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之路
唐诗的古代路线
“唐诗之路”的定义是:
历史由来
唐柳宗元(773—819)《故邕管经略招讨等使朝散大夫持节都督兼御史中丞赐紫金鱼袋》
公讳某度,字某,实惟文皇帝之元孙。继别曰象,赠越州大都督
唐张九龄(678—740)《故太仆卿上柱国华容县男王府君》
先是景云岁,我唐虽旧,而公为称首。遂作越州都督,同京官正三品连率,统察闽、婺、衢、睦、温、台、抚、杭八州长吏已下,率由部按。
唐李晔(867—904)《授王搏威胜军节度平章事制》
扶危匡国金紫光禄大夫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度支诸道转运等使上柱国琅琊郡开国公王搏,可检校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充威胜军节度浙江东道宣抚等使持节都督越州诸军事越州刺史。
唐《董昌制》
威胜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董昌,位崇将相。
唐《授平章诏》
新授武胜军节度,浙江东道管内观察处置兼宣抚等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使持节都督越州诸军事越州刺史上柱国开国公王抟,动不逾矩,立必正方。
唐孙逖(696—761)《送裴参军充大税使序
越州会稽,海之西镇,国之东门,都会蕃育,膏肆兼倍。向长安而西矣。
唐杜牧(803—852)《李讷除浙东观察使兼御史大夫制
越州机杼耕稼,茧税鱼盐衣食半天下。
唐元稹(779—831)
会稽天下本无俦,天下第一繁华地。
全唐诗库记载的“繁华地,十二衢”,惟会稽,长安,为唐代两大繁华地。
唐诗之路研究社
新昌浙东唐诗之路研究社,成立于1991年。民政字号50233784-2,是具有法人资格的民办学术研究机构。本社原称新昌唐诗之路研究开发社,2000年改用今名。本社社址在新昌,故全称为:新昌浙东唐诗之路研究社。但其任务,则是以浙江东部地区的人文、历史为主要研究对象。名誉会员来自全国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文史工作者。研究社专职人员5名。
唐诗之路申遗
唐诗之路从1990年提出20多年了,在新昌这个山城小县召开了7次学术会议,其中国际性会议3次,最大的一次有11个国家和2个地区参加。难怪一位学者说:在一个县召开这样的学术研讨会在全国来讲也是罕见的。
竺岳兵在谈到唐诗之路申遗有多少理由和有利条件时说,唐诗之路不仅是诗,而是有七大底蕴支撑起来的,这七大底蕴是:第一、中国山水诗的发祥地。中国第一首山水诗是在新昌沃洲的,这是明朝杨慎讲的,他是著名的学者。接下去有谢灵运,谢灵运在上虞嵊州,在新昌留有不少诗篇,他“高高入云霓,还期哪可寻”是寻王母。“暝投剡中宿”,宿到电影院后边康乐里。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这是一致公认的。
第二,是中国山水画的发祥地。第一幅中国山水画是画天姥山的。是在元嘉元年朝廷听说天姥山风光非常好,就请一个姓顾的画家画给他看,这看叫“神游”,后来发展到宋朝,越来越好,但第一幅天姥山是很重要的。
第三,“唐诗之路”是佛教中国化时期的中心地,而佛教中国化也是专家研究出来的,其权威,是汤云彤,是任继愈, 日本的一本《简明中国佛教史》,反映了新昌的水帘庵是佛教中国化时期的中心地,连日本学者也知道。
第四,“唐诗之路”是中国佛教化时期的中心地。中国佛教化时期是全国盛行佛教的意思,开启这大门的是智者大师。智者大师是河南人,他原在南京讲学,38岁时为了“欲启禅门”,不顾朝廷挽留,而来沃洲。他为什么要到沃洲来呢?新昌大佛寺是弥勒佛,弥勒佛是未来佛,那是释迦牟尼讲的:这个弟子是未来佛。是佛教中国化时期的一个标志,一个偶像,一种象征。所以智者大师来到这里以后,就说要圆寂在这里,这是对弥勒佛的尊敬。唐诗之路反映了佛教盛行时期。
第五,六朝时候有了天姥山,作为道教的一个载体,天姥就是王母,从昆仑山传过来的。西王母住在昆仑山,到六朝时期,说西边的王母与东边的东王宫,就是玉皇大帝相配,道教因而得到了巩固和加强。
第六,“唐诗之路”是中国书法艺术的圣地。以王羲之为代表的书法艺术具有国际意义,但后来还很多,所以如沈约,六朝时期的文坛领袖,都要来追慕先贤。
第七,士族文化的荟萃地。说话斯文,坐有坐相,站有站相,温文尔雅、琴棋书画等等,都是士族文化,逐渐到东晋定型。新昌的“茶道之源”, 是士族文化的一部份。
“唐诗之路”的七个文化底蕴,很少被人理解。不理解就说唐诗之路没有东西可以看,看大佛赏山水,已经走进了唐诗之路。“茶道之源”提到的皎然、陆羽李季兰三人……他们都是诗人, 所以说“茶道之源”是唐诗之路文化底蕴的一部分。新昌在申报国家级的时候,要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唐诗之路是陈年老酒,越陈越香,七大文化底蕴,为申报世界遗产打下了基础。
他在谈到有利条件说:新昌对“唐诗之路”已有了深入的研究,为申遗奠定了基础。新昌有新昌浙东唐诗之路研究社,还有国家级的中国浙东唐诗之路研究会,全球2000家媒体在宣传介绍报道唐诗之路,这为申遗提供了舆论支持。
七个标准符合申遗还有三个有利条件,一是把这一期《中华遗产》有关唐诗之路申遗编好,二争取在北京开论坛会;三步入申遗。
竺岳兵介绍,《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媒体记者多次问到唐诗之路何时从品牌成为旅游产品?这不是唐诗之路本身的问题,是如何来理解唐诗之路的问题,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唐诗之路并不单是一条唐诗铺起来的路,不是这样一个概念。唐诗之路要从两层含义上来理解:??柯桥绍兴、上虞、嵊州到新昌,再到天台山、临海延伸到温岭这条路,还有一条支线,从奉化宁波余姚出来。新昌正处于唐诗之路干线和支线交接处的中心地段。唐诗之路的二层含义,则是抽象的, 不同的是一个是用逻辑思维,诗是用形象思维
作为文学艺术的唐诗之路,它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宗教的各个方面的内容,比如说孟浩然,他在公元731年腊月初八到新昌大佛寺礼拜,他喝了腊粥以后写诗,反映当时大佛寺的盛况。大佛寺有《宝相寺谱》,《谱》说大佛寺于公元800多年建阁,而在孟浩然的诗里写道:“松柏禅庭古,世界楼台稀。”可见公元731年,大佛寺就建有“世界楼台稀”的楼阁了,当此,大佛寺公元700多年已存在。
1999年,在“天姥山国际学术会议”,最大的成果就是天姥就是王母的研究成果。李白等人就是冲着这个王母来的。没有天姥,就没有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从文学角度的题材来看,大佛寺、天姥山等等就是写诗的题材。某一座山,某一条河,它有一定的文化特征、特别吸引诗人,诗人呢,结合他自己当时的思想感情转化为一种感慨。于是留下了1500首诗!新昌这里的山水,东晋以来的十八高僧,十八名士在这国里的活动吸引了451位诗人的到来。李白写《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时,是游了泰山.为什么要写《梦游天姥》啊?因为泰山没有王母,天姥山才有王母这文化积淀,所以李白尽管在泰山下面,还是写了梦游天姥这首诗。所以说诗是反映具体事物的,具体事物是被诗反映的。
中心城市
唐杜牧(803—852)《李讷除浙东观察使兼御史大夫制》
越州机杼耕稼,茧税鱼盐衣食半天下。意即全国经济赋税中心,第一大都市。
唐元稹(779—831)
会稽天下本无俦,天下第一繁华地。
唐《日本传》记载
日本岛“北距新罗,西北百济,西南直越州,有丝絮、怪珍云”。越州是遣唐使登陆东部唯一中心城市
唐孙逖(696—761)《送裴参军充大税使序》
越州会稽,海之西镇,国之东门,都会蕃育,膏肆兼倍。向长安而西矣。意即国家东部第一城。
全唐诗记载的“繁华地,十二衢”,只有越州,长安,为全国两大繁华地。
夏代会稽为大会天下诸侯之都。
春秋为雄霸东南的强国之都。齐桓公谓:天下之国,莫强于越。
东汉为中国手工业商业中心,南方第一大都市,会稽为全国最大的铸镜中心,青瓷中心,越罗,越布,冶炼,兵器等产业行销亚欧诸国。
晋梁为会稽大都督区,会稽内史多为宗王显贵出任。司马睿谓:会稽最号富实。富甲天下
隋代为东南道大使,越州总管,统辖江南诸州
唐代为江南道治所,越州大都督,国之东门,会稽天下本无俦
宋代为两浙路宪司治所,越州大都督
统辖越、台、婺、衢、温、睦、丽、明、常、苏、镇、杭、湖、秀十四州,江阴、顺安二军。
参考资料
唐诗之路.新昌县人民政府.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1 11:04
目录
概述
历史由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