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胆道闭锁,胆道闭锁占新生儿长期阻塞性
黄疸的半数病例,其发病率为1∶8000-1∶14000个存活出生婴儿,但地区和种族有较大差异。以
亚洲报道的病例为多,东方民族的发病率高4-5倍,男女之比为1∶2。先天性胆道闭锁是一种肝内外
胆管出现阻塞,并可导致淤胆性
肝硬化先天性胆道闭锁而最终发生
肝功能衰竭,是
小儿外科领域中最重要的消化外科疾病之一,也是
小儿肝移植中最常见的
适应证。
近年发现:①第一次排出的
胎粪常是正常色泽,提示早期的胆道是通畅的。个别病例在出现灰白色粪便之前,大便的正常颜色可以持续2个月或更长时间,
肝门区域的肝内胆管亦是开放的。以上现象提示,管腔闭塞过程是在出生之后发生和进展的。②特发性新生儿胆汁郁积的
组织学特征具有
多核巨细胞性变,有的病例曾作多次肝脏
活组织检查,先为
新生儿肝炎,后发展为胆道闭锁,尤其在早期(2-3个月前)作活检者。③从肝外胆道闭锁病例所取得的残存胆管组织作
病理检查,往往发现有炎性病变,此概念是新生儿肝炎与胆道闭锁属于同一范畴,是一种新生儿梗阻性
胆道疾病,可能与遗传、环境和其他因素有关。因而,胆道闭锁与新生儿肝炎两者的鉴别非常困难,且可以同时存在或者先为肝巨细胞性变而发展为胆道闭锁。原发病变最可能是
乙型肝炎,它的抗原可在血液中持续存在数年之久。因此母亲可为慢性
携带者,可经胎盘传给胎儿,或胎儿吸入母血而传染在
病毒感染之后,肝脏发生巨细胞性变,胆管上皮损坏导致管腔闭塞,炎症也可产生胆管周围
纤维性变和进行性胆道闭锁。
胆道闭锁的典型病例婴儿为
足月产,大多数并无异常,粪便色泽正常,
黄疸一般在生后2-3周逐渐显露,有些病例的
黄疸出现于生后最初几天当时误诊为生理性
黄疸。粪便变成棕黄、淡黄米色,以后成为无
胆汁的陶土样灰白色。但在病程较晚期时偶可略现淡黄色。
尿色较深将尿布染成黄色。
黄疸出现后,通常不消退且日益加深,皮肤变成金黄色甚至褐色,可因
瘙痒而有抓痕有时可出现
脂瘤性
纤维瘤,但
不常见。个别病例可发生
杵状指或伴有
发绀。肝脏肿大,质地坚硬脾脏在早期很少扪及,如在最初几周内扪及肿大的脾脏,可能是肝内原因随着疾病的发展而产生门静脉高压症。在疾病初期婴儿全身情况尚属良好,但有不同程度的
营养不良,身长和体重不足时常母亲叙述婴儿显得兴奋和不安。疾病后期可出现各种
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现象,
维生素D缺乏可伴发佝偻病串珠和阔大的
骨骺。由于
血液动力学状况的改变,部分
动静脉短路和周围
血管阻力降低在
心前区和
肺野可听到高排
心脏杂音。
现有的实验方法较多但
特异性均差。胆道闭锁时,
血清总胆红素增高。
碱性磷酸酶的异常高值对诊断有参考价值。Υ-谷氨酰转酶高峰值高于300IU/L呈
持续性高水平或迅速增高状态。5′
核苷酸酶在胆管增生越显著时水平越高,测定值>25IU/L,
红细胞过氧化氢溶血试验方法较为复杂,若溶血在80%以上者则属阳性。
每周测定血清胆红素,如胆红素量曲线随病程趋向下降,则可能是
肝炎;若持续上升,提示为胆道闭锁,但
重型肝炎并伴有
肝外胆道阻塞时,亦可表现为持续上升,此时则鉴别困难。
近年已取代131碘标记
玫瑰红排泄试验有较高的
肝细胞提取率,优于其他物品。可诊断由于
结构异常所致的胆道部分性梗阻,如
胆总管囊肿或肝外胆管
胆道造影狭窄,发生完全梗阻时,则扫描不见肠道显影,可作为重症肝内胆汁郁积的鉴别。在胆道闭锁早期,肝细胞功能良好,5分钟显现肝影,但以后未见胆道显影,甚至
24小时后亦未见肠道显影,当新生儿肝炎时,虽然肝细胞功能较差,但肝外胆道通畅因而肠道显影。
脂蛋白-X是一种
低密度脂蛋白,在
胆道梗阻时升高。据研究,所有胆道闭锁病例均显升高,且在日龄很小时已呈阳性。新生儿肝炎病例早期呈阴性,但随日龄增长也可转为阳性。若出生已超过4周而Lp-X阴性,可除外胆道闭锁,如>500mg/dl,则胆道闭锁可能性大。亦可服用
消胆胺,比较用药前后的指标,如含量下降则支持
新生儿肝炎综合征的诊断,若继续上升则有胆道闭锁可能。
最近应用于血纸片血清
总胆汁酸定量法,胆道闭锁时血清总胆汁酸为107-294μ
mol/L,一般认为达100μmol/L都属郁胆。同年龄无
黄疸,
对照组仅为5-33μmol/L,平均为18μmol/L,故有诊断价值。尿内胆汁酸亦为早期筛选手段,胆道闭锁时尿总胆汁酸平均为19.93±7.53μmol/L,而对照组为1.60±0.16μmol/L,较正常儿大10倍。
ERCP已应用于早期鉴别诊断,造影发现胆道闭锁有以下情况:①仅
胰管显影;②有时可发现胰胆管合流异常,胰管与胆管均能显影,但肝内胆管不显影,提示肝内型闭锁。
新生儿肝炎综合征有下列征象:①胰胆管均显影正常;②
胆总管显影,但较细。
一般主张作肝穿刺活检或经皮肝穿刺
造影及活检。新生儿肝炎的特征是小叶结构排列不整齐、
肝细胞坏死、巨细胞性变和门脉炎症。胆道闭锁的主要表现为
胆小管明显增生和胆汁栓塞、门脉区域周围纤维化,但有的标本亦可见到多核巨细胞。因此,肝、胆穿刺
肝活检有时能发生诊断困难甚至错误。
手术方法包括三部分:①肝门纤维块的剥离,可能是最重要的部分;②
空肠回路重建;③肝空肠吻合。葛西手术的基本思路在于即使肝外胆管已经闭锁,在肝门附近仍可能有残存的微小胆管。如果能将肝门纤维块适度的切除,则胆汁有可能顺利排出,病人得以存活。
肝移植是先天性胆道闭锁发展至终末期惟一有效的治疗手段。在小儿(年龄小于18岁)肝移植中,先天性胆道闭锁所占比例接近一半,其中1岁以内中,所占比例约90%。葛西手术后约67%的儿童在成人之前仍需要肝移植救治,由此,葛西手术成为了病人在接受肝移植以前的一种过渡性治疗。通常,病人接受
肝移植手术时机被认为是葛西手术术后
胆红素持续在10mg/dl以上和年龄120天以上肝脏已出现明显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