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手法是指电影的叙事手法,依据文学
叙事学或符号学原理研究影片表述元素和结构的理论。沿袭传统
小说叙事学的
电影叙事学主要研究故事的情节安排、行动动机、
人物性格和审美特性,关注电影剧作的技巧层次。
手法介绍
20世纪70年代,建立在
结构主义和
符号学基础之上的
电影叙事学,突破了
传统电影叙事研究的界限,力求在影片的一般技巧元素中抽象出电影叙事的量化
系统模型,为
文本分析奠定基础。电影叙事学从文学
叙事学中获得了一般的概念和方法,文学叙事学推动了电影叙事学的
研究和发展。电影叙事学借鉴和自创的
理论模型包括:普罗普从
俄国民间童话中总结出的31种功能和七种故事角色;
列维—斯特劳斯的“
神话素”和
二元对立逻辑结构;
罗兰·巴尔特的叙事作品三层次(功能层、行动层和叙述层);杰拉尔·热奈特的五个叙事概念(1叙述时间的“顺序”;2 省略或连贯的“时间延续”;3 重复或单一的“频率”;4叙事“语式”,包括选择的“视角”或“视点”;5表示叙述者与被叙述者关系的“
语态”)和“调焦”分类(全知型的零调焦、叙述者所见的内部调焦、叙述者只能观察人物
外部表象而不潜入人物意识的外部调焦);阿·格雷马斯的
叙事学模型;克·麦茨的八大组合段;美国电影理论家爱·布拉尼根的视点论;
弗朗索瓦·若斯特的“目视化”系统(摄影机与人的目光相关的内部目视化和与人的目光无关的零目视化)等。
举例说明
1。常规线性叙事。(按照正常
时间模式叙事)例:《
侏罗纪公园》很多就不一一举例。
2。多线性叙事。(影片有很多个
小故事组成,在一个时间段由其中的一个故事串联起其他故事)例:《
撞车》《爱情麻辣烫》
3。回忆叙事。(按照主人公
或非主人公的回忆进行现实与回忆的交叉叙事)例:《铁达尼号》《
大鱼》《
公民凯恩》
4。
环形结构叙事。(影片的开头与影片的结尾相互辉映)例:《
暴雨将至》《
低俗小说》
5。倒叙线性叙事。(按照反
正常时间叙事) 例:这种影片为数不多,国内更是没有。法国2004年有部影片就是这种类型相当精彩。《5×2》(
爱情赏味期)全片以男主人公夫妇离婚为开篇;家庭生活矛盾为第二节;结婚为高潮;相识为结尾。建议你
去看看。
6。乱线性叙事。(整部影片毫无
逻辑性,可以说是把所有片段、情节、人物全部搅乱,让人无从得知过去和将来,只能靠观众凭借自己的
记忆力捋顺影片)例:《21克》《迷墙》《
我们的音乐》
7。重复线性叙事。(整部影片在时间上会有一个重复的
时间点,每个故事都会从这个时间点上再次开始)例:《
罗拉快跑》《
爱情是狗娘》《罗生门》《英雄》
手法影响
一、蒙太奇的发展历史
蒙太奇是
法文montage的译音,原本是建筑学上的用语。影视理论家将其引用到
影视艺术流域,指的是
影视作品在
创作过程中的剪辑组合。蒙太奇是指通过对镜头有目的、有逻辑的组接。在其间建立联系,从而产生丰富意义的电影创作手法。它的作用首先是建立影片中时空关系,进行叙事。其次,可以通过镜头形式或内容的对立统一来抒情、表意。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导演格里菲斯第一个有意识地把镜头作为基本叙事单位,再由镜头组成场面,进而组成段落、全片,流畅地展现了事件始终。代表影片有《一个国家的诞生》。把蒙太奇的地位上升到电影核心的高度并赋予其美学品格的,则是以
爱森斯坦、
库里肖夫、
普多夫金为首的一批前
苏联电影工作者的贡献。爱森斯坦认为,
镜头组接所产生的意义要大于原来孤立镜头之和,这是蒙太奇的关键。《
战舰波将金号》是爱森斯坦实践自己的
蒙太奇理论的杰出作品。其中经典段落“
敖德萨阶梯”,爱森斯坦利用节奏的变化,把事件发生时的实际
时间扩展为影片时间,一般人跑下敖德萨阶梯约需两分钟,在影片中,士兵用了将近十分钟才走下阶梯,给人以强烈的情感冲击;屠杀是在无止无休地进行着。使这一段落不止是对这场屠杀暴行的纪录,更是充溢着激情和理性的
批判精神。
二、蒙太奇对电影叙事的影响
以蒙太奇的结构功能为标准,可将其分为
叙事蒙太奇、
表现蒙太奇和
理性蒙太奇三个基本类别。叙事蒙太奇是最为常见的,以交待情节展示事件为主旨,主要包括线形蒙太奇、
平行蒙太奇、
交叉蒙太奇。线形蒙太奇指按照事件
逻辑顺序连续叙事;平行蒙太奇指两条或两条以上不同时间或空间的情节线索并列出现,分别叙述,而又最终归于同一主题。如美国影片《
教父》第二部,父子二人的故事在不同时空平行展开。交叉蒙太奇指同
一时间内的若干条线索齐头并进,它们之间有密切的
因果关系,相互推进,交替频繁,最终汇合在一起。如影片《
低俗小说》、《桂河桥》和影片《11:14》都运用了交叉蒙太奇。
表现蒙太奇的目的不是叙述情节,而是表达情感和揭示意义,主要包括
对比蒙太奇,如《莉莉玛莲》演唱会现场欢呼与战场上的爆炸、尸体;《一江春水向东流》的“
几家欢乐几家愁”的对比。
隐喻蒙太奇,如
普多夫金的《母亲》工人游行队伍与解冻河流的奔流的队列,象征着工人阶级的觉醒。
心理蒙太奇,如《
广岛之恋》中
意识流的运用。理性蒙太奇指通过在画面之间建立关系来传达特定的
抽象思想,如
布努艾尔的《
一条安达鲁狗》,从而引发观众的理性判断与思考。
电影大师戈达尔说:“我希望可以拍摄一部正常的电影,但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不会……我只给观众看必须看的东西就够了……既然我们知之是假的,我们就给观众该看的东西……。”《筋疲力尽》营造了慌乱感,但却把握了度,可以说戈达尔的“
跳切”把电影插上了飞行的翅膀。戈达尔破了格里菲斯的规律,他理解观众的心理,利用“人的完整心理学”,在叙事上,要因不要果,要果不要因,叙事的转化,多余的东西一点都没有,他找到了人的真实眼睛,
把控着电影的叙事、空间、时间,达到叙事的目的。戈达尔以理论探索和创作实践的一致,不断重新定义电影的语言,成为世界
电影史上划时代的革命者。
而“多重蒙太奇”的叙事就是就是站在前辈电影大师的肩膀之上发展而 来的。我们知道电影叙事是用镜头讲出来的,而不是对话,如何把控故事,怎样衔接,最终完成的是剪辑。传统的叙事、时间、空间要严格一致,如影片《宾虚》的
场面调度是为了完成时间和空间而完成,而斯皮尔伯格在1993年拍摄的《辛德勒名单》中的“
辛德勒过生日”的段落中,就利用镜头与镜头间的碰撞产生了强烈的对比,重组、重塑,再构建,营造出蒙太奇交叉、平行的立体剪辑的
时空转换,营造出一种强有力的节奏,既升华了意境,又增加了信息,这是斯皮尔伯格对蒙太奇立体叙述的最初阐述。
我国一级剪辑师
周新霞教授在她发表的论文《多重蒙太奇剪辑》中写道“‘多重蒙太奇’即是在一场戏或是一个段落中运用两种以上的
蒙太奇技法架构情节、铺陈故事,使影像传达的
信息量更加丰富、影片把控的节奏更加凝练多变、渲染的情绪更加跌宕起伏、表现的意境更加深远辽阔,让观众通过镜头与镜头间渐次展现的元素和彼此间的微妙联系,产生丰富的联想和
情感体验。正因为这种剪辑架构是基于两种以上蒙太奇技法的叠加、穿插和融合,所以我为之命名‘多重蒙太奇’”。“多重蒙太奇”已经成为当今电影的叙事手法。
作为电影的基本叙事手法以及美学流派,与蒙太奇并存的还有
长镜头技术、快速切换的剪辑方式及其理论,这些叙事手法如今已经越来越紧密的相互融合,成为当今电影叙事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影片《天生杀人狂》的
镜头组接形式就是快速切换的剪辑方式,这种剪辑方式已经成为现代电影创作中的思维观念,导演将无数个场景处理成为一股急速流动的视觉,切换作为一种风格存在,镜头间、场景间的切换成为更换镜头、更替场景的主要形式。平行、交叉、联想、错觉、象征、对照多种
蒙太奇技法综合运用,为叙事的快速推进达到了一种和谐。
想用怎样的风格来传达故事,剪辑师的剪辑是在导演风格上建立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