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区
中国广东省广州市下辖区
增城区(Zengcheng District),隶属于广东省广州市,位于广东省中部,广州市东部,珠江三角洲东北角,东界惠州市博罗县,西连黄埔区,南与东莞市隔江相望,北接从化区惠州市龙门县,总面积1616.47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6月,增城区下辖6个街道、7个镇。区政府驻惠民路1号。截至2023年末,增城区常住人口158.67万人。区境内的方言主要有粤语(本地话)和客家话。
名称衍变
《元和郡县志》载:“增城县,按昆仑山上有阆风、增城,盖取美名也”。宣统《增城县志》载:“永乐志云:南海郡,前统县六,今增为七,故名增城”。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四千至七千年前新石器时期的贝丘文化遗址,是广州地区最早有古人群聚居的地方之一。
据《禹贡》载,上古时分九州,增城地区属扬州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
春秋,增城属百越地。战国,增城境内称扬越地。
秦始皇33年(前214年),设南海郡,增城属南海郡广州府番禺县
汉,增城属南海郡番禺县。建安六年(201年),析番禺地置增城县。
晋及南朝宋、齐,增城属广州南海郡。宋元嘉中,析增城绥福河流域及以西地区置绥宁县,梁,又复并入增城县。
隋唐至宋元时期
隋开皇九年(589年),撤郡改州,增城属广州。仁寿元年(601),广州改名番州,增城属番州。大业三年(607),改番州为南海郡,隶扬州,增城属南海郡
唐武德四年(621),改郡为州,增城属广州。天宝元年(742),广州复改为南海郡,增城属南海郡。乾元元年(758),南海郡复改为广州,增城属广州。
南汉,广州改称兴王府,增城属之。
宋开宝四年(971),平南汉,恢复广州,增城属广州。开宝五年,东莞县并入增城县。次年,恢复东莞县建制。祥兴元年(1278),广州改称翔龙府,增城属之。
元,增城属广州路。
明清时期
明,广州路改为广州府,增城属广州府。除境域外还包括现龙门从化两县全部或大部分地区
清,增城仍属广州府。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1912年),裁府,增城属粤海道,后直属广东省广州府
1949年,增城属东江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54年,划入粤中区。
1956年,改属惠阳专区
1958年,与龙门县合并,仍称增城县,先后属广州市佛山专区
1961年,又与龙门分开,属惠阳专区(后改称惠阳地区)。
1975年,划归广州市管辖。
1993年,撤销增城县,设立县级增城市,由广州市代管。
2014年,撤销县级增城市,设立广州市增城区。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增城区,位于广东省中部,广州市东部,珠江三角洲东北角。介于北纬23°5'—23°37',东经113°32'—114°0'之间。东界惠州市博罗县,西连广州市黄埔区,南与东莞市隔江相望,北接惠州市龙门县和广州市从化区,总面积1616.47平方千米。
气候
增城区地处南亚热带,北回归线经过区境北部,属海洋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为21.6℃,极端高温38.2℃,极端低温-1.9℃。其特点是炎热多雨、长夏无冬,全年可栽培作物。2020年平均气温22.8℃,较常年偏高0.7℃。
地质
增城区境域是一块古老山地,处于华夏系构造带与岭南东西向构造带的交接处,经历了加里东、印支、燕山与喜马拉雅等4个构造发育阶段,地质构造较为复杂。
地形地貌
增城区北部地势较高,南部较低。山地以低山为主,是九连山脉的延长部分,山脉呈东北与南西走向,平等排列的中山与低山,其间形成了东江与增江。丘陵地主要分布在中南部,南部是三角洲平原及河谷平原。
水文水利
增城区主要河流有东江、增江西福河,流域面积均超过500平方公里,此外还有6条流域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的河流。多年平均径流量19亿多立方米,过境客水179亿立方米。南部有潮水涌入。
有中型水库4座,小(一)型水库17座,小(二)型水库89座,山塘180多座。
土壤
增城区境内自然土壤分为黄壤、红壤、赤红壤、红色石灰岩、潮沙泥土等,黄壤、红壤、赤红壤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
自然资源
水资源
2019年,增城区水资源总量28.18亿立方米,较上年增加60.59%。2020年,全年降雨总量2033.1毫米,与常年2039.5毫米相比,基本持平。农村自来水普及率100%。
土地资源
增城区境内各类土地比较齐全,按国家土地分类,一、二级地类齐全,三级地类除个别特殊土地外都存在。一级地类中,农业用地205.28万亩,占84.91%。建设用地29.87万亩,占12.33%。未利用土地6.69万亩,占2.76%。
矿产资源
增城区已探明的主要矿产:金、银、铜、铁、锡、锰、钨、锯、错、钛铁、铝土、水晶、石英、钾长石、陶土、煤、石灰石、花岗岩、钮银矿、温泉等。
温泉资源
派潭镇高滩温泉日出水量3400吨,水温27℃~73 ℃,含有氟、硫、氯、钙、钾、锌等多种元素。
生物资源
增城区主要水域浮游植物55属85种,分属绿藻、硅藻、蓝藻、甲藻、隐藻、裸藻等六个门,其中以绿藻、硅藻门为主,其他四个门种类、数量均很少。鱼类共有36种。分属于5目,9科,25属。其中,异鱲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1998)保护动物名录;光倒刺鲃为珠江水系和华南地区特有的经济鱼类。
增城区植被属南亚热带季风雨林区。因长期开发利用,原始森林被次生阔叶林和人工林代替,林业用地98%被乔木林复盖。其结构和组成大致可分为5个类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人工阔叶林、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灌木林及草本群落。
增城区兰溪河保护区有较丰富的珍稀水生野生动物,其中有国家Ⅱ级保护动物细痣疣螈、花鳗鲡,广东省保护动物黄喉拟水龟、三线闭壳龟(金钱龟),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I的虎纹蛙等。其中,黄喉拟水龟具较高经济及观赏价值。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明弘治六年(1493),划东北部置龙门县
1957年,县境西部罗布洞村划入广州市。
2004年,撤销荔城镇,设立荔城、增江2个街道。朱村镇改为朱村街道,永和、沙埔、宁西、仙村镇并入新塘镇。镇龙、福和2镇并入中新镇,三江镇、沙庄街道并入石滩镇。
2005年,中新镇内原镇龙镇全境及永和镇贤江、禾丰、新庄、永岗等4个村划入广州市萝岗区
2019年,设立荔湖街道。荔城街道原管辖的罗岗、明星、光明、太平、五一、西瓜岭、三联等7个村和雁塔社区划归荔湖街道。设立宁西街道。永宁街道原管辖的冯村、中元、石迳、斯庄、路边、下元、郭村、湖中、百湖、湖东、九如、白水、章陂等13个村和宁西社区划归宁西街道。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6月,增城区下辖6个街道、7个镇:荔城街道增江街道朱村街道永宁街道荔湖街道宁西街道新塘镇石滩镇中新镇正果镇派潭镇小楼镇仙村镇。共有社区71个,行政村285个。区政府驻惠民路1号。
政治
领导班子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3年末,增城区常住人口158.67万人,城镇化率为74.8%。年末户籍人口111.74万人,其中,户籍出生人口1.49万人,出生率为13.49‰;死亡人口0.64万人,死亡率为5.79‰,自然增长人口0.85万人,自然增长率7.7‰。户籍迁入人口2.33万人,迁出人口0.2万人,机械增长人口2.13万人。
民族
增城区以汉族为主,相对较多的少数民族族别有壮族、土家族、苗族、瑶族。增城畲族原称瑶族,1962年8月,中央民族调查组定为畲族。聚居于增城区正果镇东南面的兰溪山区,是广州地区唯一的畲族聚居村。畲族人有自己的民族语言、民族服饰、民族风俗及图腾崇拜,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演变,民族居舍和服饰已基本与本地汉族相同。2014年有人口 355 人、79户,下设吓水、榕树、通坑3个合作社。畲族村以山区农业为主。
语言
增城是广府文化与客家文化交融的地区,境内居民历史上因迁入时间的先后,有“本地”人和“客家”人之分。“本地”人的先祖大部分是在秦、汉、晋、唐、宋各朝代从北方迁入,属于“广州话”系统;“客家”人主要则是从兴梅地区、韶关地区等后来迁入,故称“客家”。前者的人口数量约占增城区总人口的60%,后者人口数量约占40%。
增城境内的方言主要有粤语(本地话)和客家话。粤语增城话有20个声母,42个韵母,7个平调。增城客家话按先民的来源不同,有程乡话(当地称“沉乡”)与长宁话之分。程乡话以正果镇的客家话为代表,该镇客家先民大多数来自嘉应州(今梅州市);长宁话以派潭镇的客家话为代表,该镇客家先民大多数来自长宁县(今新丰县)。操程乡话的人口占全县总人口30%左右;操长宁话的人口占全县总人口10%左右。
宗教信仰
区境内宗教包括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
佛教以寺传教。增城佛教始见于北宋法空寺,北宋嘉祐年间(10561063),该寺僧人鉴圆创为祝厘之所,改名万寿寺。据清宣统《增城县志》记载,全县有寺庵25座。清末民初,这些寺庵大多有住持和尚、尼姑传播佛学,香火甚盛。群众中信佛教者甚众,但无法统计其人数。经多次战乱及抗日战争,大多数寺院被毁。建国后,所存寺院有的作他用,其建筑还保留至今的有万寿寺和正果寺。万寿寺,今在县总工会内,建筑物作县文物保存。正果寺,于1991年重修,作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增城传播道教最早的是宋代建的会仙观,据清宣统《增城县志》记载,会仙观在万寿寺右;有何仙姑祠在会仙观内,有翔凤观在南山塔侧,有三元宫在正果圩,另有酥醪别墅在县城东门对岸。民国初期,翔凤观已毁,其余有道人主持。抗日战争时期道人他去,道观年久失修,破烂不堪。抗战胜利后,民间有“火居道士”活动,群众信奉者众,但无法统计其人数。建国后,道观多塌毁或改建他用。80年代,仅有小楼镇的何仙姑家庙恢复一些宗教活动。
基督教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传入增城。当时英国安立间教会传教士在横望新屋村置教堂传教,有教徒百余人。据清宣统(增城县志》载,清末有外国教会传教士建立“福音堂”共14间。建国初期,增城基督教堂仍有:增城播道会、新塘基督礼贤会、新塘礼拜堂、石滩鸦山圣公会、仙村圣公会、县城基督教会,共有教徒585人,传教人员11人。1993年,县城民主街基督教堂拆建落成,教堂楼高4层,建筑面积565平方米。是年统计,全县有基督教信徒350人,有荔城1个基督教堂和新塘镇、福和镇、石滩镇鸦山村3个信徒聚会点。
增城天主教统属广州石室天主教总管。据清宣统《增城县志》载,光绪二十二年(1896)法国神父在县城萧郭巷(今西角巷)尾南向置建天主教堂,有教徒800余人。至1993年,有天主教信徒15人,到广州市一德路石室过礼拜。
经济
综述
2023年,增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52.4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以下简称同比)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7.85亿元,同比增长4.3%,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2.6%;第二产业增加值552.60亿元,同比增长6.5%,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29.3%;第三产业增加值832亿元,同比增长10.2%,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8.1%。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4.7:38.0:57.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1540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2991美元),增长5.8%。
2023年,增城区固定资产投资816.77亿元,同比下降6.9%。分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233.52亿元,同比下降14.9%;民间投资313.69亿元,同比下降17.1%;港澳台投资37.98亿元,同比增长29%;外商投资65.26亿元,同比下降21.7%。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3.73亿元,同比增长29.7%;第二产业投资256.09亿元,同比增长56.9%;第三产业投资556.95亿元,同比下降21.7%。从投资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221.50亿元,同比增长20.1%;高技术制造业投资86.92亿元,同比增长36.3%,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10.6%。其中,医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84.3%,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2.5%。
2023年,增城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9.52亿元,增长2.8%,其中税收收入73.15亿元,增长4.8%。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5.92亿元,同比下降10.8%。其中,教育支出47.49亿元,增长0.9%;农林水支出8.56亿元,增长6.8%;民生支出133.5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75.9%。
第一产业
2023年,增城区农作物播种面积85.1万亩,同比增长1.1%。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5.64万亩,同比增长0.4%,产量5.33万吨,同比下降3.3%;花生种植面积1.03万亩,产量0.2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6.3%、8.1%;花卉种植面积1.56万亩,同比下降1.9%;蔬菜种植面积65.41万亩,同比增长1.9%,蔬菜产量147.81万吨,同比增长3.5%。园林水果种植36.3万亩,产量36.4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7%、3.2%。其中,荔枝种植面积19.82万亩,同比增长0.5%,产量4.82万吨,同比增长4.2%。生猪出栏11.38万头,同比增长9.9%,猪肉产量1万吨,同比增长31%;家禽出栏626.32万只,同比增长41.1%,家禽肉产量0.95万吨,同比增长19.1%;白鸽出栏1512.95万只,同比增长10.6%,白鸽肉产量0.7万吨,同比增长8.6%。
2023年,增城区农业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4.42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种植业产值78.08亿元,同比增长2.7%;林业产值2.42亿元,同比增长108.1%;畜牧业产值11.83亿元,同比增长4.4%;渔业产值9.84亿元,同比增长4.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2.26亿元,同比增长7.9%。
第二产业
2023年,增城区全口径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8.7%。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82.55亿元,同比增长9.4%。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同比增长13.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同比增长6.1%,股份制企业同比增长3.3%,集体企业同比增长0.9%。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同比增长20.4%,重工业同比增长4.3%。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同比增长21.2%,中型企业同比增长16.0%,小微型企业同比增长2.4%。亿元以上企业实现总产值1609.15亿元,同比增长9.7%,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85.5%。
2023年,增城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88.5亿元,同比增长47.2%。亏损企业亏损总额14.6亿元,同比下降64.6%。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21亿元,同比增长53.8%;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96亿元,同比下降3.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1.2亿元,同比增长1倍。分行业门类看,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83.97亿元,同比增长39.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4.53亿元,同比增长26.5倍。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7.05元,比上年减少3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4.7%,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
2023年,增城区具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的建筑业企业88个, 同比增长1.1%,完成总产值297.19亿元,同比增长9.3%。实现利润总额13.6亿元,同比增长37.9%;利税总额14.7亿元,同比增长25.6%。
第三产业
2023年,增城区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09.6亿元,同比增长17.1%。分行业看,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0.11亿元,同比下降91.4%;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2.76亿元,同比下降40.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57.15亿元,同比增长62.2%;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26.27亿元,同比增长7.4%;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5.65亿元,同比增长2.1%;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2.3亿元,同比增长62.4%。
2023年,增城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8.83亿元,同比增长0.1%。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89.74亿元,同比增长0.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9.09亿元,同比增长0.1%。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达14942.26亿元,同比增长52.0%,限额以上零售业销售额223.21亿元,同比下降3.2%。
2023年,增城区进出口总额1052.62亿元,同比增长110.1%。其中,出口962.26亿元,同比增长168.8%;进口90.36亿元,同比下降36.8%。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871.9亿元。
截至2023年末,增城区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661.29亿元,同比增长7.4%。其中,个人储蓄存款余额1515.86亿元,增长12.3%;单位储蓄存款余额949.02亿元,下降4.9%。各项贷款余额2559.49亿元,同比增长8%。其中,短期贷款余额341.50亿元,下降4.4%;中长期贷款余额2101.15亿元,增长8.8%。中长期贷款中,个人消费贷款742.81亿元,下降3.1%。
社会事业
教育
截至2023年末,增城区有幼儿园264所,在园幼儿7.92万人;普通小学130所,招生3.36万人,在校生14.95万人,毕业生1.95万人,升学率为100%;初中52所,招生1.91万人,在校生5.09万人,毕业生1.30万人,升学率为97.5%;普通高中17所,招生0.64万人,在校生1.8万人,毕业生0.52万人,升学率为100%;中等职业学校3所,招生0.27万人,在校生0.78万人,毕业生0.28万人;技工院校11所,招生1.93万人,在校生4.68万人,毕业生1.3万人;普通高等教育学校10所,招生6.15万人,在校生15.56万人,毕业生5.11万人。
广州科技教育城位于增城区朱村街道,总用地面积15.39平方公里,一期将有13所职业院校入驻。2022年8月首批高校进驻。
医疗
截至2023年末,增城区各类卫生机构共有769个(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17个、卫生院10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0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机构1个、村卫生室271个。卫生技术人员10989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231人、注册护士5187人、药师588人、检验师330人。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医疗床位6411张,每10万人医疗床位404张。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15462例,死亡8人,发病率1011.12/10万人,死亡率0.52/10万人。各类卫生机构提供诊疗服务1256.63万人次。
科技
截至2023年末,增城区拥有专业技术人才8万人,同比增长7.4%。其中,高级职称技术人员0.41万人,比上年增加325人;中级职称技术人员1.89万人,比上年增加1249人;初级职称技术人员5.70万人,比上年增加3952人。
截至2023年末,增城区拥有各类技能人才5.86万人,同比增长6.7%。其中,高级及以上技能人才1.13万人,占比19.3%;中级工技能人才1.72万人,占比29.4%;初级工技能人才3.01万人,占比51.4%。专项职业能力人才1.41万人,增长0.4%;其他技能人才(合格证书+特种作业)0.56万人,增长0.2%。
截至2023年末,增城区县及县级以上国有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情报和文献机构4家,高新技术企业885家。全年专利授权总量5446件。现有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8个,法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1个,法定质量计量综合检测机构1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个,获得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64家,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1371家,获得3C产品认证的企业84家。
文化事业
截至2023年末,增城区拥有区级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镇街分馆12个,藏书量达224.28万本,区级体育馆、文化馆、博物馆各1个,文化馆镇街分馆13个。“三馆一站”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达15.68万平方米。有线数字电视累计注册16.20万台。
国家一级图书馆:广州市增城区图书馆
国家一级文化馆:广州市增城区文化馆
体育
2023年,增城区举办全民健身活动及各类群众性体育比赛共11项次,参加各类全民健身活动5850人。
社会保障
截至2023年末,增城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41.11万人,增长6.4%;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29.61万人,下降1.8%;参加失业保险34.84万人,增长10.6%;参加工伤保险39.07万人,增长8.2%;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医疗保险68.60万人,增长0.2%。
截至2023年末,增城区在册城乡低保对象8754人,其中城镇660人、农村8094人。现有社会福利机构585个,养老床位2397张,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13个。共发行销售福利彩票2464万元,筹集福利彩票公益金492.8万元,直接接收社会捐赠2167.9万元。现有注册志愿者14.2万人。
交通
公路
2020年,增城区镇通二级公路和行政村通水泥路及部分村通客运班车,自然村村道硬底化,完善城区和新塘城区公交班线。增城区公路通车里程2322.5公里。其中,高快速公路6条共189公里,国道3条共63.86公里,省道6条共238.98公里,县道10条共141公里,乡道1137.9公里,村道553.1公里。等级公路1366公里,其中,一级以上公路180.9公里,二级公路147.7公里。
增城区有增莞深高速、广河高速增从高速、广汕公路增城段、增派公路、增正公路、新新公路、荔三公路、坪中公路、石新公路,107国道324国道,省道S118、S119、S256、S355,广深高速广惠高速公路和广园东快速路,以及荔新公路
2023年,增城区规模以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营业收入58.79亿元,同比增长18.3%。全年接待游客2141.58万人次,旅游业营业收入173.34亿元,同比增长56.6%。年末公路通车里程2288.38公里,同比增长0.6%;高快速路及干道公路总里程726.59公里,同比增长3.4%。
铁路
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中心(新塘站)、新塘南站增城站增城西站
水运
2020年,增城区港口吞吐量449.29万吨,增长66.21%。旅客运输量2020.85万人次,下降42.84%。旅客运输周转量4.04亿人公里,下降34.78%。
公共交通
截至2018年3月,增城区共有公交线路58条,营运公交车409台,运营公交企业3家。
人文
综述
自古以来,增城汇集了道教文化、佛教文化、客家文化、广府文化、特色民俗文化等多种文化;涌现出崔与之、湛若水、郭继枚、吴秀峰等知名人物。近代时,增城是红色的土地,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浴血奋战、夺取胜利的光辉历程。
饮食
增城拥有1800多年历史,广府文化与客家文化和谐共处,衍生出的饮食文化既有正果云吞、兰溪濑粉、鹅汤糍等非遗美食又有岳村鲮鱼皮、派潭烧鸡、石滩全牛宴等特色美食。
正果云吞
正果云吞的历史可追溯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圩镇成为增城内仅次于县城与新塘的第三大镇。镇上最早做云吞买卖的是张培、吴培两家。至解放初期,张培、吴培的云吞店变身为供销社的饮食店。从此,正果云吞成了正果街坊和四方村民逢圩日必吃的一道美食。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张培、吴培在供销社饮食店的徒弟陆续开了云吞店,在正果镇的旧市场形成了“云吞一条街”。
派潭烧鸡
烧鸡秘制法原始地道,用柴烧红煤炉,放入原只增城本地生鸡离火高温焖烧15分钟,由于基本不用炭火,鸡身不容易烤焦,而且没有烧炭味,鸡香自然浓郁。
三江全牛宴
一头牛,身上除了牛毛、牛齿不能吃之外,其他的东西全都能做成菜,名曰“全牛宴”。全桌十二个菜。有牛鞭汤、秘制牛脚、胡椒浸牛柏叶、精炒牛生肠、胡椒炒牛欢喜、牛脑煎蛋、生煲牛肉饭等。
增城挂绿荔枝
增城挂绿,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特产。增城挂绿,是荔枝中的珍稀品种。品质佳,适应性强。果实成熟时红紫相间,一绿线直贯到底,“挂绿”一名因此而得。果肉细嫩、爽脆、清甜、幽香,特别之处是凝脂而不溢浆,用纱包裹,隔夜纸张仍干爽如故。
增城丝苗米
增城丝苗米,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04年09月20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增城丝苗米”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增城荔枝
增城荔枝,广东省增城市特产。增城荔枝,品种有桂味、仙进奉、挂绿、水晶球、糯米糍,其中桂味果实中等大,圆球形或近圆球形,果肩平,果顶浑圆。果肉乳白色,肉质厚实,细嫩爽脆,清甜多汁,有桂花香味。2019年,增城荔枝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
派潭凉粉草
派潭凉粉草,广东省增城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正宗的派潭凉粉草有红梗与青梗两种,培育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必须大于或等于10克/千克,pH值介乎5.5—7.5之间。此外,“正宗标准”对凉粉草的栽培密度也有严格要求,定植密度应该小于或等于6万株/公顷。2010年,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派潭凉粉草”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增城迟菜心
增城迟菜心,广东省增城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增城迟菜心为冬种蔬菜,立冬前栽种,经过90—120天才能收割,因其时至深冬才上市,比一般菜心要迟,所以称为迟菜心。正如俗话所云:“冬至到,菜心甜。”2010年,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增城迟菜心”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其他文化
万寿寺
万寿寺位于凤凰山的东南麓,紧邻会仙观。原址名为法空寺,是供奉如来佛、宾公佛等佛像的殿堂,由僧人圆鉴于宋嘉祐年间(1056-1063)创建。元末毁于兵燹,明洪武十五年(1382)设僧会司于此,洪武十八年(1385)重建。明朝万历年间(1573-1619),朝廷下自各地建造万寿寺,因该寺是向皇帝祝寿之所,增城县府便将法空寺改建为万寿寺。清乾隆十二年(1747)、嘉庆二十三年(1818)、光绪三十年(1904)、1960年、1991年和2006年均有重修。2013年更名为长寿寺。如今保留的长寿寺主殿,具有明显的明朝佛寺建筑风格,现被定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宋朝增城学宫与鹤岭山
鹤岭是位于荔城文化路与西园路之间的一座小山冈,即原增城人民政府旧址后面。鹤岭下的学宫始建于南宋开禧元年(1205),始建之初学宫占地5000多平方米,分“博文、果行、移忠、履信”四斋,曾于宋末毁于兵灾。
元至顺年间(1330-1333),增城县尹左祥致力于儒学教育,发现原增城县学宫在县衙旁边,不便于学术争鸣、交流和教育,于是重建增城学宫。为使增城县学宫合法化,左祥将学宫所在的山更名为“鹤岭”,谐“学领”之声。明清时期,该处一直是增城县的学宫所在地,为历代学生们勤学苦读的地方。建国后,学宫孔庙以及鹤岭东成为增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地,原学宫改建为增城中学。目前,学宫位于广州市增城区荔城街文化路11号原增城市政府大院内,学宫孔庙建筑仍保留。
百花林新石器时代遗址
新石器时代,是考古学家设定的一个时间区段,大约是从一万多年前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1957年,群爱村在百花林山地垦荒种田,挖出了一批石斧、石锛,经广东省文物考古队鉴定,是新石器时代人类使用的物品。后在百花美人石山上考察,认定百花林一带是新石器时代人类聚居的地方。目前,这批文物分别被广东省博物馆和增城区博物馆收藏。
增城区共有4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涵盖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文学、民俗、传统技艺、传统医药等9大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个,广州榄雕;广东省级项目3个,舞貔貅、何仙姑与挂绿的传说、畲族拜祖公图;广州市级项目4个,舞火狗、客家山歌“过山拉”、舞春牛、广东汉乐(增城);增城区级项目35个,竹雕、篆刻、罗派艺术粤剧、新塘帅府爷出巡过坊习俗、沙头竹席、黄塘头菜的制作技艺、剪纸、兰溪濑粉、灰雕、龙头雕刻(传统龙舟)技艺、荔枝木家具传统制作工艺、舞渔灯、宾公佛传说、舞麒麟、新塘鱼包、广东醒狮、击壤、花灯制作技艺、澳海老土豉油制作技艺、曲水流杯的传说、南山钓鱼台的传说、朱村鸡饭制作技艺、五柳菜制作技艺、章陂大头菜制作技艺、增城鹅汤糍制作技艺、正果云吞制作技艺、喜记避风塘炒蟹制作技艺、正果腊味制作技艺、派潭凉粉制作技艺、增城传统木雕、增城荔枝蒸馏酒制作技艺、增城竹升面制作技艺、毛茶制作技艺、董氏中医正骨疗法、增城传统书画装裱技艺。各级代表性传承人共42人。广东省级传承人2人,广州市级传承人5人,增城区级传承人35人。
广州榄雕
广州榄雕,是流行于广东省增城市一带的一种传统雕镌艺术,历史可以上溯到明清时期,以乌榄核为基本材料。广州榄雕刻工细腻精微,形态小巧玲珑,造型秀丽雅致,线条流畅生动。可以分座件、挂件、珠串、核舟等品类,技艺形式则包括浮雕、圆雕、镂空雕等。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客家山歌
被誉为增城客家人“土特产”的客家山歌“过山拉”是增城区民间音乐宝库中的瑰宝,在2009年成功申请为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据其区级代表性传承人曾婷婷介绍,增城的客家山歌有莲花调、采茶调、圣公调……等七、八种之多,唯独“过山拉”承载了增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项目的重任。
这种山歌调源于清朝中叶,是当地客家人在山区的特殊环境中,用高亢、悠长的声调,隔山对歌所形成的一种原生态山歌调。数百年来,这种山歌调在增城客家地区普遍流行,解放后人们用它来歌唱幸福新生活,原本以悲凉为主调的“过山拉”,与时俱进,增加了欢快热烈的元素。
客家山歌“过山拉”全面深刻地反映了增城客家人的社会历史、时代生活和风土人情,表达了客家人的思想感情和审美心理。它既有独唱,也有对唱,还有轮唱、合唱。现在,“过山拉”的表演形式多为男女对唱,讲究“一来一回”,内容既吐露哀愁,也表达喜悦,寄托祝福,传达爱情。时至今日,在增城区的增城广场乐湖湖畔、派潭广场、中新广场、正果广场等地,经常都有山歌表演,深受现场观众的喜爱。
风景名胜
综述
截至2015年,增城共有不可移动文物509处,可移动文物2197件(套),其中国家二级文物5件、国家三级文物163件,另有一般文物3500多件(套)。
重要景点
增城革命烈士纪念碑
增城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广州市增城区增江街道东桥东路90号。坐南朝北稍偏西,建筑占地面积496.8平方米,保护范围面积约1500平方米。碑呈四方塔状,实心,共分两级,高约12米,碑身正面塑“增城革命烈士纪念碑”九个红色大字,碑的底部镶嵌四面黑色大理石,刻有抗战历史碑文和烈士英名录。
2017年5月,被广州市党史研究室公布为广州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
增城雁塔
增城雁塔,被列为广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明万历二年倡建,有450余年历史。塔基为红色砖石雕刻构成,塔身用砖石砌成,整座塔为楼阁式,绿檐红窗,共七层,呈八角形,边长2.5米,高32米。塔的第一层北面开有一拱门,北向石拱门匾上镌刻“雁塔”二字。
增城博物馆
增城博物馆,成立于1984年,原旧址在增城凤凰山,是广州市首批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馆2017年竣工并正式对外开放。新馆整体建筑层高5层,建筑面积6544平方米,有国家二级文物5件,国家三级文物163件,一般文物3500多件(套)。
白水寨风景名胜区
白水寨风景名胜区,有丰富的温泉资源,水温28℃-73℃,日出水量4000吨。分为白水仙瀑景区(国家4A级景区)、大丰门景区、高滩温泉景区、车洞水车景区、牛牯嶂景区等景区。有中国大陆落差最大(428.5米)的高山瀑布——白水仙瀑。有围绕瀑布沿山修建号称“天南第一梯”的9999级登山步径,有九座海拔超千米的山峰,其中牛牯嶂为增城最高峰,海拔1088米。
著名人物
陈继兴
陈继兴,男,汉族,1954年8月生,广东增城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1977年9月参加工作。曾任河源市副市长、中共江门市委书记、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
吴秀峰
吴秀峰,广东增城新塘镇官道村人。1920年公费赴法勤工俭学,先后就读于巴黎大学和巴黎外交学院,1924年,在巴黎加入国民党。是享有盛誉的国际法学者和外交家,曾以国联秘书处工作人员身份参加国联李顿调查团,参与了联合国的创建,担任过国际劳工组织执行局副局长。直接受周恩来李济深领导,在外交战线和国际组织的工作中做出了重要贡献。曾任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第六届),民革中央常委(第五届、第六届),民革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务院参事等。
郭戈奇
郭戈奇,广东省增城市人,1916年出生于马来西亚。在延安期间,曾以《现代日报》记者的身份访问过朱德东北抗日联军高级将领等人。中共八大期间,郭戈奇曾负责丹麦共产党领袖的接待工作,并在毛泽东与国外共产党领袖的会见中担任翻译。曾任四川医学院(现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四川省侨联副主席。
吴介民
吴介民,生于广东增城,1938年9月赴延安陕北公学学习,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入延安马列学院学习。曾任东北民主联军24旅72团政治处主任,《红旗》杂志社编委会委员、党委书记、副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秘书长、秘书长。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阮海天
阮海天,增城仙村镇竹园涌人。抗战爆发后,奉命回增城重建中共组织,组建抗日人民武装,在神山小学以教师作掩护开展工作。1938年2月,中共仙村支部成立,阮海天任书记。10月,日军侵入增城,阮海天组成第三区常备队,任军事指挥。1955年调回广州军区分配工作。
吴政宏
吴政宏,1944年9月生,广东增城人。1961年从福和中学毕业后回家务农,1963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在广州军区武汉军区部队工作;1966年10月至1967年10月参加援越抗美作战。后任军事科学院作战理论和条令研究部部长。1997年7月晋升为少将军衔。
重要荣誉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7 18:21
目录
概述
名称衍变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