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程效应
经济学术语
回程效应是迈达尔对梯度发展的效应做了大量研究后提出来的,包含在著名的“累积因果论”中,他认为梯度发展中同时起作用的有3种效应,即极化效应扩展效应和回程效应,它们共同制约着地区生产分布的集中与分散状况。极化效应的作用结果会使生产进一步向条件好的高梯度地区集中。扩散效应会促使生产向其周围的低梯度地区扩散;回程效应的作用则是削弱低梯度地区,促使高梯度地区进一步发展。
基本介绍
对于不发达国家来说,进口先进工业品的结果,将使本国相对应的工业生产部门因为无力与之竞争而衰落,对技术人员的需求减少,大部分国民的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都无法得到提高,文化也随之落后,反过来又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为“回程效应”。 回程效应是冈纳·缪尔达尔对梯度发展的效应做了大量研究后提出来的,包含在著名的“累积因果论” 中,他认为梯度发展中同时起作用的有3种效应,即极化效应扩展效应和回程效应,它们共同制约着地区生产分布的集中与分散状况。 极化效应的作用结果会使生产进一步向条件好的高梯度地区集中;扩散效应会促使生产向其周围的低梯度地区扩散;回程效应的作用则是削弱低梯度地区,促使高梯度地区进一步发展。在于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必然会加强两极分化的规律,并且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处在不同梯度上的国家与地区的发展战略与策略。
资本主义制度社会性质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指望通过政府干预来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没有看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然性。
研究人介绍
缪尔达尔的先辈是芬兰移民。他的父亲卡尔·阿道夫是铁路建筑公司职员,母亲是家庭主妇。191
8年,缪尔达尔进入斯德哥尔摩大学学习法律,1923年在该校毕业后从事律师业务,同继续研读经济学,在1927年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之后担任母校自费学生的政治经济学讲师。缪尔达尔还积极从事各种社会政治活动。1934年,他作为社会民主党成员被选人参议院,1935年任下院议员。他与妻子阿尔瓦共同开创了现代人口政策。1938年,纽约卡耐基公司委托他指导美国黑人问题的研究。其成果《美国的两难处境:黑人问题和现代民主》于1944年出版。该书出版后被数次重印,并被认为是这一领域的代表著作,是研究美国种族问题的必备参考书。随着他参与社会活动的不断增多,其学术研究的范围也在逐步改变。
由于缪尔达尔在研究中突出强调政治、制度、人口、历史、文化等非经济因素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并提出了社会经济动态运行序列中,诸多因素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循环变动的著名论点,重视发展中国家贫困问题的研究,他既被看作是新制度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又被视作当代济学的先驱。
主要表现
回程效应是扩散效应的对立物,是一种对扩散效应的负作用。主要表现在:
1、阻碍不发达地区的资本积累。在扩展效应的作用下,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投放了大量的资本,到期要还本付息或支付利润。 如果不发达地区末能改善投资环境,未能消化吸收转移技术,这时就会有大量资本本息)回流到发达地区。
2、人才流到发达地区,使不发达地区缺乏人才。
3、竞争能力无法与发达地区抗衡。但有些地区的扩展效应大于回程效应,就会获得发展。
实际作用
一个经济区域的形成必须具备几个基本要素,即经济中心经济腹地经济网络。经济中
心一般是所在地区的中心城市(镇);经济腹地是中心城市周围的广大城乡地区;完善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则成为紧密联系城市和周围地区的经济网络。按照涵盖的地域范围不同,经济区域也可分为不同的层次:跨国经济区域、跨省经济区域、跨县的经济区域、跨乡镇的经济区域。无论哪种经济区域,其形成都是基于中心城镇与周围地区的生产要素的互补性、产业结构的梯度性、地域上的邻近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地区只有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协作,才会降低成本、获取更多的收益。
三种效应
综述
根据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有三种效应在起作用,这就是极化效应、扩散效应和回程效应,这三种效应与生产要素的流动结合在一起,共同制约着区域内生产力分布的集中与扩散。
极化效应
极化效应是指在价格杠杆的引导下,要素所有者为了降低交易成本和获得聚集效益,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劳动力资金、原材料等要素向某个交通便利、经济基础较好的城市或地点集中,从而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形成经济发展的所谓极点或增长极极化效应不但可以促进极点的进一步发展,还会增强极点的外部竞争能力,使其经济实力迅速扩大。可以说,北京、天津作为经济中心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在我国北方地区的极化效应,它的进一步发展也有赖于极化效应的作用。
扩散效应
扩散效应是指增长极通过其产品资金人才信息的向外流动,将其经济动力和创新成果传导到周围地区,促进周围地区的经济增长。这种传导的原因,是极点的高度发展造成过度聚集而使生产成本提高,要素收益降低,要素为了获得高收益就必须向周围地区转移。如随着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其生产成本大幅提高,使外商投资开始向内地转移,就属于明显的扩散效应。
回程效应简介
回程效应是指随着极点的高度发展和竞争力的加强、投资收益和劳动收入的明显提高,使周围地区的人才资金、原材料等进一步向极点集中,形成要素的回流,从而使极点经济进一步高速发展,高梯度地区与低梯度地区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值得注意的是,这三种效应在区域经济中起的作用并不一样。其中,极化效应促使了经济中心的形成,主要是生产要素间的聚集带来的规模经济效益在起作用;扩散效应可以充分发挥经济中心(极点)对周围地区的带动作用,带动区域整体经济的发展;而回程效应一方面使极点经济发展加快,另一方面则削弱了周围地区的竞争力,使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可以说,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三个效应此消彼长的过程。就县域经济来说,城乡之间既有存在城镇相对较快发展的极化效应、回程效应,也存在一定的城镇对乡村的扩散效应,二者相互服务、相互支持,又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在县域经济内部,如果相邻乡镇在某些产业上通过专业化的协作形成了紧密的产业链,就会形成跨乡镇的小型经济区域。一些专业化市场的形成也大多与此有关。从更大的范围上来说,县域经济也有可能成为周边大中城市的经济腹地,从而与较大的中心城市、周边县构成更高层次的跨县甚至跨省的经济区域
相关运用
1、上海是长三角的“心”与“口”,对周边城市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辐射力。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上海对宁波在引资、产业转移、服务、引智等方面具有扩散效应,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在人才资金和企业方面具有回程效应。
2、根据迈达尔的累积因果论,梯度发展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极化效应扩展效应与回程效应,极化效应与回程效应会促进高梯度区的进一步发展,扩展效应则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低梯度区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只要能实施适当的政策措施,强化扩展效应、弱化回程效应,就有可能获得巨大的发展机会。而且,当低梯度区发展到一定水平,超过了起飞阶段,就会具有一种自我发展的能力,从而产生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新的极化效应与回程效应,也就是实现了经济发展的跨梯度超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而日本及东亚四小龙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的成功实践同样证明了跨梯度超越的可行性。
3、回程效应。地区增长极的形成会促使原来流出的生产要素产生回流现象,产业集群所造成的市场引力,会使资本持有者看到投资机会,由于新崛起的增长极造就的增长空间要比传统增长极更大,这样,资本持有者便会携带有效要素流入新的赢利空间。地区增长极形成的“群”的效应,会给发展中的地区带来反梯度跨越的可能。对于城镇经济的发展和管理而言,研究产业集群形成的内在机理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弄清了产业集群的内在机理,可以使城镇经济的发展思路更加明确,政策更有实效性。目前,地方政府非常重视当地的招商引资和经济小区的建设,但是,不明确产业集群的基本道理,招商引资和小区建设就会非常盲目,永远形成不了新的增长极产业集群首先与需求拉动和企业追求溢价效应有关。凡是在特定区位集聚的产业,都是面向一个大规模成长的市场发展起来的,因此,它一定是靠需求拉动的,或者换一句话说,它是靠活跃的贸易形态拉动的。面对活跃的贸易,企业以集群/组团的方式比单独活动更能拿到大的订单,产生溢价效应。否则,单个企业永远只能获得与自己身份相吻合的订单。以浙江为例(引自浙江省农调队娄跃同志的文章,下同),2001年,浙江建制镇的乡镇企业总产值为1.18万亿元,平均每镇14.1亿元,其中有51个建制镇达50亿元以上,6个建制镇达100亿元以上。2001年末,全省建制镇中拥有各类市场3166个,平均每镇拥有3.8个市场。如果没有贸易拉动和溢价效应的存在,浙江建制镇的经济优势是不可能形成的。
技术外溢
其次,产业集群与技术外溢有关。在产业集群过程中可以看到一种有趣的现象:技术外溢,高端技术企业掌握的核心技术和辅助技术,缓慢地扩散到低端技术企业和相关的组织。这种技术外溢是沿着产品价值链逐渐外溢的。技术外溢使得群内企业的综合成本下降,提高了集群企业的竞争力,进而形成群内企业的凝聚力和群间的影响力,这正是产业集群的魅力所在。浙江温岭市的泽国镇拥有20个以上的专业市场,其中,大部分专业市场从事旧设备的置换和新设备的交易。由于各种中间商的集群,使得贸易技巧、市场信息、行情变化、贸易规则等会自动在群内外溢,带来区域市场的活跃。产业集群可以帮助企业突破自身的边界。按照科斯定理交易费用的合理性决定了企业的边界,企业规模的扩张与企业把外部交易行为通过产权变更,转化为内部转移定价行为有关。但是,企业规模的扩大会产生大企业病,造成规模不经济,况且,在管理能力和技术能力既定的条件下,企业扩张的边界也是有限的。因此,突破这一限制的现实选择便是产业集群浙江建制镇的产业集群放大了单体企业的交易能量,降低了企业的交易费用。2001年末,浙江34个财政收入在1亿元以上的建制镇中,平均每镇拥有企业994家,有的建制镇的企业数量达2000家以上。数量众多的企业一方面促进了要素的集聚,另一方面,突破了单体企业的边界限制和自身能量的不足,用产业集聚的方式替代了暂时不熟悉的产权重组,造就了区域经济的优势。
企业簇群
产业集群过程中会形成不同类别的企业簇群,这些簇群是在一定的区位上形成的地域综合体,彼此按照一定的业务流程和产业价值链相互链接,虽然单体企业的规模较小,经营边界限制较大,但是,簇群式的结合却使得集群企业扩大了影响力,可以接受大规模的定单。同时,产权限制在产业集群中变成了一种经济利益核算的前提,而不是企业边界的限制。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25 19:13
目录
概述
基本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