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姓,
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
嬴姓等。
历史发展
姓氏渊源
源于
鲜卑族,出自汉朝时期鲜卑拓跋部乞伏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鲜卑族拓拔部强盛起来,其中有一乞伏氏族部落,名人倍出。乞伏,亦称乞扶、乞佛,是汉、魏、晋时期鲜卑民族中的一个部落名称,曾在历史上的东晋十六国时期建立西秦国。约在公元二世纪末,鲜卑部落大联盟瓦解,一部分鲜卑部落自
漠北向南迁至大
阴山山脉(今内蒙古
阴山)一带游牧。当时迁至此处的有如弗斯、出连、叱卢、乞伏等部族。按唐朝元和年间《郡县志》的记载:“
灵州保静县有乞伏山在
黄河西,当西秦之北。乞伏氏原居乞伏山,因山为部,复以部为氏也。”当时的保静县即今甘肃省的银川市。后各部共推乞伏部的纥干(汉义“依倚”)为首领,称之为乞伏可汗
讬铎莫何。乞伏部由此突显于其他陇西
鲜卑族各部。
西
晋武帝司马炎泰始二年(公元266年),乞伏部首领乞伏·佑邻率领五千户再南迁至夏缘(今宁夏北部),以少败众,吞并了早先迁至高平川(今宁夏
清水河流域)的鲜卑鹿结部七万余落,势力迅速壮大。以后继续南迁到今甘肃省的
平凉、
靖远、
陇西一带。因此,这部分
鲜卑人也被称为陇西鲜卑,并以乞伏部为主,或称
乞伏鲜卑。陇西鲜卑后来又分为若干部落,部落长官称酋长,部落联盟首领称可汗。陇西鲜卑的可汗属于世袭职务,从第一代开始,乞伏·纥干→乞伏·佑邻→乞伏·结权→乞伏·利那→乞伏·祁→乞伏·述延→乞伏·傉大寒→乞伏·司繁……可汗之位基本上是
乞伏氏族人一脉相承。到了
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太元十年(西秦建义元年,公元385年),乞伏·司繁的儿子乞伏·国仁建立了强大一时的西秦国,乞伏氏成为西秦国的高贵
显族。乞伏·出连乞都,公元?~399年,当时就是乞伏·国仁属下重臣,自乞伏·国仁之弟乞伏·乾归于东晋太元十三年(西秦高祖武元王乞伏·乾归太初元年,公元388年)继位后,他即任丞相之职,任期长达十二年之久,后晋封为南川公。东晋安帝
司马德宗隆安三年(西秦太初十二年,公元399年),乞伏·出连乞都逝世,当时西秦武元王为此很伤心,特
赐封其谥号为“宣公”。
乞伏·出连乞都的后裔子孙,于
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推行的汉化改革过程中有改汉姓为出氏者,后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
内廷太尉、明朝海西侯札剌亦儿·纳哈出的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拆字汉化改姓为氏,或避难改姓为氏。在福建省泉州市
惠安县北二十公里外的山区涂岭,有一个小坝洪厝坑,那里聚居着几百户姓“出”的蒙古族人,其家庙大门楹联写“燕南无二族,惠北自一家”,点明了在百家姓中找不到自己这支出氏的源流。原来,他们是元、明两朝蒙古贵族的后裔,祖先乃大蒙古汗国的缔造者成吉思汗属下重臣、“四杰”之一的札剌亦儿·木华黎,沉毅多智略,辅佐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战功卓著,曾官拜太师,爵封鲁王,
权倾朝野,显赫风光。被惠安县出氏族人尊为始祖的“不归公”
纳哈出,姓氏为
札剌亦儿氏,在元朝末年官至领兵
太尉。恰值元朝灭亡时被迫降于明朝,后又在蒙古草原上聚兵反叛,屡犯辽东,却被
明太祖朱元璋手下大将
冯胜、
傅友德、
蓝玉等率师攻
辽阳时击溃,无奈之下再次归降,被明太祖朱元璋封为海西侯。海西侯札剌亦儿·纳哈出后来率军随颍国公傅友德出征云南,不幸在途过武昌时染病,逝世于军中。札剌亦儿·纳哈出的长子札剌亦儿·察罕承袭父亲的爵位,后因“蓝玉党叛逆案”被牵连处死。其次子名叫札剌亦儿·佛家奴(亦称札剌亦儿·福家奴),当时正在福建省的福州中街屯田御倭,闻知长兄被诛杀,担心受株连祸及九族,便弃职率族人隐居在当时人烟稀少的螺城边荒郊野岭,取父亲札剌亦儿·纳哈出的名字之最后一字取汉字谐音“出”为姓氏,以“燕山”为郡号,以示永世不忘先祖是剽悍威猛的蒙古族英雄。出氏族人最初隐居在螺城九都梅峰铺(今福建惠安后龙
上西村),后迁徙到十都樟市铺,也就是今涂岭洪厝坑一带,依溪流小水坝之地建居,默默地勤耕苦读,繁衍子孙。直至第十二世孙
出科联在清乾隆年间考中进士,并官授
翰林院检讨后,后人才在家庙中悬挂出了“忠节”、“进士”、“文魁”、“
解元”等鎏金横匾。
据传,出科联后来在随清朝乾隆帝下江南时,清高宗对这位随臣的姓名很奇怪,即予询问,出科联变趁机奏明了这个姓氏的来龙去脉,遂使隐姓埋名数百年的该支出氏源流大白于天下。
源于
嬴姓,出自两周时期
秦国君主秦出公之后,属于以谥号称谓为氏。有意思的是,在两周时期,秦国有两个秦出公,姓名都叫嬴出子:一个是
秦宪公的儿子,名字失考,号称嬴出子,在春秋早期周桓王姬林十七年(公元前703年)继位,至公元前698年在位五年,史称秦前出公。逝世后葬于今陕西省
凤翔县南指挥乡一带。一个是
秦惠公的儿子,名字也失考,也号称嬴出子,
战国后期周安王姬骄十六年(公元前386年)继位,至公元前385年在位仅一年,史称秦后出公。逝世后亦葬于今陕西省凤翔县南指挥乡一带。
这两个秦出公即位时间前后相距三百一十七年,在其后裔子孙中,皆有以先祖谥号为姓氏者,称出氏,世代相传至今,同宗同源。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末期
卫国君主卫出公之后,属于以谥号称谓为氏。卫出公,姓名为姬辄,是春秋末期著名的卫国君主,曾两次在位。
周敬王二十八年(
卫灵公姬元四十三年,公元前492年),卫灵公逝世,卫灵公之孙公子辄即位,是为卫出公,父亲为姬
蒯聩,卫灵公的长子。姬蒯聩一直不满意儿子为国君,于是在周敬王三十九年(卫出公十二年,公元前481年)发动了政变,将自己的儿子卫出公赶出国门,自己称君,是为
卫后庄公,卫出公不得不逃到齐国寓居。周敬王四十三年(卫后庄公四年,公元前477年),卫后庄公逝世,公子君起即位,称卫侯。一直到周元王姬仁元年(
卫君起二年,
卫出公后元元年,公元前476年),卫国的大夫石曼尃赶走了卫君起,卫君起也逃亡到齐国。卫出公乘机又从齐国返回卫国继续为君。卫出公在外流亡了五年,才得返回卫国继续君王之位,至
周贞定王姬介十三年(卫出公后元二十年,公元前456年)逝世,前后当政共三十二年。由于姬辄在君位上曾被父亲赶出卫国长达五年之久,因此其谥号为“出”,史称卫出公。
在卫出公的
支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谥号为姓氏者,称出氏,世代相传至今。
得姓始祖
嬴出子(秦前出公、秦后出公)、姬辄(
卫出公)、乞伏·出连乞都、札剌亦儿·纳哈出。
各支始祖
据史籍《
元史》、《明史》及清康熙五十七年出质候撰写的《出府族谱》,其世系如下:
始祖:孔温屈哇,札刺儿氏,世居阿难水东。以
戚里故在太祖麾下,从平篾里吉,征
乃蛮部数立功。后
乃蛮又叛,太祖与六骑走,中道乏食,擒水际驼杀之,燔以啖太祖,追骑重及,而太祖马毙,五骑相顾骇愕,孔温屈哇以乘马济太祖,身当追骑死之。至治元年,诏封孔温屈哇推忠佐命功臣,太师,
开府仪同三司,
上柱国,鲁国王,谥忠宣。
一世:
木华黎(公元1170~1223年),蒙古族,灭金未竟死,年五十四岁。元至治元年(公元1321年)诏封,体仁开国
辅世佐命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鲁国王,谥
忠武。
二世:孛鲁,佐太祖征西域金国残部时战死,终年三十二岁,元至治元年(公元1321年)诏封,纯诚开济保德辅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
上柱国,鲁国王,谥忠定。生子七人。
三世:
塔思,灭金残部,元
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战死,终年二十八岁,谥忠宣,生子四人。
四世:
乃燕,塔思长子,元至正八年(公元1348年)战死,封鲁郡公,生子二人。
五世:硕德,乃燕长子,随太祖征西域战死,追封鲁郡公。
九世:
纳哈出,据《明史·冯胜传》曰:“纳哈出者,元
木华黎裔孙,为太平路万户(今安徽当涂),太祖克太平,被执以名臣后,待之厚,知其不忘元,资遣北归,元既亡,纳哈出聚兵金山(今辽宁
康平),畜牧蕃盛,帝遣使招谕之,终不报,数犯辽东,为
叶旺所败,胜等大兵临之,乃降,封海西候。从
傅友德征云南,道卒,子察汗改封沈阳候,坐兰玉党死”。又载:“元
太尉纳哈出,拥众数十万,屯金山(今辽宁康平),数为辽东边害。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
朱元璋命
冯胜为
征虏大将军,颖国公傅友德,永留候兰玉为左右副将军,率南雄候
赵庸等,以步骑二十万征之……乃降,得所部二十余万人,牛、羊、马、辎重三百里。还至亦迷河,复收其残卒二万余,车马五万……师还,以捷闻……尽将降众二十万入关,帝大悦。”
十世:札剌亦儿·察罕,札剌亦儿·纳哈出长子,承袭父亲的爵位,后因“
蓝玉党叛逆案”被牵连处死。
十世(惠安出氏始祖):札剌亦儿·佛家奴,亦称札剌亦儿·福家奴,札剌亦儿·纳哈出次子,“蓝玉党叛逆案”时正在福建省的福州中街屯田御倭,闻知长兄被诛杀,担心受株连祸及九族,便弃职归田,率族人隐居在今
惠安县的荒郊野岭,取父亲札剌亦儿·纳哈出的名字之最后一音之谐音汉字“出”为姓氏,以“燕山”为郡号,以示永世不忘先祖是剽悍威猛的蒙古族英雄。
迁徙分布
明朝初期,福建泉州地区出现了一个蒙古族出氏,其家庙大门楹联写“燕南无二族,惠北自一家”,点明了在百家姓中找不到“出”氏源流。泉州出氏,乃蒙古族贵族后裔,其先祖是助
元太祖统一天下的宿将、成吉思汗的义弟、官拜太师、
开府仪同三司、爵封
鲁国公、
权倾朝野的重臣
木华黎。出氏始祖为
纳哈出,为元顺帝时期的内阁
太尉。元末明初,恰值元朝灭亡,纳哈出被迫降明。明太祖以名臣之后待之厚,知其不忘元,资谴北归。结果,纳哈出又聚兵金山,屡犯辽东,明太祖谴使招抚,终不服,为
叶旺所败,
冯胜等大军掩至,乃再降,封海西侯。后跟从
傅友德征伐云南,于公元1388年病逝于途中(今湖北武昌)。
明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
明太祖朱元璋借口
凉国公
蓝玉谋反,大肆杀戮功臣宿将,株连蔓引,自公侯伯以至文武官员,被杀者约两万人。纳哈出的长子
察罕寺沈阳侯,也因坐“蓝玉党叛逆案”而被冤诛。“
蓝玉案”后,纳哈出的次子佛家奴(亦称福家奴,系纳哈出之妾那氏所生)当时在福州中卫街十三甲屯田役边御倭,闻知兄长被杀,怕被诛连夷灭,旋去职归田,隐居在泉州九都象狮(今福建泉州
泉港区后龙
上西村),后来又由象狮迁居涂岭新厝乡,再从新厝迁居
惠安县十都樟市铺(今福建
惠安涂岭小坝洪厝坑),从此,出氏在此默默地生息繁衍。佛家奴后来去蒙古“纳哈出”姓氏中的“纳哈”,以最末一字的谐音汉字“出”为姓氏,以“燕山”为郡号,以示永世不忘先祖是蒙古族;并尊纳哈出为“不归公”,意即“出家人”(卒于途中),不归是也,又不忘本族宗祖纳哈出。同样为不忘先祖,他们把惠安境内的烟道山改称为“燕山”。
清朝时期,出氏第十二世孙出了一个进士、
翰林院检讨出科联。据传,在出科联随乾隆大帝下江南时,清世祖皇帝对这位随臣的姓名很奇怪,即予询问。出科联趁机奏明出氏得姓的来龙去脉,遂使隐姓埋名数百年的“出”氏源流明白于天下。此后,如“
解元”、“忠节”、“文魁”者,亦代有人出。出氏族人主要分布于福建惠安
涂岭乡小坝村及
仙游县枫亭乡所属的小坝、洪厝坑、涂
岭新村、横溪、上衍、九社、甘蔗园、前欧、后头、西坑、东周、南型等方圆十二公里多的十三个自然村里,有八十来户,两千七百余人。除聚居洪厝坑及周围的自然村外,还有部分散居在仙游、泉州、厦门及台湾、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地。近七百年来,出氏宗族历代一直不愿对外公开自己的蒙古血缘,这是有较为复杂的历史缘由。直到中国改革开放后,方才以真实身份公开与外界交往。燕山出氏为福建省所少见的具有全国性、影响及于海外的一姓氏宗族发源地。其在惠北山区的繁衍发展,也是蒙汉两族的融合发展的历史演绎,因而备受各界人士的关注。
长期以来,出氏族人与当地汉族和睦相处,并能崇尚文明,重视教化,取得了诸多的荣誉,历代培养了一批人才,为国家、为社会所识用。
传统文化
郡望堂号
燕山郡:在宋朝时期称
燕山府路。燕山府路包括有一府:
燕山府;九州:涿、檀、平、易、营、顺、蓟、景、经;总领二十县。宋朝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诏山前收复州县,合置监司,以燕山府路为名,山后别名
云中府路。燕山府:唐朝时期为幽州
范阳郡;五代十国时期石晋以范阳郡贿赂辽国,辽国将其建为南京,又改号
燕京;金国灭契丹后,以燕京及涿、易、檀、顺、景、蓟六州二十四县来归;宋朝宣和四年改燕京为燕山府,又改郡名为广阳,领十二县;宋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
童贯、
蔡攸入燕山;宋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
郭药师以燕山叛,金国复取之;下辖十二县:
析津、宛平、都市(赐名广宁)、昌平、良乡、潞县、武清、安次、
永清、玉河、香河(赐名清化)、漷阴。宋宣和七年再陷于金国。元朝时期沿袭宋朝建制,归大都统辖。明朝时期明成祖朱棣在
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迁都后称北平府。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改称
北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称北京市。出氏祖先佛家奴把坐落在福建
惠安境内的烟道山改称为“燕山”,以为“燕山郡”,是为了表明缅怀自己的祖先曾辉煌于元朝时期。
燕山堂:以望立堂。
惠安堂:以望立堂。
宗祠楹联
燕南无二族;惠北自一家
福建泉州惠安蒙古族出氏祠堂内联。
一案拱门楣预占遇试皆一;三台壮屏翰早卜达尊有三
字辈排行
福建惠安出氏字辈:“甫仲夫伯子孙丕振箕裘克绍科甲呈祥。”
历史名人
(公元1456~?年待考),蒙古族,蒙古札剌亦儿部人,
木华黎后裔;福建泉州涂岭新厝人。著名出氏第五世祖。
(公元1685~1765年),蒙古族,字干甫,号淑渠,行居三,蒙古札剌亦儿部人,
木华黎后裔;福建惠安涂岭洪厝坑人。著名清朝官吏,出氏第十
二世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