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发艺术(Happenings)脱胎于20世纪初的
达达主义和
超现实主义的现场表演,主要流行于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这个术语来自艾伦·卡普罗1959年的作品《6个部分的18个偶发》。偶发艺术是行为艺术的先驱,只是前者更注重观众的参与,而后者聚焦于艺术家的个人表达。代表艺术家包括艾伦·卡普罗、约翰·凯奇、乔治·布莱希特等。
偶发艺术是
行为艺术的前身,衍生自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等
前卫艺术的戏剧表演活动,其出现直接受到
激浪派艺术家表演实践的影响。偶发艺术家希望打破艺术和生活的界限。在大多数情况下,偶发艺术发生于艺术家选定的日常场合或画廊中,有时需要其他元素的辅助,如灯光、声音和投影等,其中,最终要的是观众的参与,这增加了作品形态的偶然性。因此,偶发艺术的每次表演或展示都是独一无二的,它重新定义了艺术的即时性。
美国艺术家艾伦·卡普罗于1959年首次使用了“偶发”(happennings)这个术语,他后来的著作《组合、环境和偶发》(1966年)对当时的艺术产生了很大影响。卡普罗的第一个偶发艺术作品是《6个部分的18个偶发》,观众在画廊里随意移动物品的做法,模糊了艺术和日常生活的界限,这边是偶发艺术的目标之一。与此同时,偶发艺术也非常重视偶然性。卡普罗的老师,作曲家约翰·凯奇的《
4分33秒》,记录的是无声表演时观众随机发出的声音。
1959年后,其他的艺术家们开始创作偶发作品,其中包括有些会与卡普罗合作。除了美国纽约,相关的艺术活动还出现在伦敦、巴黎、阿姆斯特丹、杜塞尔多夫、科隆和柏林等地。偶发艺术兴盛于60年代,但在70年代初让位于行为艺术,更加强调艺术家有意识的戏剧性行为。
偶发艺术和
激浪派有很多交集。艾伦·卡普罗和乔治·布莱希特便与这两个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很难将两个概念完全区分开来。激浪派在罗格斯大学举办了几次活动,而该大学正是偶发艺术兴起的地方。参加这些活动的人后被称作“罗格斯派”(Rutgers Group),包括艾伦·卡普罗、乔治·西格尔(
George Segal)、罗伯特·瓦茨(
Robert Watts)和乔治·布莱希特。激浪派出现在纽约,欧洲和日本也有激浪派团体。作为名称的“偶发艺术”是有组织的团体的某一组成部分,也不是一场运动的名称,而是指代某些作品。
偶发艺术在1963年举办“山药节”(the Yam Festival)达到高潮。这一为期一个月的系列活动在乔治·西格尔的农场以及纽约市内及周边的其他地点举办。之后,随着其他的艺术主张占据主导地位,偶发艺术逐渐没落。受其影响的观念艺术、行为艺术、女权主义艺术继续对20世纪的艺术形态进行塑造。
进入21世纪,在“
火人节”(Burning Man)等著名的节日活动中,人们感受到观众参与的重要性,这正是偶发艺术家极力倡导的。“快闪族”(the
Flash Mob)和俄勒冈乡村集市(Oregon Country Fair)的活动同样如此。然而,偶发艺术留下的最重要的遗产是行为艺术。行为艺术家们将现实与幻想相结合,将戏剧与视觉艺术相结合,从而考察身体的极限。这种实验的性质在乌雷和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的表演中尤为明显。然而,强调互动和具身体验的偶发艺术的真正精神被音乐节和其他类似的活动体现得更为明显。在过去的革命性思想的影响下,21世纪的偶发艺术同样注重观众的参与和作品的即时性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