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剑
中华民国蒋介石赠给其黄埔学生的随身短剑
中正剑是中华民国蒋介石赠给其黄埔学生的随身短剑,因为在其剑柄上刻有“蒋中正赠”字样,因此得名“中正剑”,进而成为一种荣耀的象征。“中正剑”剑柄刻有“黄埔志工无往不胜”、“中正”等字样,另一面就刻“校长蒋中正赠”,有一把的剑身上刻“成功成仁”字样。由于1933年7月庐山军官训练团开学时主席台对联横批军人魂”,这类短剑亦称“军人魂”。能够获得这柄剑的大部分是黄埔嫡系,广义上也以此称呼地方实力派所配、赠之短剑。主要获得者:何应钦、顾祝同、阎锡山王耀武、何键、刘湘、马步芳、马鸿逵、张灵甫、宋希濂、关麟征、黄维、张克侠等。
关联人物
蒋介石(1887.10.31—1975.4.5),浙江奉化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人物及军事家,名中正,字介石,幼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祖籍江苏宜兴,生于浙江奉化,逝于台北士林官邸。历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中华民国特级上将、中国国民党总裁、三民主义青年团团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中华民国总统等职。
基本介绍
蒋介石,名中正,字介石。1908年赴日本留学时,对日本剑道很是赞赏,剑长25厘米。
单从叫法上说,它起码有这样几种名字:军人魂、中正剑、成仁剑、自杀剑,更有人称之为“黄埔军魂·将军剑”。
它是民国时期蒋介石赠给其黄埔学生、得力部将及有功人员的随身短剑,进而成为一种荣耀的象征。就是在黄埔军校就读过的高级将领,得此剑者也寥寥无几。
全长40厘米,玳瑁剑把,剑把绘有2朵梅花及国民党党徽纹饰,顶端绘有中华民国国旗和国民党党旗。剑鞘顶部和底部也有梅花装饰,剑鞘涂有黄漆,配有帆布剑套。
因其剑柄上有“蒋中正赠”字样,得名“中正剑”。在军中及民间广为流传,进而成为其正式名称。另外因剑身上刻有“成功成仁”字样,也有人称之为“成仁剑”。
济南战役中,王耀武把蒋介石送给自己的中正剑送给了空运到济南的整编74师172团刘炳昆团长。
在孟良崮战役中蒋介石把中正剑交给后来杀身成仁的张灵甫将军。
网上流传的藏家所藏中正剑,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时的许多战役中,由于部分军人因丢失阵地、重伤等原因而以此剑自杀殉国,此剑遂以“军人魂”之名在军中传开。又因为剑身上刻有“成功成仁”字样,也有人称之为“成仁剑”。当然,除此之外,它还有另一个不太好听的称呼——自杀剑。
“中正剑”旨在培养唯命是从的军人。
起初能够获得这柄剑的大部分是黄埔嫡系和地方实力派,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这柄剑的数量越来越多,种类也五花八门,据不完全统计,整个民国时期,保守估计,中正剑的产量也不下百万柄。
围剿红军时,蒋介石就在庐山开办了军官训练团。由军训团团长陈诚发给每一位毕业的学员一把镌刻着“蒋中正赠”的短剑。关于此剑的用途和意义,蒋介石直言不讳地说,凡与红军作战必须勇敢杀敌;如杀不尽敌人,打到最后只剩自己一个人时,就要用此剑自杀,绝不当俘虏,即“不成功,便成仁”。这次参加毕业典礼的学员为1920人,但是,陈诚赠发“中正剑”1835把,其中11名未获毕业,转入第二期,还有74人未发给“中正剑”,这些人的命运想必也不难预料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时任国民革命军四十一师中将师长的张振汉在湘鄂围剿红军时,被贺龙率领的红二、六军团俘虏,蒋介石得知张振汉被俘时的第一反应并不是担心或惋惜,而是愤怒地斥责道:“被俘是军人的耻辱,我给他的中正剑呢?不成功便成仁!”
抗战时期,黄埔军校西安分校结业典礼时,校方让学生普遍填写了参加国民党的入党志愿书,并举行了集体宣誓,离校时每人发给一把半米长的“中正剑”,上面刻着“成功、成仁”的字样。当国民党撤退至台湾后,蒋介石选拔侍卫人员时,对这些年轻人进行严格训练。蒋介石为他们装备了“成仁”的“中正剑”,要求他们在必要的时候,毫不犹豫地用年轻的生命去换取他的人身安全
各地军阀纷纷效仿蒋介石
为了笼络人心,抢夺地盘,许多地方军阀也纷纷效仿蒋介石的这一做法。比如湖南军阀何键就效仿蒋介石铸造了大批戒指,并在上面镌刻“铁血”二字,发给学生,又向每个学生赠送短剑一柄,上镌“慧剑,何键赠”字样。
山西军阀阎锡山封建色彩浓厚,一向很看重乡土关系和师生关系。当时在山西各地流行着一句话:“学会五台话,就把洋刀挂。”五台是阎锡山的家乡,洋刀就是指旧军官腰里佩挂的、被人讥讽为“自杀刀”的短剑,而这柄短剑除了指“中正剑”,还包括阎锡山为了控制下属所颁发的“公道剑”。
由于抗战之前国民党官佐都系宽边十字武装带,将级军官在十字武装带上悬挂“中正剑”,起初可以说是一件时髦的装饰品。到了抗战后期,国民党军队接受了美式装备,军服改变了,十字皮带淘汰了,这件装饰品也无处可悬挂了。
“成仁剑”有名无实
在众多的中正剑获得者中,既有雄踞一方的各派军阀,也有出身嫡系的黄埔将领。而这些人对于中正剑的态度也各不相同,有积极渴望者,亦有不屑一顾者。这些中正剑获得者的结局大体可以分为四类:愿意效忠为蒋介石卖命自杀的,反对他的惨遭杀害的,跟随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的以及在解放战争中奋勇起义参加革命的。
蒋介石在授予部下中正剑时,其本意是为了让部下对他的效忠、在失败之际以此剑自裁以报效他的知遇之恩,起初只授予称呼他为“校长”的黄埔门生,后来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蒋介石为了笼络人心,凡少将以上军官,不管什么出身,都赠送了一把中正剑。但尽管如此,用此剑自杀的黄埔军官仍是屈指可数,至于其他派系的军官更是少之又少了。较为知名的自杀将领不过张灵甫、邱清泉黄伯韬寥寥数人而已,而最后导致他们死亡的武器,也不都是中正剑。由此可见,成仁剑可谓有名无实。
蒋介石的“佩剑将军”率部起义随着国共内战的结束,国民党在战争中失利败退至台湾。而这也最终决定了中正剑获得者的两种命运:一部分国民党将领跟随蒋介石逃往台湾;而另一些将领则选择了起义,留在了大陆。卫立煌是国民党的“五虎上将”之一,在忻口会战、远征滇缅等战役中均表现出了很高的军事才能和战术素养。就是这位腰佩中正剑的一代名将,因为反对蒋介石发动内战,被蒋介石撤职软禁在南京。而当国民党败逃台湾时,他也没有与之随行,而是出走香港数载。1955年,一代名将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祖国内地,回到了人民的怀抱。傅作义作为另一位获得中正剑的高级将领,更是在北平战与和的关键时刻,毅然决然宣布起义,不仅使历史悠久的北京城免于战火,更保全了北京成千上万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除此之外,包括张治中、曾泽生在内的许多腰佩中正剑的国民党将领,都选择了正确的人生道路,为解放战争的胜利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在众多的起义将领中,最富传奇色彩的当属何基沣、张克侠两位将军。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为了笼络军心,完成所谓的徐州会战计划,派出了一个慰问团来到贾汪地区,给驻守部队打气,并向“第三绥靖区”的两位副司令官张克侠、何基沣授予了“中正剑”,因此,何、张二位将军也被称为佩剑将军。1948年11月,就是这两位将军,在淮海战役的关键时刻率部举行了战场起义,为人民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当年的中正剑早已所剩无几,幸存的几柄静静地躺在博物馆里,诉说着往昔的旧事。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04 00:33
目录
概述
关联人物
基本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