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流
商品价值的运动
商流指商品价值的运动。商品贸易完成以后,必然要发生商品所有权的转移,从商流来讲,金融事业的发达,信用制度的完善,电子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信用卡的广泛使用,使各种商品交易无论是大宗的还是零星的,都能做到结算快捷、交易成本减少,差错率下降,而且还可适应各种商品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产销特点,实现超前交易(如期货交易、预购)和滞后交易(如分期付款、赊销等)。
商品流通
商流的概念界定离不开对商品流通概念分析,所谓商品流通是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也就是商品从生产领域消费领域的社会经济移动。依据商品价值二重性将商品流通中的不同形式划分为物流与商流,即商物分离,商流的概念是从这个基础上开始发展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易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扩展,关于商品流通信息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因而将商品流通划分为:物流、商流和信息流。伴随着网络经济的到来和商务电子化进程,传统内涵于商流的资金支付方式、渠道越来越不同于商流的特征,因而,在电子商务条件下将商品流通划分为物流、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
何谓商流
商流,是物资在由供应者向需求者转移时物资社会实体的流动,主要表现为物资与其等价物的交换运动和物资所有权的转移运动。具体的商流活动包括买卖交易活动及商情信息活动。商流活动可以创造物资的所有权效用。
产生商品流的机制
互补性。即两地区间贸易需求和供应模式的互补。有3种可能性,一是潜在互补性,反映不同地区自然资源文化景观政治体制的差异,根据比较利益法则可能会导致区域专业化和交换;二是可能互补性,即生产能力在一个区域内出现剩余并在另一区域出现匮缺;三是实际互补性,一个区域通过专业化生产出现剩余产品而供应另一区域的需求;
②可传输性。包含商品本身的价值,决定它能否支付长距离运输的成本;商品本身的特性如易腐性、危险性、易毁性等;与地表相关的特性如自然环境(地形、气候等)和人为环境(交通运输设施);
③介入机会。借鉴斯托夫1940年研究移民时使用的概念,厄尔曼更多地考虑了距离的影响。商品流研究还包括商品流动的数量、种类、价值、流向、距离等。特别是要研究当前国际国内经济中起重要影响的粮食、工业原料、煤炭、石油、重要矿物资源、主要工业产品等商品的国际或区际流动的机制、条件。在商品流研究上已成功地运用了一系列数学分析方法,包括线性规划、区际投入产出分析最大熵概念、马尔柯夫链等。
商流的特点
1、突出了流通,即把商流看成是流通的一部分。
2、突出了与物流活动的相互影响关系。
3、突出了商流的功能——“所有权效用”。
4、商流与物流是前后相继的活动。
商流的活动内容
1、交易前收集商品信息,进行市场调查。
2、按照市场调查的结果,对商品生产计划、数量、质量、销售渠道等因素进行调整。
3、买卖双方通过谈判达成交易。
4、交易的履行过程。
物流和商流的异同点
1、物流和商流之间的联系
(1)它们都属于流通领域,是商品流通的两种不同形式,在功能上互相补充。通常是先发生商流后发生物流,在商流完成以后再进行物流。
(2)它们都是从供应者到需求者的流动,具有相同的出发点和归宿。
2、物流和商流之间的区别
(1)流动的实体不同。物流是物资的物质实体的流动,商流是物资的社会实体的流动。
(2)功能不同。物流创造物资的空间效用、时间效用、形质效用,而商流创造物资的所有权效用。
3、发生的先后和路径互不相同。在特殊情况下,没有物流的商流和没有商流的物流都是可能存在的。
4、二者实质不同。商流是实现商品价值形式的更替,物流是实现商品使用位置的变换。
总之,先有商流,然后才有物流。商流是物流的上游,没有上游就没有下游,所以要靠商流带动物流。但是如果没有物流,商流也无从实现,商流越兴旺,则物流愈发达,反之如果物流服务滞后也会影响商流的发展。因此,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11 23:43
目录
概述
商品流通
何谓商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