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
创新模式
协同创新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企业、政府、知识生产机构和中介机构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模式。协同创新是通过国家意志的引导和机制安排,促进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发挥各自的能力优势、整合互补性资源、实现各方的优势互补,加速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协作开展产业技术创新科技成果产业化活动,是当今科技创新的新范式。
概念
“协同创新”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
协同创新是一项复杂的创新组织方式,其关键是形成以大学企业研究机构为核心要素,以政府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创新平台非营利性组织等为辅助要素的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网络创新模式,通过知识创造主体和技术创新主体间的深入合作和资源整合,产生系统叠加的非线性效用。协同创新的主要特点有两点: (1) 整体性创新生态系统是各种要素的有机集合而不是简单相加,其存在的方式目标功能都表现出统一的整体性;(2) 动态性,创新生态系统是不断动态变化的因此,协同创新的内涵本质是:企业、政府、知识、 大学、研究机构、 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协同创新是通过国家意志的引导和机制安排,促进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发挥各自的能力优势整合互补性资源,实现各方的优势互补,加速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协作开展产业技术创新科技成果产业化活动,是当今科技创新的新范式。
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自2012年启动实施,四年为一个周期,旨在建立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大力推进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
价值与发展
ICT及知识网络的发展,突破了知识传播的传统物理瓶颈,推动了创新2.0模式的浮现和知识社会的形成。传统的社会组织及其活动边界正在“消融”,人类可以利用ICT更快捷和方便地共享及传播信息和知识,并实现交互,知识的构件化和模块化更加方便了全球化、个人的创新和群体的协作。每一个普通人都能成为创新主体,协同价值用户创新凸显。特别是随着ICT从支撑个人通信到支撑个人计算,再发展到支撑个人设计与制造的转变,更是拓展了用户创新的内涵与外延。信息通信技术不仅推动了用户创新,也进一步消融了创新活动的边界,推动了开放创新。同时,基于开放的知识架构,创新2.0环境下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从支撑信息共享、交流沟通到支撑协同行动、协作共创,从支撑协商到支撑协作转变,推动了协同创新。《创新2.0视野下的协同创新研究:从创客到众创的案例分析及经验借鉴》一文从协同创新的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机理分析指出,协同创新是多元创新主体沟通、协调、合作与协作的过程;在整合要素上,包括信息、目标、绩效和行动的整合;在互动强度上,包括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信息互惠共享、目标共同设定、绩效系统匹配以及行动最优同步。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吴甘沙认为,协同创新是创新2.0开放式创新转向大众创新的新发展,是更为复杂的创新组织方式,强调多元主体的协同互动、深入合作、资源优化整合,为大众创新的复杂涌现提供动力,并认为“互联网+”的实践就是协同创新的范式。
组织与运行
协同创新是各个创新主体要素内实现创新互惠,知识的共享,资源优化配置,行动最优同步、高水平的系统匹配度。而协同创新的有效执行关键在于协同创新平台的搭建,可以从两方面对协同创新平台进行宏观布局。一是面向科技重大专项或重大工程的组织实施,建设一批可实现科技重点突破的协同创新平台,如新药创制、核高基、海洋科学与工程等重大专项。通过重大专项和重大工程的部署实施,瞄准目标产品和工程,集成各类科技资源,坚持产学研用结合,加强各类承担主体的联合,建设支撑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工程的组织实施。二是面向产业技术创新,建设国家层面支撑产业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的综合性创新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特别是面向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协同创新平台,以重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带动新兴产业发展形成未来主导产业,协调相关创新组织,统筹加强科研设施建设和研发投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崛起,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主导产业,带动产业结构调整
除此之外,需要制定有利的政策与保障措施来支持和发展协同创新平台:一是建立协同创新平台的中央财政投入渠道,稳定支持培育具有产业技术综合竞争实力、具有较大产业化价值的研发组织。国家重大项目安排要优先向协同创新平台倾斜。在保障政府投入的基础上,发挥多方积极性,进一步吸收社会资金参与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与发展,形成国家与地方、企业联合共建机制。探索稳定支持与项目支持相结合、中央支持与地方支持相结合、财政资金投入与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相结合的多种支持方式和渠道。调动各种资源,加强集成与衔接,避免重复建设。二是要主动加强与现有人才发展规划、计划和工程的衔接,吸引和聚集优秀的创新人才,开展广泛的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在不危害国家安全、不泄密的前提下,吸引来自世界各国优秀人才共同参与我国科技创新,提高基础研究、高技术前沿研究领域与产业创新国际竞争力
2024年,生态环境部发布了第一批城市和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名单,试点单位共包括21个城市、43个产业园区。全面展开多领域、多层次减污降碳协同创新,为美丽中国建设筑牢良好生态环境基础。
协同创新中心
根据教育部“2011计划”重大需求的划分,协同创新中心分为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四种类型。
(1)面向科学前沿的协同创新中心,以自然科学为主体,以世界一流为目标,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国际知名学术机构的强强联合,成为代表我国本领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水平与能力的学术高地。
(2)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哲学社会科学为主体,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行业产业以及国际学术机构的强强联合,成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主力阵营。
(3)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工程技术学科为主体,以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为重点,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特别是与大型骨干企业的强强联合,成为支撑我国行业产业发展的核心共性技术研发和转移的重要基地。
(4)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地方政府为主导,以切实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重点,通过推动省内外高校与当地支柱产业中重点企业或产业化基地的深度融合,成为促进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17 15:41
目录
概述
概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