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义:此处的境,不单指环境,更指境遇。意思是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及境遇会随着心境的转变而转变。
佛语有:“相由心生,境由心转,心系诸佛,珠可助道。”又说:“境随心转则悦,心随境转则烦。”“应观
法界性,万物唯心造。”更有“
即心是佛”这一禅语。故首先我们要明白心性的重要。而境随心转也是在强调心之重要。
前言
(境随心转意即随缘,)这个随缘,本来是世间的善法,但不是大乘佛法中的善法。可是在大乘佛法中,另外有深妙的随缘深意,诸位刚才已拿到我们发的影印资料,大概已经稍微知道有些什么随缘的内容要说了。大乘佛法的本质,是积极进取的善法,所以菩萨的道,本来就不是消极的,假使菩萨所修的道是消极的法,就无法长时间的历经三大阿僧只劫精进修行而成佛,所以大乘佛法本来就是积极进取的法。在很早期,还没有破参之前,我对菩萨道的概念就与一般人不一样;我当时曾经对许多人提出我的观点,我认为菩萨道是积极的丶是进取的,是奋发的丶是慈悲的丶是精进的,而不是消极与悲观的;当时似乎有许多人不能接受,但是证明菩萨道确实是如此;所以大乘佛法本来就不是消极的法,本来就是积极进取的法;但是也有消极而随缘的一面,就是对五欲随缘,在世间法上并不积极进取;不过,在布施财物丶修证佛法及
法布施上面,一定是积随极进取而没有懈怠的。
大乘法中的学人,是指北传佛法的佛弟子:我们都属于北传佛法,而北传佛法正是大乘佛法。既然我们
修学的佛法,不是南传的二乘
解脱道,那么我们对于大乘的佛法,自然就应该先有正确的认知。大乘佛法是涵盖二乘解脱道的,一般人总是以为佛法的修证不外乎求解脱丶出三界生死;但若是单只求出三界生死,不必用到大乘佛法,只要二乘菩提就够了:只要把
我见丶
我执以及我所执断除了,就可以出三界了,不必亲证实相。可是大乘佛法就不同了,因为大乘佛法的修学,目的是在成佛,以及成佛之后丶成佛之前的恒常利乐众生而无终止;想要利乐一切众生,就必须具足不同根性众生的摄受能力,所以必须修证二乘菩提的解脱道,才能利乐求出生死的自了汉;也必须修证大乘菩提的成佛之道,才能利乐菩萨根性的有情。所以大乘佛法的内涵是极为广泛的,因此大乘佛法必然就包括了二乘菩提,也包括了法界实相的修证,以及实相心所含藏一切种子的修证。正由于有一切种子的修证,所以大乘佛法的修行可以使人成就究竟的佛道。但是在成佛的过程中,必然也无可避免的必须兼摄二乘解脱道的修证,所以大乘佛法本来就涵盖了二乘菩提的解脱道,所以大乘佛法是具足三乘菩提的。
因此,大乘学人对于成佛的久远之道,於
三大阿僧祇劫当中的难行苦行丶难忍能忍,而能持续不断精进的修持,导致最后的福慧圆满究竟成就佛道,那必然是进取之法而不是消极之法;所以大乘法中的学人在佛法的解脱道及佛菩提道上面,都是积极而精进修行的,所以在人间寻找真实佛法作依止的时候,一定是积极努力去寻求,不会随顺于懈怠的恶缘,也不会随顺于误导众生的恶法缘;所以大乘佛法的修行者心态,必然与世俗人的随缘心态有所不同。换句话说大乘学人对于佛法的修学,必然有其随缘的一面,也必有其不随缘的一面;因此并不是凡事都随缘的,而是在简择之后才决定随缘或者不随缘;所以大乘佛子的心态一定是经过如理作意的思惟之后,做了抉择,然后对善法随缘丶对恶法不随缘。
佛理简介
(境随心转在
佛理上有深浅不同的内涵,)「随缘」这个法,却有理随缘
与事随缘的不同,事随缘中又有心态与处事是否正确的差别。在事随缘上的心态与处事的是否正确,必然会影响到每一个人在佛
菩提道或解脱道上的修证能不能有所成就;若是事随缘上的心态与处事原则是错误,就必然会使三乘菩提的修习无法获得点滴的成果,当然就无法了解理随缘的真相。
理随缘是亲证
法界实相的贤圣才能知道的真理,
声闻丶
缘觉虽能出世间,却仍然无法了知这个道理,除非回小向大而实证了。而且这个真理是三世十方法界中,永远都不会改易的真理,法住法界丶法尔如是,不是由谁创造丶建立的,而是本然如是的;并且是无法被任何
大威德有情所改变的,即使集合十方诸佛的
威神力为一个极大威神力,也无法改变他的随缘性,这就是如来藏的随缘性。以下将分别从理随缘与事随缘上面,一一加以细说;而我们将先解说理随缘,然後再说明事随缘,诸位才能对事随缘深入理解;对事随缘有了深入的理解,修学三乘菩提时才能迈向正确的道路,远离岔路而快速到达此生所设定的实证目标。
随
众生心之缘:这个理随缘又分为二个部分来说,第一部分是说
实相心丶如来藏,他会随众生之缘而运作。这是说,如来藏这个实相心,他永远会随顺众生心行的因缘来运作,这也就是《
维摩诘经》所说「知是菩提丶了众生心行故」的意思啦。那么众生在世间,由意识与意根在运作,总是会有所欲,也会有所厌恶;然而如来藏这个实相心,他都能随顺众生意识丶意根的心想而运作,从来不会自己决定要作或不作,所以他是随缘的,不会自作主张。假使如来藏不是随缘的
恒顺众生,而是自己会有所主张的,那么所有的有情在人间都将无法生活。想想看:我们觉知心以及作主的意根,时常有喜怒哀乐,也会喜欢丶也会厌恶,所以会做许多的决定,决定要继续享受丶或决定要赶快远离;可是如果你的如来藏他也跟你一样有喜怒哀乐,也会做种种思量决定,那么每一个人都将会成为精神病患,成为双重人格者。所以真实心是恒时随缘丶随顺众生的,就像
普贤十大愿王讲的恒顺众生一般;他自己从来都没有意见,永远随顺众生的心想而运行,这叫作了众生心行,众生心在想什么?想要什么?他都知道,众生想瞒也瞒不过他的。
这个了众生心行,不是证悟之前的佛弟子们所能了知的,所以悟前就无法真的证解般若了。只有证悟如来藏以后才能
生起真正的般若智慧,因此证悟如来藏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了众生心行」是很多人在《
维摩诘经》中曾经读过的,不过,一般法师都会解释说:「如果你把觉知心修行很清净以后,众生在想什么,你就会知道了。」那就叫作依文解义啊!可就免不了三世佛怨哪!也就是说,这样的解释是误导了学佛人;你们学佛人都是未来佛,未来佛被误导了,后来知道是被误导了,难道心中不怨吗?(大众答道:会怨!)当然会怨。所以才说「依文解义丶三世佛怨」哪!但「了众生心行」其实不是他们讲的那种意思,而是说如来藏于一切随缘之中,却能了知你意识与意根在想什么?你决定要做什么?他完全了知,你绝对无法欺骗他,这才叫作「了众生心行」。所以,「了众生心行」所说的「众生」,是指自己
五阴中的觉知心众生,不是指别人那个众生啦!所以对「知是菩提,了众生心行」的「知丶了」的定义,得要稍微了解,否则就会误解佛法了。既然能了众生心行,这个菩提心是有知的,当然是有知有觉而不是无知无觉的纯属名言施设。可是这个知是第八识菩提心的知,所讲的知并不是
六尘中的见闻觉知的知,而是指他能了知你的心行,了知你觉知心与意根在想什么事情?决定要做什么?但完全不是六尘中的知觉。
可是这个知觉,毕竟不是一般人所能了解的,得要
证得如来藏之后才能现前观察丶现前领受他的知觉,所以说他的知觉性极为微细而完全不在六尘中运作,因此,真实
唯识门中就把专在六尘外起知觉的他,定名为细心。这个细心是说第八识,他的知觉性是在六尘外运作的;一般人及错悟者所说的细心,则是意识觉知心,都是在六尘中有知有觉的
第六识;所以这二心是完全不同的二个心,不可以混为一谭。因为他是知觉上极细的第八识心,所以证知他的这个知觉以后,就有了般若实相智慧,就是证得
本觉智的菩萨;他的这个知觉有很大的功德,无边广大;但是众生每日受用而无所知,因此禅宗就有一句很有名的话说:「日用而不知。」
这个日用而不知,一般众生都不能了解;乃至学禅十几年之后成为老参了,仍然不能真的了解,所以就有一个古时很有名的禅宗公案,就是
玄沙师备禅师的公案。有一天,有个当官的人去拜访,接待就坐之后,他问
玄沙禅师:「如何是日用而不知?」玄沙禅师随口就说:「吃果子吧!」就把果子端给他,他就拿了个
枣子吃罗!可是他吃果子时一直在想:「为什么我正在吃果子的时间这么长,禅师都没有为我回答?」好不容易三口并两口把果子吃完了,玄沙还是没有回答,他就赶快再问:「禅师啊!如何是日用而不知?」那玄沙禅师就说:「这就是日用而不知!」玄沙禅师慢条斯理丶漫不经心的回答完了。可是他还是只能继续保持原来的迷惑,终究不能了知。这公案似乎很深,可是这个看来很深的公案,对于在座某些从
台北讲堂赶来参与这个法会的已明心者来讲,其实就讲得太分明了。怎么会不知呢?可是毕竟,能知道众生的如来藏在什么处日用,也知道众生始终不知这个日用的人,毕竟永远都是少数人,智者永远都是少数人。
这种「日用能知的人永远是少数人」的情况,是自古以来就如此的,不是
末法时代才如此的,所以古来就一直都有很多日用而不知的人;但是却有更多不懂「日用而不知」的人,装着已经知道「日用而不知」的模样,到处在笼罩别人。
如来藏其实是非常亲切的,众生不知道他,他却知道众生:因此,众生在想什么,他都知道;只是他这个知,不是像意识觉知心属於六尘中的见闻觉知性,所以他对六尘是不加了别的。这并不是经由修行之后,故意处在
一念不生中,而对六尘不加了别;而是从无始劫以来,他一向就是不对六尘加以了别的。所以许多道场把意识心修行清净一念不生之後,故意不去了别六尘,就说是证得无分别心了,那其实仍然是意识觉知心,其实是仍然在不断了别六尘的,不是真的无分别心
第八识如来藏,所以不是
大乘佛法的正确修行方法,是错误的修禅方法。
真实的佛法,是继续保有意识觉知心的分别性丶了知性,而去亲证另一个在六尘
外能做种种了知的第八识如来藏,他从来都不分别六尘中的
一切法,这才是真实的大乘佛法,才是真正的亲证无
分别心。而这个实相心如来藏,固然在六尘中不做任何分别,可是在六尘外却有
无量无数的分别,才能使众生处于
三界六道之中正常的生存与运作,所以他不是像石头与木块一样的完全无分别,只是不在六尘中作分别而已。所以,无分别心的意思是指他在六尘中的无分别性,不是如同石头一样的完全无分别,而且对六尘外的种种法都能分别,所以经中才会说:「於无分别中能广分别。」就是这个道理。但他在六尘中完全不作分别丶不领受苦乐触,不像离念灵知心的意识觉知心,打坐三丶五小时下来就一定会领受
腿痛,不再是无分别丶不受六尘了。只有不知苦乐的心,才是真正的无分别心;离念灵知心静坐久了,已经了知腿痛了,已经分别而知是腿痛了,那就是分别心。但这时的离念灵知心正在领受腿痛时,第八识如来藏却仍然是无分别丶不领受六尘中的
痛觉,而且仍然依照他自己的功德性继续运作不断,使离念灵知心可以继续领受痛觉,而且在其他方面仍然继续随缘而运作不断,所以他可以随缘而任运,不被六尘中的苦乐觉受影响,这就是他的第一个随缘:随於众生心想之缘而运作,
他没有任何的意见而不停止他自己的功德性,随众生心想而继续运行不断,这就是「理随缘」的第一个部分。
第二部分的理随缘,是说他随顺世俗意识心,随顺凡夫的神通意识心之所欲,生现种种神通境界的相分。这个部分,可能这样讲,诸位还是不太懂,我们稍微说明一下:有许多人好乐神通,特别是
外道修行者;他们修学神通的目的,是因为可以向世人炫耀,得取名闻与利养。他们的神通境界是从哪里来的?是他的意识心变现的吗?其实不是。可是他们总以为神通境界的相分都是他们的意识心变现出来的。但为什么不是他的意识心变现的?我们后面还会说到,就暂时不说它。不过他们所受用的神通境界的相分(神通境界的五尘境),其实还是背后的
如来藏所变现出来的,不是他的意识所能变:意识只能处于神通境界的相分中,去作苦乐受的接受而已。所以如来藏有另一个随缘性,就是随顺世俗凡夫有神通者的意识心希望,而配合变现种种神通境界的相分出来。除此以外,他也能随于
八地菩萨的意识心作意的因缘,而变现出种种能利乐众生的物质,也就是八地菩萨所变现的种种定果色,这也是如来藏的随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