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部洲,又称
四洲、四大洲、
四天下,是佛教中认为的在
须弥山周围
咸海中的四大洲,分别为
东胜神洲;西牛贺洲;
南赡部洲;
北俱芦洲。读法为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
佛教四大部洲
佛教四大部洲是梵文的意译,略称“
四洲”。按《
阿含经》所说,人间有四个天下,亦即四大部洲,分别表法四类
社会阶层里的人道众生。一是东胜神洲,二是南赡部洲,三是西牛贺洲,四是
北俱卢洲。在
须弥山四方的咸海之中。
一、东胜神洲,
梵语弗于逮。亦云弗婆提。华言胜身。以其身胜南瞻部洲故也。又翻为初。谓日初从此出也。在须弥山东。其土东狭西广。形如半月。纵广九千
由旬。人面亦如半月之形。人身长八肘。人寿二百五十岁。梵语须弥。华言妙高。梵语由旬。亦云逾缮那。华言限量。身长,代表造作诸业之能力。寿命,代表福报的多少。土,代表法;弗于逮相比阎浮提土极广大且妙。
二、南赡部洲,
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阎浮是树。提是洲名。因树立称。故名阎浮提。在须弥山南。其土南狭北广。形如车厢。从广七千由旬。人面亦像地形。人身多长三肘半。于中有长四肘者。人寿百岁。中夭者多。
三、西牛贺洲。梵语瞿耶尼。华言牛货。为彼多牛。以牛为货。故名牛货。佛言其多牛、多马、多珠玉。在须弥山西。其土形如满月。纵广八千由旬。人面亦如满月。人身长十六肘。人寿五百岁。
四、北俱芦洲,梵语郁单越。华言胜处。以其土胜三洲故也。在须弥山北。其土正方。犹如池沼。纵广一万
由旬。人面亦像地形。人身长三十二肘。人寿一千岁。命无中夭。
求往生不可不知道的重要事
甲、人道。
东胜身洲位于须弥山东方的咸海中,本洲的众生人身殊胜,其土东狭西广。形如半月。纵广九千由旬。人面亦如半月之形。人身长八肘。人寿二百五十岁。
四洲除了南赡部洲(即是我们现住的世界)之外,皆没有佛法。尤其是北俱芦洲福寿非常,使人沉迷享乐,万不可望生於这个地方。
如果
中阴身有感应东胜身洲的
善业,这时便会见到一个大湖。湖中雁群,往来嬉戏。如果中阴身乐于此境,走向湖中,即投生此洲。所以如见此境,不可再犹疑,赶快念佛,便可超脱,不再轮回。
中阴身如果感应得南赡部洲的,便会觉得寒风雪雨,急欲找得躲避的地方。如果生前曾修
大善,便见宫殿辉煌,入内即投生为皇室或大富大贵之人。如曾修一般善业的,则按比例而见大厦,小屋,茅房等而成为中富,小康或贫穷之人,如只见墙壁便生为叫化子之类的穷苦人了。此时千万不可随便进入任何室中,但一心称念佛号,则一切境相,便会改变,
往生净土了。
中阴身感应西牛贺洲的便见一湖,湖边有牛
食草,如趋前置身境中,便投生此洲了。这洲虽然富裕,但无佛法,不可投生,赶快念佛,即得往生。
中阴身感应北俱芦洲的亦见一湖,岸边有畜牲及树木。如入境中,便是投生此洲。这个洲虽然有种种福乐,寿命千年,但因为没有佛法之故,千万不可大意走近此湖,必须一心念佛,便得接引,
往生净土,永不受轮回了.
中阴身如因未曾修学佛法,以致投生人间,则必先见
生身父母交合之情景,心起
欲念,与父缘重者而生亲父之心,生而为女。与母缘重者生亲母之心,生而为男。
中阴身机灵无碍,可穿过须弥山,飘游四大洲,但一入胎,虽有悔意,却不能穿过母体之子宫,而成后阴身了。
所以
中阴身务须紧记不可入胎。见男女合体,即一心念佛,便得解脱。
此所以
五戒中之
邪淫戒是重获人身之基本戒条之一。如一个人生平喜邪淫,则于
中阴期间,一见男女交合,便即起邪念,因而兴加入之意,便一定投入畜生之胎,失去人身。
乙、天道
中阴身如生前有
十善业成就,便于这时见到柔和白光,仙乐飘飘。倏忽间便见到天界宫殿,天女美艳无比。因福德故,见本部天神,手执天衣,
伎乐仪仗,前来相迎。心中十分喜悦,有些善人,未命终而将进入中
阴时,已开仙乐,还可以开口对亲属言,教他们不必悲伤,因为他感觉得十分快乐之故。
当
中阴身听闻仙乐,见天人相迎,便不再顾卢亲属因他死亡之哭号声,很高兴地追随天神,迳往所属宫殿中而享天福。这是紧急关头,任何人皆须紧记,不可随天神升天,因为天界仍是
六凡之一,生天将来亦会死亡,到时便一样会堕落人间或
三恶道。所以,于此时际,当即专心念佛,不贪天福,便可以转变眼前境相,净土现前,即得往生。
通常没有依佛法而修的善人,多会修至
四天王天,或
帝释天。
按
阿含经说,
欲界有六天,故称
六欲天。我们之上为四天王天,
再上为三十三天(欲界第二层天,又名“
忉利天”),三十三天之主即帝释天(为
婆罗门教天帝
因陀罗)。三十三天是由东、南、西、北各八天,加上一天居中所组成(此“三十三天”之“天”,区别于佛教的“
二十八层天”、道教的“三十六层天”、“度人三十二天”之“天”,“三十三天”为“三十三座天城”,“忉利天”在须弥山顶,东西南北各有八座天城,中央为因陀罗的
善见城,合为三十三座天城,因此命名“三十三天”。)他管人间善恶,依因果之报应以及维护天地,使幽冥类不犯人间。再上依次是
夜摩天、
兜率天、
化乐天、与及
他化自在天,诸天之中,除了将快下生成佛的弥勒菩萨所居的兜率天内院可以往生外,其余各天的福报皆属有漏,享罢还须堕落,所以不应投生。
娑婆世界
四大部洲,是
十法界中人道众生所居住的地方,位于须弥山四方,七金山与大铁围山间的咸海中,有四个大洲,称四大部洲、四大洲、
四天下、须弥四洲。
东胜神洲(东毗提诃)
东胜神洲位于须弥山东方的咸海中,本洲的众生人身殊胜,因此以身胜为名。《
长阿含经》卷十八说:“须弥山东有天下,名弗于逮,其土正圆,纵广九千
由旬;人面亦圆,像彼地形。”本洲有三事殊胜:土地极广、极大、极妙。
南赡部洲位于须弥山南方,此洲盛产
阎浮树,又出产
阎浮檀金。其地形如车箱,人面亦然。此洲人民,勇猛强记而能造业行、能修
梵行、有佛出世其土地中,因此三事胜于其他三洲及诸天。
旧称
阎浮提,秽洲、秽树城,新称赡部洲。当须弥山之南方大洲名。即吾人之住处。阎浮者新称赡部。树名。提为提鞞波之略,译曰洲。此洲之中心,有阎浮树之林,故以为洲名,乃盛产阎浮树之国土。又出产阎浮檀金,故又称胜金洲、又属南方,故曰南阎浮提。智度论三十五曰:“如阎浮提者,阎浮树名,其林茂盛,此树于林中最大,提名为洲。”
俱舍论十一曰:“大雪山北,有
香醉山,雪北香南有大池水,名无热池。(
中略)于此池侧,有赡部林,树形高大。其果甘美,依此林故,名赡部洲。”
玄应音义十八曰:“剡浮或云阎浮提,或作谵浮,又云赡部,皆梵音讹转也。剡浮者从树为名,提者略也,应言提鞞波,此云洲也。”
西域记一曰:“南赡部洲,旧曰阎浮提洲讹也。”
长阿含卷十八阎浮提洲品载,其土南狭北广,纵广七千
由旬,人面亦像此地形。又阿耨达池之东有恒伽(
殑伽)河,从牛之口出,从五百河入于东海。南有新头(信度)河,从狮子之口出,从五百河入于南海。西有婆叉(缚刍)河,从马之口出,从五百河入于西海。北有斯陀(徙多)河,从象之口出,从五百河入于北海。大楼炭经卷一、起世经卷一、起世因本经卷一等之说亦同。俱舍论卷十一载,四大洲中,唯此洲中有
金刚座,一切菩萨将登
正觉,皆坐此座。
凡上所述,可知阎浮提原本系指印度之地,后则泛指人间世界。
西牛贺洲(西瞿耶尼)
西牛贺洲位于须弥山西方,以牛、羊、摩尼宝做为货币而行买卖交易。其地形如满月,人面亦如满月,此洲有殊胜三事,即:多牛、多羊、多珠玉。
北俱芦洲位于须弥山北的咸海中,洲形四方,每边各长二千由旬,状如盒盖,由七金山与
大铁围山所围绕,黄金为地,昼夜常明。土地具有平等、寂静、净洁、无刺等
四德。此洲人民
面形正方,如此洲地形,人人面色皆相同,身高皆一丈四尺。生活平等安乐,没有忧虑。
北俱芦洲有种种美妙的山林、河水、浴池、游园、树果等。器物多是金银、琉璃、水晶所制成,并且为大众共同所拥有,没有抢夺、争执,更没有盗贼、恶人、斗争的事。居民寿足千岁,命终之后,便往生
忉利天或
他化自在天,于四洲中果报最为殊胜,但是由于没有佛出世,因此是学佛的
八难之一。
西游记
小说《
西游记》中,佛祖与五大菩萨(文殊,普贤,弥勒,地藏,观音)负责
传法教化众生,为
天人师。玉皇大帝负责天界与人间日常管理。西牛贺洲(天竺所在地),
唐僧取经就向那里去取。唐僧取经的出发地,是位于南赡部洲的大唐。作者化用设“东胜神州”,替代“东胜身洲”,这个神洲其实是传说中的
三岛十洲,神仙聚集之地。而且此洲内有一“
傲来国”,国中的
花果山即是
孙悟空的诞生地,也是“三岛十洲”的龙脉之地。
佛教原来的名词“东胜身洲”,其“胜身”是
专有名词。作者很可能是为了与三岛十洲联系起来,才改为神洲的。西游记之前,史载唯一用过“东胜神州”这个词的是王世贞,究竟是西游记的作者受这位大才子影响,还是王世贞看过更早版本的西游记,说不好了。(本段原文自《无限西游》第485章)
灵台方寸山是《西游记》中的地名,位于西牛贺洲。世外高人
菩提祖师便隐居在灵台方寸山
斜月三星洞,菩提祖师是孙悟空的
启蒙老师。孙悟空的法名就是菩提祖师所取,传授了孙悟空
筋斗云和
七十二变。
颐和园景观
在万寿山后山中部。北宫门长桥上向南眺望,从下至上排列有序、金碧辉煌的建筑群体,这就是四大部洲。
这组汉藏式的建筑群,占地2万平方米,因山顺势,就地起阁。前有
须弥灵境(现改为平台),两侧有3米高的
经幢,后有寺庙群
主体建筑香岩宗印之阁。在它四周有象征佛教世界的四大部洲-东胜身洲、
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还有用不同形式的塔台修建成的
八小部洲。在阁的东南、西南、东北、西北还有代表佛经“
四智”的红、白、黑、绿四座
喇嘛塔。有人说这四座塔构成世界上的地、火、水、风四种成素。也有人说象征
四大天王。塔上有十三层环状“
相轮”,表示佛经“十三天”。塔型别致,造型端庄美观。四大部洲和八小部洲中间有两个凹凸不平的台殿,一个代表月台,一个代表日台,象征着日月环绕
佛身。
四大部洲这组建筑,1860年被美法联军烧毁,
光绪年间,只在原地上修了一层香岩宗印之阁。其他仍是瓦砾一片。1980年,国家拨款对这组建筑进行了彻底修整,基本上恢复了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