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平均层数是指住宅总建筑面积与住宅基底总面积的比值(层)。物业类型不同直接影响到住宅平均层数的值,多层、小高层、高层的住宅平均层数都与住宅总建筑面积和住宅基底总面积相关。
居住区规划布局的目的是要求将规划构思及规划因素(
住宅、公建、
道路和
绿地等),通过不同的规划手法和处理方式,全面、系统地组织、安排、落实到规划范围内的恰当
位置,使居住区成为有机整体,为
居民创造良好的居住
生活环境。
住宅应布置在居住区内环境条件优越的地段。面街布置的住宅,其出入口应避免直接开向城市道路和居住区(级)道路。住宅间距应以满足日照要露为基础。
住宅平均层数反映了居住区空间形态与景观的特征,它是住宅总建筑面积与住宅基底总面积的比值(层)。居住区按住宅层数可分为低层居住区、多层居住区、高层居住区或各种层数混合的居住区。无电梯住宅不应超过六层。
居住区
公共服务设施是为满足居民
物质和
文化生活方面的需要而配套建设的。衡量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水平的指标,主要是人均公建面积(公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和人均公建用地面积
居住区内道路担负着分隔地块和联系不同功能用地的双重职能,所以应有利于居住区内各类用地的划分和有机联系。居住区(级)道路是居住区的主要道路,用以解决居住区内外的交通联系,路面宽20~30m;小区(级)路是居住区的次要道路,用以解决居住区内部的交通联系,路面宽6~9m;
组团(级)路是居住区内的支路,用以解决住宅组群的内外联系,路面宽3~5m;宅间小路是通向各住宅入口的道路,路面宽2.5~3m。
居住区内必须配套设置居民汽车(含通勤车)停车场、停车库。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居民汽车停车率(居住区内居民汽车的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不应小于10%;(2)居住区内地面停车率(居住区内居民汽车的地面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不宜超过10%;(3)居民停车场、库的布置应方便居民使用,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50m;(4)居住停车场、库的布置应留有必要的发展余地。
衡量居住区内绿地状况的指标,主要有
绿地率和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绿地率是指居住区用地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其中新区建设不应低于30%,旧区改建不宜低于25%。居住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指标:组团绿地不小于每人0.5平方,小区绿地不应小于每人1平方,居住区绿地不应小于每人1.5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