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是孙中山在广州于1921年5月5日与1922年6月16日
第二次护法运动时的职任名称。
历史背景
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是1912年10月产生的,在这一届国会中最强大的力量是国民党。法定这届国会的任期是六年。1913年因
宋教仁遇刺,引发二次革命,之后
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并剥夺国民党议员的议员资格。袁死后,国会恢复,但当时的政治大权全部集中在各省的督军和国务总理
段祺瑞手中。
1917年大多数督军希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对德国宣战,国会意见不一,但比较倾向于保持中立。段祺瑞和其他督军组织督军团要挟和逼迫国会。中华民国总统
黎元洪借此机会免去段职。为了稳定北京的局势,黎决定叫
张勋入京。
张勋复辟失败和段祺瑞重返北京后,国会已经陷入停止工作的状态。孙中山此时在广州打起
护法运动的旗号,呼吁原国会议员南下广州组成新政府。他认为北京政府此时已经明显违背了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成为一个非法政府。孙中山的呼吁受到许多国会会员的响应,纷纷来到广州。
与此同时,段祺瑞在北京组织了第二届国会,其成员主要是段的党人。孙中山不承认这个国会的合法性,因为许多省份没有参加国会选举,而且在选举过程中明显有作弊现象。当时无法进行全国性的国会选举,因此他认为第一届国会依然在任。其成员在1917年8月广州召开国会,被称为“非常国会”(护法国会),孙并被当选为“陆海军大元帅”。
1918年5月,非常国会通过改组,以七总裁取代大元帅,孙中山在护法政府内实际上被架空,于是辞职离去。至1920年中,
陈炯明成功驱逐广州之
桂系及滇系,孙中山回粤。因为广州的
护法军政府对在北京的
北洋政府相比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就是它得不到国际的承认。为了表示北洋政府不是代表全中国的政府,他决定让非常国会在广州选举一个大总统,以与在北京的
徐世昌抗衡。1921年4月4日,他邀请在穗的非常国会会员并对他们表示,假如他们不尽快选举一个大总统的话,他就将他去。4月7日,非常国会会员共222人选举总统,孙得218票,陈炯明得3票,1票无效。5月5日,孙中山当任大总统职,称自己为非常大总统,以表示其总统职的来源不是正规的。孙当选后向国内外分别发表声明,并写公开信给徐世昌劝他自动离职。同时孙发表他的新政府的人事名单。
唐绍仪和
陈炯明都不肯到任,由此可见当时孙在广州的政府内部是非常不稳定的。
军阀和革命事业中间距离是极大的,这可以从陈炯明身上证明,陈炯明的基本武力是
粤军,粤军是孙中山向桂系千方百计争来的,是以广东省长公署警卫军二十营为基础,也可以说是孙一手造成的,孙自然认为这就是革命的基本武力,何况粤军困处粤闽边境时,也是孙一而再,再而三敦促陈炯明回粤赶走桂系。可是陈炯明回粤后,他便忘记了过去一切,他只知道粤军是他个人的武力,广东是他个人的地盘,对于孙和军政府,认为是芒刺在背,是眼中之钉,仅不把孙中山、国民党和军政府放在眼中,而且还觉得是极大的累赘。 孙中山认为陈炯明把粤军当作私人武力,广东当做私人财产是错误的,粤军应该是 革命的军队,广东应该是革命的基地,革命事业不能偏安一隅,应该集中一切人力、财力和物力,从事北伐。
孙中山和陈炯明之间看法和做法既然相差如此之大,因此影响到粤军内部也有革命 的一派,和陈炯明不革命的一派。粤军共有两军,陈炯明以广东总司令兼任第一军长,
许崇智为第二军军长。军政府改组后,孙改任许崇智为国防第一军军长,另派黄大伟为国防第二军军长,这两军直接由军政府直辖,不受广东总司令的节制。至于陈炯明所指挥的粤军第一军,原辖第一师师长邓铿、第二师师长洪兆麟两师,陈炯明又收编地方派 军人魏邦平为第三师师长。这三师完全是陈的私人武力,陈炯明这时兼任陆军总长,可 是他从不出席政务会议,只是用广东总司令兼广东省长名义发号施令,根本不理军政府。
孙中山为了扩充革命武力,乃在广东各地设立了不少的招兵机构,这些机构常被陈炯明派兵予以解散。孙为了削减陈炯明的实权,所以划广州为特别市,任命孙科为广州特别市长,不受省长管辖。 这期间,孙中山的处境仍是很辛苦,过去南北战争,列强驻中国的外交团曾和中国的南北政府成立协定,提出关税余款百分之十三交付军政府,迨孙接收军政府以后,外交团竟借口军政府权力只及广东一省,不能代表西南,停止这笔拨款。 军政府外交部长
伍廷芳曾屡次向驻粤领事团提出抗议,最后一次声称如果不履行协定,军政府将接收海关以资报复,可是列强竟出动了大批炮舰驶
白鹅潭示威。
北京方面因为徐世昌是总统名义,所以北京政府就比广州政府在国际上叫得响,因此孙中山忍无可忍,认为南方也必须成立一个名正言顺的政府。
粤军回粤后,
蒋中正深感和陈炯明难于相处,所以悄然回甬。10年1月间,
戴传贤力劝,蒋出任艰钜,不应远隐高蹈。蒋遂于1月27日动身,过上海赴广州。2月6日抵达广州。 晋见了孙中山,孙把计划北伐的打算和蒋商量,并要他和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军长许崇 智、师长
邓铿等共拟办法。蒋认为北伐之前必先解决广西问题,所以起草了援桂计划, 使用许崇智的部队,详细拟定前进及攻略目标种种。 在商讨军事行动时,粤军尤其是陈炯明,自有打算,自有私心,蒋和邓铿私交很好, 可是发觉邓铿态度消极,每在会议席上,邓因为是陈的直接部下,所以处处规避,而陈炯明则争地、争权、争势,只享权利,不肯尽义务。和陈炯明商量北伐,简直是与虎谋皮。
蒋在穗参加了三天的会议,结果是一无所得,会议席上意见又多,各据一词,各执一是,根本不能协调。 2月4日蒋毅然离穗抵香港贻书给邓铿,书曰: “……今日之局面,止兄任劳任怨之时,而非避嫌避难之日。……粤军今日处于苟 安保守地位,如不积极进行,以谋发展,则三二月之后,大势一变,必悔今日准备之不 早,迁延之误事也。粤军唯一之方针,乃在从速援桂,向外发展,则内部之团结即 可坚强,广东之根据,即可巩固。激进一日,即得一日之利益,迟缓一日,即增一日之 损失,如果能迅速出发,虽掷数十百万金之饷弹亦不足惜!奈何不计其大,而务其细, 不谋其远,而图其近也?” 军阀只计近利,陈炯明之于粤军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粤军原来戍守粤闽边境,他并没有奢想能够回到广州,迨回广州后,一切都很舒适,自不愿轻举妄动, 劳师远征。所以援桂也好,北伐也好,陈炯明都听不进去,要他派兵、助饷、出械他都 舍不得。曾经有人以为如果陈炯明肯服从孙中山,使粤军成为革命的基本武力,再进而融
湘军、
滇军、
川军、
黔军、
桂军于一炉,则北伐统一的局面会早在民国10年前后就出现了,中国历史也要完全改变。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1926年北伐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在此之前发生了
直皖战争和两次
直奉战争,又有
郭松龄和
冯玉祥的反戈,北方军阀实力大损。
职称来历
1912年1月1日,上午10时,孙中山乘沪宁铁路专用花车起行离沪,同行者有南京各省代表会临时议长汤尔和、副议长
王宠惠和孙中山的军事顾问荷马李等数十人。上海各界万余人在车站送行,礼炮齐鸣,欢声震天。 下午5时,车抵南京下关。礼炮雷鸣,军乐齐奏,停泊在长江江面的军舰发炮21响。各省代表和驻南京的各国领事均至迎接。
临时大总统府设在南京城内旧两江总督衙门内。下午6时15分, 孙换乘马车去总统府,由黄兴和海陆军代表等迎入内府。当晚11时,举行孙中山大总统受任
典礼。孙中山宣誓词说:
“中华民国缔造之始,而文以不德膺临时大总统之任,夙夜戒惧,虑无以副国民之望。国民以为于内无统一之机关,于外无对待之主体,建设之事,刻不容缓,于是以组织临时政府之责相属。自推功让能之观念以言,文所不敢任也;自服务尽职之观念又言,文所不敢辞也。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当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以期享文明国应享之权利。满清时代辱国之举措,及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持平和主义,与我友邦益增亲睦,使中国见重于国际社会,且将使其界渐趋于大同。即使后此之艰难,远逾于前日,而吾人惟保此革命之精神,一往无阻,必使中华民国基础确立于大地,此后临时政府之职务始尽,而吾人始可告无罪于国民也。今以与我国民初相见之日,披布腹心,惟我之四万万同胞鉴之。颠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
同时发布《临时大总统宣言书》和《告全国同胞书》。宣言毕,即接受大总统印,并由秘书长将其盖于宣言等文件上。
之后,孙中山下令定国号为“中华民国”,同时改用阳历。 2日,孙中山通电各省改历,并以1912年1月1日作为中华民国建元的开始。
正式任职
当孙中山接收广州的军政府后,曾下令通缉
岑春煊、
陆荣廷、
莫荣新、
杨永泰、
李根源及桂系将领多人,并拟乘胜进攻广西,以消灭桂系的残余力量,统一粤桂进而联合 西南。但是对广西用兵势必要取得陈炯明的支持,陈炯明则是一千个不肯。他当然不愿 意自己出马,率军攻桂,因为一离开广东,就怕广东为他人取得,这是得不偿失的。 孙中山第二个打算是修改政府组织,正式选举总统,可是这个计划在西南各省都受 到阻力,因此孙退而求其次,打算在主席总裁的名义上加一个“大元帅”头衔,由自己 带兵去打广西。可是陈炯明也不赞成,他怕这样一来,孙将带走一部分粤军,而军费军火还是要靠广东负担,对陈也是有害而无利,因此他亦加以阻挠。 陈为自身打算,倾向
联省自治,反对选举总统,反对战争。其部下
叶举、
洪兆麟等和议员诸辅成派联合起来,甚至以军队不稳消息相要挟。他们的理论是西南各省已树自 治旗帜,“护法”二字已经不足以号召,何况旧国会议员在广东的,仅200余人,也距离 选举总统的法定人数甚远,不如首先巩固广东省自治,再徐图团结西南,共抗直系。
陈炯明私心只在割据广东,表面上美其言曰保境息民,实际则在与邻省联防自保, 充实私人势力,进则把持国事,退则盘据广东。 孙中山曾和陈炯明恳切密谈,他劝陈认清环境,眼光放远,以一个人作比喻,如果心肝五脏都已溃烂,则四肢怎会完好?一个国家如果糜烂,广东一隅岂能保全?至于保境则需依赖军队,养兵以保境则财困民疲,所谓息民岂不是空谈。息民做不到更遑论建 设?不能建设,广东一省如何进步?不能进步则是固步自封。所以今天大家应该把眼光 放远。从大处着想,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孙的言论也有破绽,因为养兵有多少,如果保境安民则只须较少的兵力即可,花不了多少钱。
孙苦口婆心说服陈炯明,然而言之恳切,而陈炯明则听而不闻,置之不理。正如他对
唐继尧说的:“中山只是一个大炮”。他有这种观念,孙纵有金玉良言他也听不进了。 孙中山对陈炯明不合作不听命的态度,非常忿怒,忍无可忍,打算削减其军权,或是免除其省长兼职,使其不能继续掌握财权(当时财权在财政厅,受省长管辖,财政总长则有职而无权)。或者解除其陆军总长兼职而以唐继尧继任,可是
汪兆铭等劝孙中山投鼠忌器,怕闹得下不了台反而撕破了脸。 孙中山在民国10年元旦庆典上,就在对军政府同仁训话时,表示护法不能解决问题,希 望国会在广东组织政府,对国际间明白昭示,必需北伐以统一中国。因为北京政府既不合法,又不孚民望。 孙的主张传出后,海外华侨、社会贤达、国民党支部都纷纷电请,孙从速选举总统。 陈炯明却禁止登载有关赞成选举总统问题的任何报导。
这时,北京政府对国际间强调南方已没有军政府,全国已经统一,因此向
四国银行团洽商大借款。 孙中山认为时机迫切,亟应把握时间,免得国际间真的进一步和北京政府勾结,今后革命事业就更加困难了,所以于民国10年4月4日宴请在广州的国会议员,正式要求国会从 速选举总统,如果国会不肯同意,他就一走了之。
4月7日在广州的国会非常会议参众两院联合举行会 议,议员出席220余人,由参议院议长
林森主持,首先通过了高镇圭改开非常会议的 动议,在非常会议中,讨论
周震麟所提的“中华民国政府组织大纲”。接着丁蹇动议续开二读会,照组织大纲原案七条通过。
4月10日广州非常国会依大纲第二条选举大总统,除废票一张和投陈炯明的三票外,孙中山以218票当选非常大总统。同日非常国会通告全国,孙中山当选为非常大总统,文曰:
“外交迫切,内乱迭起,北京政府已自承认非法,取消其伪政府资格,中华民国对内对外,皆不可不成立正式政府,特于本日在广州开国会非常会议,议决中华民国政府组织大纲,并依大纲第二条条文,大总统由国会非常会议选举之,以得过投票总数之半者为当选,于本日选出孙文为中华民国大总统,特此奉闻。”
当非常国会准备选举总统时,4月4日粤军将领举行秘密会议,拟即通电反对总统的 选举。陈炯明一方面避免直接出面反对,另一方面却怂恿湖南方面正式反对,正好碰上湖南总司令兼省长
赵恒惕对选举非常总统持不同看法,因此湖南就成为反对的主力。8日,湖南教育会、农会、工会联名发表庚电,反对选举总统。9日赵恒惕在致广州参众两院的青电中声明不承认非法选出的总统。10日以赵为首的湘军旅长以上军官联名向孙中山陈 辞,电云:
“我公尽瘁民国,功高望重,将来合法政府成立,元首一席,定为舆论推崇,此项 违法选举,万恳严词拒绝,切勿轻就,以维法纪,而定人心。” 10年5月5日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于是军政府撤销。广州市民数十万人,举行盛大而热烈的庆祝会。上午8时由国会议长林森持国会当选证书赴总统府向孙呈递, 9时半在国会礼场举行授印典礼,由林森议长担任主席,孙宣誓后,主席以大总统印绶付 予孙,然后向孙致词:
“改辙易轨,为求治常经,达变通权,尤匡时急务。同人等鉴于军政府之组织,权 责不专,遇事瞻顾,至大乱未平,而国本先涣,乃谋彻底之改造制定中华民国组织大纲, 选公为
大总统,畀以戡乱建设之全权,期早统一民国,再造共和;妥协邦交,实成法治。 谋社会幸福,靳永久和平。民国前途,胥公是赖。公其宣达民意,尊重民权,黾勉仔肩, 以无负国民重托,斯则同人等所以代表民国而殷殷深致其属望者也。今者受职伊始,谨 致中华民国大总统印绶,俾公发号施令,资为符信,公其勉旃!” 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即发表对内对外宣言:
对内宣言:
“文受国会付托之重,膺
中华民国大总统之选,兹当就职,谨布所怀,以告国人。…… 文既为致力创造民国之人,国会代表民意,复责文以戡乱图治,大义所在,其何敢辞。窃维破坏建设,其事非有后先,政制不良,则政治无术。集权专制,为自满清以来之秕政,今欲解决中央与地方永久之纠纷,惟有使各省人民完成自治,自定省宪,自选省长, 中央分权于各省,各省分权于各县,庶几既分之民国,复以自治主义相结合,以归于统一,不必穷兵黩武,徒苦吾民。至于重要经济事业,则由中央积极担任,发展实业,保护平民。对于外交,由中央负责,根据民意,讲信修睦,维持国际平等地位,保障远东 永久和平。”
对外宣言:
“自一九一七年六月,非法解散国会,北京已无合法政府存在,国会为全国各省各 区惟一合法代表机关,因是组织政府,举文为中华民国大总统。文为建设民国之人,不 能坐视民国危急之秋,自惜其力,不加援手。今决意殚竭能力,忠诚奉职,俾我国民, 咸获满意焉……文之第一职务,在统一民国各省各区,置诸进步修明之政府管理之下, 尊重列强依条约及成例,正当取得之合法权利。全国最大之资源,悉予开发,抱开放门 户主义,欢迎外国之资本及技术。” 孙中山这两个宣言的精神,乃以地方自治、和平统一、开放门户、发展实业四事昭告中外。至于“自治”是以县为施行自治的单位,与“联治”办法不同。
人事安排
孙中山就任大总统后,立即发布人事命令:
内政部长陈炯明兼
政治部长胡汉民
总统府设于
观音山,官邸在观音山腰部, 自山下
总统府至官邸远可半里,筑有回廊,迂徐转折,工程精致,原本是龙济光在清末所修筑,十足的中国式庭园,回廊曲折蜿蜒,廊道最尾有一小楼,楼角玲珑,楼外林木 葱茏,花草宜人。绿荫佳树,清幽有致。登小楼可以远眺珠江景色,市廛红尘,尽入眼底,孙中山偕夫人即寓居是处。孙中山虽极端不满陈炯明的作风,可是组织政府时仍然把两个重要职务,陆军部长和内政部长给陈,然而陈并不感激图报,反而表示多此一举,他在呈请辞去陆、内两部职务时说:“一身而兼四职,实为中外历史所无。”他所谓的四职是除了陆长、内长外, 还有粤军总司令和省长。
唐绍仪也不肯“屈就”财政部长,因此财部职务遂由次长
廖仲恺代理。 孙决定利用外资创办广东交易所及国民储蓄银行;发现款100万元为出兵广西之饷项; 同时计划和外商合作,以3000万元建立轮船公司,这一点因陈炯明在省政府中作梗所以 迟迟没有成立。
“以君之才,立于专制君主之朝,为一臣仆,犹不能有所展布,况任中华民国之重乎?世界之民主政治,既非君所尝闻,中国之何以实行民主政治,又非君所能解。贸然受此重任,而侈然不以为意,其为害于国,夫何足怪……今日之事,君宜自省,名之不正,君之所知;君之不能有益于中华民国,而反以害之,亦君之所己觉。即日引退, 以谢国人,则国人必谅君之既往,且善君之能改过也。爱君以德,故为此言。若夫怙恶 不悛,必不惜以国家之生命,易一己之虚荣,则非所望于君矣。”
孙中山就任总统后,并未加强其权力,可是出现了南北两个总统对立的新局面,使北方表面统一,粉饰太平的宣传彻底破坏。
被迫停用
1922年6月16日清晨,陈炯明与孙中山意见不合,命令
洪兆麟攻击总统府,孙中山被迫离开广州,首先逃到珠江上的楚豫舰。后来看到短期无望收复广州后,经香港赴上海,由此,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一职就停止了。
1923年2月21日孙中山返回广州时,没有再使用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的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