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文,也称为“
回纹”、“
回环”。它是汉语特有的一种使用词序回环往复的
修辞方法,文体上称之为“回文体”。回文词是按一定规则将字词排列成文,回环往复都能诵读的词。这种词的形式多变,读法各异。
定义
回文,也称为“回纹”、“回环”。它是汉语特有的一种使用词序回环往复的
修辞方法,文体上称之为“回文体”。相传回文诗起于晋代,最著名者,就是晋代苏蕙的织锦回文图。
回文词是按一定规则将字词排列成文,回环往复都能
诵读的词。这种词的形式多变,读法各异。
与
回文诗相比,回文词出现较晚,是在
北宋时初见。而且与
回文诗相比,回文词的创作也更加困难,因为词多是长短句,不如诗名式整齐、规律单一。
词例
单句回文式
如《
菩萨蛮》回文是一句一回,即同句反复,相对较容易,是回文词中作品数量比较多的一种。
苏轼的《
菩萨蛮》题为《闲情》,词云:
落花闲院春衫薄,薄衫春院闲花落。
迟日恨依依,依依恨日迟。
晚红飞尽春寒浅,浅寒春尽飞红晚。尊酒绿阴繁,繁阴绿酒尊。
上下片回文式
《
西江月》回文是上下片互回,因为第三句是七言,所以倒读时出现句式变化。下引
苏轼回文词《
西江月》题为《咏梅》:
马趁香微路远,纱笼月淡烟斜。渡波清彻映妍华,倒绿枝寒凤挂。
挂凤寒枝绿倒,华妍映彻
清波。渡斜烟淡月笼纱。远路微香趁马。
细细风轻撼竹,迟迟日暖开花。香帏深卧醉人家,媚语娇声娅姹。
姹娅声娇语媚,家人醉卧深帏。香花开暖日迟迟,竹撼轻风细细。
《
阮郎归》回文又是另一种格式,从梅窗所作的《
阮郎归》回文《
元夕》便可看出,词云:
皇州新景媚晴春,春晴媚景新。万家
明月醉风清,清风醉月明。
人游乐,乐游人,游人乐太平。御楼神圣喜都民,民都喜圣神。
全词回文式
《
虞美人》回文是从
词的最后一字倒读,句式韵脚全变,创作难度较大,这首《虞美人 寄情》是
宋代王齐愈创作的:
黄金柳嫩摇丝软,永日堂空掩。
卷帘飞燕未归来,客去醉眠欹枕、殢残杯。
眉山浅拂青螺黛,整整垂又带。
水沉香熨窄衫轻,莹玉碧溪春溜、眼波横。
从末字倒读为:
横波眼溜春溪碧,玉莹轻衫窄。
杯残殢枕欹眠醉,去客来归未?
《十六字令》回文,古人未见有作,今人王远甫有两首:
天,远遮浮霭静漪涟,船映碧,丝柳满圹烟。
蓬,钓随月明隐芦丛,枫岸隔,波漾曲江风。
综合式回文
《
浣溪沙》回文有不同回法,清人
董元恺《春闺回文》由末字倒读,与
回文诗相同,词云:
而
毛奇龄的《和任二王甫回环韵》,其读法为句子不动,同句倒读而成另一首词,称为“回环韵”。词云:
阴柳垂庭山枕斜,禽鸣自上槛边花。深屏午梦隔窗纱。
倒读:
斜枕山庭垂柳阴,花边槛上自鸣禽。纱窗隔梦午屏深?
异体式回文
清代的
董以宁所作的这首《雪江晴月》,顺读时为《卜算子》,倒读时,平仄韵脚改变,则成了《巫山一段云》,可谓奇巧。顺读词云:
明月淡飞琼,阴云薄中酒。收尽盈盈舞絮飘,点点轻鸥咒。
晴浦晚风寒,青山玉骨瘦。回看亭亭雪映窗,淡淡烟垂岫。
倒读:
岫垂烟淡淡,窗映雪亭亭。看回瘦骨玉山青,寒风晚浦晴。
咒鸥轻点点,飘絮舞盈盈。尽收酒中薄云阴,琼飞淡月明。
最为奇巧的是
清代女诗人张芬的《
虞美人》,题为《
寄怀素窗陈妹》,顺读为词,倒读是一首
七言律诗。顺读词云:
秋声几阵连飞雁,梦断随肠断。
欲将愁怨赋歌诗,叠叠竹梧移影、月迟迟。
楼高倚望长离别,叶落寒阴结。
冷风留得未残灯,静夜幽庭小掩、半窗明。
倒读诗云:
风冷结阴寒落叶,别离长望倚高楼。
迟迟月影移梧竹,叠叠诗歌赋怨愁。
将欲断肠随断梦,雁飞连阵几声秋。
附录
回文词始见
北宋,这与
宋词创作繁荣有关系。
元明回文词极少。此后清词继起,
回文词可
宋代匹敌。
据资料现存的
回文词有以下几种形式:一、上片下片都随句反复;二、同一词调由末尾倒读,其中
有的是下片为上片的倒读,有的是全篇从末尾倒读,倒读时,有的句式不变,有的句式改变;三、
借读回文:次句从前一句中借用几个字,回读成句;四、倒读后成为另一词调;五、倒读成为诗
(也有诗改为
词的);六、回环韵:上下片按同一词调同句倒读,成为另一首词。
火云凝汗挥珠颗,颗珠挥汗凝云火。琼暖碧纱轻,轻纱碧暖琼。
晕腮嫌枕印,印枕嫌腮晕。闲照晚残妆,妆残晚照闲。
这首词采取就句回文形式,将四句化成八句,构成全篇。
雨过轻风弄柳,湖东映日春烟。晴芜平水远连天,隐隐飞翻舞燕。
燕飞翻飞隐隐,天连远水平芜。晴烟春日映东湖,柳弄风
轻过雨。
这首词描写泛舟湖上所见春景。其上下片互为回文,意义相仿,但因景物出现次序不同,意态便有
分别。上片写雨后初晴,下片则为因晴转雨,全词表现出晴雨之间的反复变化,同时也暗示了泛湖
人的悠然心境。
春宵半吐蟾痕碧,斜窥愁脸如相忆。空捻两三弦,朱扉寂寂然。
依期郎践约,悄步人疑鹤。小舒轻雾纱,收袂蘸红霞。
倒读:霞红蘸袂收纱雾,轻舒小鹤疑人步。悄约践郎期,依然寂寂扉。
这首词,不仅难度高,而且用意巧。它正读是写等候、迎接情郎;反读时迎接之意转成送别,等候
的情景便成了别离后的寂寥景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