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治疗一般指催眠疗愈,是
催眠术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是众多心理治疗的方法之一。掌握催眠治疗的
心理医生可以不用药物而治愈很多难治的疾病和障碍,包括诸如焦虑、抑郁、恐惧、强迫、
癔症等
心理障碍,和诸如
睡眠障碍、
进食障碍、
性功能障碍、
高血压、
糖尿病、肥胖、
慢性疲劳综合征等躯体障碍,以及诸如
厌学、冲动、
口吃、各种
成瘾行为、不良习惯等
行为障碍。
适应症
催眠治疗,是催眠术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是众多心理治疗的方法之一。所以,也有其适应症和禁忌症。催眠治疗主要用于是
神经症及某些
心身疾病,对于有严重机能性色彩的
器质性疾病患者,催眠治疗可作为
药物治疗的一种辅助方法。
2.心身疾病。催眠治疗不但能消除致病的
心理因素,还能使机体
病损康复。
3.
性功能障碍。包括男子和女子的性功能障碍。如
阳痿、
早泄、
射精困难、女子性乐缺乏、
阴道痉挛等。
4.儿童
行为障碍。包括咬指甲、拔头发、
遗尿、
口吃等儿童不良行为,
儿童退缩行为,
儿童多动症,儿童品德问题。
5.
神经系统某些疾患,包括
面神经麻痹、
偏头痛、
神经痛、失眠等。
6.其它适应症。如戒酒、戒烟、术后镇痛、无痛分娩、减轻癌和
关节炎疼痛,改善机体
抵抗力,破坏或消除由于
病毒引起的
湿疣和其它疾病。掌握催眠治疗的
心理医生可以不用药物而治愈很多难治的疾病和障碍,包括诸如焦虑、抑郁、恐惧等
不良情绪,和诸如
睡眠障碍、
进食障碍、
性功能障碍、
高血压、
糖尿病、肥胖、
慢性疲劳综合征等躯体障碍,以及诸如
厌学、冲动、口吃、各种
成瘾行为、不良习惯等
行为障碍。 【暗示催眠治疗适应症】
心理应激:工作、生活、人际关系的压力造成的
心理紧张、焦虑、抑郁。催眠下暗示作用,主要是通过良性
言语暗示,帮肋放松、消除紧张不安的情绪,使
受试者提高对应激因素的认知,学会应付应激的正确方法使其重新适应社会。对各种
神经症、
精神病及
心身疾病如
哮喘、
过敏性结肠炎,
荨麻疹等都有较好的效果。各种疼痛性疾病如
腰背痛、
关节痛、偏头痛、
痛经、
癌痛的治疗可谓是一枝独秀。此外,对治疗男女
性功能障碍、
青春期焦虑症,解决学习问题及儿童的口吃、
遗尿、行为问题也毫不逊色。对戒酒、戒烟,尤其是
自我催眠下的戒烟,更是功不可没。
禁忌症
催眠治疗也要注意其禁忌症,避免可能出现的不良情况。禁忌症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精神分裂症或其他
重性精神病。这类病人在
催眠状态下会促进病情恶化或诱发幻觉妄想。
2.脑
器质性精神疾病伴有
意识障碍的病人。催眠可使得症状加重。
4.对催眠有严重的
恐惧心理,经解释后仍然持怀疑态度者。
基本概念
随着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在
社会生活中的普及,各种心理治疗的方法逐渐被公众知晓。其中,最为神秘的莫过于古老的催眠治疗。催眠时,在
催眠师的诱导下,接受催眠者的意识由清醒变得恍惚,进而如醉如痴,其身体或柔若无骨而瘫软在地,或坚如木石而足以载人(图1)。在催眠师的指示下,被催眠者惟命是从,心无旁骛。催眠结束后,被催眠者由混沌状态逐渐恢复意识,好似大梦初醒,对刚才发生的一切印象模糊,恍如隔世。被催眠后通常的体会是:“像睡了一大觉,舒服极了!”如此神秘莫测的
催眠术在当今社会逐渐引起了公众的好奇心,形形色色的催眠术表演在各种媒体上频频亮相,各种流派的催眠治疗的培训班/工作坊在
心理咨询师培训领域悄然兴起,各级
医疗卫生机构和
心理咨询中心也都开始开设催眠治疗门诊。“催眠”一词的
使用频率似乎越来越高,以下是一些相关概念。
催眠,是一个古老的概念,由于尚无更好的词汇来替代它才沿用至今。广义的催眠是指
人类活动中与
催眠现象有关的一切
文化现象,包括巫术、气功、
瑜伽、禅修、冥想、宗教、人体
特异功能、各种神秘现象等。狭义的催眠是指催眠术实施的全部过程。被催眠和
自我催眠都是生物的本能之一,生物可以通过催眠躲避危险、自我保全、维持健康、延续生命。
催眠术,是催眠师所运用的特殊的方法,籍此可以使被催眠者进入并保持于
催眠状态,并实现预设的目标,如治疗疾患、沟通情感、破译秘密、表演特技、开发潜能等。
催眠状态,是指催眠术中被催眠者进入的一种特殊的
意识状态。在此状态中,被催眠者的
受暗示性明显提高,能与催眠师保持密切的感应关系,会不加批判地接受其暗示指令;催眠师则能有计划地调控被催眠者的感受
阈限和忍受阈限,使之呈现出
清醒状态下不可思议的功能(图2)。
图2
分类
诱发催眠的方法各异,命名繁多,无统一的分类,现根据不同的施术方式、时间和条件,把催眠术的种类划分如下: 1.按施术者来分:①
自我催眠,即自己为自己进行催眠的方法;②他人催眠,即由催眠师负责施行的催眠方法。
2.按暗示条件来分:①言语催眠,即运用语言进行暗示的催眠法;②操作催眠,即非言语性的催眠法,它是运用行为、动作、音乐或电流等作为
暗示性刺激,达到
催眠状态。
3.按意识状态来分:①觉醒时催眠,即在意识清晰时进行暗示性催眠;②睡眠时催眠,即在
睡眠状态下进行催眠。
4.按配合情况来分:①合作者催眠,即对自愿或合作者进行催眠;②反抗性催眠,即对不合作者进行催眠。
5.按进入催眠的速度来分:①快速催眠,即在瞬间进行催眠状态的方法;②慢速催眠,即逐渐使受术者进入催眠状态的方法。
6.按受术的人数来分:①个别催眠,即施术者对单一受术者进行催眠;②集体催眠,又称小组催眠,即对一群体同时进行催眠。
7.按距离来分:①近体催眠,即面对面的为受术者催眠;②远离催眠,即施术者与受术者相距甚远进行催眠,如电话催眠、书信催眠和遥控催眠等。
8.按客观因素来分:①自然催眠,即受客观
自然条件的影响产生的自然的
催眠现象,如
汽车驾驶员出现的公路催眠等;②
人工催眠,由施术者来进行的催眠,即他人催眠。
9.按催眠程度来分:①深度催眠,即受术者达到深层催眠状态,如呈僵直或梦行状态;②中度催眠,即受术者达到中层
催眠状态,如呈无力、迷茫状态;③浅度催眠,即受术者进入浅层催眠状态,如呈宁静、
肌肉松弛状态。
10.按催眠对象和手段来分:①人的催眠,即使人进入催眠状态的催眠术;②
动物催眠,即使动物进入催眠状态的催眠术;③
麻醉药物催眠,即应用麻醉药物,如
阿米妥钠、
硫喷妥钠等麻醉药物,使人进入催眠状态;④非麻醉药物催眠,即用无
麻醉作用的药物作为暗示性刺激,以达到催眠的方法,如使用
葡萄糖酸钙等药物。
区别内容
睡眠,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的生理
心理过程,与进食和
性行为共同构成了人的
基本需要。睡眠与觉醒构成了人的基本
生理节律,正如呼吸交替、
昼夜交替一般。人在睡眠过程中可以恢复体力、休息精神、积聚能量、蓄势待发。如果强行剥夺睡眠,会造成人体不同程度的生理节律紊乱,甚至导致身心疾患。
睡眠障碍,包括
器质性睡眠障碍和
非器质性睡眠障碍,以后者比较常见。非器质性睡眠障碍中,又以
失眠症为代表。失眠是一种持续相当长时间的对睡眠的质、量不满意的症状,包括入睡困难、睡得轻和
早醒。失眠既可以是伴随于各种躯体、
心理障碍的一种症状,也可以独立作为一个疾病。因此,
治疗失眠是一项综合的任务,不仅要治失眠症状的“标”,更要治引起失眠原因的“本”。
催眠治疗的任务是为被催眠者解除痛苦,带来放松和快乐,恢复身心健康,而不仅仅是帮助其睡眠。
人在睡眠时,身体不一定是放松的,如睡眠的姿势可能导致躯体局部受到压迫而紧张,由于
呼吸节律的改变可能引起机体的缺氧,有时睡醒一大觉仍感觉不到轻松反而越睡越累。同时,睡眠时的
精神状态不一定是安定的,如睡眠中大脑仍在活动,表现为做梦。
恶梦使人精神紧张,乱梦使人精神恍惚,美梦使人精神失落。而在催眠治疗的过程中,人的身体放松,呼吸平缓,精神集中,杂念减少,实际上较睡眠更为有效,可以理解为一种事半功倍的休息方式。这也难怪有人在接受催眠治疗之后感慨道:“可惜时间过得太快了,意犹未尽,真不愿醒来啊!”
催眠群体
一般认为,催眠与人的暗示性与受暗示性有关。事实上,所有人都是可以被催眠的,甚至可以说,连动物都能被催眠。不过,人的暗示性有高有低,暗示性高的人容易被催眠,暗示性低的人不易被催眠,这可以通过暗示性测试来分辨。另外,催眠师的能力以及被催眠者与催眠师进行匹配及合作的程度也影响催眠的效果。
前面提到过,被催眠和
自我催眠是生物的本能之一。在环境恶劣的季节里,动物会采取冬眠或夏眠的方式减少消耗,渡过难关。在严重威胁的情景下,动物会突然假死,以避免生命受到伤害。这些都是动物自我催眠的现象。了解动物习性的专家,也能通过特定的方法使动物进入
催眠状态(图3、4)。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被催眠自然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只是长期被自己忽视了而已。中国五代时期,著名的道教人物
陈抟曾经长年在西岳
华山中“高卧不起”,表面上看是保持一种类似冬眠的状态,实际上是在实践一种道教的自我催眠的修炼方法。
图3
图4
如果有人主动说:“我是很难被催眠的。”在催眠演示中,他一旦被选择为被催眠者,往往能让催眠师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这种现象并不奇怪,原因是:他恰恰是位自我暗示性很强的人,只是他暗示自己的内容是“我是很难被催眠的”而已。而无论是什么内容的自我暗示,都可以被催眠师借以作为操作的资源。这也许是催眠术的魅力之一,这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反抗性催眠。
方法举例
以下介绍一种简单的
自我催眠方法:腹式深呼吸自我催眠法。
练习者轻装坐在
靠背椅上,头微低,下巴稍微内收,
松肩坠肘,后背靠椅子的靠背,双手交叉轻放在
下腹部的下丹田处(肚脐以下位置),两腿稍弯曲,双膝、双脚与肩同宽,脚尖向前,双脚平行,全脚掌踩实地面。亦可仰卧、站立或自然匀速地步行。无论哪种姿势均要求保持全身放松。练习时尽量选择安静、通风的场所,双眼和嘴自然微闭,舌头放松,尽可能地减少外来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觉刺激。
嘴闭合不漏气,完全用鼻子慢慢吸气,慢慢呼气。吸气时,胸部与腹部同时向外隆起,感觉肺部吸入了大量的空气而使
横隔膜往腹部下压,使腹部鼓气,置于下丹田处的双手感觉到腹部向外逐渐鼓出。呼气时,胸部与腹部同时向内收缩,仿佛空气逐渐从鼻孔处向外排出,双手感觉到腹部向后面的背部和脊柱方向压进,协助胸部将空气排出。胸、腹部同步吸气的方法,须反复练习,直到熟练掌握。
当练习者熟练地学会吸气时胸腹部同步鼓出、呼气时胸腹部同时缩进后,双眼微闭,聆听身旁的指导者按
秒针速度念“1、2、3、4、5、6、7”,即念每个数字用约1秒钟时间。练习者按这一速度将空气逐渐吸入体内,当指导者念到“7”时其下丹田处已经鼓起到最高点,仿佛吸入的空气已达到
饱和状态,不能再多吸入一点,此时稍停保持1秒钟。1秒钟后,听指导者再按秒针速度念“7、6、5、4、3、2、1”,同时双手协助腹部、胸部向后、向上压进。当指导者念到“1”时,练习者的腹部仿佛已贴近后背的脊柱,胸部缩小,空气全部排出体外。如此节奏,一次呼吸共耗时15秒钟,1分钟共4次深呼吸。开始跟随着指导者念的
数字练习深呼吸时,练习者最好心中同时也默念所听到的数字,逐渐掌握
读秒的节奏,练习数天后可撤去指导者念数字,按自己默念“1”至“7”数字吸气,停1秒后又从“7”至“1·数字呼气。这一步做到熟练后,就要集中注意力想像将吸入的空气分为7段,记住每秒钟空气到达了身体的哪一个部位。默念到“7”时,空气仿佛到达下丹田顶点。然后按相反程序,腹部缩进,将空气逐渐向上依次分7段排出体外。
胸腹部同步吸气、呼气,同时默念数字掌握时间节奏,想像空气分7段慢慢吸入体内下丹田处,并慢慢排出体外。当练习者熟练地掌握了这些要领后,就能逐渐体会到腹式深呼吸的益处。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一些不如意的烦恼时,容易引起情绪波动,发生持续的焦虑、抑郁、恐惧,往往导致体内各脏器运行功能的失调,使各器官不能处在
平衡协调的状态,产生各种不适症状。当熟练地进行
腹式呼吸时,
呼吸系统的活动从平时每分钟12~16次减慢到每分钟4次,至少比原来呼吸慢了2/3。呼吸系统的缓慢活动也带动了
心血管循环系统、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内分泌系统以及骨骼
肌肉系统等都处于缓慢活动的状态,仿佛人熟睡时体内各脏器都处于相对安静休息的状态一般。在这种状态下,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也随之逐渐减弱、消失。当做完练习、睁开双眼时,就能感到头脑清晰、心情舒畅。
做一次练习约用15~30分钟,时间长短可根据自己需要和体验而定。每天晨起睡醒下床前和夜晚上床后就寝前,最好各在床上作一次练习。白天如果遇到麻烦事,产生情绪波动或出现躯体症状时,也可找一僻静之处,面对墙壁坐下,作一次练习。开始作腹式深呼吸时,如感到15秒钟一次的
呼吸周期较长,不易掌握,可减至11秒钟一个周期,即数“1”至“5”用5秒钟吸气,停1秒钟后,数“5”至“1”用5秒钟呼气,一次呼吸来回共用11秒钟,比平时每分钟12次呼吸慢了一半,同样会收到较好的效果。等到相当熟练地掌握了这一技巧,感到心身已处在相对协调、平衡的状态,就可将呼吸周期延长至每分钟4次。练习时期较久者甚至可将呼吸周期延长至每分钟做3次呼吸,即数“1”至“10”用10秒钟吸气,停1秒钟,数“10”至“1”用10秒钟呼气。总之,每日坚持早晚“练功”,持之以恒,便能体会到这是一个简便快捷、便于掌握、强身养生、促进健康的好方法。
专家观点
催眠治疗这种治疗方法,既古老、又年轻,而且由于催眠治疗的特殊性和长期以来对其形成的
神秘感,加上有媒体的不当宣传,或更有藉此而玩弄骗术的误行,把催眠术搞得神秘莫测,甚至给人一种巫术的印象,沦为挣钱的工具。所以,要对催眠治疗形成正确、客观的认识,既不夸大其神奇,也不贬低其效果,才能让催眠治疗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谨慎选择催眠治疗的
适应症和禁忌症,教育患者不要把催眠治疗当作是救命的稻草,要教育患者理解催眠治疗只是心理治疗中的一种方法,每个人适合不同的心理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