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之一,早在远古时代她就诞生在中华大地上。《周易》有多个不同的传本,据
《周礼》记载,有
《连山》、
《归藏》、《周易》三种,因
《连山》、
《归藏》有亡佚,流传的《周易》一般指《周易》。今所见到的各种不同传本,除卦次排列不同、
卦爻辞有歧异外,“经卦为八,别卦六十四”的数目都是一致的。
内容简介
人们常说的《周易》包括《经》和解经的《传》两大部分。六十四卦的卦辞与三百八十四爻的爻辞,称为《经》,分为《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说卦》,《
序卦》,《杂卦》,为《易传》,是后人对于《经》的阐释,共七种十篇,又称“十翼”。
《周易》博大精深,弥纶万有,对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影响至深且巨,是古圣先贤经邦济世之书,在世界文明史上也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其最大的特点是卦传图文一体、象数理气具全,既是哲学的,又是科学的;既是理学的,也是数学的,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她是祖先在天人合一境界中认知自然真理的结晶,是圣人之治方法论的天然运用,是对天地人万物规律的演绎,其中负载着宇宙的全息信息。古人有“善易者不占”的说法,《周易》的最高境界和实质就是一部慧智的心法,能够开发人的科学头脑与大智慧,是一部蕴藏着甚深科学智慧的经典。十六世纪前,中国正是在易学“象数理气”的滋养中,取得了一系列震惊中外的重大科学技术成就,创造了中华文明的辉煌灿烂,走在世界前列。十六世纪开始,“易学”思想西传欧洲,又促进了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二进制的产生,电脑的风靡全球,都是《周易》科学魅力的展现。古老的《周易》,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科学源泉!在东西文化的交融中,日益显示出越来越强大的生命力。
一元四素方法论
一元
一元,即德和道。《子华子·大道》中说:“元,无所不在也。人能守元,元则守之;人不守元,元则舍之。”也即是老子《德道经》中所说:“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淮南子·原道》中曾说:“执元德于心而化驰若神”。只要将心灵道德化,精神就能产生质变升华,慧识就能驰骋于万物之间和万物内外。道德是诞生大慧大智的基础。缺乏道德的智识聪明只是愚智,唯有道德能够弥补智识的缺陷,但是唯智型的聪明却永远难以填补道德的空白。
用德和道为最高统帅和最终归宿的研究方法,就是中国古代的一元论。
一元四素方法论,是在这一基础上由浅入深地、四素逐层级展开和最终归一地、阴阳和谐用中统一的研究方法论。
“一元”的深刻内涵,全部蕴藏在老子《德道经》中。
四素方法论
《周易》中所含的四素方法论。象数理气四大方法论,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逻辑排列方式和方法。象3、数2、理1、气0,四大方法由简单到深刻、由表面到内核,层级性地加深和扩展,这是一部完整而科学的、逻辑性极强的由浅入深的分析方法论。以旋极图的象为总纲,指导身体于象,观于象,拟于象;运用慧识悟于数,智识计于数,析于数,推于数;运用慧识科学创造力与智识思维析其理,悟其理,阐其理;运用道德之心与脑以及慧眼观于气,运于气,用于气。这四大系统性的方法论,互为依存,相互佐证,互根互用,互推互演,既揭示万物太极的阳态显性完整内容,同时又揭示万物太极阴态隐性的气场运动变化规律和生成要素以及必然趋势。将万物生成演化和终极归宿的特点和规律,完全纳入四大要素中全面地展开和揭示,从而构成一部完美的、无可匹敌的科学研究方法。
象
《易·系辞》:“见乃谓之象。又,象也者,像此者也。”《周易·略例》中说“象者,各辨一及之义者也。”《左传·僖公十五年》中说:“物生而后有象”。老子《德道经》曰“执大象,天下住”。用象析的方法,包括万物万事的本象和拟比类象。如万象,形象,景象,现象,象征,象兆,象声,象形,图象,气象;病象,脉象,臓象,卦象,爻象等等,能够知象而解象、破象,进入数、理、气这三个层次中解象,才是通于象。
数
《说文》曰:“数,计也”。《老子》曰:“善数者不用筹策”。《祖冲之》:“专攻数术,搜炼古今”。《周礼·地官·大司徒》云:“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汉·王充《论衡》中说:“以计求便,以数取利”,内含策略与权术之意。《后汉书》:“其数有可言焉”,以数论规律性和必然性。又如数目、数量、数据、天数、气数、数值、数制、数学、数字等。数学是一种语言工具,是人类智慧的共同工具,用数学公式、数学图象来表达万物的内容,是最简洁、最准确的方法;数学是一种推理工具,可进行逻辑推理;数学是一种计量工具,可以进行定量分析和计算。《周易》就是用数表述和解析万物的变化规律。
理
《说文》:“理,治玉也。顺玉之文而剖析之”。
《韩非子·解老》:“理者,成物之文也。长短大小、方圆坚脆、轻重白黑之谓理”。《吕氏春秋·劝学》:“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
《庄子·秋水》:“是未明天地之理,万物之情者也”。指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如道理,理论,理由,理性,理智,理喻,理解,理想。指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辨别、分类、加工、处置,如管理,治理,理财,理事,理音,自理,修理,总理。指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如心理,肌理,条理,事理。
气
《黄帝内经·灵枢》:“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
《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说文》:“气,云气也”。对于“气”的认识,我们从汉代编纂的著名字典《说文》的解释中不难发现,当时在儒学家中,已经开始丢失了对“气”字更深层次的认识,而仅将气解释为“云气”。天德之炁养神,地谷之气养形。气是肉眼不可见的物质,属于太极阴鱼、太极黑中的物质与规律。但她却是能量,是万物变化的动力。不把握住她,对万物的了解只能是一知半解,无法接近事物的真理。因此,知气、识气、观气、用气,就成为一元四素方法论中最为难以掌握的一个环节。需要“修之身,其德乃真”的艰苦实践和长期培养,才能“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进而用气对象数理进行顺证和反证,产生的结论也就能够成为真理。
易道文化教育
诵读《
易经》,主要是开启每一个孩子的科学头脑,用最简单的方式,运用自己的直觉和灵感,发现天地宇宙间最基本的运算规律,来进行推演,认识自然,认识世界。
东方龙文化的教育,在社会离道失德程度还不十分严重、人们的仁性尚相对淳朴的时期,教育的主体内容和关键内容,就是道!证道,传道,将道的变化规律,告诉后一代,传承给后一代。道的变化规律,就是伏羲所开创的易道文化。用“易”、用《易经》就能充分演示的文化,既简单,又明晰,是《易经》的开慧益智应用,是天地之数变化规律的把握,这才是东方龙文化教育的根本和不二法门。
中华民族的教育,一旦失去了伏羲开创的易道文化教育,整个民族就会跌进愚昧不明的时期,历史也恰恰证明了这一点。明代所经历的“八股行而古学弃,《大全》出而经说亡”时期,全国的儒生们和读书人普遍丢弃的,恰恰就是这本《易经》。这就把教育的“教”,把甲骨文“教”字形中孩子头上“爻”的内涵,彻底给消灭掉了,将儒生以读易为必修课加以抛弃以后,整个中华民族教育就完全剥离了慧性教育和真正东方龙文化的教育,使整个民族的创造力逐步下滑到地球村第三世界贫穷落后的水平。这个贫穷,不是单指物质贫穷,更是精神创造力的贫乏。这是非常典型的根文化教育断裂,智能教育失误,文昧障蔽文明的健康发展。
金文的钟鼎字,秦朝六书篆体,以及汉代《说文》篆体中,这个“教”和“学”字造型全都保存着东方龙文化的慧性教育特征,将易道文化教育列为教育的灵魂和方针。
易道文化教育的不离不弃,其实是东方龙文化中“修之身,其德乃真”这个修身文化实践的不死不亡。一代又一代读书人吟诵和观诵《易经》,其实就是在实践着一种以易证身、以音修身。对《易经》的诵读,就是道学中的“行不言之教”。《易经·乾卦第一》,其中就已经将修身的完整过程,全息性、浓缩性、纲领性地对人类的慧性全面地揭示、对智能隐喻性地进行了提示。只需要人们坚持诵读,不离不弃,修身的变化就在无为中自然进行,对慧性的无为激活就在默默地进行,对智能的调节规范就在无为而治,行不言之教。在坚持诵读中,许多德性的品与质达到或接近大道频率的人,必然会感而遂通,见龙在田,天下文明,产生慧智共运。
学易须知方法论
《周易》是一门需要“慧”与“智”双向同步开发,才能学习和运用的学科。
学《易》,并不像学习其它学科的知识,只凭后天的智识、小聪明,勤奋钻研就完全可以学习和掌握,并且能够步入全面和深刻的状态中。
《易》,并不是一门只需要勤奋努力,刻苦学习,持之以恒,就终究会学有所成的一门科学。学习《周易》和运用《周易》,后天的智识只能作为工具,作为桥梁,作为载体在学习中使用。
学《易》,只有启动和运用心中的慧识,慧识和智识同步才能真正地学习她和运用她,思识慧性才是掌握和运用她的钥匙。这一特点,也正是能够使西方科学家获得“灵感”的重要原因所在。西方科学的发展,的确诚如他们自己的切身体会而言,是产生于99%的勤奋和1%的灵感之中。但是,仅有闪现性的灵感和片段性的灵感,还不足以全面问鼎和掌握《周易》。
学习和掌握以及运用《周易》,必须具有稳定的“慧性”才能达成目的。如果不明白这一点,学习和研究方法选错了路径,也就必然是南辕北辙,空无所获,终竟不可能将易学的“象、数、理、气”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而人与《易》必然殊途歧路。
只有认识到《易经》独特的学习和解读方法,窥其门径,探其奥秘,才能登堂入室而明易知经。这个独特的学习方法,就是老子所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也是
《大学》中所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所以
《老子德道经》又是学《易》的必修课。“万物尊道而贵德”的心身实践,将“德”和“道”“修之于身,其德乃真”,才是打开易学之门的钥匙和敲门砖。
作者简介
熊春锦,1948年生,湖北麻城人。现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商业模式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德慧智教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教育部战略研究培育基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开放经济与国际科技合作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德慧智教育文化基金总顾问。2009年被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华传统文化诵读工程”授予“中华国学公益形象大使”称号。2014年,先后被中国未来研究会教育分会等机构主办的第十一届教育家大会、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主办的2014中国教育家年会授予“教育创新先进个人”和“2014年度中国教育领袖人物”荣誉称号。
主编著作:《德道行天下》(丛书)、《德慧智经典诵读教材》(上下册)、《小篆入门指导》、《小学经典读本6+1》、《德慧智经典诵读操作指导手册》、《德慧智教育辅导答疑汇编》、《中华德慧智教育-方法与实例汇编》、《中华德慧智教育·国学经典读本》、《中华德慧智经典楷篆对照本》,中华德慧智教育经典读本系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