尕海一则岔自然保护区
中国甘肃省碌曲县境内自然保护区
尕海-则岔自然保护区地处甘肃省碌曲县境内,位于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陇南山地交汇处,地跨黄河和长江两大水系,也是黄河最大支流洮河的发源地之一和长江水系白龙江的发源地。地理坐标北纬33°58′~34°32′,东经102°09′~102°46′。总面积为2474.31平方公里。1998年国务院批准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少见的集森林和野生动物型、高原湿地型、高原草甸型三重功能为一体的珍稀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概况
尕海一则岔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境内,保护区范围在行政区划上属甘肃省碌曲县尕海乡、拉仁关乡、郎木寺镇的全部村和西仓乡的贡去乎村。总面积247431公顷。保护区由甘肃省政府1982年批准建立的尕海自然保护区的基础上扩建而成,主要保护对象为高寒沼泽湿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
本区地处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向陇南山地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保护区由尕海和则岔两个部分组成。尕海与若尔盖湿地相邻,为典型的高寒沼泽湿地,并为黑颈鹤的重要繁殖地之一;则岔境内则以森林和高寒草甸生系统为主,其岩溶地貌及石林景观在我国北方极为罕见。本区湿地、森林和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基本保持了原始状态,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区系组成复杂,特有种分布集中。区内种子植物523种,其中桃儿七、星叶草、冬虫夏草等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脊椎动物有199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雪豹、黑颈鹤、金雕、黑鹤、胡兀鹜等36种,本区还是黄河上游支流洮河的主要发源地和水源涵养地,尕海一则岔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研究以及涵养水源,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地理环境
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甘肃省碌曲县境内,北邻碌曲县玛艾镇和双岔乡,东与卓尼县接壤,东南与四川省若尔盖县相连,西南与甘肃省玛曲县毗邻,西接碌曲李恰如和青海省河南县。保护区总面积为247431公顷,其中核心区39095公顷(包括则岔小区11075公顷、尕海小区28020公顷),占15.8%,缓冲区81157公顷(包括则岔小区52440公顷、尕海小区28717公顷),占32.8%,实验区127179公顷(包括则岔旅游小区16760公顷、郭茂滩实验小区3880公顷、土方则岔实验小区10220公顷、尕海经营小区53845公顷、则岔经营小区42474公顷),占51.4%。林业用地41390公顷、草场155135公顷、湿地43176公顷、其它7730公顷。在41390公顷林业用地中,有林地4667公顷、疏林地71公顷、灌木林地36569公顷、宜林地83公顷,森林覆盖率13.99%。
保护区土壤为高山草甸土、灰褐土、暗黑色草甸土、泥炭土
保护区位于西南峡谷区、黄土高原青藏高原的过渡带,水源充足,自然资源丰富,优越的自然环境,为各种野生动植物物种提供了理想的栖息、繁衍场所,区内生物多样性丰富,是青藏高原东部生物资源丰富的热点地区之一。保护区内既有地球之肾-湿地资源,又有地球之肺-森林资源,还有曾经被誉为亚洲第一草场的草地资源。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以珍稀野生动物资源黑颈鹤、黑鹳、灰鹤、大天鹅及雁鸭类为主的候鸟及其栖息的湿地生态系统;以紫果云杉为优势树种以及星叶草、桃儿七、冬虫夏草等为代表的高山森林及林麝、梅花鹿、蓝马鸡等森林野生动物及其生态系统;以垂穗披碱草等优质牧草组成的高山草甸及金雕、胡兀鹫等草原野生动物及其生态系统,是我国少见的集森林和野生动物型、高原湿地型、高原草甸型三重功能为一体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生态环境自然保护区。尤其尕海湿地属于我国特有的高原湿地类型,于2011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全球意义。
保护对象
根据1996年科考调查和管理局成立以来的监测,保护区内有脊椎动物5纲、26目、58科、280种,其中鱼类9种,两栖类4种,爬行类2种,鸟类246种(新发现91种,来源:湿地展板),兽类41种(发现分布新记录3种)。我国特有种40种,占脊椎动物种数的20.3%,其中鱼类9种,两栖类4种,爬行类1种,鸟类17种,兽类9种。
国家保护种类43种,属于Ⅰ级保护的有雪豹、林麝、马麝、梅花鹿、黑颈鹤、黑鹳斑尾榛鸡、雉鹑、金雕、白尾海雕、玉带海雕、胡兀鹫12种,Ⅱ级保护的有青鼬、石貂、水獭、猞猁、兔狲、马鹿、岩羊、盘羊、苏门羚、豺、黄羊、大天鹅、灰鹤、黑耳鸢、苍鹰、雀鹰、大鵟、毛脚鵟、普通鵟、草原雕、秃鹫、高山兀鹫、猎隼、红隼、燕隼、雕鴞、纵纹腹小鴞、灰林鴞、藏雪鸡、血雉、蓝马鸡等31种。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公约》的种类7种,占保护区鸟、兽总数的14.8%,其中列为公约附录I的有水獭、雪豹、马鹿、苏门羚、盘羊、白尾海雕、藏雪鸡、黑颈鹤等8种,列入附录II的有猞猁、兔狲、黑耳鸢、黑鹳、苍鹰、雀鹰、大鵟、金雕、草原雕、秃鹫、高山兀鹫、胡兀鹫、猎隼、燕隼、红隼、血雉、雕鴞、小鴞、灰林鴞等19种。列入中日《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协定》的鸟类31种,占鸟类种类的21.5%。
保护区有昆虫10目59科283种。捕食和寄生性天敌昆虫6目18科56种,这些昆虫在防止森林和草原虫害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植物资源:根据保护区官网资料,保护区共有种子植物 466种、8亚种、48个变种、7个变型。我国特有植物如岷江冷杉、云杉、青海云杉紫果云杉等247种、5亚种、27变型。国家保护的植物有冬虫夏草、星叶草、黄芪和桃儿七4种。森林及防护林造林植物10种,药用植物83种,野果、野菜13种,牧草106种。真菌有8目、23科、42属、68种,其中食用菌43种,食用兼药用菌27种,纯药用菌17种,毒菌3种。
由于本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缘向陇南山地及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受东南季风和地形的影响,属高寒湿润气候,全年没有夏季,冬季漫长,无霜期短,气候多变,因此形成了寒湿性中生植物为主组成的植被类型,属于我国温带森林草原带,植被的垂直分布很明显,有荒漠、草甸、灌木、森林及草甸草原5个植被类型,包括9个群系组和15个群系。
管理机构
尕海—则岔自然保护区是1998年8月18日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函[1998]68号文),是由1982年成立的尕海候鸟自然保护区和1992年成立的则岔自然保护区合并后晋升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管理局于2003年1月正式挂牌成立。由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核定事业编制40名(甘机编办通字[2001]26号、甘机编办通字[2003]102号),正县级建制,核定县级职数4名。是省林业厅直属的省财政供济的全额事业单位。管理局内设机构有:办公室(党办)、组织人事科、计财科、业务科、湿地科、产业开发办公室、森林防火办公室等七个科、室,下设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站、尕海保护站、则岔保护站、石林保护站。除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是副科级建制外,其它科、室、站均为正科级建制。保护区管理局党委于2005年8月由甘南州委批准成立。管理局县级干部的任命由甘南州委和省林业厅党组共同进行。甘肃省森林公安局尕海则岔分局(原名: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安局)于2006年8月11日正式挂牌成立,由省编办核定行政编制20名(甘机编办通字[2008]23号),副县级建制。核定副县级领导职数2名,副县级非领导职数1名。隶属于甘肃省森林公安局管理。分局内设机构有:办公室、法制科、治安科、刑侦科四个科、室(甘林发[2012]14号),副科级建制。下设尕海森林公安派出所和则岔森林公安派出所,正科级建制。核定正科级职数3名,副科级职数4名。全区现有职工101名,其中从事自然保护工作的40名、从事天然林保护和公益林管护工作的50名,从事森林公安工作的11名。县级干部6名,科级干部20名。专业技术人员18名,其中:正高级工程师1名,高级工程师1名,工程师4名,助理工程师3人。全局党员27名,其中少数民族党员10名,女党员5名。大专以上人数是36人。
则岔保护站
则岔保护站是森林野生动物类型的保护区,位于保护区东北部,西南部与尕海保护站相接,东部与碌曲县双岔乡相连,南与四川省若尔盖县相邻,西北及北部与玛艾镇、西仓乡相连。地理坐标为东径102。22′15″—102。47'39″北纬34。06′35″—34。32'16″,海拔2900—4400米,总面积132969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53.7%,林业用地面积41716公顷,草地88578公顷,其它2675公顷。在功能区划上,核心区在热吾曲沟,当地称十八道湾,面积 11075公顷,缓冲区52440公顷,实验区69454公顷。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6964公顷,灌木林30747公顷,宜林地2586公顷。活立木总蓄积39万m3。
属青藏高原大陆性季风气候带,高寒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3℃,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12.4℃,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9.5℃,年平均日较差15.4℃,最大年较差53.6℃,无绝对无霜期,有效积温2058.8℃。年降水量633.9毫米,降水集中在7—9月361.8毫米,历史上最大年降水量970.1毫米,年蒸发量 1205.6毫米。年大气相对湿度64%。气象灾害主要是强冰雹、大暴雨、大雪、春季寒潮、干旱,常造成大的损失。
1、动物。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金雕、斑尾榛鸡、林麝、雪豹、马麝5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血雉、蓝马鸡、雕鴞、小鴞、灰林鴞、鸢、草原雕、高山兀鹫、猎隼、红隼、燕隼、苏门羚、雪鹑、岩羊、石貂、水獭、猞猁、兔狲、盘羊19种。
2、植物。主要木本植物种有主要树种为云杉、紫果云杉、青海云杉巴山冷杉大果园柏、红桦、白桦、小叶杨、高山柳、山生柳、小檗、忍冬、蔷薇、花楸、绣线菊、鲜卑、金背杜鹃千里香杜鹃等星叶草、桃儿七、黄芪
列入第二批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的有党参、西藏沙棘掌叶大黄、细穗玄参、马尿泡5种;列入国家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有冬虫夏草、中麻黄、中国沙棘羽叶点地梅山莨菪5种。
列入甘肃省重点保护植物名录的有:紫果云杉、方枝柏、祁连圆柏3种。
3、河流。主要河流有发源于贡巴的热吾曲河流程40公里,阿尼库河流程30公里,发源于华盖山的则岔河流程18公里,三河在贡去乎汇合后流 流入洮河,年总径流量6.5亿立方米。
尕海保护站
尕海保护站位于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南部。1982年甘肃省人民政府以甘政发[ 1982 ] 139 号文件批准建立尕海候鸟自然保护区,由碌曲县农林局管理。1996年甘南州人民政府以州政发[1996]11号文件上报省政府,请求将甘肃省则岔、尕海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合并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8年8月18日,国务院以国函[1998]68号文件批准建立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元月6日保护区管理局正式成立后,尕海保护站为管理局下属单位。
尕海保护站东部与则岔保护站相接,东南部与四川省若尔盖县相邻,西南与玛曲县接壤,西部与碌曲县李恰如牧场毗邻,西北及北部与玛艾镇相连。地理坐标为东径102°05′00″—102°29′45″,北纬33°58′12″—34°30′24″,海拔3430—4300米,总面积114462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46.3%,其中:湿地为43176公顷,草地68388公顷,其它2898公顷。在功能区划上,核心区28020公顷,缓冲区28717公顷,实验区57725公顷。
尕海气候属于青藏高原气候带高寒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2℃,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10.5℃,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9.1℃,年平均日较差13.7℃,最大年较差52.5℃,无绝对无霜期。年平均降水量为781.8毫米,年蒸发量为1150.5毫米,降水量集中在7—9月,为439.1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56.2%。长冬无夏,年平均冬季240天。
动物资源:有野生动物95种,其中哺乳类8种;鸟类72种;爬行动物2种;两栖动物4种;鱼类9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黑颈鹤、胡兀鹫、黑鹳、金雕、白尾海雕、雪豹、马麝7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大天鹅、鸳鸯、灰鹤、鸢、草原雕、秃鹫、高山兀鹫、猎隼、红隼、燕隼、淡腹雪鸡、雪鹑、岩羊、石貂、水獭、猞猁、兔狲、盘羊18种。有甘肃省重点保护动物7种,属于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动物45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动物21种,列入中国红皮书的鸟类11种,列入中日保护候鸟及栖息环境协定的鸟类19种,列入中澳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协定的鸟类7种。
植物资源:主要植物种有华扁穗草、扁穗苔草、裸果扁穗苔、黑河苔草、无脉苔草、甘青苔草、甘肃嵩草高山嵩草、藏嵩草、狭舌垂头菊条叶垂头菊、两色蒲公英、黄花棘豆、甘青马先蒿、水芹菜、萎陵菜、蓝花龙胆、角盘兰、甘松、头花蓼、发草、水茫草小灯心草、展苞灯心草等90多种。
湿地资源:湿地总面积为43176公顷,其中湖泊2513公顷,河流湿地201公顷,洪泛地12281公顷,沼泽湿地2870公顷,高山湿地14882公顷,泥炭地10429公顷。尕海湿地已经列入中国重要湿地名录。
参考资料
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23 18:38
目录
概述
保护区概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