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凌云
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
孙凌云,主任医师、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长,曾任全国风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风湿病学会主委,现任全国医师学会风湿免疫分会副会长,江苏省风湿病学会名誉主委,江苏省免疫学会常务理事等职务。曾先后到意大利、日本、英国和澳大利亚留学。
人物经历
现任南京鼓楼医院副院长,曾任中华风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风湿病学会主任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杂志》、《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等10余家杂志编委。
参选院士
202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顾晓松提名
研究方向
从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造血干细胞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从细胞因子黏附分子细胞凋亡、造血干细胞(HSC)等方面对狼疮进行了深入研究。
出版图书
主要贡献
1993年主持科室工作以来,全科发表论文170多篇,由他和学生发表的论文就有140多篇,仅2006年就投稿45篇,2007年以来,他已有3篇SCI论文在国际上发表。主编有《分子风湿病学》、《风湿病临床药理学》2部,参编专著10部。已发表论文320篇,其中被SCI收录90篇,总影响因子400余分。
承当的科研项目:系统性红斑狼疮造血干细胞的临床研究(江苏省科委,南京市卫生局课题),非清髓性异基因和同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对比研究(江苏省卫生厅重点课题)。1998年底,他与同事在亚洲率先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红斑狼疮获得成功;2007年,他又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了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研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在骨髓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成功的基础上,又将骨髓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用于治疗其他难治性免疫性疾病,如:硬皮病多发性硬化肌炎血细胞减少、克隆病等,已完成300例,水平居国际领先。
论著及荣誉
获江苏省、南京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重点人才、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南京市劳模、南京十大科技之星等荣誉称号。发表论文200多篇,主编专著2部,参编10部,获省市科技进步奖8项。
科学技术奖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副院长孙凌云牵头的“异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难治性自身免疫病的关键技术研究与临床应用”项目获得201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获奖人员还有张华勇(南京鼓楼医院)、胡祥(深圳市北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王丹丹(南京鼓楼医院)、刘沐芸(深圳市北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文荣(江苏大学)。
自身免疫病发病率高,病因不清,治疗困难,死亡率高。主要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生物制剂治疗费用高,感染发生率高,仍有1/3的难治性患者治疗无效,2~5年死亡率高达35-45%。该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支持下,历时20年,针对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和有效治疗方法进行了系列攻关研究,发现了自身免疫病发病的新机制,创建了难治性自身免疫病多模式治疗新方法。异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其他自身免疫病为国际领先。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自身免疫病发病机制的基础理论,而且为难治性自身免疫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解决了部分难治性患者常规治疗无效的难题,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关注。该方法已推广应用到20多家省内外单位。项目组取得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在国际风湿病学界、移植学界有重要影响,有力推动了江苏风湿病学在全国乃至国际上的影响。本成果核心技术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8个,发表SCI论文151篇,累计影响因子657,他引4395次。研究成果为我国风湿病学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0年11月,获得第八届中国侨界贡献奖一等奖。
参考资料
孙凌云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南京鼓楼医院官网风湿免疫科.2014-03-24
医师执业注册信息.国家计生委.2014-09-10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3 16:04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选院士
研究方向
出版图书
主要贡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