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分五色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mò fēn wǔ sè,是
中国画技法术语。
青、赤、黄、白、黑五色,合称五正色,简称五色。五色也泛指红、绿、紫、碧、流黄五种
间色。间字
本字为闲,读音为见。墨分五色,古人有两义:宋代以后
多指墨分浓淡,宋代以前多指浓淡不同的墨迹对应五色。
张彦远认为山水中的五色,随着阴晴和季节的变化而有不同的呈现,如果用墨把变化的特征大体表现出来,就会产生山青、
草绿、花赤、雪白等效果,不必涂上空青、
石绿、
丹砂、
铅粉等颜料。同理,凤鸟羽毛固然呈现五色,但墨画的凤鸟只要意思到了,也会给人五色杂陈的印象。
唐代以后,墨分五色更多地是谈论墨色的深浅,常常指焦、浓、重、淡、清。
焦墨是半干的墨汁,乌黑而有光泽。浓墨是深黑的墨汁,加了水分而不显光泽。重墨
含水比浓墨多,色相稍浅。淡墨的含水分较多,色相更浅。清墨只有极淡的墨迹,甚至全是水。从深浅浓淡的角度去对应五色,也未尝不可,比如浓如青,重如赤,淡如黄,清如白,焦如黑。古人声称鬼的面色青黑,意味着青色与浓墨对应。
彩墨画名叫
重彩,重彩往往以赤色作代词。元代画家
龚开画钟馗嫁妹,画面女子用重墨涂脸蛋,表示赤色的胭脂。
五代时,
科举考试揭榜时,用淡墨书写上榜人的名字,功能同朝廷通用的黄榜相似,表明淡墨与黄色对应。清墨的清,指的是透明,其实就是水墨的水。水墨的
画地是白纸,清墨可以视为白色。
或指焦、浓、重、淡、清;或指浓、淡、干、湿、黑;也有加“白”,合称“
六彩”的。实际乃指墨色运用上的丰富变化。清代
林纾用等量的墨汁,放置在五个碗内分别加以不等量的清水,用以作画来区分浓淡,理解不免机械。
在中国画里,“墨”并不是只被看成一种黑色。在一幅水墨画里,即使只用单一的墨色,也可使画面产生色彩的变化,完美地表现物象。“墨分五色”,那墨色有 “干、湿、浓、淡、焦”五种,如果加上“白”,就是“六彩”。其中“干”与“湿”是水分多少的比较;“浓”与“淡”是
色度深浅的比较;“焦”,在色度上深于“浓”;“白”,指纸上的空白,二者形成对比。各种墨色的特点及用途如下:
“干” 墨中水分少,常用于山石的皴擦,可产生苍劲、
虚灵的意趣。
“湿” 墨中加水多,与水调匀运用,多用于渲染,或雨景中的点叶、
点苔、使画面具有湿润之感,或用于
泼墨法,表现水墨淋漓的韵味。
水墨画里把墨色分成五种色度,那就是焦、浓、重、淡、清。这首先是要看所用墨本质上的好坏。用美国“气烟”所制的墨或墨精(上海制,有天字的,
有寿字的。)它只有焦有浓,淡已很难,更不用说清而有神。用
同治光绪时期的墨,也只有焦、重、淡几种色度,既不浓黑.又不清轻。一般说来,墨的五彩如下:(一)焦墨——即是把研成的墨汁在
砚池内经过半日的挥发,再用来画画中极其深重而又突出的部分。它是在
全幅画中特别黝黑的部分,黑而有光亮。(二)
浓墨—是说墨色的
黑度.仅次于焦墨。焦墨可能有光泽,浓墨因为加入水分,虽黑而无亮光。(三)重墨—这是对淡墨说的.它比浓墨水分更多些,比淡墨则又显出黑一些。(四)淡墨——水分加多,成了灰色的叫淡墨,(五)清墨,这在
墨彩上则是仅仅有一些淡灰色的影子,这影子去表现
朝雾夕烟似的模糊形象。总起来说,好的墨不但是能焦能浓,而且是能淡能清,这是根据制墨时捣杵次数的多少来决定的。至于画家使用水墨作到了清的墨彩,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古代画家能够善于用墨,画出清的墨彩的,宋代的
马远(号遥父),元代的
方从义(号方壶),清代的
恽寿平(号南田字正叔 1633年生)和清代的华秋岳(号新罗),他们都是长于用墨的画家,他们几家的山水画、花鸟画,还是水汪汪的,清而有神,这虽不完全关乎墨的本质,但墨的本质却和它有直接的关系。墨彩中的清而有神.是由其它深浅不同的墨彩衬托出来的。换句话说,也就是在一幅画的空白部分,画出某种事物的清淡影子,而这清淡影子,在这幅面面上却具有极其重要的表现价值,它反映着某
一时间空间的特点,使看的人深入画里,想像着这些影子里,埋藏着许许多多的事事物物。所以我们对这种画,认为是有余不尽,耐人寻味的。
展览介绍:“墨分五色”于2007年9月10日至10月5日在北京索家村国际艺术营B-07偏锋新艺术空间举行。“墨分五色”是偏锋新艺术空间重要的
艺术展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