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牛街北起北京广安门内大街,南至
白广路大街。
牛街位于北京西城区,是一条历史相当悠久的民族文化街,这里的居民主要是
回族,共有20多个民族的人生活在这里。经过大面积的翻新、改造工程,今天的牛街旧貌换新颜,她已经是北起广安门内大街,南至
南横西街、
枣林前街,西起白广路,东至
教子胡同的民族特色街区了。
简介
北京牛街
牛街,据说这片地界原本是一片石榴园,石榴园的居民区简称为榴街。因为榴街的住户多为回民,做出的牛肉出了名的好吃,再加上“牛”、“榴”谐音,于是人们干脆改称“榴街”为“牛街”了。
牛街是北京最大的回民聚落,大约在宋元时代,许多来自中亚的穆斯林信徒逐渐在此聚居,经历近千年的发展而形成的。位于地铁“
长椿街”站南约2公里处,以区域中心的“牛街”为中轴,包含两旁约60条弯弯曲曲的小巷弄胡同,聚居着1万多回族居民,建筑和饮食等都具有鲜明的
伊斯兰风格。
和北京其他街区最大的不同,在牛街,许多建筑都带有伊斯兰风格的穹顶,颜色也以穆斯林喜爱的白色和绿色为主。以前的
牛街只是一条窄窄的小路,从1997年开始,北京市政府对牛街地区进行了拆迁改造。经过几年的建设,如今的牛街告别了往日的面貌,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新社区出现了。牛街的马路由七、八米 宽变成了四十米宽,马路两侧有超市、餐饮等各种清真网点。
牛街之所以出名,除了这里聚居了较多的回族居民外,还因为那座著名的清真寺--
牛街清真寺,它是北京历史最为悠久,规模最为恢宏的
清真古寺,已经有1000多年历史了。经过不断地扩建与重修,这座清真寺现已成为中国北方穆斯林主要宗教活动场所之一。回族人口约占牛街社区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回族大多信仰伊斯兰教,他们有“围寺而居”的居住特点,
牛街(清真寺)每天有五次礼拜,每次礼拜的人数大约在100至150人左右。
生活在牛街社区的人还有汉族、满族等多个民族。虽然信仰不同、生活习惯不同,但他们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在牛街,这个特殊社区内,和睦相处,共同维护着和谐、安定的生活秩序。
历史沿革
明洪武十四年(1381)随
芒部土司归附明朝,次年随
芒部府隶云南布政政司,明洪武十六年正月随芒部府改隶四川布政使司。清雍正五年(1727)随
镇雄复隶云南布政使司。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从镇雄划归当年始设的彝良县。明、清时期,因地连黔蜀、位居要冲、山深林密、广产竹笋,致采笋人云集,内地逃荒避难者藏慝林中。境内民众良莠不齐、纷争时发,故先设武职后文官治理。明正德十六年(1521)在今果稠衙门坪设簸酬
长官司(武职)。清雍正四年(1726)设武官千总1员。
乾隆四十八年(1783)八月初七日设牛街
府知事(文官)。
光绪三十四年始为
彝良县牛街分县。民国33年(1944)7月31日撤分县置县辖
牛街镇。1950年4月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权彝良县人民政府牛街区公所。后多次改建制为
人民公社、区。1988年3月设为牛街镇人民政府。
自然资源
牛街为北京市西城区,有公园、学校等社会资源。
现状
北京牛街作为北京市最大的多民族聚居区,牛街5.4万总人口中,共有汉、回、满、朝鲜、蒙古、维吾尔等28个民族,其中回族人口1.2万,占人口总数23%。各族居民在这里长期为邻,和谐相处。
过去,牛街很窄,环境也差,老百姓住房拥挤破旧,“吃不愁,穿不愁,提起住房愁上愁”。近年来,政府实施了大规模危旧房改造工程,牛街彻底变了样,街道宽了,环境好了,住房大了。牛街有国内规模最大的清真超市,全国最大、北京一家穆斯林特色的回民医院等,给居民生活带来许多便利。
名寺古刹
清真名寺-----北京牛街清真寺
牛街清真寺位于北京西城区
牛街。始建于北宋
至道二年(996),即辽统和十四年。明、清、民国8次修缮扩建,1955年、1970至1980年又2次彻底整修。寺院为
中国宫殿式建筑,内部装修结合阿拉伯式建筑风格。总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寺院对面为一座长40米的汉白玉底座灰砖影壁。寺门有5门,中大边小,前有朱漆木栅。正门在望月楼下,楼高10米,为六角形双层亭式楼阁。由便门进入两层院落,正西为礼拜大殿,五楹三进七层共42间,可容千人礼拜。殿内明柱组成仿阿拉伯式尖形拱门,有巾金的赞主赞圣经文,天花板半米见方,也饰以图案和阿文赞词。窑殿为六角
攒尖亭式建筑,两侧有饰以阿文库法体的镂空木雕窗棂。大殿正东为
邦克楼,楼前月台上有日晷和2座碑亭,碑文记载礼拜寺修建经过。寺内东南小院有2座
筛海坟,据碑载,为宋末元初来华讲学的
麦地那额鲁人
穆罕默德.本.艾哈默德和
布哈拉人阿里,他俩分别病逝于元
至元十七年(1280)、二十年(1283)。寺内还藏有
《古兰经》阿波文对照手抄本、木刻和明清香炉等珍贵文物。
全寺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其建筑和布局,是典型的中国古代宫殿式和阿拉伯伊斯兰教式相结合的产物,形成了中国
伊斯兰教建筑的独特形式。主要建筑有礼拜大殿、望月楼、
宣礼楼、讲堂、碑亭、对亭和沐浴室等。
节日
去北京牛街游玩,一定要了解斋月。每年
伊斯兰教历九月,全世界所有穆斯林(9岁以上女性,12岁以上男性)都要把斋,即从日出后到日落前,不得进食,一日两餐,分别要在日出前1小时,日落后1小时进行。如此持续到回历十月一日,即“开斋日”,才恢复正常饮食生活。开斋的时候,欢庆三天,宰羊、牛,做节日食品庆贺。
斋月期间,到了
牛街,白天,就别妄想大快朵颐了。纵然不是
穆斯林,也不要公开喝水、吃东西,尊重别人的民族习惯、宗教信仰,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嘛。
开斋期间,由于人流过大,北京牛街往往会进行交通管制,如果计划前往,大家还是要留意最新的即时交通信息。
回族的主要节日就是三大节:
开斋节、
古尔邦节和
圣纪节,感兴趣的朋友不妨上网查一查,这样按照节日风俗逛牛街,一定更有情趣。
周边小吃
牛街被拆后,有几家搬到了
南横西街(最近南横西街又要拆),北京卫校西侧有三家比较有名。分别是:
洪记小吃店:牛肉粒很有名,此外还经营各种
粘货、
炸糕、
松肉等。(注:曾经在此买过1斤牛肉粒,就着1斤
烙饼,一顿吃下)。
老
爆肚满:(与
陶然亭的爆肚满不是一家,据说是亲戚)现已不卖爆肚,只卖五香烧牛
羊肉夹烧饼,2块一个,物美价廉。但最近南横西街又要拆迁,“老爆肚满”又搬到了向东50米路北的青芳斋饭馆,但也只是权宜之计。(注:五香烧牛羊肉夹烧饼好吃,2元一个,下午4点后才有,天天排大队)
年糕李:各种年糕。
牛街清真小吃城:卫校东侧,但里面没什么正宗小吃(据网友推荐里面的年记酱肉、9号的肉饼、14号的羊羯子不错)。
致宾楼饭庄小吃部:教子胡同南口,小吃品种挺多,环境也不错。早点豆浆特好喝,是那种所谓有“卤水味”的。一碗豆浆加上俩糖油饼,标准的一顿北京式早餐。
还有一些小店,虽没什么名气,但各有绝活,如
南横西街东口有一家小铺
豆腐脑很好吃;年糕李对面的一家卖包子总有人排队。
公交线路
626路
上行:翠林小区 - 右安门外 -
右安门- 右安门内 - 南樱桃园路口北 - 牛街南口 -
牛街礼拜寺 -
牛街 -
宣武医院 - 槐柏树街东口 -
长椿街(路口北) - 新文化街西口 -
民族文化宫 -
西单(路口南) -
西单商场- 缸瓦市 - 西四(路口北) - 大红罗厂西口 -
平安里(路口南) -
护国寺 - 新街口北 - 积水潭(桥南) - 小西天 -
北京师范大学-
铁狮子坟 - 北太平桥西 - 蓟门桥东 - 蓟门桥西 - 城铁
大钟寺站 -
大钟寺- 金五星服装城(共31站)
下行:金五星服装城 - 知春里东站(路口东) -
白塔庵东- 大钟寺东 - 城铁大钟寺站 - 蓟门桥西 - 蓟门桥东 - 北太平桥西 - 北太平桥南 - 铁狮子坟 - 北京师范大学 - 小西天 - 积水潭(桥南) - 新街口北 -
护国寺 - 平安里(路口南) - 大红罗厂西口 - 西四(路口北) - 缸瓦市 -
甘石桥-
西单商场 -
西单(路口西) -
民族文化宫 - 新文化街西口 -
长椿街(路口北) - 槐柏树街东口 -
宣武医院-
牛街 -
牛街礼拜寺 - 牛街南口 - 南樱桃园路口北 - 右安门内 - 右安门 - 右安门外 - 翠林小区(共35站)
717路
上行:菜户营桥东 -
大观园- 右安门西 - 右安门内 - 南樱桃园路口北 - 牛街南口 - 牛街礼拜寺 - 牛街(路口西) - 广安门内 - 广安门北 - 天宁寺桥西 -
白云观-
中国公安大学 -
木樨地(北) - 玉渊潭东门 -
钓鱼台 - 甘家口(北) -
甘家口大厦 - 二里沟西口 -
四道口东 -
白石桥南 - 国家图书馆 -
中央民族大学 - 魏公村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人民大学 - 海淀黄庄南 - 海淀黄庄北 - 中关村(南) -
中关园 - 中关园北站 - 清华大学西门 - 清华附中 -
圆明园东门 -
北京体育大学 -
正白旗 - 上地南口 - 上地环岛(南) - 马连洼北路东口 - 菊园东站 - 菊园 - 东北旺中路(共42站)
下行:东北旺中路 - 菊园 - 菊园东站 - 马连洼北路东口 - 上地环岛(南) - 上地南口 - 正白旗 - 北京体育大学 - 圆 明园东门 - 清华附中 - 清华大学西门 - 中关园北站 - 中关园 -中关村(南) - 海淀黄庄北 - 海淀黄庄南 - 人民大学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魏公村 -
中央民族大学 - 国家图书馆 -
白石桥南 -
四道口东 - 百万庄 -
甘家口大厦 - 甘家口(北) -
钓鱼台- 木樨地(北) - 中国公安大学 -
白云观 - 天宁寺桥西 - 广安门北 - 广安门内 -
牛街 -
牛街礼拜寺 - 牛街南口 - 南樱桃园路口北 - 右安门内 - 右安门西 - 大观园 - 菜户营桥东(共41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