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州窑,位于今浙江
金华地区,在金华、兰溪、义乌、东阳、永康、武义、衢州、江山等地均发现遗址。唐代属婺州,故名婺州窑。婺州窑瓷器以青瓷为主,还烧黑、褐、
花釉、
乳浊釉和
彩绘瓷。婺州窑始烧于汉晋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到元,盛于唐、宋,终于元代。
婺州窑位于今
浙江金华地区,在
金华、兰溪、
义乌、东阳、永康、武义、
衢州、江山等地均发现遗址。唐代属婺州,故名婺州窑。婺州窑瓷器以青瓷为主,还烧黑、褐、花釉、乳浊釉和采绘瓷。始烧于汉经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到元,
盛于唐、宋,终于元代。唐、宋时窑场遍布今金华、衢州两市所属各县,形成了一个独特而完整的婺州窑系。唐代婺州窑以出产
茶碗出名,
陆羽《
茶经》把婺州生产的青瓷碗列为第三位。唐代窑址现已发现4处,有各式碗、多角形短流壶、
双耳罐、黑褐釉及
青釉褐斑蟠龙纹瓶。褐斑装饰始于
东晋,五朱堂著录有东晋青釉褐斑瓷标本。宋代有青釉
双系瓶、堆塑瓶、四柄瓶、枕等。
所产瓷器以青瓷为主,兼烧黑、褐、花釉、乳浊釉瓷和彩绘瓷。婺州窑自西晋晚期开始使用红色粘土做坯料,烧成后的胎呈深紫色或深灰色。由于使用了白色化妆土,釉层滋润柔和,釉色在青灰或青黄中微泛褐色。但釉面开裂,开裂处往往有奶黄色或奶白色的结晶体析出,是婺州窑青瓷的特殊现象。至宋代,在它的精致产品中,还出现过色泽青翠,
豆青、草青,粉绿等色调。并有光泽感。
主要产品有
盘口壶、碗、盆、碟、
水盂、
盏托、瓶、谷仓、
鸡笼、水井等。制作较为粗糙,产量不高,属民间用瓷,胎质不大坚致,色泽呈深紫或深灰色,使用白色
化妆土,釉层滋润柔和,釉色青
黄带灰或泛紫。唐代时创烧乳浊釉瓷,釉中有星星点点的奶白色,也出现在釉层开裂处,这是
婺州青瓷最独特引人入胜之处,因而一直盛烧不衰,延续到宋、元。婺州窑瓷器装饰简朴,均为刻划花纹,风格文雅大方。
产品造型上与
越窑类似,但婺州窑有自己独特的造型。如三国时的人形互联,三圆柱形足水盂,西晋时雕贻龙纹
盘口瓶,唐代的黑褐釉及
青釉褐斑蟠龙纹瓶、
多角瓶,五代至宋代有雕塑纹瓶、四柄瓶、
粮罂瓶等。
(1)
三国时期的胎普遍呈浅灰色,断面较粗,没有完全烧结。
西晋以后,一部分产品改用含铁量较高的红色粘土作坯,胎色较深,多呈深灰或紫色。唐至宋胎色呈深灰或紫色。
(2)三国时期釉色一般呈淡青色,也有呈青灰或青中
泛黄的。釉层厚薄不匀,常凝聚成芝麻点状,釉面开
冰裂纹,在
胎釉结合不紧密和釉面开裂处,往往有奶白色的结
晶体析出,这是婺州窑青瓷特有的一种现象。西晋晚期釉色青灰或青黄中泛一点褐色,釉面开裂和晶体析出更多。南朝时釉色普遍呈青黄色,易剥落。唐至宋釉色青黄,带灰或泛紫,釉面开裂处仍可见星星点点的奶
白色晶体析出。宋代的精致产品中,也出现过色泽青翠的色调,并具有较强光泽感。
(3)婺州窑的历代制品均属一般民间用瓷,品种比越窑少,主要生产盘口壶、罐、碗、盆、碟、水盂、盏托、瓶等日用器皿。三国西晋时曾生产猪圈、鸡笼、谷仓、水井等
明器。产品的种类和造型多数与越窑、
瓯窑类似,独特的造型有三国时的人形
五联罐、三圆柱形足水盂,西晋时
堆贴龙纹盘口瓶,唐代的
蟠龙瓶、
多角瓶,五代至宋的堆纹盖瓶、
粮罂瓶等。其中多角瓶为直口圆腹,腹部一般呈三级葫芦形,上小下大,每级装圆锥形角个,至宋代演变成堆纹瓶,肩腹部
堆塑人物、飞鸟及禽兽等,均为明器。
婺州窑在今浙江中部的金华地区。秦汉时属
会稽郡,
孙吴宝鼎元年分置会稽郡置
东阳郡,郡治设在
金华山之阳,激水之东,故名东阳。隋平陈,结束南北分裂,将会稽、东阳改置吴州,开皇九年又分吴州置婺州。炀帝初改婺州为东阳郡,直至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改东阳郡为婺州,隶越州。
五十年代以来,在金华地区各县三国至隋代的墓葬中出土了大批
青瓷器,同时在
武义县发现
西晋瓷窑遗址。墓葬和瓷窑遗址中所出的瓷器,既与越窑不同,又和瓯窑有别,而与唐宋时期的婺州窑瓷器,在胎釉质地,成型和装饰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渊源关系,应该是婺州窑早期的产品。
三国时期的婺州窑青瓷,胎普遍呈浅灰色,断面比较粗糙,瓷土处理不细,而且没全烧结,玻化程度较差。釉层厚薄不匀,常常凝结成芝麻点状,一般呈淡青色,也有呈青灰或青中泛黄的,裂纹密布,在胎釉结合不紧密和釉面开裂处,往往有奶黄色的晶体析出,这是婺州窑青瓷特有的一种现象。由于这一地区的土层为
粉砂岩地带,瓷土散,而且矿层很小很薄,不易开采。因此在西晋晚期,婺州窑的
手工业者就创造性地用当地遍地皆是、开采和粉碎都比较容易、并具有很好
可塑性的红色粘土做坯料。但粘土中
氧化铁和氧化钛的含量都较高,
烧成后胎呈
深紫色,影响青釉的呈色,所以就在胎的外表上一层质地细腻的白色化妆上,以掩胎色。由于胎外有化妆土衬托,所以釉层滋润柔和, 釉色在青灰或青黄中泛出点褐色,但釉面开裂和
析晶的情况较用瓷土做胎的瓷器更为严重。南朝时,婺州窑瓷器釉层遍呈青黄色,胎釉结合较差,容易剥落。
婺州窑所出瓷器种类比
越窑瓷少。
三国、西晋时以生产盘口壶、罐、盆、碗、碟、簋、笔筒、水盂、
唾壶和虎子等日用器皿为主,此外还烧猪圈、鸡笼、鐎斗、谷仓、水井等明器。东晋以后则主要生产罐、壶、碗、碟、水孟和
鸡头壶等,明器已经不见。南朝时碗、盏的数量增多,同时出现了盏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