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有感
厉声教创作的五言律诗
《五四有感》是著名外交家、当代诗词名家厉声教晚年于五四青年节时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旨在勉励青年人珍惜大好时光,积极进取。全诗表达了作者对青春的真诚赞美和对青年的爱护与期望,以及自己志在归隐让贤的情怀。该诗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用典精妙,洒脱飘逸,堪称佳作。
作品原文
五四有感
残漏催人老,岂得负寸阴。
欲逐飞熊去,垂钓渭水滨。
华发偏因循,青春正革新。
枕流息俗念,耳净听松吟。
作品注释
①残漏:残夜将尽时的滴漏。漏,漏壶,古代计时器。
②负:辜负。
③飞熊:姜太公的号。这里用以指代姜太公。
④渭水:姜太公当年垂钓的地方。
⑤华发:白头发。这里指代像作者自己这样的老人。
⑥偏:偏重,倾向于。
⑦因循:因循守旧。
⑧革新:革新除旧。
⑨枕流:枕流漱石。典出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
⑩耳净:洗干净耳朵,即洗耳。典出汉蔡邕《琴操·河间杂歌·箕山操》。
作品赏析
《五四有感》是著名外交家、当代诗词名家厉声教晚年于五四青年节时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旨在勉励青年人珍惜大好时光,积极进取。全诗表达了作者对青春的真诚赞美和对青年的爱护与期望,以及自己志在归隐让贤的情怀。
诗的首联以残夜将尽,所剩无几的滴漏(古时计时工具)比喻作者余生所剩不多的时间,感叹年华老去,同时以怎么能辜负一点时间的反问句,一扫颓唐之气,表现出积极向上的主旋律。自己是暮年之人尚且不敢浪费时间,意在劝喻青年人珍惜时间。
颔联从眼前的现实转向自己打算跟随传说中的姜太公(姜太公号飞熊,据史料记载是作者家族的先祖)垂钓于渭水之滨的浪漫想象。这里使用了渭水求贤的典故。据传,周文王是在渭水边遇见的姜太公,而当时他正在垂钓,且用的是直钩,不在乎是否得鱼。后来文王载其回京,拜为国师。这里表达了作者既希望有像先祖姜子牙那样不求名利的风骨和气节,又希望能够像先祖那样得遇明主施展抱负的微妙心理。作者巧妙用典,典故又涉及自己的先人,又添一层继承先人遗志的含义,层次丰富,耐人寻味。
诗的颈联对仗别致。作者自谦道,像自己这样白发苍苍的老人往往因循守旧,要革新除旧需要的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既扣题又表达了作者不固步自封,勇于创新的人生态度。
诗的尾联中,作者对自己的人生阶段进行了定位,决心摒弃追名逐利的世俗之念,追求枕流漱石,且听松间风声的隐居生活。此处用了枕流漱石洗耳的典故。枕流漱石,典出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说的是晋时孙楚少时想要隐居,对王济说:“枕石漱流”,不小心说成了“漱石枕流”。王济反问:“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楚说:“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洗耳,典出汉蔡邕《琴操·河间杂歌·箕山操》,说许由听到让位给自己而感到耳朵受到了污染,因而临水洗耳。后遂以“洗耳”、“许由洗耳”等表示以接触尘俗之物为耻辱,心性旷达于物外等意境。
该诗充分地表达了作者自甘淡泊的归隐情怀,以及要勇于让贤,多给年轻人机会的思想。同时作者又着墨不多却鲜明地表达了自己对青春的真诚赞美和对青年的爱护与期望。较之于一面恋栈不去,一面却拖了后腿而不自知的红尘中人,作者自觉让贤、不被物欲羁绊的超然与旷达显得难能可贵。
全诗浑厚大气,对仗工整,用典精妙,立意新颖,是归隐诗又不似归隐诗,是劝喻诗又不似劝喻诗,洒脱飘逸,不落窠臼,堪称佳作。
作者简介
厉声教(1935年1月7日-2017年8月6日),籍贯浙江杭州,生于南京,长于上海。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杰出外交家、国际法学家、教育家、双语作家、文史学家、诗词家。1956年进入外交部工作,代表新中国参与了中缅、中印、中朝、中苏等边界谈判及联合国海洋法会议等重大国际谈判,被公认为国际海洋法和中国边界与海洋事务权威专家,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文本的主要起草人与定稿人之一,并参与了英文本的起草与定稿工作,为国家的外交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受到周恩来总理的肯定与接见。厉声教是民国著名教育家、外交家厉麟似的长子,清代诗坛泰斗厉鹗的七世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05 14:29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作品注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