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急性传染病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由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病情较重且发展迅速,可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截至2011年底的监测和调查结果显示,病例多发生于4~10月份,以青壮年居多。
总述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是大别班达病毒[Dabie bandavirus,DBV;曾称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bunyavirus,SFTSV)]感染所致的急性自然疫源性疾病。本病散发于山区和丘陵地区,夏秋季居多,常与蜱虫叮咬有关。SFTS主要表现为发热、白细胞和(或)血小板计数降低、淋巴结肿大、乏力及胃肠道症状等,多数预后良好。老年、有基础疾病或延迟就医者病情较重,危重者可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病原学
新发现的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白蛉病毒属(Phlebovirus),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80-100 nm,外有脂质包膜,表面有棘突。基因组包含三个单股负链RNA片段(L、M和S),L片段全长为6368 个核苷酸,包含单一读码框架编码RNA依赖的RNA聚合酶;M片段全长为3378个核苷酸,含有单一的读码框架,编码1073个氨基酸糖蛋白前体;S片段是一个双义RNA,基因组以双向的方式编码病毒核蛋白和非结构蛋白。病毒基因组末端序列高度保守,与白蛉病毒属其他病毒成员相同,可形成锅柄状结构。
该病毒与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的裂谷热病毒Uukuniemi病毒的氨基酸同源性约为30%。
布尼亚病毒科病毒抵抗力弱,不耐酸、易被热、乙醚去氧胆酸钠和常用消毒剂及紫外线照射等迅速灭活。
流行病学
本病流行形式以散发为主,因疫源地分布差异,发病率地区差异较大;调查发现该病存在人传人的聚集性疫情,说明急性期病人血液具有传染性。在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生产、生活的人群感染风险较高。
1. 地理分布。目前已在河南、湖北、山东、安徽、辽宁、江苏等省发现该病病例,病例主要分布在以上省份的山区和丘陵地带的农村,呈高度散发。
2. 发病季节。本病多发于春、夏季,不同地区可能略有差异。
3. 人群分布。人群普遍易感,在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生活、生产的居民和劳动者以及赴该类地区户外活动的旅游者感染风险较高。
4.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尚不确定。目前,已从病例发现地区的蜱中分离到该病毒。部分病例发病前有明确的蜱叮咬史。尚未发现人传人的证据。急性期病人血液可能有传染性。最近研究表明直接接触病人血液或血性分泌物可导致感染。
临床表现
潜伏期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为1周~2周。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重者持续高热,可达40℃以上,部分病例热程可长达10天以上。伴乏力、明显纳差、恶心、呕吐等,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查体常有颈部及腹股沟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上腹部压痛相对缓脉
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出现意识障碍、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可因休克、呼吸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既往有基础疾病、老年患者、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出血倾向明显、低钠血症等提示病重,预后较差。
实验室检查
(一) 血常规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减少,多为1.0-3.0×10/L,重症可降至1.0×10/L以下,嗜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多正常; 血小板降低,多为30-60×10/L,重症者可低于30×10/L。
(二) 尿常规检查
半数以上病例出现蛋白尿(+~+++),少数病例出现尿潜血血尿
(三) 生化检查
可出现不同程度LDH、CK及AST、ALT等升高,尤以AST、CK-MB升高为主,常有低钠血症,个别病例BUN升高。
(四)病原学检查。
1.血清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
2.血清中分离新型布尼亚病毒。
(五) 血清学检查
1.新型布尼亚病毒IgM抗体(尚在研究中)。
2.新型布尼亚病毒IgG抗体
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疑似病例时,应当按照《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实验室检测方案》要求,采集病人急性期血清标本,并进行实验室检测。若诊断需要,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可协助医疗机构采集恢复期标本进行抗体滴度对比检测。无条件检测的医疗机构,应当将标本运送至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检测工作。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若无条件进行检测,应当将标本运送至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检测工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及时向医疗机构反馈检测结果。
在标本采集、运输及实验室工作过程中,要按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做好生物安全工作。标本采集时可进行一般性防护(穿戴口罩、手套和长袖工作服)。采集后应当将标本置于防漏容器中送检,注意不要污染容器的外表,并做好相应的消毒。进行血清学和核酸检测时,应当在生物安全Ⅱ级及以上的实验室开展。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标准
依据流行病学史(流行季节在丘陵、林区、山地等地工作、生活或旅游史等或发病前2周内有被蜱叮咬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诊断。
1. 疑似病例:具有上述流行病学史、发热等临床表现且外周血血小板和白细胞降低者。
2.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具备下列之一者:(1)病例标本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阳性;(2)病例标本检测新型布尼亚病毒IgG抗体阳转或恢复期滴度较急性期4倍以上增高者;(3)病例标本分离到新型布尼亚病毒。
(二)鉴别诊断。
应当与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立克次体病、肾综合征出血热、登革热败血症伤寒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相鉴别。
治疗
本病尚无特异性治疗手段,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
患者应当卧床休息,流食半流食,多饮水。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尿量等。
不能进食或病情较重的患者,应当及时补充热量,保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尤其注意对低钠血症患者补充。高热物理降温,必要时使用药物退热。有明显出血或血小板明显降低(如低于30×10/L)者,可输血浆、血小板。中性粒细胞严重低下患者(低于1×10/L),建议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体外实验结果提示利巴韦林对该病毒抑制作用,临床上可以试用。继发细菌、真菌感染者,应当选敏感抗生素治疗。同时注意基础疾病的治疗。目前尚无证据证明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效果,应当慎重使用。
病例报告
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疑似或确诊病例时,暂参照乙类传染病的报告要求于24小时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疑似病例的报告疾病类别应选择“其它传染病”中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对于实验室确诊病例,应当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条目下的 “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进行报告或订正报告。
符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要求的,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报告。
2023年4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发现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导致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2024年3月19日消息,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发布公报说,日本国内首次确认出现“蜱虫病”人际间传播。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23 19:15
目录
概述
总述
病原学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