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国际间营养科学研究和应用的协作;鼓励通过召开
国际会议、出版物和其他途径交换营养科学研究的信息;建立委员会,加强与其他国际组织的联系,积极参与
国际科学理事会(ICSU)的活动。
各
国家 的科学院、国家研究理事会或其他科学团体均可申请成为
会员。
国际/
区域(International/Regional Organization)的相关组织可做联系会员(Affiliate Member),不需缴纳会费。截至1999年,65个国家和地区的学术研究机构和有关的科学团体是IUNS的会员,2个
观察员。
该组织为
国际科学理事会(ICSU)的26个科学联合会成员之一;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IAEA、
国际食品科学技术联盟有密切的工作关系;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世界卫生组织(WHO)、ACC/SCN、联合国儿童基金的特别咨询机构。
*“国家” 在此被理解为能够为科学目的提供独立预算、已确定的地理区域(Geographical Area);在该区域内仅有一个营养学家的学术组织可以加入国际营养科学联合会。
设会员大会(General Assembly)和理事会(Council)。由主席、下届当选
主席、3位副主席、
秘书长、
司库和6位其他理事组成理事会。总部设在秘书长所在地,下属机构有命名、财务以及其他委员会等。下属团体有
亚洲营养学会联合会(FANS),欧洲营养学会联合会(FENS),欧洲营养专家组(GEN),拉丁美洲营养学会(SLAN),膳食联合会国际委员会(ICDA)等。
主席 A.Valyasevi(泰国)Underwood(
美国)Wahlqvist(澳大利亚)
《国际营养联合会通讯》(IUNS Newsletter)、《国际营养联合会名录》(IUNS Directory)、《委员会报告》(Committee Reports)等。设立国际营养学联合会奖(IUNS AWard),奖励发展中国家的营养学工作者。
建立有关委员会,加强科学家在营养学及有关的科学研究、教学的广泛的
国际合作;每4年召开一次国际营养学术会议(IUNS Congress),至1999年已召开过16次。各附属组织也定期地举办营养学术会议。
1982年由原中国生理科学会营养专业委员会向中国科协申请参加IUNS。1983年经国家科委批准以
中国营养学会的名义参加国际营养科学联合会。1984年中国营养学会以国家学会名义加入该组织。
台湾营养学会以“位于
台北的
中国营养学会”(Chinese Nutrition Society Located in Taipei)参加该组织,但是没有投票权。台湾学术团体的英文名称还存在问题。
参加了第12届、13届、14届国际营养学术会议,会议录取我国论文报告50余篇,宣读论文15篇。1986年中国营养学会被接纳为
亚洲营养学会联合会理事。通过参加IUNS的会议,结交了许多国际营养学界的著名
专家,促进了我国营养学界与国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扩大了我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