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役法,又称免役法,于
熙宁四年(1071年)颁布
实施,实现了解放劳动力,促进农业发展,增加政府
财政收入。
内容及背景
前
募役法是在
宋神宗在位期间的
王安石变法中,于熙宁四年(1071年)颁布的一项法令。
而募役法的颁布使得原来必须轮流充役的农民可以选择以交钱代替服徭役。由官府出钱雇人充役。
宋朝的募役法是在唐朝的基础上制定的。将唐朝的
赋役制度“
租庸调制”中“调”的限定由每年缴纳“绢(或绫、拖)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改为了直接收钱。
需要指出的是,此法令使得原本拥有免役特权的大官僚大
地主阶级也不得不交钱,这直接触动了他们的利益。这为日后
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后
募役法,又称“免役法”,由司农寺拟定,
开封府界试行,同年十月颁布全国实施。
免役法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自行出钱雇人应役。雇员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分摊。原来不用负担差役的
女户、寺观,也要缴纳半数的役钱,称为“
助役钱”。使得农民从劳役中解脱出来,保证了
劳动时间,促进了生产发展,也增加了政府
财政收入。
熙宁四年(1071年)颁布实施。
募役法(免役法)规定:
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各州、县预计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
募役法(免役法)使原来轮流充役的
农村居民回乡务农,原来享有免役特权的人户不得不交纳役钱,使很多农民免除劳役,官府也因此增加了一笔收入。
史书记载
志第一三十 食货上五(役法上)
役法 役出于民,州县皆有常数。宋因
前代之制,以衙前主官物,以里正、户长、乡
书手课督赋税,以耆长、弓手、壮丁逐捕盗贼,以承符、人力、手力、散
从官给使令;县曹司至押、录,州曹司至
孔目官,下至杂职、
虞候、拣、掏等人,各以
乡户等第定差。京百司补吏,须不碍役乃听。
建隆中,诏文武官、内诸司、台省、寺监、诸军、诸使,不得占州县
课役户,州县不得役道路居民为递夫。后
又诏诸州职官不得私占役户供课。京西
转运使程能请定诸州户为九等,著于籍,上四等量轻重给役,余五等免之,后有贫富,随时升降。诏加裁定。淳化五年,始令
诸县以第一等户为里正,第二等户为户长,勿冒名以给役。自余众役,多调
厢军。
大中祥符五年,提点刑狱府界段惟几发
中牟县夫二百修马监仓。
群牧制置使代以厩卒,因下诏禁之。惟诏令有
大兴作而后调丁夫。然役有轻重劳佚之不齐,人有贫富强弱之不一,承平既久,奸伪滋生。命官、形势
占田无限,皆得复役,衙前将吏得免里正、户长;而应役之户,困于繁数,伪为券售田于形势之家,假佃户之名,以避徭役。乾兴初,始立限田法,形势敢挟他户田者听人告,子所挟田三之一。
时州县既广,徭役益众,
太常博士范讽知
广济军,因言:
“军地方四十里,户口不及一县,而徭差与诸郡等,愿复为县。”
转运司执不可,因诏裁捐役人。自是数下诏书,督州县长吏与转运使议蠲冗役,以宽民力。又令州县录丁产及所产役使,前期揭示,不实者民得自言。役之重者,自里正、乡户为衙前,主典府库或辇运官物,往往破产。
景祐中,稍欲宽其法,乃命募人充役。初,官八品以下死者,子孙役同编户;至是,诏特蠲之。民避役者,或窜名浮图籍,号为出家,赵州至千余人,诏出家者须落发为僧,乃听免役。禁诸县非捕盗毋擅役壮丁。
庆历中,令京东西、河北、
陕西、
河东裁捐役人,即给使不足,益以
厢兵。既而诏诸路转运司条
析州县差徭赋敛之数,委二府大臣裁减,科役不均,以乡村、坊郭户均差。时
范仲淹执政,谓天下县多,故役蕃而民瘠,首废
河南诸县,欲以次及他州。当时以为非,未几悉复。王逵为荆湖转运使,率民输钱免役,得缗钱三十万,进为羡余,蒙诏奖。繇是他路竞为掊克以市恩。
皇祐中,诏州县里正、押司、
录事既代而令输钱免役者,论如
违制律。又禁役乡户为长名衙前。
免役剩钱,诏州县用常平法给散休息,添给吏人餐钱,仍立为法。
京东免役钱以秋料起催,若雇直多少、役使重轻有未究者,命监司详具来上,仍须
熙宁七年乃行。永兴、秦凤比之他路,民贫役重,诏提举司并省冗役,次第蠲减,当留二分宽剩,以为水旱阁放之备。
王安石去位,
吴充为相,
沈括献议莫若稍变役法,杂以差徭为便。御史知杂
蔡确言括反覆,贬括知
宣州。
役钱立额,
浙东多以
田税钱数为则,
浙西多用物力。至是,诏令通物力、税钱互纽为数,从便输纳。
淮东路估定物产,如其实直,以均敷取。初,许
两浙坊郭户家产不及二百千,乡村户不及五十千,毋输役钱,已而乡户不及五十千亦不免输。元丰二年,提举司言
坊郭户免输法太优,乃诏如乡户法裁定所敷钱数。
“广西一路户口二十万,而民出役钱至十九万缗,
先用税钱敷出;税数不足,又敷之田米;田米不足,复算于身丁。夫广西之民,身之有丁,既税以钱,又算以米,是一身而输二税,殆前世弊法。今既未能蠲除,而又益以役钱,甚可悯也。至于
广东西
监司、提举司吏一月之给,上同令录,下倍摄官,乞裁损其数,则两路身丁田米亦可少宽。”
遂诏吏辈月给钱递减二千,岁遂减役钱一千二百余缗。
“议定淮、浙役书,减冗占千三百余人,裁省缗钱近二十九万,会定岁用,宽剩钱一百四万余缗,诸路役书多若此类。乞先自近京三两路修定,
下之诸路。”
从之。
与其他区别
“
更赋”的“更”我想是针对于秦朝的重税和徭役的繁重而言;为了稳定住时局,汉朝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免除了一定的的徭役和赋税;经过
文景之治,又将田租先后降到
十五税一和二十税一;但农民必须服徭役和兵役,并且还要交
人头税,即算赋和口赋。
发展到唐朝,最大的不一样应该就是免去了服兵役农民的赋税;同时府兵、
募兵制还给衣食,更加能稳定住军心。
宋朝和唐朝有些细微的不同,宋朝王安石的募役法,这时候是开口要钱了,不服兵役可以,你出钱,国家帮你请人服兵役。这样可以增加国家
财政收入,减轻农民的一点负担。
其实如果我回答,根本没有什么不同;都是
统治阶级盘剥百姓,稳定政权的花样。但花样不断翻新。
如果说最大的区别,我想就应该是在赋税这块,汉代太狠了,虽然比秦好了点,但服了兵役还要上税。唐比较能创新,可以以绢代役,到了宋朝就伸手要钱了。
评价
‘’募役法,是对当时实行的差役制度的改革。改变当时最害民的差役法制,实行募役制,让百姓交一些请人服役的钱作为招募差役的资本,这近似于一种人身税,而它的办法和当今文明国家的
所得税很类似。这是王安石救时惠民的第一好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