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养镇为
景洪市下辖镇,位于
景洪市中北部,距
景洪市政府驻地15公里。东与基诺族乡和
勐腊县象明乡毗连,南靠允景洪街道办,北壤
景讷乡、
大渡岗乡,西与
勐海县勐宋乡隔江相望。
建制沿革
傣语“勐养”意为“鸳鸯坝地方”。据史料记载:隆庆四年就名勐养,隶西双版纳之版纳景洪。清嘉庆后车里宣慰使司曾一度驻此。
1927年,始设勐养区,属车里县。
1953年,为版纳勐养,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1958年,置勐养区,属景洪县。
1969年,勐养区改为勐养公社。
1984年,勐养公社改称勐养区。
1988年,撤区置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14年,勐养镇辖
城子村、
曼纳庄村、
曼景坎村、
曼洒浩村、
跳坝河村、
昆格村、大河边村7个村,55个村民小组。勐养镇政府驻地
城子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勐养镇地处
景洪市中北部,镇中心位于东经100°53′42″,北纬22°5′30″,距
景洪市政府驻地15公里。东与基诺族乡和
勐腊县象明乡毗连,南靠允景洪街道,北壤
景讷乡、
大渡岗乡,西与
勐海县勐宋乡隔江相望。
地形地貌
勐养镇土地面积720.08平方千米,平均海拔745米,全镇最高海拔1633米,最低海拔550米。
气候条件
勐养镇属亚热带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20.5摄氏度,最高气温38.9摄氏度,最低气温1.4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1600毫米。
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勐养镇辖区内森林覆盖率达68%,林业用地总面积22617.6公顷,其中国有林地总面积8339.5公顷,集体林地总面积14278.1公顷。境内有69万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
西双版纳野象谷,有境内有1700多种动植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9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8种。
土地资源
2014年,勐养镇已利用的土地面积为358272亩,占总面积的31%。有耕地19084亩,其中:水田14497亩,占76%;旱地4587亩,占24%,土壤以砖红壤和茨红壤为主,厚度100厘米,有机含量1%至1.5%。
水资源
勐养镇属澜沧江水系,全境有大小河流11条,地表水量达到2亿立方米。全镇有小I型水库1座,曼么耐水库;小II型水库4座:曼戈龙水库、回亚麻水库、回广水库、曼乐坝水库,总蓄水量1212万立方米。
经济概况
综述
2014年,勐养镇地区生产总值为24523万元(不包括农场),农村经济总收入22738万元,同比2013年增加1306万元;财政收入1637万元,财政支出2516万元;乡镇企业营业收入27536亿元,同比2013年增加2535万元。
2013年,勐养镇地区生产总值为21512万元(不包括农场),农村经济总收入21432万元,同比2012年增加2234万元;财政收入1489万元,财政支出1701万元;乡镇企业营业收入25001万元,同比2012年增加3964万元。
第一产业
2014年,勐养镇农村经济总收入为2273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079元,同比2013年增加1306万元、1518元。全镇有农作物播种面积47697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达42525亩,总产量14761吨,农民人均占有粮1044公斤。水果年产量16621吨,蔬菜年产量1566吨,比上年增336吨,橡胶107447亩,其中开割54860亩,干胶产量5225吨,茶叶4934亩,产量152吨,大牲畜存栏884头,生猪存栏14681头,养鱼1795亩,年产量762吨。
2013年,勐养镇农村经济总收入为2143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399元,同比2012年增加2234万元、1365元。
第二产业
2014年,勐养镇镇地区有乡镇企业350个,从业人员1637人,乡镇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7536万元,同比2013年增加2535万元。
2013年,勐养镇镇地区有乡镇企业344个,从业人员1564人,乡镇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5001万元,同比2012年增加3964万元。
社会事业
城镇建设
截至2014年,勐养镇镇区有水厂一座,日供水能力450立方米,镇区自来水普及率100%,推进完成了勐养河河道治理建设项目;完成农田水利沟渠建设5件,人畜饮水工程建设21件,修缮水库3座,建设“爱心水窖”100口,实现新增、改善、恢复灌溉面积1500亩,解决饮水安全3387人。
勐养镇电话装机总量为2652户,移动电话机站覆盖全镇,小灵通机站覆盖镇区,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0.3%,农村电话覆盖率100%。
勐养镇有综合农贸市场2个,超市2个,水果批发市场2个,村级蔬菜零售市场3个。全镇有变电站1座,变压器141台,装机容量4000千伏安,2014年拥有供电户数4242户,全镇55个村小组已全部通电,通电率为100%。
2014年,勐养镇完成了西双版纳保健品园区指挥部前期工作,引进了德懋堂、方园石斛、森林故事、野象谷服务区、曼么耐水库综合旅游度假区等开发项目,野象谷服务区建设征地工作已全面启动;象树湾一期、二期,财富中心旧城改造、热带农产品交易中心、七彩国际、供销社“二次创业”、西双版纳泛亚无公害农产品批发示范基地等项目同步建设。
文化教育
截至2014年,勐养镇镇有中学1所(含高中),即景洪市三中,占地56449平方米,校舍总面积10741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72万元。中心小学1所,含13个教学点(其中有6个村完小),占地157094平方米,校舍总面积19764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464.9万元。初中在校生1286人,入学率100%,巩固率100%,教师142人。小学在校学生2002人,入学率100%,巩固率100%,教师153人。
1986年建立镇文化站,设专职人员 3人;村级文化室24个;篮球场19个。2014年,勐养镇现有村级业余文化队 211个,设立了5个老年协会。社会文化市场有网吧3个,电脑200余套,电脑培训机构1个,音像制品出售出租店4个,书报刊店2个,复印店4个。村级文化广场12个,建成农家书屋7个,配套图书1.5万册;实现了广播“村村响”,电视、电话“户户通”;广场健身队18支、篮球队97支、陀螺协会1个。
医疗卫生
截至2014年,勐养镇有卫生医疗机构两个(镇级卫生院和农场医院),农村卫生室6个,床位33张,卫生技术人员19人。有卫生院1个,床位30张,卫生技术人员19人。全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3576户14717人(含省内外来人口),全镇户数参合率达84.94%,人数参合率达88.27%。
社会保障
2014年,勐养镇新农保参保率达107.35%,城镇居民参保率达109.55%;加大小额担保、“贷免扶补”工作,小额担保贷款73人,贷免扶补贷款10人;妥善解决困难弱势群体生产生活问题;完成危房改造126户;发放城镇、农村低保金、一次性补助等保障金310.2万元,发放救灾粮49.2吨,发放困难救助金、五保金等补助8.6万元。
民俗文化
勐养镇有
傣族的“
泼水节”、
哈尼族的“嘎汤帕”、
拉祜族的“拉祜扩”、
基诺族的“特懋克”等民族节日,以及各少数民族的饮食、服饰和民居建筑。
昆格族文化
昆格人自称“忽”,相传“忽”人在迁徙过程中,大部分人渡过澜沧江到了泰国,少部分人为了等螃蟹煮熟而耽搁下来,傣族因此称之为“昆格”,即“遗留的人”之意。后来,“忽”人也就称自己为“昆格”。昆格人分布在勐养镇昆格村的纳回帕、纳板、曼蚌汤等7个村民小组,共338户,1656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后,昆格人归属为
布朗族。昆格人有自己的语言,属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住房为干栏式,有自己的服饰,信仰原始宗教。
昆格人的传统节日有龙列节、龙恩节。龙列节即打铁节,时间在阳历二月,过节时要杀牛、烧篝火、祭祖。
花腰傣文化
花腰傣是傣族的一个支系,无论是服饰、舞蹈、歌曲、农耕、婚礼都拥有自己本民族的独特习俗,因其服饰古朴典雅、雍容华贵,特别是服饰腰部的彩带层层束腰,并挑刺绚丽斑斓的精美图案,挂满艳丽闪亮的缨穗、银铃而被称为“
花腰傣”。
花腰傣人自称为“傣雅洛”,意思是“迁徙中的落伍者”。花腰傣有语言,没有文字。他们的文化都是靠口传心授或传统习俗代代流传。他们依然保留着染齿和文身的古老习惯,从十来岁开始就染齿和纹身,以黑为美,牙齿染得越黑就越漂亮。纹身身主要是为了避邪,花腰傣认为人是有灵魂的,世上是有鬼魂的,文身可以驱鬼,也可以让自己的灵魂回家。
傣锦
傣锦是中国著名的少数民族织锦之一,织锦的基本原料是丝、棉、木棉、麻、毛五类,傣族多用它制作生活用品,用织锦制作的床上用品、配饰、筒帕、佛幅和布艺品在民间广泛流行。勐养镇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傣族织锦”传承人1名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傣族织锦”传承人1名。
风景名胜
西双版纳野象谷
西双版纳野象谷属于中国“AAAA”旅游景点。可观赏到热带雨林中的奇异观象和许多的珍稀植物,生长着亚洲野象、野牛、绿孔雀、猕猴等珍奇动物。这里有中国唯一的一所驯象学校,野象谷有长4880米的步行游鉴道,穿过沟谷雨林区、山地季雨林区、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区,沿途可欣赏兰花园和热带雨林中的许多植物。
象树公园
象树公园因园中有一棵高约40米的大榕树与大象极为相象的大榕树而得名。
领导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