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吉恩镍业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地处长白山下、松花江畔,由吉林镍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集中优势资产发起设立的(吉林镍业集团现改组变更为
吉林昊融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
吉恩镍业承继历史,追求卓越,通过不断的优质资产重组,调整产业产品结构,高起点建设,高科技投入,并强化国际合作,
行业整合,现已发展成集采矿、选矿、冶炼、化工于一体的大型有色企业。现有资产总额32亿元,有员工近万人,总部占地面积450万平方米。
简介
吉林吉恩镍业股份有限公司是
昊融集团旗下最大控股子公司,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总部地处长白山下、松花江畔,由吉林镍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集中优势资产发起设立的(吉林镍业集团现改组变更为
吉林昊融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
吉恩镍业承继历史,追求卓越,通过不断的优质资产重组,调整产业产品结构,高起点建设,高科技投入,并强化国际合作,
行业整合,现已发展成集采矿、选矿、冶炼、化工于一体的大型有色企业。现有资产总额111.85亿元,有员工近万人,总部占地面积450万平方米。
2003年9月,吉恩镍业在沪市A股市场上市,实现了吉恩镍业由普通股份公司到上市公司的跨越,开辟了全新的“镍”概念,被誉为中国上市公司镍业“第一股”,“吉恩”品牌被称为镍股“第一品牌”。股票代码为:600432。
业务范围
企业主要从事
硫酸镍、
高冰镍、
电解镍、
氢氧化镍、
氯化镍、
硫酸铜、
铜精矿、硫酸等产品的生产、销售。形成了“吉恩”牌优质镍系列产品,其中高冰镍为“部优产品”,硫酸镍被国家经贸委评为“2000年度国家级新产品”,同时获“吉林省名牌”称号。产品营销网络覆及全国,并远销海外。
企业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
ISO14001环境体系和CMA认证。
所获荣誉
企业入选
全球竞争力组织权威评选“2005中国上市公司竞争力100强”,综合十项软硬指标排名第86位。入选2006年中证成长性百强,并成为
上证180指数成份股和
沪深300指数样本股。近几年先后获得
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企业文化实践创新先进单位、吉林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吉林省模范集体等国家、行业、省、市各类荣誉称号60多项。
2022年1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2021年(第28批)新认定及全部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名单的通知显示:该企业技术中心具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资格。
2022年5月,入选2022年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状拟表彰对象名单。
企业文化
第一部分 企业精神
· 锲而不舍
每一位昊融人恪守团队的初衷,永远像寓公移山那样不畏艰难险阻,保持坚忍不拔的毅力,实现基业常清.
· 超越自我
第二部分 员工风格
· 责任第一
责任是昊融每一位员工的使命,也是永不过时的素质.负起责任就会自动自觉地,没有任何借口地,竭尽全力地为自己去工作,为组织去工作,为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和使命去工作,从而实现价值,成就未来.
第三部分 企业宗旨
·日行中天,融汇人间
昊融人饱含创业的激情,固守内敛,谦逊的性情,高瞻远瞩,脚踏实地,永不满足,永不放弃,永不止步,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努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努力为社会创造和谐,为员工创造价值,为股东创造回报。
第四部分 领导风格
·管好例外
第五部分 企业观
·以文化凝聚人
·以制度管理人
在昊融.任何事,任何时,任何人都必须在制度的制约下,而不能超越于制度之外.
·以情感温暖人
昊融人永远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员工,用真挚的情感温暖人员工,使大家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温暖.
·以事业成就人
昊融是所有员工建功立业的用武之地,任何有志向,有能力的员工都将得带一展身手的机会.
董事长致词
吉林吉恩镍业股份有限公司是由
吉林昊融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主发起设立的,自 2003年9 月挂牌上市以来,公司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层肩负着全体股东的重托,致力于完善公司治理,规范运作,严格管理,稳健经营,防范风险,使公司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营业绩不断增长,业内地位不断提升,在资本市场树立了的良好形象,赢得了“中国镍业第一股”的美誉。
远景展望
“十一五”期间,公司将抓住国家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机遇,以发展为主题,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重点,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支撑,致力于镍、铜、钴及金银等贵金属生产深加工,不断提升企业快速持续发展的能力,提升公司的市场地位,为用户提供超值的服务,为股东创造丰厚的回报、为员工搭建实现价值的舞台,为社会履行推动发展、促进稳定与构建和谐的责任。
“十一五”期间,公司将做专做强镍铜钴板块。依托15000吨镍冶炼系统技术改造工程,做强企业规模;依托
羰基系列产品建设工程,加快技术升级、结构优化,实现企业增量发展,走差异化、专业化发展道路,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以开发和龙长仁镍矿为标志,拉开新一轮整合省内有色金属资源的序幕。做好内蒙
四子王旗小南山外围地质找矿和科研工作,对其他国内含矿岩体进行调研,全面掌握,重点介入。继续打好“走出去”这张牌,参与国际镍资源的开发,以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获得境外资源。拓宽思路,在国内外占有铜资源,并通过优化系统改造后存量生产能力,培育公司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效点。
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将公司建成地区重要的国家级技术研发基地,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
有色金属工业基地,使其成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中技术能力一流、企业文化一流的
高成长性企业。
概念内容
(1)资源优势:公司是国内最大的镍盐供应商,主要产品
硫酸镍产能2万吨、
氯化镍2000吨、
氢氧化镍1000吨、
电解镍1500吨,富家矿及大岭矿两镍矿已探明金属储量近5万吨,可服务年限12年。在吉林省内,计划收购吉林
通化赤柏松铜镍矿及吉林
延边部分资源,每年可供约3000吨金属量的镍精矿。另外,公司拥有
钼矿石储量达6.5亿吨的
大黑山钼矿,为亚洲第二大钼资源储量基地;公司还与加拿大Inco公司合资进行
地质探矿。公司资源自给率达到60%。
(2)技术优势:公司核心技术---镍精矿降
氧化镁工艺技术、矿热
电炉熔炼技术和硫酸选择性浸出
高冰镍生产硫酸镍技术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部分新产品的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主导产品高冰镍、
硫酸镍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70%和36%,具有一定的
自主定价权,硫酸镍07年末毛利率约47.3%。
(3)股权投资:2009年9月10日公告称,公司于2009年9月8日召开三届二十四次
董事会临时会议,会议审议同意公司出资5000万元(采用分期出资的方式,首次出资1000万元)设立全资子公司
西乌珠穆沁旗吉恩镍业有限公司。
(4)
定向增发:吉恩镍业09年4月13日披露,公司拟
非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6000万股,募集资金净额约11亿元,用于投资海外镍资源勘探。其中,投资4500万加元约人民币2.48亿元与Goldbrook Ventures Inc.合作勘探镍资源项目;投资3000万加元约人民币1.65亿元入股加拿大Liberty公司;向
参股公司中冶金吉投资1.86亿元合作开发巴布亚新几内亚瑞木镍钴矿项目。同时补充公司流动资金5亿元。本次
非公开发行定价
基准日为2009年4月11日,发行底价为定价基准日前二十个交易日公司
股票交易均价的90%,具体发行价格将以竞价方式确定。
科技发展
技术中心
技术中心为吉林吉恩镍业股份有限公司直属的科研开发机构,以其雄厚的科研开发力量,致力于公司的技术创新工作,为公司的发展提供动力。
技术中心集科研管理,产品研发,技术攻关和工艺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技术管理和研发机构,1999年被吉林省批准为省级技术中心。2008年9月晋升为国家认定技术中心。
中心拥有近万平方米的研究、试验、分析测试、办公用房和现代化的研发专用设施,组织机构完整,专业设置齐全,人才队伍精练,拥有专业技术人员363名,其中研发人员221人,通过技术中心项目工作站开展工作。自成立以来,在新产品开发、工艺技术改造、实验室认证、网络信息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其主要任务是:企业现有工艺技术改造:镍金属、钼金属、金银贵金属三个板块产品的生产、技术研究、新产品的开发、技术设计。
技术中心根据科研项目、专业和学科建设的需要,建立冶金、选矿、化工、地质、机械、电器、设计、综合及科技信息研究室,并有两个工业化实验基地和一个工业实验室。
技术中心聘请部分专家、学者,组成技术中心学术委员会,作为专家咨询、参谋机构,并与国内重点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协作关系,拓宽技术创新领域。
科技成果
被中国贸促会、国际商会命名为2001年出口名优企业
荣获吉林省质量管理先进企业称号
被全国质量管理协会、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企业
公司生产的高纯含钴硫酸镍、水骤冷细结晶
高冰镍两项新产品通过吉林省新产品技术鉴定
公司下设的技术中心2000年被评为吉林省省级技术中心
科技展望
立足于镍、铜、钴、钼、金银等资源优势,利用
硫酸镍成熟的技术、质量、成本和品牌优势,逐步整合国内镍盐产品生产厂,以工程实验室平台为核心和依托,形成集先进
羰基化金属精炼技术,现代化
羰基金属生产工艺,高性能、特种功能与新型高品质
金属盐于一体的现代化研究开发基地,开展多形式的技术开发、技术合作和技术创新,跟踪和超越当今世界先进的羰基金属精炼技术、新型金属盐类加工技术及其应用技术,形成镍、钼、贵金属的高效加工和高附加值纯化提取的技术前沿,推动镍行业的全面技术进步和发展。
建立技术中心平台工作站模式,形成产、学、研结合兼具材料研究、装备设计制造、应用开发、组织管理、市场营销的技术创新
人才梯队,加强国际交流与技术合作,发展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的现代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将吉恩公司技术中心发展成为高科技、多学科、开放型的研究开发和成果应用一体化的现代化技术中心。
企业战略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要走国际化道路,要吸收
国际化人才,适应
企业国际化发展对国际化人力资本的需要,使人才配置国际化,
人才素质国际化,人才的教育、培养的国际化,人才制度、人才政策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