪70年代即已确认为是一种肠道外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post-transfusion hepatitis non A non B,PT-NANBH)。1989年,Choo等经由分子克隆技术首先发现丙型肝炎病毒(HCV),1991年,HCV被归入黄病毒科丙型肝炎病毒属。
HCV感染属全球性的严重问题,丙型肝炎呈全球性分布,无明确地理界限。尤其在西方国家,是慢性肝疾病的主要病因,对社会及个人经济带来严重影响。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全球约有1.7亿人感染HCV,而每年仍有300万~400万人感染HCV。在中国抗-HCV阳性率约3%,以长江为界,北方(3.6%)高于南方(2.9%)。在许多国家HCV感染是肝病及肝源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截至2022年,全球感染率约2.35%,据估计感染总数达2.1亿人,慢性感染者大约1.6亿人。大多数西欧国家及北美洲的人群,HCV感染率为0.1%~2.0%,地中海沿岸地区约3%,热带地区可高达6%,国家按从高到低依次为埃及、蒙古等。在日本普通人群中,HCV携带率为1%~3%,非洲部分国家高达6%。中国过去调查显示HCV感染率约3.2%。自1992年起开始对抗-HCV进行筛查以来,输血相关急性丙型肝炎感染显著下降,而经IDU传播及性传播则相对增高。
丙型肝炎患者和无症状HCV阳性者是主要传染源。因试剂的灵敏性或献血者处于HCV感染窗口期,约20%献血者呈抗-HCV阴性,因此血源性感染仍然是主要传播途径,如输血史、应用血液制品史或明确的HCV暴露史。不同地区的主要传播方式有一定差异,如西方国家主要是通过静脉吸毒。澳大利亚一项调查研究显示,随着静脉吸毒者的减少HCV发病率有所下降,2005年HCV感染人数约为1999年的2/3。在发展中国家HCV感染以输血为主。2006年研究显示,1~59岁人群抗-HCV流行率约为0.43%,部分专家认为实际流行率可能在1%左右。IDU、血液透析、性乱者及输血者的感染率远高于普通人群。应用被抗-HCV阴性的HCV感染者血液污染的血制品及日常生活用品、母婴传播等也是HCV感染的传播途径。输血后急性丙型肝炎的潜伏期为2~26周(平均为7.4周)。输Ⅷ因子引起的丙型肝炎的潜伏期较短,为7~33天,平均为19天。散发性急性丙型肝炎的潜伏期尚待研究。尽管HCV感染率明显下降,但由其所致肝病的发现率呈上升趋势,可能与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滞后于感染(20年或更长)有关。
发病机制
HCV入侵宿主细胞是在多种受体联合介导下完成的复杂过程。已提出的HCV受体主要包括CD81、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typeI,SR-BI)、紧密连接蛋白家族、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酪氨酸激酶EphA2受体(ephrin receptor A2,EphA2)、NPC1L1受体(niemann-Pick Cl-like1cholesterol absorption receptor)等。HCV感染肝细胞的机制可能 是通过其包膜蛋白E2与肝细胞表面相应受体CD81分子相结合而实现。过去认为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是HCV对肝细胞的直接损害,现认为这只是次要机制。以下几点提示丙型肝炎的发病可能有免疫机制参与:①受HCV感染的肝细胞数量少,而肝组织炎症反应明显,二者形成反差。②免疫组化证明丙型肝炎肝实质坏死区主要为CD8+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电镜观察到CD8+细胞与肝细胞直接接触。③从丙型肝炎患者肝脏中分离出HCV特异性T细胞克隆。④IFN-a治疗可使肝内CD8+细胞数量减少。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表面表达HLA分子及ICAM-1分子。这些发现与乙型肝炎较为相似。
HCV感染时虽诱导特异性CTL反应,但由于HCVRNA高度可变区的易变异性,形成一系列准种等变异体,特异性CTL不能识别其表位,使抗病毒免疫失效,此乃HCV感染极易慢性化的根本原因。其慢性化机制亦包括以下几点:①HCV在血中的水平很低,容易诱生免疫耐受。②HCV具有泛嗜性,不易清除。③免疫细胞可被HCV感染,从而产生免疫素乱。此外,有学者提出1b型HCV感染更易慢化性,其原因尚待研究。
丙型肝炎的发病还可能有自身免疫应答参与。除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ADCC)外,还发现部分患者血清肝-肾微粒体抗体(抗-LKM1)等自身抗体阳性,高度提示丙型肝炎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
亚裔(黄种人)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对IFN-a的应答高于高加索人(白种人)的原因尚不清楚。宿主遗传学变化与CHC患者之IFN-a应答、自发病毒清除及利巴韦林(ribavirin,RBV)所致贫血反应均具相关性。有两组报道分别研究了编码Ⅲ型IFN-a的IL-28B基因中3kb上游rs12979860号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结果发现该位点T/T和T/C相对于C/C不仅与对IFN-a的应答显著下降相关(应答差异达2倍),且证实在T/T和T/C的患者中,IFN-a应答失败者血中IL-28B的RNA水平较低。然而,中国人群IFN-a疗效普遍较高的原因似不能完全以上述发现解释,推测也与病毒因素相关。进一步研究还发现,三磷酸肌苷(ITPA)基因的变异可显著影响RBV治疗所致的贫血,即具有rs27354CC型及rs7270101AA型的患者均易发生RBV相关贫血。
传播途径
由于抗-HCV存在窗口期、抗-HCV检测试剂的质量不稳定及少数感染者不产生抗-HCV,因此,无法完全筛出HCV阳性者,大量输血和
血液透析仍有可能感染HCV。
通过输血或血制品传播是HCV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反复输入多个供血员血液或血制品者更易感染HCV。国内曾因单采血浆回输血细胞时污染,造成丙型肝炎暴发流行。国外资料表明,抗-HCV阳性率在输血后非甲非乙型肝炎患者中为85%,在血源性凝血因子治疗的血友病患者为60%~70%,在静脉药瘾者(injecting drug users,IDU)为50%~70%。
非输血人群主要通过反复不洁注射或针刺、含HCV的血液反复污染皮肤和黏膜的隐性伤口以及性接触等方式而传播。
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 这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在某些地区,因
静脉注射毒品导致HCV传播占60%~90%。使用非
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未经严格消毒的
牙科器械、内镜、
侵袭性操作和
针刺等也是经皮传播的重要途径。一些可能导致皮肤破损和血液暴露的传统医疗方法也与HCV传播有关;共用剃须刀、牙刷、纹身和穿耳环孔等也是HCV潜在的经血传播方式。
2.性接触传播
HCV可通过性接触传播,但HCV阳性患者将病毒传播给配偶的概率较小。在男同性恋及妓女等性乱人群中,HCV的传播并不如HBV常见。HCV携带者家庭成员受感染概率较低,但总体上其感染率远高于普通人群。
3.母婴传播
抗-HCV抗体阳性母亲将HCV传播给新生儿的危险性为2%。若母亲在分晚时HCV RNA阳性,则传播的危险性可高达4%~7%。合并HIV感染时,传播的危险性增至20%。HCV病毒高载量可增加传播的危险性。
4.其他途径
仍有15%~30%散发性丙型肝炎病例并无输血或肠道外暴露史,传播途径不明。接吻、拥抱、喷、咳嗽、食物、饮水、共用餐具及水杯、无皮肤破损及其他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传播HCV。
临床表现
成人
急性丙型肝炎病情相对较轻,多数为急性无
黄疸型肝炎,ALT升高为主,少数为急性
黄疸型肝炎,
黄疸为轻度或中度升高。可出现恶心,食欲下降,全身无力,尿黄眼黄等表现。单纯丙肝病毒感染极少引起
肝功能衰竭。在
自然状态下,其中仅有15%的患者能够自发清除HCV达到痊愈,在不进行
抗病毒治疗干预的情况下,85%的患者则发展为慢性丙型肝炎;儿童
急性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后,50%可
自发性清除HCV。
症状较轻,表现为
肝炎常见症状,如容易疲劳,食欲欠佳,
腹胀等。也可以无任何自觉症状。化验ALT反复波动,HCVRNA持续阳性。有1/3的慢性HCV感染者肝功能一直正常,抗HCV和HCVRNA持续阳性,
肝活检可见
慢性肝炎表现,甚至可发现
肝硬化。
感染HCV20~30年有10%~20%患者可发展为
肝硬化,1%-5%患者会发生肝细胞癌(
HCC)导致死亡。
肝硬化一旦出现失代偿情况,如出现
黄疸,
腹腔积液,
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肝性脑病等,其
生存率则急剧下降。
检查
2.丙肝病毒抗体
3.HCV抗原检测
HCV cAg。
4.丙肝病毒定量
腹部肝胆脾
超声检查了解肝脏有无慢性损伤。必要时行腹部增强
CT或
MRI检查,以了解病情
损伤程度。
是一种无创检查可用于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
肝脏纤维化程度评估。丙型肝炎患者评估肝脏纤维化程度对于确定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7.肝组织活检
诊断
1.抗HCV
即
丙肝抗体,目前诊断丙型
病毒性肝炎的主要指标。但因感染HCV后抗HCV出现较慢,一般在发病后2~6个月,甚至1年才转阳,故不能作为
早期诊断的方法。而且1次阴性,也不能直接否定诊断。当各型
病毒性肝炎特异性标志检测阴性,临床症状及单项ALT升高,提示急性病毒性肝炎时,应考虑是否为丙型
病毒性肝炎。
2.HCV抗原检测
HCV核心抗原(HCV cAg)是HCV的一种核衣壳多肽,在病毒组装过程中释放到血浆中,可以在HCV感染早期和整个
HCV感染过程中检测到。已有的商业化检测试剂可用于HCV核心抗原的独立检测。
HCV核心抗原检测还可应用于HCV血清阳转前的早期急性丙型肝炎辅助诊断,尤其有助于检测处于窗口期的HCV感染者。
HCV核心抗原检测可用于HCV阳性母亲所生婴儿是否罹患
丙型肝炎的辅助诊断。
在免疫受损或先天性免疫缺陷群体如HIV感染者、长期透析的肾病患者、
器官移植患者或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患者等HCV感染者中由于抗体的生成可能受到影响,可使用HCV抗原进行筛查。
即丙型肝炎病毒的
核糖核酸,是HCV的
遗传物质,是表示体内感染HCV的直接指标。目前用
PCR方法可以直接检测血中的HCV-RNA,可用于HCV感染的早期诊断。因其较
丙型肝炎抗体出现早,故是丙型肝炎病原学诊断和判断
传染性的一项有用的指标。
总之,对有典型临床表现且其发病与输血及血制品密切相关,已排除其他肝炎的可疑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可进一步查HCV-RNA及抗HCV,如HCV-RNA及抗HCV均阳性或HCV-RNA单独阳性即可确诊为丙型病毒性肝炎。
鉴别诊断
主要鉴别疾病包括:其他各型
病毒性肝炎:乙型、丁型、戊型
肝炎、EBV性肝炎、CMV性肝炎。鉴别诊断主要依据特异性
血清学检查。
治疗
在治疗前应明确患者的
肝脏疾病是否由HCV感染引起,只有确诊为血清HCVRNA阳性的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才需要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目前得到公认的最有效的方案是:
长效干扰素PEG-IFNα联合应用
利巴韦林,也是现在EASL已批准的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的标准方案(SOC),其次是普通IFNα或复合IFN与利巴韦林联合疗法,均优于单用IFNα。
聚乙二醇(PEG)
干扰素α(PEG-IFNα)是在IFNα分子上交联无活性、无毒性的PEG分子,延缓IFNα注射后的吸收和体内清除过程,其
半衰期较长,每周1次
给药即可维持有效
血药浓度。
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DAA)
蛋白酶抑制剂博赛匹韦(BOC)或特拉匹韦(TVR),与
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的三联治疗,2011年5月在美国开始批准用于临床,推荐用于基因型为1型的HCV感染者,可提高
治愈率。博赛匹韦(BOC)饭后,每天三次(每7-9小时),或特拉匹韦(TVR)饭后(非低脂饮食),每日三次(每7-9小时)。期间应密切监测HCVRNA,若发生
病毒学突破(血清HCVRNA在最低值后上升>1log),应停用蛋白酶抑制剂。
2.一般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治疗
(1)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有确切证据提示干扰素治疗能够降低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慢性化比率,可在HCV感染
急性肝炎发作后8-12周进行,疗程为12-24周。最佳治疗方案尚未最终确定,但
早期治疗对于基因1型高
病毒载量(>800000logIU/ml)的患者更为有效。
(2)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应在治疗前评估患者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肝功能反复异常者或肝穿组织学有明显炎症坏死(G≥2)或中度以上纤维化(S≥2)者,易进展为肝硬化,应给予抗病毒治疗。
(3)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①代偿期肝硬化(Child-PughA级)患者,尽管对治疗的
耐受性和效果有所降低,但为使病情稳定、延缓或阻止
肝衰竭和
HCC等
并发症的发生,建议在严密观察下给予抗病毒治疗。②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多难以耐受IFNα治疗的
不良反应,有条件者应行肝脏
移植术。
3.特殊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治疗
(1)儿童和老年人 有关儿童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经验尚不充分。初步
临床研究结果显示,IFNα单一治疗的SVR率似高于成人,对药物的耐受性也较好。65岁或70岁以上的
老年患者原则上也应进行抗病毒治疗,但一般对治疗的耐受性较差。因此,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对药物的耐受性、并发症(如
高血压、
冠心病等)及患者的意愿等因素全面衡量,以决定是否给予抗病毒治疗。
(2)酗酒及吸毒者 慢性酒精中毒及吸毒可能促进HCV复制,加剧肝损害,从而加速发展为肝硬化甚至HCC,的进程。由于酗酒及吸毒患者对于抗病毒治疗的
依从性、耐受性和SVR率均较低,因此,治疗丙型肝炎必须同时戒酒及戒毒。
(3)合并HBV或HIV感染者 合并HBV感染会加速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向肝硬化或HCC的进展。对于HCVRNA阳性/HBV
DNA阴性者,先给予抗HCV治疗;对于两种病毒均呈活动性复制者,建议首先以IFNα加利巴韦林清除HCV,对于治疗后HBVDNA仍持续阳性者可再给予抗HBV治疗。对此类患者的治疗尚需进行深入研究,以确定最佳治疗方案。
合并
HIV感染也可加速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进展,抗HCV治疗主要取决于患者的
CD4+
细胞计数和肝组织的纤维化分期。
免疫功能正常、尚无即刻进行高活性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HAART)指征者,应首先治疗HCV感染;正在接受HAART治疗、
肝纤维化呈S2或S3的患者,须同时给予抗HCV治疗;但要特别注意观察利巴韦林与抗HIV核苷类似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包括乳酸酸中毒等。对于严重免疫抑制者(CD4+阳性
淋巴细胞<2×108/L),应首先给抗HIV治疗,待
免疫功能重建后,再考虑抗HCV治疗。
(4)
慢性肾功能衰竭 对于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伴有肾功能衰竭且未接受透析者,不应进行抗病毒治疗。已接受透析且
组织病理学上尚无肝硬化的患者(特别是准备行
肾移植的患者),可单用IFNα治疗(应注意在透析后给药)。由于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发生严重溶血,因此,一般不应用利巴韦林
联合治疗。
(5)肝移植后丙型病毒性肝炎复发 HCV相关的肝硬化或HCC患者经肝移植后,HCV感染
复发率很高。IFNα治疗对此类患者有效果,但有促进对移植肝
排斥反应的可能,可在有经验的专科医生指导和严密观察下进行抗病毒治疗。
丙型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疗程长,副作用较大,需要在有经验的专家评估指导下
安全用药;在治疗期间需及时评估疗效,根据应答指导治疗,并同时密切监控药物的不良反应,尽量避免
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4.抗病毒治疗的禁忌证
(1)干扰素绝对禁忌证 ①
妊娠;②精神病史如严重
抑郁症;③未能控制的
癫痫,④未戒断的酗酒或吸毒者;⑤未经控制的
自身免疫性疾病。⑥失代偿期肝硬化;⑦有症状的
心脏病;⑧治疗前
粒细胞<1.0×109/L;⑨治疗前
血小板<50×109/L;⑩
器官移植者
急性期(肝移植除外)。
(2)干扰素相对禁忌证
甲状腺疾病、视网膜病、
银屑病,既往抑郁病史,未控制的
糖尿病,未控制的
高血压。
(3)利巴韦林的绝对禁忌证
妊娠、严重
心脏病、肾功能不全、
血红蛋白病,HB<80g/L。
(4)利巴韦林的相对禁忌证 未控制的
高血压,未控制的冠心病,HB<100g/L。
预后
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干扰素抗病毒效果好,90%患者可获得完全应答而彻底痊愈;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病情相对较
乙型病毒性肝炎为轻,经标准抗病毒方案治疗,
有机会清除病毒获得痊愈。部分患者感染20-30年后可出现肝硬化或
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