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于1994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全疆第一个国家级经开区,集
国家级开发区、行政区、国际
陆港区、
综合保税区及若干特色功能园区于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
经济区,是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重要承载区。距市中心8.8公里,紧邻机场,坐拥高铁,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生活宜居、交通便利。
发展历程
经开区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凝聚了新疆独特的资源优势、
区位优势和人文优势,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以开拓创新的勇气,努力把开发区建设成为具有新疆特色和独特吸引力的改革开放的
试验区、自主创新的引领区、外向型经济的带动区和新型工业的集聚区。
1994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为
国家级开发区,首期规划面积4.34平方公里。
开发区
从零起步,克服资金少、经验缺、起步晚等“先天不足”,发扬“艰苦奋斗、锲而不舍、团结实干、开拓进取”
创业精神,采取“小块起步,开发一片,建设一片,收效一片”发展思路,用最少的资金和最为有限的资源,“招商、建设两线展开,工业为主,二三
产业联动”,通过不断探索和发展,昔日阡陌郊野崛起了一座工业新城,为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1年8月,新增二期用地9.87平方公里。
经开区坚持“基础设施先行、
综合开发、环境优先”的开发理念,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城区建设向优化布局、提升功能、美化环境转变,项目
承载能力不断增强。采取“招大、招强、招品牌”的方针,“以商招商”模式初见成效,多家国内外知
名企业
投资项目落户入区,招商引资取得新进展,这一时期,开发区
工业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2007年8月,经开区与十二师合作区首期15平方公里开工建设。
经开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高起点谋划“十一五”发展思路和举措。大力实施“区域融合、向西开放、环境立区、创新强区、人才兴区、文化凝区”六大
发展战略,采取一系列举措,努力寻求发展大突破、推进
区域经济融合发展、培植新型工业基础,大力促进产业集聚,立足创新,大力度突破事关发展全局的难点和关键点,提升发展的
软实力,掀起了新一轮大规模开发建设的热潮。
经开区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同步推进,经开区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城区面貌日新月异,
经济总量成倍增长,
主导产业加速集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经济质量明显提升,展现出“活力、创新、和谐、发展”的开发区新形象,窗口、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持续增强,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发展思路,走出了一条具有
中国西部特色的开发区创业、发展之路,呈现出
跨越式发展态势。
2018年2月,区划调整,区域面积增至490平方公里。
2021年3月19日,乌鲁木齐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2021年春季第一批
重点建设项目集中
开工仪式,开复工项目共计126项。
园区概况
经开区地处
乌鲁木齐市西北部,是乌鲁木齐
城市副中心,规划管理面积490平方公里,现辖14个片区、84个社区、7个行政村,总人口32万人。从2001年起,乘着产业援疆、人才援疆的东风,我区积极承接产业援疆项目,通过“产业链—
产业基地—
产业集群”发展集聚,先后引进上汽大众、铁建重工、中车、广汽、正威、百纳威、金昇卓郎等一批重大项目,形成以智能终端、汽车制造、风电装备、轨道装备、工程和农业机械制造为支撑、门类相对齐全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建成了
新疆软件园、
云计算产业基地、新疆国际
电子商务产业园、新疆卫星应用四大信息产业园区,以万达、宝能为代表的高铁商圈培育兴起。2013年度成为全疆首个
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园区,2015年
财政收入突破100亿元。成功创建西北首个
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是西北地区
政务环境最优、
投资环境最佳、最具增长活力和
发展潜力的园区之一。
自然地理
经开区位于
乌鲁木齐市西北部,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平坦,南端
海拔高度751米,北端海拔高度697米,南北坡度17‰,东西坡度3‰。属中亚
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无霜期176天,
最大冻土深度162厘米,年平均
降水量236毫米,
极端最高温度42.1°,
极端最低温度-41.5°。
空间布局
经开区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
地缘优势,始终秉持以“致力于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理念,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努力营造优越的投资营商环境,充分发挥新疆向西开放大通道和
桥头堡的作用,按照“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的发展思路,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率服务,科学统筹空间、规模、产业功能布局,围绕“一核两翼多支点”的空间布局,以国际陆港区为核心带动区,东翼以高铁片区和
白鸟湖新区为主,形成现代服务业发展带,西翼以一号台地、两河片区、兵地合作区为主,形成
高端制造业发展带,以7个特色鲜明实体产业园、若干
产业综合体为支点,推动形成产城融合的
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发展名片
首府经济新的
增长极。抢抓“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和稳定“红利”释放机遇,坚持
先进制造业和
现代服务业“两业并举”、园区开发和城市建设“
双轮驱动”,全力打造首府首善新区。2018年,实现
地区生产总值476亿元,增长7.6%;
地方财政收入155亿元,增长20.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亿元,增长6%;实现
全口径外贸
进出口总额175.7亿元,增长21%;综合
发展水平位列中国
产业园区百强榜第55位。
首府先进制造业基地。坚持发展工业
实体经济,先后培育引进
金风科技、上汽大众、
广汽集团、
中国中车、铁建重工、
陕汽集团、
中国重汽、
东风汽车、正威、百纳威、金昇卓郎等100多个重点工业项目,
总投资过千亿。形成了以
风电装备、汽车制造、智能终端、轨道装备、工程和农业机械制造等为支撑、门类相对齐全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填补了首府乃至全疆制造业领域的多项空白。全疆第一台乘用车、第一台隧道装备、第一列地铁列车、第一部智能终端均在区内下线。
首府
外向型经济引领区。我区积极把握“一带一路”的历史机遇,主动承接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
五大中心”重点项目,按照“
集货、建园、聚产业”的发展思路,努力将
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打造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国际陆港区已累计开行班列2700余列,开辟班列路线20条,通达
中亚及欧洲18个国家、25个城市。2018年开行
中欧班列数量位居全国前五,运行
发展速度和规模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依托
综合保税区全面发展跨境电子商务,
进出口贸易年均增长达到12%,国际陆港区日益成为双向开放
国家物流枢纽、国际供应链
组织中心、开放型现代
产业集聚高地。
首府
信息产业高地。以“智慧产业化”“产业智慧化”为方向,大力推进网络建设、
产业发展和
应用服务,提升智慧
经济发展水平。作为自治区、首府发展
信息服务的重要承载区,
新疆软件园、乌鲁木齐云计算基地、新疆国际电商产业园等四大信息产业园投资近百亿,
建筑体量达百万平米,以
华为、
海康威视、
科大讯飞、猪八戒等为代表的入驻企业超过500家,总收入近50亿元,拉动就业2.4万人。
首府新城市中心。高铁片区作为
兰新高铁西端终点
乌鲁木齐站所在地,汇集
万达广场、宝能、盛达广场、葛洲坝集团、
中泰化学、
西部建设等大型商贸综合体和企业总部30余个,已发展成为集
政务中心、
总部经济、金融中心、生活服务等于一体的高端商务区。绿谷金融商务区的建设吸引了
北京银行、太平洋财险、
前海保险、
长江证券等各类行业区域性总部和其他金融机构186家。同时,文旅产业蓬勃发展,丝绸之路旅游集散中心试运营,
金茂、万达相继签约落户,成为首府
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新区代表。
营商环境示范区。始终秉持着“致力于为企业创造价值,专心于让百姓享受幸福”的
服务理念,积极为企业营造良好的投资发展软硬环境,努力让经济发展更有温度,幸福生活更有质感。我区聚集全市优质
教育资源,形成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
一条龙名校配套,拥有
联通中亚5国27家医院的
乌鲁木齐国际医院、维泰
养老院等优质
医疗资源。我们坚持生态立区战略,构建“一河两谷三湖五山”生态格局,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6%,大、小绿谷成为首府
生态名片。
所获荣誉
2013年—注册会计师行业服务中亚
区域合作示范基地;
2014年—全国首批中德低碳生态试点示范城市、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绿色丝绸之路项目示范工业园区、
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市;
2015年—
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集散中心——中国旅游
产业创新服务基地、全国风电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智慧开发区建设领先区;
2016年—
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
未来发展
经开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聚焦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以“中国21世纪西开放、面向
欧亚的
新经济平台” 为发展愿景,打造
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发展试验区、
开放经济引领区、现代化国际化示范区。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