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保口岸
连接东南亚、南亚的陆路通道
天保口岸是云南进入越南和连接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陆路通道。
发展历史
1954年3月1日,中越两国政府议定书将船头(天保)正式作为开放口岸。1979年1月关闭,1993年6月20日恢复开通。1993年2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天保口岸升格为国家一类口岸,正式成立了天保边防检查站。之后,边防、海关、商检等联检机构相继设立。
自1993年国务院批准天保口岸为国家级一类开放口岸后,在中越两国的精心培育下,天保—清水河口岸双边经济交流、技术合作领域不断拓展,现已步入繁荣、活跃的良性轨道。在中越双方的共同努力下,1998年实现了中国文山—越南河江车辆互通,为边境贸易和旅游的发展创造了较为便利的条件。
天保口岸所在地的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与越南河江省同文、安明、官坝、渭川、黄树皮、河江六县市接壤,国境线长达277公里。县内有天保国家口岸,董干口岸和13个边民互市点及108边境通道。
天保口岸位于麻栗坡县南部,与越南清水口岸对应。这里,文山到天保口岸的公路与越南2号国道相对接;这里,内距麻栗坡县城40公里,距州府所在地文山120公里,距省城昆明450公里;外距越南河江省省城24公里,距越南首都河内340公里。这里,是云南省通往越南首都河内取道最直最近的陆路通道。天保是我国最早通往越南的陆路交通干线之一,是云南省最早的对外通商口岸之一。历史上的“交址古道”就是经天保到达越南河江及内地。在中国的宋、元、明、清时代,中越商贾就用竹筏、木船等载货经天保口岸水路往返,创建早期中越贸易的历史。
天保口岸最早于光绪23年4月20日(1879年五月20日)正式设立。上世纪初,这里成为滇、、川、桂、粤与越南商贸往来的重要口岸。
1954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天保建立海关监督站和边境检查站,将天保确定为对越贸易通商口岸。
1993年2月,国务院批准恢复天保口岸为国家一类口岸。
1998年3月,实现了中国文山——越南河江的车辆互通,为中越双方贸易旅游发展创造了更良好的基础和条件。之后,两国商贸和旅游活动不断升温,双边经经济交流和技术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口岸经济成为麻栗坡乃至文山州重要的经济亮点。
2024年8月28日,天保口岸国际货场正式启用。国际货场于2021年3月开工建设,历时三年半,比计划工期提前半年完成建设任务。
截至2024年12月16日,中国董干—越南普棒边民通道今年以来出入境旅客突破20万人次,日均出入境旅客578人次,单日最高1140人次。
国际通道
为把天保口岸建成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大通道,州县党委政府及有关管理部门多次组织对口岸建设发展规划进行修编,使其更加科学和合理,以适应口岸发展的需要。特别是2003以来,当地党委政府把南温河乡政府机关由于马鹿塘电站上马而搬迁至天保与口岸建设结合起来考虑,对天保口岸修建性详细规划进行了修改完善,提出了新的规划。现口岸新规划面积为2.5平方公里,分为四大功能区,以船头大桥、盘龙河为界,东岸大桥以上为仓储加工区;大桥以下为旅游休闲度假区;西岸大桥以上为行政办公生活区;大桥以下为边境贸易区。
天保口岸作为国家一类口岸,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在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对外开放的角度看,天保口岸处于云南和大西南开放的前沿,是对外开放的桥梁和纽带;站在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高度上,天保口岸是通往东南亚的国际大通道,是连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要平台。
西部大开发和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给云南交通建设带来了发展机遇,也为天保口岸的发展带来了机遇。抓住这一机遇,文山州正在构建连接天保口岸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文山民用机场323国道高等级公路富宁港、文(山)船(头)高等级公路建成后,天保口岸的大通道优势将充分显现出来:陆路,通过323国道高等级公路与内地和沿海连接,文山至天保口岸高等级公路与越南2号国道高等级公路对接;航空,文山飞机场通过昆明机场连接国内国际机场;水路,通过富宁港与广西防城港连接,连接国内国际大港口,从而实现通边达海。交通的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使天保口岸大通道作用更加凸现,天保口岸将在更大的范围、更大的领域发挥优势,在内连外引中形成“通道经济”,为双边和多边合作,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更大的发展。
天保口岸自恢复通关以来,在国家和省、州的关心支持下,中共麻栗坡县委、县人民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开南门、走向亚太”的战略设想,认真落实州委、州人民政府将“搞活天保口岸”列入全州“六大工作重点”的重大战略举措,紧密结合县情,积极调整思路,狠抓口岸软硬环境建设,不断完善口岸整体服务功能,努力优化投资服务环境有力地推动了天保口岸经济发展。
参考资料
天保口岸.麻栗坡县人民政府.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8 08:51
目录
概述
发展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