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医院
古代掌管医疗卫生事业的机构
太医院,掌管医疗卫生事业的机构,是御用的医疗衙门。太医之名,古已有之。汉朝太常属官,唐、宋设太医署及局,仍隶属太常。金朝始称太医院,隶属于宣徽院元朝时,太医院始为独立性机构。明朝建国前设医学提举司,后改名太医监。吴元年(1367)改监为院,秩正三品,设院使、同知、院判等医官。洪武十四年(1381)降为正五品,俱授以文官散阶。洪武二十二年(1389),改医官名称,设正官院使一人,正五品。院判二人,正六品。下属机构有惠民药局和生药库,以及制作膏丹丸散的作坊。
机构职责
太医院使的职掌为医疗事务,由院判辅佐。其职掌:一、药品的收贮、辨别和保管。生药库是太医院收贮药材之处。洪武六年(1373)设御药局,又称御药房。药材按其产地身全国定额征收。嘉靖十五年(1536)改名圣济殿。由太医院选御医、医士轮流供值。二、疾病的治疗。首先是为皇帝及其后妃看病。为皇室诊病,吉凶莫测,要担很大的风险。其次,还为王公、大臣或外国君长诊治。有时太医院也奉命派员往军营、监狱等处诊病。三、施舍药品,为民诊病。由惠民药局具体负责。此外,太医院还负责外地府州县惠民药局及边关卫所医官、医士、医生的选派和考核。
历史沿革
金朝
金朝始设太医院,取待辽之太医局而主管医政及医药事物。其隶属于宣徽院。太医院”提点,正五品;使,从五品;副使,从六品;判官,从八品。掌诸医药总判院事”。金朝太医院兼有医学教育之功能。管勾,从九品,此职之设与医学教育有关。
元朝
元朝太医院掌管一切医药事务,领各属医职,使它变成了一个纯粹的医药管理机构。从太医院官吏的品秩看,都普遍高于以往任何朝代。因此,不论是纵向比较还是与同期医药机构之横向比较,此时的太医院从品秩规格到实际职能都大大提高和加强了。
明朝
明朝医政管理受中央集权思想的影响,出现了医药集中统一管理的局面。宫廷医药机构御药房、生药库、安乐堂、典药局及王府良医所、地方医学教育机构等都与医药管理中枢太医院发生直接的或间接的联系。与医药有关的事宜,一般都经过太医院的协调处置而后实行。
两京太医院均下设惠民药局和生药库,这些机构也分别设大使、副使等官,这些医官一般由太医院委派。太医院的工作一般受礼部制约。明朝太医院的功能概况起来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
(1)负责贯彻皇帝的医药诏令:封建社会中的医药政策基本上以皇帝的医药诏令为主要内容,因而医政管理机构很少独立制订政策,但是具有执行或监督执行政策的职责。尽管有时通过礼部或直接向皇帝提出题奏,经获准后方变为政策而行贯彻,但其主要的职责还是受命于皇帝而行事。如嘉靖二十年五月丁酉,因京师疫疠流行,皇帝命太医院差官顺天府措置药物,设法给惠。太医院遵照旨意,组织实施办理。另如万历十五年太医院奉皇帝命选良医分拨五城诊视给药。如此等等,都说明了太医院具有奉皇帝诏令而行事的职能。
(2)医生的征召、选任、罢黜:明朝医生的征召选任罢黜权利由太医院掌握。万历二十一年(1593)五月,礼部题奏太医院管理医生的六项职责得到了皇帝认可。这六项职责是:“一预授填注,二分科顶利,三内外通叙,四大考等第,五甄别医官,六收补习学”。这六项职责实际上是对明朝太医院医生管理职责的一个总结。
(3)医官的差派:明朝太医院不仅负责征召选任罢黜医生的工作,而且还负责向诸王府良医所、全国各府、州、县、监狱、国子监、会同馆、边关卫所、村镇等选派医生。一般选派的办法大致与隆庆期间的规定大同小异。隆庆五年(1571)规定:内府、书堂等处准照边关事例,一年一换。边关差1次,相当于书堂等处差2次,都按2年论,9年期满升职。万历二年(1574),又规定应差人员的先后次序为先及内殿考出二等医生,次及二等冠带医士年资较深者,再次及内殿考出三等医士。考出的一等医士则大都补充御医队伍。
(4)皇室医疗服务:为皇帝及皇室人员的医疗服务,这是太医院的一项重要功能。凡太医院院使、院判、御医等,每天要在内府御药房分两班轮值供事。帝王出巡则由太医院官随从侍俸,如永乐六年(1408)八月,礼部议奏皇帝巡狩事宜内,就有拟定随从太医院堂上官2员、御医2员、生药库2员、吏目3人,医士选择⅔等内容。除皇帝个人的医疗保健外,皇子、宫妃、大臣、外宾等患病也常由太医院选派良医前往诊视。洪武二十六年(1393)还规定:凡内外官吏有告老疾者,付太医院转行惠民局委官相视,明白具奏。如不堪医治,奏放为民。如急难医治,具奏放回原籍,等痊愈时再听候吏部任用。
(5)医生的培养教育:明朝中央没有专设医学教育机构,医学生的培养任务也由太医院兼管完成。但此时太医院医学生数量远比不上唐宋,且其主要目的是为太医院培养医生,而为社会培养医生的任务主要由地方来承担。
(6)对其他医药机构的管理机制:太医院对御药房的管理是通过选派太医院御医兼任御药房提督太监等职的形式实现的。对生药库、惠民药局、安乐堂、典药局等医药机构的制约也是通过御医兼职或由太医院提名委派医官任职的形式实现的。通过这种协调、制约,使明朝医药管理初步形成了一种有机的体系,杜绝了各行其事的弊端。
清朝
清朝太医院承袭于明朝,隶属于礼部,除明朝太医院治则外,清朝太医院还负责医书修撰。由太医院判吴谦总修而成的《医宗金鉴》一书,自乾隆时作为医学教科书以后,一直到清末沿用了160多年,这对于医学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
分科治疗方面,太医院对中医分科呈递减趋势,从清初沿用明朝11科,即大方脉(内科)、小方脉(儿科)、伤寒、妇人、疮疡、针灸、眼科、口齿、咽喉、正骨、痘疹科。至同治五年(1866)仅剩即大方脉、小方脉、外科、眼科、口齿科。伤寒、妇人并入大方脉。
考试制度方面,同治五年(1866),改设医学馆后,改太医院旧制四季考为二季考。即在仲春仲秋为之。凡交月课之医士、恩粮生、肄业生统由堂官面考二艺。正式考题多本《医宗金鉴》《伤寒论》《金匮要略》,间用《内经》《难经》。每到寅、申年,太医院院使、院判会同礼部堂官共同主持会考。除御医免考外,所有吏目以下各员生均一律参加会考。会考时备卷受卷均由收掌官批阅,由教习评定等第,由太医院堂官封送礼部复勘后,太医院拆封咨行,吏部和礼部注册。遇有上一级空缺,太医院咨行吏礼查核后,奏咨补用。考取一二等者,如无处分事故,按名挨次拟补;三等者,照旧供职,暂停升转;四等者,罚停会考一次;不列等者,革职留院效力,下届仍准入考。此外,太医院在光绪三十四年奏设的新医学馆,其考试规程和学部奏定中学堂考试章程相同,清朝中医考试规程之严密,值得当今借鉴。
部门设置
太医院有专业医务人员,称医士、医生。医士的地位高于医生。院内医术分十三科(大方脉、小方脉、妇人、针灸、眼、口齿、接骨、伤寒、咽喉、按摩等)。凡在太医院任官,诸如医官、医生、医士等,都要经过专门训练。其来源是选医家子弟,经考选入院,称医生,由医官系统教授,分十三科经考试合格后,方能任为医士。弘治五年(1492)规定,习医人员,每季考试,至三年或五年后,选择通晓其业者收充医士,未通晓者,习医一年再考,三考不过,令其返乡。对在职的医生、医士亦有严格的考核。经过严格考试而选择出来的医生、医士,一般说来都具有相当高的专业技能。尤其是在他们从的医过程中,又有定期考核,优存劣汰,使其素质得到保证。同时,因他们从医,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疑难病症,便会以会诊的方式共同探讨,各抒己见,直至治愈。所以太医院又具有医学研究的性质。
参考资料
太医院.故宫博物院.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03 14:48
目录
概述
机构职责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