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古城
江苏如皋古城
如皋古城位于江苏省如皋市,分内城和外城,外圆内方,形似古钱
地名来源
如皋得名有两说。
一说起源于和《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御以如皋射雉”相关的历史故事。据传,昔时有一位贾大夫,相貌丑陋,却娶得一位美貌的妻子。妻子见丈夫貌丑,整日郁郁寡欢,三年不说不笑。为了博得娇妻欢心,有一天贾大夫带上妻子“御以如皋,射雉”,一箭就射中一只野鸡。妻子很高兴,始解颜谈笑。贾大夫感慨地对人说:“人的才能不能少啊!我若不会射箭,妻子就会始终不和我说话。”这里所讲的“如”是到的意思,“皋”则是水边高地。后来人们就将贾大夫当年射雉的地方取名为“如皋港”,港边的村庄则定名为“如皋村”。
东晋义熙七年建县时,据此定县名为“如皋”。据《太平寰宇记》载:“县西百五十步有如皋港,港侧有如皋村,县因以为名。”据考证,如皋港就是今天如城镇丰乐桥西的秀水港
如皋得名的另一说,则以如皋位于长江北岸沙咀上,平畴弥望,取《荀子·大略篇》中的“望其圹,皋如也”之义为名。
历史沿革
如皋建县前为如皋村。东晋义熙七年(公元411年)如皋建县后为县治所在地。东晋置县时,古如皋县治已具一定规模,范围约在今内城河区域内,中山路两侧。县衙位于古运盐河北岸(今如城广福路),在县衙的东西河上建有“东惠政桥”“西惠政桥”。除县衙外,县治有街道、庙宇等。“北周至隋开皇初年,如皋蒲涛临江三县均被海水湮没或侵蚀,三县均废”(民国《如皋县志》),东晋古县治亦被浸没。今如城东水关至新皋桥东中山路段两侧地下3米左右深处多次发现东晋古县城遗迹。
唐文宗太和五年(公元831年)置如皋镇。如皋集镇在古运盐河(今通扬运河)北岸,东西长约500米。日本圆仁和尚《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载:“二十日,卯毕,到赤岸村。问土人,答云:‘从此间行百二十里(当为二十里),有如皋镇。’暂行有堰,掘开坚壕发去,进堰有如皋院(为盐业机构),......比至午时,水路北岸杨柳相连。未时到如皋,茶店暂停,掘沟北岸,店家相连,射手丈部贞名等从大使所来,云:‘从此行半里,西头即镇家(镇衙所在地),大使(日本遣唐使)等居此,未向县家(设于今泰州海陵县衙)。’”“二十一日卯时,由如皋沿掘沟向西北去县家,沿途富贵家相连,专无阻隙。暂行未几,人家渐疏,已是镇家四围矣”。
南唐保大十年(公元952年),如皋场升为如皋县,恢复如皋县,如皋镇复为县治,治所移至古运盐河南岸,此后如皋镇一直为县治所在地。
北宋庆历年间,宋庆历初,县治“居民户逾五千”,县令许元始建谯门(即城门楼),是为如皋城池雏形。元末,县城建筑物多毁于兵燹。陈基《如皋县》诗叹:“井邑无人烟”“牢落徒四壁”。
明洪武年间,知县宗行简再建谯门。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知县胡昂将县衙由古运盐河北岸移至南岸(今中山路与海阳路交叉口东北侧),浚治运盐河西南支流,环抱县衙成玉带河(今内城河)。
明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知县吴宗元将谯门改建为三间谯楼,在县衙前面。谯楼上设钟鼓,晨昏敲钟击鼓报时辰,并作记勒石。
明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知县刘永准划定了城池,建起六座城门:东门叫先春门,在迎春桥西堍;西门叫丰乐门,在丰乐桥东堍;南门叫宣化门,在闸桥北堍;北门叫北极门,在西惠政桥(后改名范家桥)南堍;东南门叫集贤门,在集贤桥(今名冒家桥)北堍;东北门叫拱辰门,在东惠政桥(后改名贾家桥)南堍。那时,只有城门没有城墙,仅有一条玉带过河环绕。河上建有众多石桥、砖桥,除以上六座城门外的桥梁外,有名的还有玉带桥、太平桥、沙家虹桥、望月桥、曹家桥、燕桥雁桥文德桥武定桥等。
明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为抗击倭寇,邑人李镇倡议筑城御倭,巡抚都御史郑晓奏发白银2.8万两,修筑新城,辟城门四座,均建有谯楼由知县陈雍负责实施,一年完工。城凡七里,总长一千二百九十六丈,高二丈五尺,上阔五丈,下阔七丈。东门名靖海门,西门名饯日门,南门名澄江门,北门名拱极门。门外各设吊桥一座,东边和北边各建水关一座(东水关北水关),城外环以宽阔的濠河。
明万历二十年(1592)知县王以蒙加筑月城。万历二十七年(1599)知县张星于城墙加筑敌台13座。清雍正十二年(1734)农历六月,大风雨冲毁城垣16段,约250余米,两水关依故。乾隆三十年(1768)知县崔正音、高邮知州何廷模(原任如皋知县)奉委领帑修城。何廷模承办西、南两门,崔正音承办东、北两门,费时3年,耗白银35967两3钱。乾隆五十八年(1793)、道光十五年(1835)、咸丰三年(1853)、咸丰十一年(1861)、同治二年(1863)先后6次修葺,两水关亦作适当修葺。此后,城垣多年失修。至清光绪年间,宣化、拱宸2门已不存在。
至清代中叶,如皋城人口渐稠,范围逐渐向郊外延伸。民国14年(1925年),开始修补道路,开凿公井,并将高石桥改平,方便行人。直至民国年间,如皋城垣的轮廓尚保存完好,民国17年,国民政府如皋县政府建设局成立,先后疏浚内外城河,填平废河,建菜场及中山钟楼
民国年间,战事累发特别是日本侵略军进犯,给如皋城以极大破坏,部分城垣毁于战火或被拆除。至民国34年(1945年),如皋城城垣已破败不堪。
民国35年8月,国民政府如皋县政府征民夫万人,修补残坏城垣1500米。是年,如皋城城门、水关为内外砖砌,其余均为外砖内土,上窄下宽,外面每隔一段有凸出的箭垛;内面每隔一段有砖砌的流水道;顶上砖铺,朝外有女墙。城砖大小不一,有35×17×7.1(厘米)、30×13.5×7(厘米)、24.5×17.6×8(厘米)等数种,砌时用糯米煮汁调拌石灰砌成。城门外包铁板,各门顶上建有城楼,城外濠河环绕。靖海门北辟东水关,拱极门西辟北水关。
解放战争时期,如皋城城垣再次遭战火损坏,至1949年,城垣顶部被拆除,墙体高度普遍降低,且多处倾塌。
1945年9月,新四军第一次解放如城后对如皋古城墙进行拆除。群众拆了城墙可以把墙砖运回去铺猪圈。据说当时远乡的吴窑磨头江安等地也有群众参与,那里群众家里留存的猪圈里仍有拆除的古城墙砖。国民党军队回来后,又把没有运走墙砖及墙土围绕老的城墙堆了一圈,以当堡垒。
1946年8月,国民政府如皋县政府征民夫万人,修补残坏城垣1500米。
1951年,兴建新皋桥,拆除残破城墙,凿公井3口,添路灯50余盏,设菜场1处,大修水仓数处,修文德、武定等桥梁8座,修下水道数处,修公井4口,修道路340多米,并开辟西南城门、疏浚城河等,拆卸北门外石坊。7月,县政府因城墙多处倾塌,且城门隘窄,阻碍交通,报经苏北行政公署批准,拆除城垣,仅保留东水关。城砖部分用于建造烈士馆及大会堂。
1952年11月及次年1月,先后拓宽南大街及东西大街,建设海阳路和跃进路(今中山路)。同时疏浚市河,填平淤废河塘,建居民点。
1969年冬,城北濠河拓宽取直,填平北门外已淤塞的古运盐河筑普庆路。1970—1976年,玉带、众善、前进、健康、文德、武定及南北二门吊桥改建成水泥钢筋桥。
1990年10月10日,在人民公园(现水绘园)北侧收集原有城砖重建城墙96.2米。
2001年8月至2002年1月28日,内外城河整治。
2003年5月在旧城东南侧定慧寺旁利用旧城砖恢复文昌阁
2006年在东门外城河内侧利用新材料复建靖海门,城墙高12米。
2006年起,市委、市政府投资1.5亿元,实施水绘园风景区保护和扩建工程,实施东大街集贤里历史街区保护性改造工程。
2008年,西延复建城墙56米;复建敌台一座,置于外城河外侧。
2009年,复建“集贤”牌坊一座,位于冒家巷南端,冒家桥北堍,作为历史上的集贤门和集贤街北端集贤牌坊的一个标志性建筑。
地理概况
如皋平原最早成陆的地方位于扬泰古沙嘴最东端的海安如皋一带。青墩新石器遗址的发现及随后的研究证实,距今6000年前,如皋周边今南通西北部已经成陆,并有人类活动。
如皋平原是长江上游泥沙冲击与黄海海水顶冲共同作用,与南通地区诸沙洲连接而成。如皋平原地形地貌“状如覆釜”,即周边低、中间高,最高处在如皋古城老县治处,高程6.0米(废黄河高程)。海安镇以东一般高程由3.5到5.0米,以西里下河地区则低至1.6至3.5米;如皋南部沿江一般在2至5米。
从地质上看,在长江古入海口改道之前,如皋位于江南;从上文化层遗存看,4000~5300年前,如皋先民传承的是良渚文化
城市建设
如皋县城今称如城镇,位于县境中心偏北。春秋时为如皋村。原址在今西门秀水港。东晋置县时,村镇中心延伸到了今丰乐桥东。唐代,如皋经济发展较快,置如皋镇(如皋场),店家相连,商业兴起。宋代,市坊基本形成。仁宗庆历(1041~1048年)初,全镇居民户逾5000,县令许元始建谯门。元末,县城建筑物被毁,陈基诗《过如皋》称之“井邑无人烟”。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知县刘永准始建如皋城垣,建城门6座,城周以玉带河环绕。三十三年,知县陈雍扩筑新城,周7里,建城门4座及东、北二水关,外凿新濠河长4208米。全城分东、西、南3条大街成丁字形格局。北端沿河为街,南端略有曲折。城厢沟渠纵横,民宅多临河而建。至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全城有10街、18巷。清代,全县农村植棉,家庭手工业亦随之兴旺,促进了商业的繁荣。清初如皋商业以“盐、当(典当)、米、木、布、药材”6行为大。至乾隆年间,全县经济发达、富裕,有“金如皋”之称。嘉庆九年(1804年),全城有11街66巷。至道光十八年(1838年),全县人口规模百万。
民国初年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如皋经济建设稳步发展。全城有11街83巷。民国14年(1925年)后,修筑道路桥梁,开凿公井。17年,县建设局先后疏浚内外城河,建菜市场及中山钟楼。19年,将市河(玉带河)东起泰平桥,西至沙家虹桥河段填平为中山路。27年春,日军侵占如皋,东、北、南门外房屋遭日寇焚毁,城内房屋亦遭破坏。35年秋,国民党军队在城内拆挖铺路砖石建筑碉堡,至使部分巷道遂成泥路。
建国初,恢复市政建设。1951年7月,经苏北行政公署批准,拆除城垣,辟建环城路,仅存东水关。翌年,城北濠河列入通扬运河疏浚。1958年10月,成立如城拓宽街道委员会,发动群众参加县城道路建设。同年,组织6000余人,拆除南大街拓宽成南北向的海阳路。1959年出动万余人,一夜之间拆除东西大街(东城门至西城门)千余间旧屋,拓宽成跃进路,与海阳路形成“丁”字形街道。同年11月,成立疏浚市河办公室,疏浚市河,至翌年1月初完竣。沿河植树绿化,并于北水关建提水站。1960年,拓宽西门外大街为和平路。1969年冬,城北门外通扬运河段改道,填平原河段筑普庆路,城区向北拓展。1975年建成如皋自来水厂。
80年代,如皋市政建设步伐加快。1982年5月,省人民政府批准如皋县城总体规划。1985年,拓建跃进东路。翌年,拓建海阳路南门至外环路段。1987年拓建新生路。1988年拓建环城西路、筑环城东路。翌年,筑宁海路、东皋路。拓筑环城南路、环城北路。全城形成内外二城河、内外三环路,由内向外逐层扩展。这一时期,新建东皋、蒲行口、健康、肉联厂等住宅新村。1990年县城——如城镇政区面积达8.5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为6.21平方千米,县城人口7.84万人。
1991年2月6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如皋县,设立如皋市。全市行政区域面积1593平方千米,全市总人口142.72万人。1992年,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如皋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开始启动。同年底,如皋城市人口达20.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1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23.5平方千米。建成区范围大体北至环城北路,东至东皋路,南至环城南路,西至东风河、环城西路一线。
遗址发掘
1969年,建筑工人开筑如城跃进路地下水道时,在冒家巷北端西侧邮电大楼建筑工地地下约3米处,发现有青石板铺成的与原如皋城石板街道十分相似的道路及一些残砖破瓦。挖出部分的石板街道东西长约10米,发现的瓦片大于常见之瓦,长宽均约33厘米。其时,未引起有关方面重视,未取出石板,亦未进一步向两端开挖。
1973年,县百货公司施工工地(今中山路海阳路交叉口西南侧)地下约3米处,发现古河流、猪圈遗迹,河流由百货公司向东北菜场巷方向延伸,猪圈位于河岸边。
1979年,如城清泉浴室(今中山路与安定步行街交叉口东侧)开工建设,在地下约3米处,再次发现古水井、茅厕遗迹,古井井栏用砖略呈弧形,顶端有榫头、榫眼。此后,“地下古如皋”引起全县文物界高度重视,并开始结合工程建设有意识挖掘、考证。
1995年,原如皋中学礼堂(今如皋初中校园内)西侧地下约3米处,挖出原关帝庙墙砖200余块,上有“如皋制造”4字。经考证,南唐保大十年(952年)如皋县衙重建于运盐河南,原址改建为道观,明代为关王庙,后更名关岳庙,此处应为古关岳庙遗迹。
1996—2004年,如城第四中学(今信合大楼附近)、东水关等处先后发现地下古水井40余口,并出土十尊20多厘米高塑金弥勒佛、古陶器及大量陶瓷碎片。地下古水井与此前挖出的地下石板街道、古茅厕及没有上盖的猪圈等,均有遭江海激浪冲刷的痕迹。
根据《如皋县志》“北周至隋开皇初年,如皋蒲涛临江三县均被海水湮没或侵蚀,三县均废”的记载,考证确认今如城地下约3米处,存在古如皋城遗迹。
保护现状
形似古钱又如玉带的内外城河,其形为国内少见,被著名园林大师、同济大学教授陈从周誉为“双环城”。近年来,如皋市建设局坚持美化城市与古城保护并举,科学规划,精心运作。千年古城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
内外城河沿线有春秋遗址射雉亭、明代高桥迎春桥、千年古刹定慧禅寺、名人辈出的集贤里、冠甲江淮的灵威观、纪念宋代名人范仲淹的范公苑等历史文化景点10余处。内外城河上架有形状各异桥梁29座,承载着许多美妙传说和故事。双环河两岸白石护栏蜿蜒若龙,沿线树木葱郁、百花争艳。 “水环城,城包水”奇特景观成就古城如皋独具魅力的风光带。
参考资料
如皋市.江苏省人民政府.
如皋市志(上).南通史志网.
如皋城的水关.江海晚报数字报纸文章.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29 15:56
目录
概述
地名来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