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桕大蚕蛾
大蚕蛾科巨大蚕蛾属昆虫
乌桕大蚕蛾(学名:Attacus atlas)是大蚕蛾科、巨大蚕蛾属昆虫,又名桕蚕、大乌桕蚕、蛇头蛾。体型巨大,有成年男人手掌大小,被认为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蛾。乌桕大蚕蛾前翅先端整个区域向外明显地突伸,像蛇头,呈鲜艳的黄色,上缘有一枚黑色圆斑,宛如蛇眼,有震慑天敌的作用。雄蛾的触角呈羽状,而雌蛾的翅膀比较宽圆,腹部比较肥胖。光是它们头上的羽状触须,每根就要比鸡、鸭的羽毛大得多前翅顶角显著突出,体翅赤褐色,前、后翅的内线和外线为白色,内线的内侧和外线的外侧都有紫红色镶边及棕褐色线,中间夹杂着粉红及白色鳞毛,两翅均有三角形透明斑。
动物学史
1758年,分类学家林奈第一次看到这种硕大的蛾子,将其命名为三角大蚕蛾Attacus atlas,atlas就是三角的意思。乌桕大蚕蛾的英语名字是Atlas moth,这个名字源自希腊神话中提坦之一的阿特拉斯,也有可能是因为它们的翅膀长得像地图。而在中国香港,乌桕大蚕蛾又被称为“蛇头蛾”,原因是乌桕大蚕蛾的前翅末端部分,翅面呈红褐色,前后翅的中央各有一个三角形无鳞粉的透明区域,周围有黑色带纹环绕;前翅先端整个区域向外明显地突伸,像是蛇头,是鲜艳的黄色上缘有一枚黑色的圆斑,看起来就像蛇眼,有恫吓天敌的作用。
形态特征
成虫
翅展大约在180-210毫米,个别巨型可达300.8毫米。体长30-40毫米。是蛾类中最大的种类;体翅赤褐色,前翅顶角明显突出,钝圆形,前、后翅的内线和外线白色,内线内侧和外线外侧有紫红色线与闩色线并行,两线间杂有粉红色及白色鳞毛;中室端部有较大的三角形透明斑,雄蛾的透明斑略窄于雌蛾,斑的外围有棕黑色轮廓,前翅透明斑的前方有一个长圆形小透明斑;前、后翅外缘部位黄褐色,并有较细的波浪状纹;前翅顶角粉红色,内侧近前缘有月牙形黑斑一块,黑斑下方桔黄色兼有紫红色纵条纹,黑斑与紫红色条纹间有齿状白色纹相连后翅内侧棕黑色,内线与外线形成耳状半环形纹,外缘黄褐色并有黑色波浪状端线,黑色线内侧有并行的黄褐色线,围绕着近三角形黑褐色点。前、后翅反面斑纹与正面相同,色彩偏桔黄,鳞毛也较长。 雄外生殖器上的爪形突粗壮,端部分为双钩形、向两侧下方弯曲,背兜及颚形突不明显:抱器短粗,近端部有沟形裂痕及条状板块,抱器腹臂形,端突宽大并分为4瓣;阳茎环突起,四周光滑;阳茎粗壮,前后近乎相等,盲囊处向外突出,阴茎端有两个明显的角形突,两侧有不规则的白齿数个。
卵呈黄白色至淡黄色,呈椭圆形且扁平,与土星飞蛾科的所有飞蛾一致。它们被一种用于相互粘附和叶子粘附的粘性物质覆盖。大小范围为2.7-3 毫米长和2.1-2.7毫米宽。
幼虫
幼虫成圆筒形,体色大部分为浅绿色至深绿色,带有橙色或褐色斑点,幼虫粗壮,躯干处生有许多毛瘤。老熟幼虫可以吐丝作茧。肛门体节上有一个亮橙色的环。幼虫体的背面有一种白色蜡状物质,在第2龄开始发育。前两个龄期的头部颜色较深,脊髓之间的体色较深。体长从第一龄的8-10毫米到第五和第六龄的88-92毫米不等。第1、第2和第3体节有背侧突起。第4至第11体节有背侧和下背蓝绿色的囊状(从身体突出的分枝、加厚的刺)和气孔下方的黑色侧侧囊。
蛹为粗壮,纺锤形,多为黄褐色和深褐色。蛹类似于蝴蝶的蛹,被茧包围,茧是蛹的纸质外壳。它像树上的阿特拉斯蛹一样伪装。茧颜色因寄主植物而异,从黑棕色到棕黄色再到白色,尽管最常见的茧是浅棕色。茧可以以高度可变的大小形状、颜色和质地纺成。蛹本身是深棕橙色的,光滑有光泽,长35-55毫米。
栖息环境
乌桕大蚕蛾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雨林中。这些森林没有四个季节,而是旱季和雨季。它们的特点是封闭的树冠,阔叶常绿乔木,温度接近但不超过25℃。乌桕大蚕蛾栖息于平地至低海拔山区。在中国乌桕大蚕蛾因幼虫喜欢在乌桕树上栖息、啃食树叶而得名。寄主:乌桕、柳、大叶合欢小檗甘薯、狗尾草、苹果、冬青、桦木、泡桐、海桐、小叶榕、木荷、黄梁木、油茶、余甘、桂皮、枫、石榴、千斤榆属、重阳木、茶、栓皮栎等。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及东南亚。广泛分布在东南亚,包括尼泊尔、印度东北部、孟加拉国、不丹、中国东南部、老挝、柬埔寨、越南,也广泛分布在印度尼西亚和文莱。据报道,菲律宾、巴布亚新几内亚和印度北部有局部种群。主要范围是经度约79°E至121°E,纬度约35°N至约5°S。在中国乌柏大蚕蛾主要分布于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等南方省份。
生活习性
行为
乌桕大蚕蛾夜晚趋光。成虫后的皇蛾口部器官会脱落,因此不能进食,它们仅靠幼虫时代吸取在体内的剩余脂肪维持生命,大概一至两个星期后便会死去。
乌桕大蚕蛾在卵和蛹阶段是无柄的,但可以作为幼虫和成虫自由移动。毛毛虫的胸部有三对真腿,腹部有四对前腿,有助于毛毛虫像蠕虫一样眨眼行走,并有助于抓握植物材料。一旦成年,乌桕大蚕蛾的大翅膀就会让它们飞起来寻找配偶并逃离捕食者。虽然不止一种飞蛾可能生活在同一棵树上,但这些动物是独居的。幼虫大部分时间都在吃树上的叶子,只有在完全长大并准备好化蛹时才会停止。乌桕大蚕蛾在早上从茧中出来,并在那里停留几个小时,直到它们的翅膀展开并干燥。
沟通
乌桕大蚕蛾主要通过化学感受(通过味觉或气味检测和解释化学物质)感知环境,其次通过机械感受(触觉)。昆虫的触角和腿上有大量的化学感受器,用于检测空气传播的分子(寻找食物),在成年雄性飞蛾的情况下,还有雌性飞蛾的信息素。触角中还有温度感受器和机械感受器,以及一个称为约翰斯顿器官的特殊器官,用于检测飞行时的风速和风向。
乌桕大蚕蛾主要通过化学线索进行交流,例如与雌性飞蛾的信息素及其视觉外观。蜡质幼虫可能类似于鸟粪或腐烂的毛毛虫,从而阻止捕食。同样,成年飞蛾的图案类似于蛇,可能是为了抵御捕食者,尤其是鸟类。有趣的是,雌性飞蛾对它们或同物种的其他雌性产生的交配信息素没有反应。
食性
幼虫是食叶动物,只吃寄主植物的叶子,而不吃花、木质茎、根或任何其他植物部分。它们喜欢2-5米高的小树的成熟叶子,不倾向于吃发育中的叶子。因为其他生命阶段(卵、蛹、成虫)不吃食物,所以大型生长的幼虫必须消耗大量的叶子来储存足够的能量来执行未来的生命过程。
生长繁殖
生长特性
从卵到幼虫,再到化蛹成飞蛾,这个过程长达1年,而特别奇特的是在化蛹期,乌桕大蚕蛾幼虫会像蚕一样吐丝,将自己紧紧包裹,它们吐出的丝比蚕丝略细,但更富有光泽度,中国古代文献中就有记载。江西、福建每年发生2代(不过福建闽北一带也有发生1代的记录),成虫在4、5 月及 7、8月间出现,以蛹在附着于寄主上的茧中过冬。
繁殖方式
雌性通过释放信息素来吸引雄性,这些信息素被雄性的大羽毛状触角检测到,雄性跟随信息素寻找雌性。它们在黄昏时活跃并配对长达24小时,在此期间,雄性将精子存入雌性体内以使她的卵子受精。雄性可能能够多次交配,具体取决于找到配偶并与她配对所需的时间,但雌性是单雄性的(只与一只雄配)。
交配后的雌蛾每次生产一定数量的卵,产卵于主干、枝条或叶片上,有时成堆,排列规则。它们把蛾卵藏于树叶的阴暗面待其孕育。约2周后,呈绿色的毛虫出生,并尽情地啃食出生处的叶子。幼虫食性颇杂,多种植物叶片,如苹果、梨、番石榴、肉桂树等。幼虫约成长至12厘米长的时候,它便会开始在枯叶间结蛹。以蛹附着于寄主上的茧中过冬,成虫约于4周后破蛹而出。
近种区别
乌桕大蚕蛾与相关物种洛氏大蚕蛾(Attacus lorquinii)和凯撒大蚕蛾(Attacus caesar)的幼虫存在一些关键差异。乌桕大蚕蛾的背侧、背下、中胸和后胸囊扁平且呈绿色,而洛氏大蚕蛾(Attacus lorquinii)的囊状物是圆形的黄色旋钮,长约2毫米,而凯撒大蚕蛾(Attacus caesar)的脊椎是扁平的和淡黄色的。成熟的乌桕大蚕蛾幼虫肛门前肢上的斑块是浅绿蓝色的,周围环绕着一个亮橙色的环。在洛氏大蚕蛾(Attacus lorquinii)中,斑块是纯棕橙色,在凯撒大蚕蛾(Attacus caesar)中,它是纯棕橙色,边缘是亮黄色。
参考资料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乌桕大蚕蛾被列入2000年8月1日国家林业局发布实施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简称“三有名录”)。
种群现状
乌桕大蚕蛾在中国境内的野生数量较少,随着不少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乌桕大蚕蛾的野外种群数量还在不断减少。在宁远县太平镇曾发现乌桕大蚕蛾,足足有22厘米长。
2024年7月,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昆虫学团队在广西大桂山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昆虫多样性调查任务时,发现一只体型巨大的蛾,经专家鉴定,确定为世界上体型最大的蛾类——乌桕大蚕蛾Attacus atlas。
2024年9月4日,在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境内发现一只体型巨大的蛾,经镇康南捧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鉴定,确定为世界上体型最大的蛾类——乌桕大蚕蛾。
人工养殖
养殖场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管理方便的地方。农村村民零散养殖则可利用自家闲散地或房前屋后空闲地进行。
养殖面积的大小应根据养殖能力的大小来确定,一般而言,小型的养殖场面积以1300-2000平方米较为理想,由于乌桕大蚕蛾食量较大,对于有能力养殖的单位和个人而言,理论上土地面积越大越好。
主要用于寄主植物扦插或种子育苗,提供足够的寄主植物种源。
用于大面积乌桕大蚕蛾饲料植物的区域。乌桕大蚕蛾可食用的寄主植物较多,有高大的乔木如依兰香、各类樟树、柳树以及中小型树种如白兰花、毛枝坚夹木等。因此在栽种这些寄主植物时应进行套种方式。
用于幼虫的日常饲养管理。室内放置饲养笼,用于集中饲养幼虫的区域。饲养笼可用木框和不锈钢做成。
主要用于冬季乌桕大蚕蛾蛹越冬,以能保持温度和湿度为原则,最好能与饲养室在一起,以便于管理。
在养殖场地用沙网建立封闭的笼舍,笼舍高度3-4米,面积20-30平方厘米,以提供乌桕大蚕蛾成虫交配产卵用。
饲料植物栽种
饲料对乌桕大蚕蛾的生存和繁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种植寄主植物是人工饲养的重要环节。
乌桕大蚕蛾为杂食性昆虫,其寄主植物多达20多种,在众多的寄主植物中,以毛枝坚夹木、白兰花等寄主植物最为理想,这是因为其萌芽性强,成活率高,生长迅速,易于种植。寄主苗木可采用种籽育苗和扦插育苗。采集寄主植物种籽或枝条,如用枝条繁殖的毛枝坚夹木和种籽繁殖的白兰花,将它们播种或扦插在沙床中,为了移植方便也可用营养袋育苗。育苗后的沙床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一般温度以15-30℃,湿度60-80%为宜。并进行经常性浇水、施肥、拔草等管理。
当寄主植物苗生长稳定后,就可以出苗了。为了保持苗木的成活率,一般等到雨季来临种植较为合适。为使养殖见效快,食源充足,一般提前栽种寄主植物。
人工养殖方法
乌桕大蚕蛾的人工养殖主要是进行幼虫期的喂养和蛹期的管理。
当雌蛾交配后,即可将雌蛾放入干净空纸箱中,任其在纸箱内壁上产卵,卵产完后即将蛾体拿出纸箱。一般经过8-9天卵就自行孵化成幼虫,此时应采集新鲜、洁净,不带雨水或露水的寄主嫩枝叶,将其插入盛满清水的瓶中,并用小木棍或毛刷将刚孵化出来的幼虫从纸箱中移到瓶上寄主植物枝叶上,然后将瓶置入饲养笼中饲养。饲养笼可用木条、纱网订制,规格以60厘米×70厘米×80厘米为宜。瓶内清水每天需更换1次,寄主食物投放视幼虫啃食量来定,一般每天投食3次为宜。待幼虫长到3个星期后,需将其移到簸箕、或用纱窗制作成的筛子上饲养。饲养的密度以每筛20条为宜。饲养中,每天应清理笼内或筛内粪便,保持清洁卫生,减少真菌和病毒侵袭。幼虫长到40天左右,即将吐丝化蛹,此时应将准备化蛹的老熟幼虫,单独移入到其它饲养笼内,保持笼内安静,避免其它虫体的侵扰,采集宽大枝叶,供其吐丝化蛹。
西双版纳境内的乌桕大蚕蛾每年发生2代,成虫4-5月及7-8月出现。4-5月这一代的乌桕大蚕蛾从蛹到成虫羽化需15-20天,而7-8月这一代的乌桕大蚕蛾以蛹在附着于寄主上的茧中过冬,到第2年的4-5月成虫羽化。做好蛹期保存管理是提高羽化率的关键。幼虫化蛹后须用绳线将其捆扎成串,放置于通风、清洁的房屋内保存,为了避免寄生性昆虫及老鼠、壁虎的侵袭,房屋的门窗应用纱网将其围住。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5-30℃为宜,同时为避免空气太干燥影响蛹的发育,每星期须用小型喷雾器向蛹体喷水2-3次,这样可保持空气中的湿度,促进蛹的发育和成蛾的羽化,以提高蛹的存活率
动物文化
2023年8月23日,中国邮政发行《昆虫(二)》特种邮票1套4枚,邮票图案名称分别为“乌桕大蚕蛾”“棘角蛇纹春蜓”“叉角厉蝽(若虫)”“阳彩臂金龟”。这套邮票中的“巨无霸”“乌桕大蚕蛾”两翅展开宽度达226毫米,发现于玉林市寒山。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4 18:08
目录
概述
动物学史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