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音
汉语通用语
中州音,也称中州正音、中原雅声、中原雅音等,是以中原河洛地区读书音为参照的传统汉语通用语。
历史沿革
中州音随着历史的变化,经历了先秦雅言、汉魏六朝洛生咏、隋唐宋明中原雅音、清代中州音的历史形态衍变。即一脉相承,又不断变化。
先秦
华夏民族自古有“求正存雅”的追求。夏商周定都于以河洛为中心的地区,称为“中国”,华夏民族语言称为“夏言”,又称“雅言”,其中“雅”、“夏”二字相通。
宗周(西周)兴于关中,后期迁都于夏商故地,称为成周(东周),称成周的京畿为“中国”,以洛邑作为天下之中,称“宅兹中国”,后世称为“周公营洛”,并以沿袭夏商语言文化,以洛邑的言语称为雅言(夏言)。《论语·述而》曰:“子所雅言,执礼,皆雅言也。”《荀子·荣辱》曰“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
先秦雅言代表了周公孔子传统儒家思想渊源在华夏民族语言上的思想滥觞。但此时语音规范还尚未成熟,以《诗经》代表的先秦雅音用韵还比较灵活,规范性还不强。
汉魏六朝
两汉时期,在洛阳建立太学,太学学生以太学教授的语音诵读五经文字,称为“洛生咏”或“洛下书生咏”。
此时,其语音形态不断规范,两汉辞赋的用韵愈加统一规范。
东晋时期,中原士族衣冠南渡,将中原语音大量的传入江南,官学吟诵“洛生咏”也在此传入,成为了江南风尚。谢安作为东晋宰相,擅长洛生咏,但有鼻疾,语音重浊。一时江南名流皆捂着鼻子,模仿谢安吟诵。(事见刘孝标《世说新语注》引宋明帝《文章志》:「(谢)安能作洛下书生咏,而少有鼻疾,语音浊。后名流多学其咏,弗能及,手掩鼻而吟焉。)
汉魏六朝时期,汉语声韵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同时,随着这一时期印度梵语佛经的传入,更加促进了声韵学的发展。诞生了大量的音韵规范性著作,如魏李登撰有《声类》,晋代吕静的《韵集》,南朝时期夏侯咏《韵略》、阳休之《韵略》、李季节《音谱》、杜台卿《韵略》、沈约《四声谱》等等,但都已经失传。但可以通过当时的韵文资料进行一定程度的复原。
陈隋
从南朝末期到隋代,是汉语雅音文化发展的高峰。音韵学家陆法言对南朝时期的韵书进行了统一的校勘核对,编撰了中古时期汉语韵书的集大成者——《切韵》。《切韵》原本虽然也已经亡轶,但部分内容通过唐代王仁昫的修订本《刊谬补缺切韵》传承下来,成为了现存最早的汉语韵书。
《切韵·序》明确提出了“吴楚(江南)则时伤轻浅,燕赵(河北)则多涉重浊;秦陇(西北)则去声为入,梁益(西南)则平声似去”的理论,认为东南西北的发音都有所失正,而以中原地区读书音为正。
《切韵》起草者之一、音韵学家颜之推在《颜氏家训·音辞篇》对雅音思想作了明确的阐释:“共以帝王都邑,参校方俗,考核古今,为之折衷。榷而量之,独金陵与洛下耳。”其中“洛下”是南渡士族对洛阳的称呼,当时中原士族已经迁都于金陵,故而将南朝首都金陵置于北朝首都洛阳之前,实际此处金陵之音并非指江南口语,而仍指金陵文人所用的洛生咏。《音辞篇》继续提到:“南方水土和柔,其音清举而切诣,失在浮浅,其辞多鄙俗。北方山川深厚,其音沉浊而鈋钝,得其质直,其辞多古语。然冠冕君子,南方为优;闾里小人,北方为愈。易服而与之谈,南方士庶,数言可辩;隔垣而听其语,北方朝野,终日难分。”解释了三个层面:一、北方文人与北方市井口语发音接近,而南方文人与市井口语发音悬殊的现象;二、当时洛阳、金陵文人得的读书音相近,但也掺杂有地方俗音;三、雅音应以读书音为正,而并非市井的口语俗音。
《切韵》共分40声母,193韵,代表了中古早期的中原雅音形态。
唐宋
唐宋时期,声韵学家以《切韵》为底本进一步修改,政府作为官韵使用。如唐代孙愐撰修的《唐韵》,宋代陈彭年丘雍编修的《广韵》《礼部韵略》等。
虽然唐宋时期的《唐韵》《广韵》以陈隋时期编撰的《切韵》为底本作为官韵使用,但实际语音已经与《切韵》发生了不少变化,与当时的中原语音为代表的汉语主流产生分歧,也遭到了唐宋学者的批评。
如唐代学者李涪《刊误》一书指出《切韵》到唐代已经不合时宜:“凡中华音切,莫过东都(洛阳),盖居天地之中,禀气特正。予尝以其音证之,必大哂而异焉。”宋代学者洪迈也批判道:“《礼部韵略》所分字有绝不近人情者,如东冬、清青,至于隔韵而不通。”
到了南宋时期,毛晃、毛居正父子编著《增修互注礼部韵略中原雅声”需要根据中原语音进一步调整;南宋末期音韵学家黄公绍在《古今韵会》中也提出了类似观点。
明清
明代初年,官方正式贯彻南宋毛晃、毛居正、黄公绍的思路,根据中原语音的变化,修订了官方韵书《洪武正韵》,对唐宋韵书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洪武正韵·序》中明确了“一以中原雅音为定”的语音标准。
自此,民间也产生了大量以中州音为规范的韵书,如明代王文璧《中州音韵》、范善溱《中州全韵》、无名氏《中原雅音》等。
但是由于碍于唐宋旧韵的影响力,文人在诗词中仍然使用旧韵,中州韵主要在日常交流、戏曲艺术中作为语音规范使用。
如明代曲学家王骥德《方诸馆曲律》曰:「识字之法,须先习反切。盖四方土音不同,故须本之中州。」
清代以满语为国语,汉语并而行之。清代官方为了标榜自己继承了中华旧统,根据宋代《礼部韵略》编撰了官韵《佩文诗韵》《音韵阐微》,而对前朝《洪武正韵》的“与时俱进”批判为“变乱古法”。但其实《音韵阐微》虽以《礼部韵略》为框架编撰,实际批注的语音仍是中州音。
清代文人、曲家也以中州音为正,对之倍加推崇。如朴隐子《诗词通韵》曰:「词严声律,韵必中州。盖河洛当九域之中,其音可通于四方耳。」罗愚《切字图诀》:「摄以开合口呼,正以中州音。」周赟《山门新语》曰:「夫中国车书一统, 而音韵必叶中州。」
民国
民国时期,由于中原文化的衰落和西方思想的传入,中国传统语言文化也遭到了批判。文字上,提倡废除汉字,采用字母;文体上,提倡废除文言,通行白话;语音上,提倡取消中原雅音,采用首都语音作为标准音。从此标志着中州音文化推出了官方舞台,但仍作为韵白的形式,南北戏曲文化中得以苟延残喘,称为“中州韵”。
语音演变
先秦
先秦时期,没有韵书产生,因此对上古汉语的雅言音韵没有详细的记录。清代以来的音韵学者对上古音作了系统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就。
上古音的研究以《诗经》等上古韵文为材料,研究成果主要体现为韵部层面,而对声母、介音、声调的认知仍存在较多分歧。从明清之交的顾炎武“离析唐韵”,分先秦十部,到现代语言学家王力细分为三十部以来,基本在先秦韵部大体上形成了共识。各家对先秦雅音的韵部如下表所示。
汉魏六朝
汉魏六朝时期曾出现了一些韵书著作,如魏李登《声类》,晋代吕静《韵集》,南朝夏侯咏《韵略》、阳休之《韵略》、李季节《音谱》、杜台卿《韵略》、沈约《四声谱》等等,但均已失传。
所幸近代学者通过两汉魏晋大量辞赋,将韵部加以整理复原。八十年代,于安澜先生总结前人研究,将韵谱加以整理,著有《汉魏六朝韵谱》。汉魏六朝时期的韵部演化脉络可用下表概述。
南朝永明年间,沈约等音韵学家对声调也加以总结,明确提出了四声。《南齐书·陆厥传》载:“永明末,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朓琅琊王融以气类相推毂;汝南周颙,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以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
陈隋
生活于陈隋时期的音韵学家陆法言,集前代学者之大成,著有《切韵》,是古今韵书的巅峰之作。《切韵》原本虽然已经亡轶,部分内容通过唐代王仁昫的修订本《刊谬补缺切韵》传承下来,为研究中古时期的声韵系统提供了宝贵材料。
《切韵》记录了陈隋时期的雅音。声母可分为五音三十七母,分别为:
韵母与齐梁时期相似。声调仍分为平、上、去、入四声。
唐宋
唐宋时期,声韵系统进一步演化。唐代孙愐撰修的《唐韵》,宋代陈彭年丘雍编修的《广韵》都在《切韵》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韵部进一步细化;但不同韵部之间发生了新的合并,并未在《唐韵》《广韵》中加以修改。唐宋韵文反映了唐宋的实际语音,大致与《礼部韵略》(即《景德韵略》)中所注释的“同用”韵部相符。尤以南宋时期《景德韵略》的修订本《新刊平水礼部韵略》(即《平水韵》)最为通行。
此时声母较陈隋时期相比,主要变化为:唇音分化为轻、重两组;颚音与齿音合并;喉音分别称为牙音、喉音两组,其中匣母三等变为喻母三等。形成新的五音三十六母:
在韵等方面,传统三等重纽甲类与四等合并。将五音三十六母与四等相配,可列为下表:
声调方面,浊音上声变为去声,即“浊上变去”。同时声母清浊开始转化为声调的阴阳之分。
明清
明代初年,明太祖宋濂等人参照南宋毛晃父子《增修互注礼部韵略》编修了官方韵书《洪武正韵》,反映了南宋时期的实际用韵情况。《洪武正韵·序》中明确提出“一以中原雅音为定”。
后人对《洪武正韵》加以修订,编写了大量新的韵书,反映了明清时期的中州音。影响力较大的韵书有:明代王文璧的《中州音韵》、范善溱的《中州全韵》、清代沈乘麟的《韵学骊珠》等等。
明清时期浊音声母发生清化,共分为20母。明代音韵学家兰茂作《早梅诗》:「东风破早梅,向暖一枝开,冰雪无人见,春从天上来」。其中二十字,每个字表示一个声母。
明代中州音二十声母即:
明清韵母相对唐宋而言,发生一些合并。主要体现在:明末闭口韵并入抵腭韵;入声韵尾合流或脱落。可列韵母表如下:
声调方面,因地区不同产生了不同变体,影响力较大的可分为三派:中派(河南中州音)、北派(河北中州音)、南派(江南中州音)。河南中州音为六声四调,河北或江南为七声四调。列表如下:
语音系统
声母
现代中州音声母共计二十三母。按发音部位前后依次排列:唇音五母b、p、m、f、v,龈音四母d、t、n、l,龈后音五母zh、ch、sh、r、lr,齿头音三母z、c、s,硬腭音三母j、q、x,软颚音四母g、k、h、gh。另有介音三母y、w、yu,又作韵头使用,俗称零声母。
韵母
声调
中州音为“六声四调”系统。
六声分别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阴入、阳入。
从调高上看:平声既不高昂、又不低沉,高度中庸——合称二平;上声高昂、去声低沉——合称二仄;入声与平声调高对应,阴入同阴平、阳入同阳平——合称二入。
从调长上看:平声延展柔和,发音最长。上声发音猛烈、去声发音压抑,发音较短。传统入声发音短促,现代中州音入声不含韵尾,发音短而不促。
四调分别为:阴、阳、上、去。其中阴平与阴入同调,阳平与阳入同调。上声、去声各占一调(其中上声为阴上,而阳上与去声相同)。
明代沈宠绥《度曲须知》云:「先贤沈伯时(即沈义父)有曰『按谱填词,上去不宜相替,而入固可以代平』,则以上去高低迥异,而入声长吟,便肖平声,读则有入,唱即非入。」
概括之,即:“平分阴阳、仄有上去、阳上即去、入长则平。”
江南中州音稍有变化,去声再分阴去、阳去两种,阳上同阳去,即七声四调。其上声较低、去声较高,与中原相反,平、入与中原相同,唱曲时入声需要先断后续、藕断丝连。即:“逢平必柔、逢上必落、逢去必豁、逢入必断。”
语音特点
时空特点
中州音的时空特点为“中和”。
空间上,以中原河洛地区发音为参照,为东西南北的过渡语音。空间上,保持“因时而变”“与时俱进”的特征,既不复古,也不盲从某地方言口语的变化,而是协调古今南北的中庸语音。
音韵特点
中州音的语音特点为“雅正”。
中州音作为协调南北的语音中枢,音韵系统遵守汉语雅音精细的传统。声母上有尖团之分、平翘之分。韵母上有开合之别、洪细之别。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01 16:25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