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山嘉
苏联军事将领
季山嘉(1893-1938),原名尼古拉·弗拉基米罗维奇·古比雪夫,苏联军事将领。1927年接替加仑将军(布柳赫尔)来中国担任国民政府军事总顾问。回国后,担任西北利亚军区司令、外高加索军区司令,并当选为联共(布)中央委员。他曾是苏联红军的杰出将领和第一届最高苏维埃代表。1937年11月在军事委员会会议上批评肃反扩大化“已经使军区的军事干部队伍元气大伤,成为军区部队战斗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不久以后他本人也被镇压,死于1938年。20世纪50年代,苏共中央为其恢复了名誉,并高度评价了他为苏联革命事业做出的积极贡献。
人物生平
季山嘉(1893-1938),原名尼古拉·弗拉基米罗维奇·古比雪夫,1893年12月23日出生在沙俄科克切塔夫市。父亲是西伯利亚沙俄哥萨克军队的军官,母亲是教师,哥哥是瓦列里安·弗拉基米罗维奇·古比雪夫。他受哥哥的影响,从小憎恨沙皇专制,热情向往革命。1914年与后来的红军将领图哈切夫斯基元帅同毕业于亚历山德罗夫军校,后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27年接替加仑将军(布柳赫尔)来中国担任国民政府军事总顾问。回国后,担任西北利亚军区司令、外高加索军区司令,并当选为联共(布)中央委员。他曾是苏联红军的杰出将领和第一届最高苏维埃代表。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受到苏联肃反扩大化的迫害,他在当时公开反对肃反扩大化。1937年11月在军事委员会会议上批评肃反扩大化“已经使军区的军事干部队伍元气大伤,成为军区部队战斗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不久以后他本人也被镇压,死于1938年。20世纪50年代,苏共中央为其恢复了名誉,并高度评价了他为苏联革命事业做出的积极贡献。
季山嘉是中国革命事业的积极支持者和热情帮助者。1925年8月,他奉命从苏联来中国接替因病回国休养的布柳赫尔将军,担任广东国民政府代理军事总顾问。来华不久就与蒋介石发生了十分尖锐的矛盾。当时蒋急于发动北伐,依靠军队扩大其势力范围,季山嘉则认为北伐不是单纯的军事行动,只有在发动工农群众的基础上进行才能巩固胜利成果;蒋主张北伐时应分兵东南取得江浙财团的支持,季山嘉则认为占领武汉后,北伐军应继续北上与冯玉祥国民军会合;蒋在军费和武器分配方面对自己领导的第一军特别优厚,季山嘉则表示应合理分配。1926年2月,奉直军阀联合进攻冯玉祥的国民军。他向蒋建议从海道运兵至天津支援冯并为其训练军官,蒋闻之极为反感,必欲去之而后快。同年3月,蒋通过精心策划的“中山舰事件”,迫使正在广州访问的联共(布)中央委员、红军总政治部主任布勃洛夫同意了蒋提出的将季山嘉调回苏联的要求。
人物经历
1926年国民党二大闭幕后,支持、扶助和信任蒋介石的鲍罗廷突然辞职回国。而接替鲍罗廷的苏俄军事总顾问季山嘉在对中国革命的看法和主张上本来与鲍罗廷存有明显分歧。而季山嘉的言谈态度常令蒋介石难以接受和忍受。如季山嘉与蒋谈论中国政局和军队时,提醒蒋要以土耳其凯末尔为殷鉴,批评“中国军人尽为贪劣者”。在蒋介石听来特别刺耳,以为季山嘉有意规讽自己不要“习成军阀”。在此前后,共产党人高语罕
蒋向季山嘉透露游俄的想法后,他观察季山嘉“状似不安”。蒋介石与季山嘉的分歧,因北伐问题而趋于激烈。蒋极力主张北伐,而季山嘉却主张北伐从缓。季山嘉之所以反对北伐,乃因莫斯科有阻止广州进行北伐的明确指示,不明就里的蒋介石对季山嘉的武断干涉深表不满,以为季山嘉“厌我”,故意与自己作对。北伐之结未解,军事委员会忽然削减了已经定好的黄埔军校经费,并将减下来的经费拨给第1军第2师。该师师长王懋功自代理广州卫戍司令以来,与季山嘉和汪精卫过从甚密,令蒋猜疑和不满。几个月前,鲍罗廷等人曾策划利用蒋氏卫戍广州之便,赶走许崇智,然后将蒋推上权力中心。蒋介石对此记忆犹新,怀疑季山嘉又将故伎重演,“思利用(王懋功)以倒我”。2月24日,国民政府成立两广统一委员会,在原有的6个军的基础上,将广西军队改编为第8军和第9军,而无故空出第7军的建制。季山嘉等人的这一奇怪举动立即引起蒋介石的高度警觉。蒋猜疑季山嘉想把王懋功的第2师从蒋的第1军中分离出去,另立第7军,进而削弱自己的力量,并夺取广州的控制权。蒋发现这一“重大阴谋”后,决定先下手为强,迅速采取行动,于2月26日将王懋功扣押,随即遣送上海。蒋在日记中写道:“一月以来,心坎憧扰,时自提防,至此略定,然亦险矣哉。”自认为粉碎了季山嘉的“阴谋”之后,蒋于次日找到汪精卫,要求处置季山嘉,力陈季山嘉“专横矛盾,如不免去,非惟为害党国,且必牵动中俄邦交”。下午,汪告知蒋,季山嘉已知错误,并愿辞退。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09 19:09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