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2月,中共滇南工委按中共云南省工委指示,以1948年7月由
元江、
石屏、
建水等地的人民武装组成的云南人民自卫军7个支队为基础组建。司令员刘宝煊,政委张华俊(袁用之代理),副司令员余卫民、罗正明、参谋长彭光,政治部主任唐登岷。1949年4月进入思普地区,普光部队、江越支队、迤南边区人民自卫军第一支队等编人。至7月,发展为9个支队,共5000余人,建立滇南和思普地区17个县的游击根据地。奉命编为
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第九、十支队。
兴起和发展
1947年春,滇南党组织根据中共云南省工委的指示,派范嘉乐和方金城(彝族)回家乡
元江县撮科、黑磨底一带秘密组织武装。1947 年底,中共云南省工委建水扩大会议决定,把
滇南作为发动武装斗争的重点地区,要求滇南地区先在元江组成骨干队伍,然后向
车里、佛海、
南峤地区发展,建立滇南和滇西南根据地。根据省工委的部署,滇南党组织加快了发动
武装斗争的步伐。1948年2月,
朱家璧、
张子斋等根据省工委的指示从境外回国,途经
石屏。中共石屏县委按省工委的布置,组织70多名党员、民青成员和农民积极分子,并筹集了30多支长短枪和1挺
轻机枪,随同朱家璧等到弥勒西山。与此同时,省工委派余卫民等到元江了解情况,争取了元江
哈尼族上层人士李和才的支持。省工委随即派
方仲伯、刘宝煊、
唐登岷等到元江,在小白木李和才新盖的住宅开办军政训练班,集训从
昆明、石屏、
建水等地调集的党员、民青成员90多人,随即派往元江东部、元江南部及景谷等地,在当地党组织的领导下,发动组织群众,做武装斗争的准备工作。
1948年3月,国民党整编第二十六师1个营从石屏到元江,准备“清剿”
傣族上层人士刘士纯组织的地方武装,窜进撮科抢劫掠夺,激起群众愤恨。滇南党组织负责人张华俊与范嘉乐研究,决定发动群众,争取范嘉乐的舅父刘士纯武装袭击敌军,组织
武装起义。4月3日,党组织发动了撮科起义,中共元江县委组织起了一支20余人枪的武装,从此开始了元江地区的武装斗争。
与此同时,滇南各地党组织也加快了组织武装的步伐。建水县委书记廖学民带领干部14人到元江浪堤、大羊街、猪街等地,经过两个多月的秘密宣传和发动,在妥赊办起了60多人的
识字班,在浪堤建立了联络站,在安品组织了20多人的民兵自卫队,争取了开明上层人士高朝梁、高升福及普漂江防队长张金城等,基本控制了这- -带的国民党乡政权。元江县委派方金城打入青龙镇公所当镇长,石屏县委派许立纲打人敌城防队做争取工作,建水县委派黄源昌打人乡会镇镇公所当副镇长,个旧县委派戴继先打人云锡厂警队做争取工作,待机发动武装起义。同时还派人到民变武装中了解情况和做争取工作。
5月,滇南党组织在蓬扯结集了撮科起义、小白木训练班、石屏党组织和元东地区的武装50余人枪,组成基干队,进行政治、军事训练。7月,中共云南省工委决定建立滇南工委,统-领导滇南各地党的工作,并要求建立起一支500至1000人的游击主力武装。此时,石屏、建水等地党组织又输送来60余人,加上元江参军的农民积极分子,共150多人,武器有借来的两挺轻机枪和土枪、步枪70多支。7月25日,中共滇南工委领导在蓬扯宣布建立“云南人民自卫军”,下辖3个中队共120人,由余卫民负责军事指挥,唐登岷负责政治工作,
周锦荪为政工队长。另有1 个中队为地方部队,约30余人枪,由王文华、范嘉乐领导。在这支由哈尼族、彝族、傣族、壮族、回族、白族等少数民族及汉族组成的人民武装中,建立了党组织和民青组织,建立了政治工作制度,分别设有政委、教导员、指导员和
政治战士。部队建立后,用1个月的时间,进行部队性质、任务、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教育和军事训练。与此同时,在元江东部和小河底江之间的各个山村,建立了
民兵联防组织,在贫苦农民中组织了“兄弟会”、“姐妹会'等各种群众组织。
经过精心准备,8月19日晚,自卫军突袭国民党元江洼垤镇长、恶霸杨怀麟巢穴,缴获轻机枪2挺、步枪40余支和一批物资,杨跳墙逃走。自卫军牺牲1人、伤1人。初战获胜,改善了部队装备,鼓舞了士气。
自卫军的建立及初战获胜,震动了国民党当局,元江县政府成立城防大队加强防守,云南省政府派新平团管区独立大队到元江“进剿”。自卫军在猪街至元江必经之路的山梁上设伏,9月14日中午,敌军进入伏击圈,自卫军边打边喊话,经1小时激战,敌人除1名中队长逃跑外,新平团管区保安副司令陈宇铭以下130余人全部缴械投降,缴获轻机枪12挺、步枪130余支及
掷弹筒、
枪榴弹、
手榴弹等。此战胜利,使自卫军声威大振,促使元江周围的各种地方势力进一步分化,反蒋爱国人士
李和才态度进一步明朗,傣族上层人士刘士纯及高升福、高朝良等更加积极靠拢自卫军,愿意接受自卫军的改编,动摇不定的青龙厂上层人士吴彻开始倾向自卫军,坚持反共反人民的张纯学、张纯才弟兄则张皇失措,龟缩于元江城。
猪街伏击战后,部队在元江南部进行了短期整训,协助元江南部党组织建立了元江南部地方部队。9月18日夜,自卫军偷袭元江县城未克,3中队队长王朝明等3人牺牲。国民党第九十三师师长叶植南率二七八团和师直部队从石屏、建水分兵两路向元江“围剿”。自卫军放弃攻城,撤至韩家寨,主力转到南溪摧毁张纯学庄园,建立了元江西部地方部队。自卫军主力由120 人发展到300余人,地方部队由1个中队发展到4个中队。10月下旬,主力集中到韩家寨休整,编为云南人民自卫军第一支队,支队长余卫民,政委王耕,政治部主任唐登岷,参谋彭光。地方部队集中到羊岔街休整,将4个中队共200余人合编为云南人民自卫军第二支队,支队长王文华,政委范嘉乐,参谋长毕乐天,政治部主任廖学民。同时,以刘昆府在那京起义后带回的武装为基础,动员一批党员、民青成员和农民积极分子参军,共200余人枪,编为云南人民自卫军第三支队,刘昆府为支队长,原个旧县委书记张敬为政委,副支队长王云龙(江枫),参谋长普梅夫,政治部主任张毅(张振民)。3个支队约700人枪,实现了省工委提出的在元江发动武装斗争的第一个目标。
云南人民自卫军3个支队的建立,使国民党当局惊恐万状,九十三师师长
叶植楠即将一部留驻桥头,大部向元江西部方向尾追自卫军。自卫军领导在元江羊岔街召开紧急会议,决定跳出外线作战。11月3日,自卫军第一、二支队从老雾山急行军直下甘庄坝。4日下午,敌追至甘庄,自卫军以3个中队阻击,大部则转至青龙厂。敌尾追不舍,二支队随一支队跳出元江向石屏转移,7日到达石屏宝秀。8日,由张华俊主持,在宝秀山后坝召开了中共滇南工委扩大会议,决定第一、二支队袭击龙武,将敌军引出元江。10日,龙武设治局长率部逃跑,次日晨自卫军人龙武城。随后,一支队北上滇中,二支队南下与三支队汇合,在石屏北部山区一带活动。
自卫军第一、二支队跳出元江后,元东联防指挥部发动民兵并联合反蒋武装刘士纯、吴彻、唐敏卿等部300余人枪,攻入新平
扬武镇。敌二七八团从青龙厂扑向扬武,联防指挥部率80余人将敌人引向鲁奎山,与敌周旋一昼夜后,转至小河底江与宝秀之间活动。敌军发现自卫军主力不在扬武,转而对鲁奎山村寨进行烧杀抢掠,杀害群众10余人后缩回扬武。11月30日晚,自卫军第二、三支队包围石屏县城。12月1日拂晓,二支队在石屏党组织的策应下迅速突人东、北门,占领了南门和制高点,三支队攻入西门,与保安营激战至天明,石屏四乡群众1000余人在共产党员的带领下,扛着火炮、大刀前来支援。经过5昼夜连续攻击,自卫军缴获步枪20余支,毙伤敌14人,自卫军牺牲7人、伤30余人,守敌龟缩于县政府大院顽抗。敌调兵赶来增援,自卫军撤出战斗,转移到高冲、树村、宝秀等地。自卫军攻占滇南重镇石屏,全省震动,省内各报纷纷发表消息和评论。自卫军撤出县城转至羊街坝休整后,国民党石屏县当局杀害无辜群众3人,抓捕36人,云南省政府为“安抚民心”,挽回影响,以失职罪处决了石屏县长段绶滋、县党部执委杨子知、城防队长段明。
在攻打石屏县城的战斗中,滇南工委接受李存周、刘士纯、吴彻、唐敏卿、高朝良、张云仁、倪家禧等几支反蒋武装的要求,将石屏李存周反蒋武装和龙朋群众起义武装200余人枪,编为云南人民自卫军第四支队,支队长李存周,政委王耕,政治部主任冯枫;将元江刘士纯、吴彻、唐敏卿等反蒋武装和二支队4大队共500余人枪,编为云南人民自卫军第五支队,支队长刘士纯,政委邹恺夫,副支队长吴彻,参谋长刘杰生,政治部主任杨林;将新平张云仁、峨山倪家禧等反蒋武装300余人,编为云南人民自卫军新峨支队(后为第六支队),支队长张云仁,政委方仲伯,副支队长倪家禧,政治部主任梁维舟;另外,将在当地已经暴露的党员、民青成员及参军的革命师生和农民积极分子280余人,编为云南人民自卫军石屏支队(后为第七支队),支队长刘光卿,政委杨相才(后为钟君劭),副支队长刘杰生(未到职),参谋长李乔(彝族),政治部主任许洪。为避免过早暴露力量,中共云南省工委指示:自卫军“迅速离开滇中区,到车(里)佛(海)南(峤)去开辟和建立根据地”。
1949年元旦,自卫军第一支队、新峨支队渡过元江到达墨江瓦叫。3日,进到墨江碧勺,适逢墨江地方部队与李和才、丁润山等反蒋武装联合攻打墨江县城。4日夜,自卫军参加攻城。6日晚,攻人城内,歼灭元墨“剿匪”大队,大队长张纯学被击毙,县长陈天一和张纯才等率少数亲信潜逃。7日凌晨,墨江县城解放。数日后,自卫军第一支队、新峨支队到达元江因远集中。6日,自卫军第二、三支队在邑北抗击敌二七八团突袭后,撤出战斗西进元江。二支队进至元江大羊街,捣毁了甸岗乡公所,缴获步枪20余支及一批物资。
1949年1月,自卫军各支队先后到达因远坝。中共滇南工委在因远坝召开了各支队负责人参加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中共云南省工委关于“不要到处攻城略地,过早暴露目标,应迅速南下思普和车佛南建立根据地”的指示,提出“团结(滇南)全党,领导全军(纵队),为建立根据地而斗争”的口号。会议增补袁用之为滇南工委副书记。按照省工委的指示,会议决定将云南人民自卫军统一编为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第二纵队。因当地群众对自卫军番号已熟悉,滇南工委决定将“救”字改为“卫”字,称云南人民讨蒋自卫军第二纵队。纵队司令员刘宝煊,政委张华俊,代政委袁用之,副司令员余卫民、罗正明,参谋长彭光,副参谋长普梅夫,政治部主任唐登岷、卓孟晋。纵队建立中共总支委员会,行使党委职权。原7个支队分别改编为第一、四、七3个支队和1个警卫大队,余卫民兼第一支队支队长,政委王耕,参谋长莫非,政治部主任许铮(女);第四支队支队长王文华,政委廖必均,副支队长刘光卿、高朝良、李存周,副政委范嘉乐,政治部主任许洪;第七支队支队长张云仁,政委方仲伯,副支队长刘士纯、吴彻、倪家禧,副政委邹恺夫,参谋长郑纯仁,政治部主任刘杰;同时成立随军干校,袁用之兼任校长。2月9日,召开部队和群众大会,宣布成立云南人民讨蒋自卫军第二纵队,并举行了授名阅兵式。
2月下旬,按照省工委的指示和滇南工委的决定,自卫军第二纵队向车佛南进军。纵队部经过墨江时,将墨江人民自卫军编为第九支队,随纵队部活动。27日,第四支队和平解放了江城县城。这时,党组织在思普地区建立的迤南边区人民自卫军一支队已解放澜沧全境,普光部队解放了思茅,人民武装对宁洱形成了南北夹击之势,国民党保安三团被迫撤往滇西。趁敌滇南防务空虚,纵队遂改变计划,挺进思茅、宁洱。省工委指示自卫军抽调兵力,组建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卫)军挺进支队,归省工委领导,王文华为支队长,廖必均为政委,范嘉乐为副政委,许洪为政治部主任,率部回师元江根据地。4月中旬,挺进支队回到元江,由500余人枪发展至700余人枪。5月9日,挺进支队进驻元江洼垤镇,收缴了恶霸杨怀麟的残余武器。根据纵队部的指示,派范嘉乐、朱江等14人到新平接管县政权,组建了120 余人枪的新平护乡大队。7月,新平划归滇中地工委领导,范、朱率护乡大队返回元江。
12月,中共思普特支经过大量艰苦的工作,在江城和镇越两县,将反蒋地方实力派李衣人所部和反蒋地方武装王少和所部,整编为人民自卫军
江越支队,支队长李衣人,政委荀彬,副支队长王少和、朱惠光,参谋长李君平,政治部主任邹建民,党内负责人兼后勤主任潘明。江越支队成立后,阻击了新任镇越县县长张达希上任,并支持统战人士鲁文聪以普光支队三支队名义攻打车里。同月,墨江进步人士
王宗白与地方实力派段碧波等,在中共地下组织的影响和支持下,在墨江明子山组成“墨江人民自卫军”,军事指挥王宗白,副指挥段碧波,政治工作全家乐(普贵忠),政工队长李静姝。他们与新平县南部地区受党影响的地方实力派丁润山所部联合起来,协同作战,接受新南党支部的领导,并取得元江反蒋实力派李和才的支持,发起攻打墨江县城的战斗行动。
1949年1月1日,在思普特支的领导下,墨江、新平、元江地方武装联合攻打墨江县城未克,恰遇自卫军一支队和新峨支队从滇中南下到达墨江碧勺。在地方党组织的要求下,自卫军一支队和新峨支队投入了解放墨江县城的战斗,攻克墨江县城,并宣布自卫军墨江支队正式建立。墨江的解放,为自卫军进人思普地区建立革命根据地扫清了障碍。
1月16日,回国党组发动反地霸斗争,先后解放了宁江设治区(今属澜沧县和勐海县),攻占了澜沧县城。2月初,思普特支和回国党组将各乡自卫中队,秘密集结于六顺县(今属思茅市)黄竹林乡。11日,组成自卫军普光部队,指挥员刘亚南,政委何宏年,参谋长马斗平,政治部主任李汉青。随后,自卫军普光部队向思茅挺进,和平解放六顺,攻占思茅,歼敌70余人,俘思茅县长,缴获长短枪百余支、轻机枪1挺、子弹5000 余发及部分八二、六〇炮弹。何宏年在战斗中牺牲,昌恩泽继任普光部队政委。3月22日,回国党组在澜沧佛房召开军政干部会议,讨论了建军、'建政、施政纲要的实施及干部调配等问题。决定组编迤南边区人民自卫军第一支队,支队长傅晓楼,政委王天翔,参谋长蒋勖之,政治部主任吴佟。支队下设6个大队,约1800人。4月,部队主力向双江、缅宁(临沧)地区进发,先后解放了双江、缅宁等县。佤族上层田兴武率300多佤族武装到缅宁,被改编为迤南边区人民自卫军第一支队第十大队。
2月底,按照省工委不要攻城略地,要到车佛南地区去开辟和建立根据地的指示,云南人民讨蒋自卫军第二纵队纵队部率第一支队、警卫大队、军政干校,计划经龙潭到思普,第四、七支队则计划经江城向车佛南地区进军。2月27日和3月4日,第四、七支队先后到达江城,正准备开展群众工作时,以七支队支队长张云仁及副支队长吴彻为首,副支队长、共产党员刘光卿及江越支队支队长李衣人积极支持,邀集第四、七支队非党副支队长和大队长等11人,在江城名胜地清凉山喝
鸡血酒拜把结盟,反对到车佛南地区建立根据地,要把部队拉回建(水)石(屏)龙(武)曲(溪),或元(江)墨(江)新(平)镇(沅)建立根据地,要到“外面”去找共产党,并在部队中散布“纵队部对四、七支队歧视”,让他们“走困难最多的路线”等,反对二纵队的领导。因远整编,这些人怕失去他们的实力,就暗中进行过申连,并在李和才面前挑拨说:“二纵队没有真正的共产党”,“要到香港去找真正的共产党来领导”,要李出面组织所谓“第三纵队”,遭李和才拒绝后才勉强到了江城。加上混入七支队的一个国民党特务趁机造谣和挑拨,情势非常险恶,有两个中队甚至已离开江城去打前锋。
在人民武装面临分裂的严峻形势下,江越支队和四、七支队的党组织依靠党员、民青成员及有觉悟的干部战士,展开了反分裂斗争。两个支队党的领导干部召开联席会议,研究情况和统一对策,提出“坚持团结,反对分裂”的口号,制止了事态的恶化,并把部队带到墨江龙潭靠拢纵队部。在纵队党委的直接领导下,依靠基层党组织,放手发动全体指战员和当地农民群众,进行了“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坚持党的领导,反对封建领导”的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经过宣传教育,广大干部战士纷纷表示,要党的领导,不要封建领导;要走革命队伍的道路,不走老板队伍的道路;要团结,不要分裂。闹分裂者完全陷于孤立,不得不承认错误,表示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服从纵队部的统一指挥。 反分裂斗争取得完全胜利。事后,党组织对刘光卿给予了党内留党察看一年的处分,将其余闹分裂的主要人物调到随军千校学习,对他们继续进行思想改造工作。这次反分裂斗争的胜利,使自卫军第二纵队广大指战员深刻地认识到革命队伍必须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地方反蒋武装必须经过彻底改造,才能在党的领导下坚定的执行革命任务。这为后来部队的政治思想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龙潭反分裂斗争取得胜利后,中共云南省工委指示自卫军第二纵队派出一个支队向元江挺进,继续巩固和扩大元江根椐地,守住元江大门,以掩护主力西进,开辟和建立思普根据地。4月4日,以第四支队为基础,充实力量后组成700人的挺进支队开赴元江根据地。与此同时,云南人民讨蒋自卫军第二纵队纵队部及其各支队也向车佛南地区进军,开辟和建立思普根据地。这时,整个思普地区的形势已经发生很大变化,继江城之后,六顺、宁江、澜沧、思茅相继解放,车里、佛海、南峤也被普光三支队接管。思普地区的形势变化,促使自卫军第二纵队领导改变先向车佛南地区进军的计划,直接向宁洱进军,准备相机歼灭保三团,夺取思普首府宁洱,以宁洱为中心开展建立根据地的斗争。第二纵队同普光部队对驻宁洱的专员公署和保三团形成夹击之势。敌见形势不利,宁洱专员余建勋、宁洱县长陈道政随同保三团团长尹集生于3月11日撤离宁洱,经景谷逃向滇西。普光部队旋即进入宁洱县城,第二纵队前进至宁洱勐先。4月21日,罗正明、昌恩泽、卓孟晋等率普光部队迎接云南人民讨蒋自卫军第二纵队进驻宁洱,宁洱获得解放。
当第二纵队进至墨江县龙潭时,昌恩泽到纵队部提出拟在普光部队和迤南边区人民自卫军一支队的基础上建立云南人民讨蒋自卫军第三纵队。鉴于省工委已将建立思普根据地的任务统一交给滇南工委和第二纵队,经研究,决定将这个地区党领导的革命武装队伍统一编人第二纵队。同时决定,对于一切非党武装,凡能争取的都积极争取并予以整编改造,对一切反动武装,则应予彻底消灭,以建成党领导下的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昌恩泽、邱秉经、卓孟晋、罗正明、傅晓楼等都表示赞成和拥护。于是,将普光部队和迤南边区人民自卫军一支队共2000多人统-一编入二纵队,分别编为云南人民讨蒋自卫军第二纵队第十一支队和第十三支队。第十一支队支队长傅晓楼,政委王天翔(先)、肖源(后),副支队长王天翔,参谋长蒋勖之,政治处主任吴佟(先)、钟君劭(后);第十三支队支队长刘亚南,政委昌恩泽,参谋长马斗平,政治处主任李汉青。
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思普地区有大小10余支非党武装,这些武装出于各自的原因和利益,不同程度地同国民党上层统治存在着矛盾,对国民党政府持一-定反对的态度。 这一时期,思普地区党组织和云南人民讨蒋自卫军第二纵队,对这些非党反蒋武装,分别不同情况,进行了争取和改造工作。
宁洱县磨黑大豪绅张孟希拥有500人的武装,对这支武装的争取和改造,经过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早在抗战时期,中共云南地方组织就对他进行过争取工作。1948 年初,党组织在滇南发动武装斗争时,先后派唐登岷、余卫民、方仲伯、刘宝煊等人去磨黑,在中共思普特支的配合下,继续对张孟希进行争取工作。由党组织在磨黑组织一个“云南人民反蒋自卫同盟”,又称“云南省人民解放同盟”,把张孟希作为这个组织的成员发展进来,用组织章程约束他,为我所用。同时公开成立了“思普军政委员会”,掩护党的活动。6月,中共思普特支以中小学教师进修班的名义,秘密培训军政干部,为武装斗争准备骨干力量。同月,潘明疏散,由曾庆铨代理特支书记,特支下辖4个分支、两个支部。由于解放战争的胜利形势已开始明朗,张孟希表示愿意赞助共产党领导的反蒋武装斗争。但为时不久,1948年9月,中共思普特支组织发起在景谷西萨截击保三团内运的一批武器,张派出一部武装配合行动,因情报失误,西萨截击战斗没有成功。在国民党宁洱专署及保三团的追查下,张孟希竟叛变出卖,邀功自脱,中共思普特支负责人曾庆铨、蒋仲明被张逮捕杀害,张孟希反革命两面派面目完全暴露。事后,国民党云南省政府分别委任张孟希三兄弟为车里、江城、镇越县县长,以示嘉奖。磨黑党组织以反张孟希为突破口,在勐先、普义两乡发动了武装起义。当云南人民讨蒋自卫军第二纵队进至墨江县龙潭、普光部队攻占思茅县城后,张孟希见形势发生变化,又派人到龙潭找第二纵队领导,表示要“参加革命,拥护二纵队领导”,并“请示”能否同意他接受国民党政府的委任,如同意,他将利用职权掩护第二纵队的活动。自卫军第二纵队领导认为张孟希显然是两面投机,但鉴于斗争需要,一方面严正指出他杀害曾、蒋两人的严重罪责,另一方面表示他可以立功赎罪,只要做真正有利于革命的事,不反对他搞两面政权。并要他进宁洱后,首先将保三团撤离宁洱的准确时间和路线报告二纵队,以便二纵队夺取其全部装备。这时保三团取道景谷向滇西逃去,普光部队开进宁洱县城,张孟希进宁洱做官成为泡影,他为自己前途考虑,表示愿意献出全部家产,要求到宁洱“参加革命”,接受二纵队领导。二纵队利用这一有利形势,要他将全部武装交出,至于他的家产,待日后土改时按党的政策办。并向他表示,只要他立功自赎,他的全家性命将得到保护。张孟希被迫将其全部武装队伍交出,第二纵队暂时给予第十五支队的番号,集中到宁洱整训。后来在整军整干中,对这支队伍进行了彻底的改造。按照党对起义人员的政策,安排张孟希为宁洱县高级参议。
1949年1月,进步人士鲁文聪在车佛南地区小勐养建立了一支500余人的反蒋武装,自称“普光三支队”,鲁文聪任司令员。2月底,鲁文聪率普光部队三支队南渡澜沧江,接管了车(里)佛(海)南(峤) 3县政权。4月,鲁文聪及傣族进步人士召存信到宁洱找共产党,要求派干部对3县的军政工作进行领导。6月下旬,云南人民讨蒋自卫军第二纵队党委决定派共产党员邹恺夫、余松、李源等到鲁文聪部队进行工作,取消其“普光三支队”称号,将该部改编为“云南人民讨蒋自卫军第二纵队车佛南支队”,支队长鲁文聪,政治代表邹垲夫。至此,云南人民讨蒋自卫军第二纵队有第一、四、七、九、十一、十三、十五支队和江越支队、车佛南支队等9个支队及纵队司令部警卫大队,共5000余人。同时,为了在军队中开展整军整干、整党建党工作,进一步提高部队的政治素质和战斗力,为建立根据地政权和开展群众工作准备干部,还建立了整军、整干两个支部,在纵队党组织的领导下进行工作。
宁洱是思普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宁洱解放后,国民党地方政权在这个地区已完全瓦解。纵队领导决定利用这里的有利条件,在宁洱进行整军、整干和整党,完成对收编部队的彻底改造,同时大量培养干部,以便大规模开展思普地区的群众工作和建政工作,建立巩固的思普根据地,准备配合野战军解放全云南。1949年5至7月,党组织和部队在宁洱进行了部队整编、整军、整干及开展建政、群众工作。迤南边区人民自卫军一支队当时担负着驻防双江、缅宁一带的任务,就近集中于缅宁、澜沧,派肖源、钟君劭会同邱秉经、吴佟等人进行整编工作。
第二纵队在集中整训中,将各支队领导干部和一批中级干部集中到军政干校,设立军事干部、政治干部、行政干部班,着重政治、政策的学习,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同时进行有关的业务训练。接受党领导的非党反蒋武装虽经整编进人了第二纵队,但枪支武器的私人性质问题没有彻底解决。干校在提高思想觉悟的基础上,依靠群众,在接受党领导的反蒋武装负责人中开展了献枪运动。第二纵队副司令员罗正明首先带头将私人的全部枪支弹药及全部家产献交革命。在罗正明的带动下,原反蒋武装负责人纷纷响应党的号召,将全部武器献给革命,共计长短枪2000余支、轻机枪60余挺、半重式机枪6挺、重机枪2挺、六〇炮4门、八二炮2门、战防枪2挺,以及全部弹药,从而顺利解决了私枪公有的问题。干校整干结束时,对接受党领导的非党反蒋武装负责人及其骨干,都根据各人的情况分配了工作。
在整军方面,撤销支队级编制,各大队成为整训大队,在中下级干部和全体战士中进行诉苦教育运动。干部战士通过吐苦水、挖苦根和控诉国民党反动派、地主豪绅压迫剥削劳动人民的滔天罪行,更深刻地认识了人民大众贫穷苦难的根源,提高了阶级觉悟,认清了人民军队的性质。又通过查思想、查斗志、查工作,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解决思想问题,树立革命到底的决心。
第二纵队还结合整军整干开展了整党建党工作。此时,部队中只有党员200多人,民青等党的外围组织成员100多人。新的形势和任务,需要新老党员提高思想觉悟和工作能力,更需要发展一批经过严酷斗争考验的进步分子人党,壮大党的组.织。为此,第二纵队党委在干校和全军进行了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和党员标准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对原有党员进行了清理,一律重新填写党员登记表,同时发展了新党员约100人。在宣传和组织学习青年团团章的基础上,在部队里开始建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原来民青和民先成员经过学习一律转为青年团员,并发展了新团员。经过整党建党、整团建团,党员总数达到300余人,团员600多人,进一步增强了党、团的战斗力,增强了党团员在部队和地方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