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江庙会始于
北宋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源于纪念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水利工程
它山堰的建设者——唐代县令
王元暐的王元暐祠扩建为
它山庙的落成仪式,是集祭祀、歌舞、文娱、商贸于一体的中国传统民俗活动,国家
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项目,第四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唐
太和五年(公元831年)十月初十日王县令生辰,鄮县各地方
官员,仕宦乡绅,按惯例向王县令敬献寿礼,以示祝贺。王县令趁此宴宾之机,向各地方官员及仕宦乡绅亲朋挚友宣告“
它山堰工程”开工,并隆重举行典礼。为以后“十月十”庙会的形式奠定了基础。
唐
太和七年(公元833年)三月初三日,王县令夫人程氏素娥三十岁寿诞,堇邑仕绅百姓按礼向县令太太贺寿,正值
它山堰建筑已有二年,堰体大坝基本竣工。王县令悲喜交集,悲的是十兄弟为建公益筑大坝而壮烈捐躯;喜的是
鄮县百姓二年来的辛勤劳动将见成效,当即向
鄮县百姓宣告
它山堰竣工,并举行竣工仪式,以告慰十兄弟在天之灵。这样又形成了另一个鄞江桥庙会------“三月三”,寄寓了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和祈盼,期盼国泰民安、生活富裕、人世昌隆、人寿年丰。
因鄞江桥地处
四明咽喉,千余年来,一直是鄞西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鄞江它山庙会的形成,吸引了鄞西各乡镇的乡民商贩前来赶集、看戏、买卖盈利,并逐渐扩展到宁波府下数县商贸百姓,纷沓鄞江赶集 。至
民国初期,庙会更是吸引了
定海、
舟山及浙东沿海各府县商贾多有向鄞江它山庙庙会赶集求利,它山庙庙会已成为
宁波府下第一大庙会盛市。
直至文革开始,鄞江桥庙会作为四旧迷信活动,销声匿迹近十年。文革后期逐步恢复鄞江桥“三月三”、“十月十”庙会,但名称已演变成了“
鄞江镇物资交流会”。
改革开放以来,才出现“鄞江桥传统庙会”字样。
鄞江桥庙会集市活动往往先于庙会开始,每当庙会各柱首商酌“飘红”告众之后,商贩开始占搭帐篷,开张营业,下午庙会开始演戏。“十月十”它山庙所演的戏称作“被戏”,目的是让经济拮据的商贩节省旅馆客栈花销,全夜演戏。旧时在“六月六”庙会中,还会举行请它山遗德庙
王元暐像出界行会巡游活动,“ 六月六 ” 庙会行会路线途经鄞江、洞桥、宁锋、句章 四个乡镇,全程约四十
华里 。行会队伍经过路线共有供点十二处, 其中 大供五处,最大的供点为
光溪村大栲树下 。根据各村各堡的经济实力,最多的时候有
庙会戏五台 。行会队伍在下午五时左右,到达
光溪村上河头大栲树下,王令公神轿由当坊弟子供祭时间最长,行会队伍由当坊供餐 。
二更前后,王令公回殿,行会结束。六月初七,
它山庙内演安神戏 。
鄞江桥庙会市集除行会演戏外,各乡商贾市民纷沓云集,卖买经商,营业求利的有:山货竹木、时令水果、花色糕点、四季服饰、珠冠鞋履、刚鬣海鲜、禽蛋柔毛、缸甏瓦罐、器皿盏盅、农用器具、家下用具、少儿玩具等。
遗德庙内外烟香扑鼻,沿街商贩星罗棋布,货物琳琅满目,夹杂叫卖声不绝于耳。更有卖艺者赤膊上阵,舞刀弄枪花拳绣腿以博乡民一观,喝彩声雷鸣。测字、算命、起课、卜卦,杂耍,跑马等三教九流,江湖术士,牙医郎中,真是三百六十行汇集,五花八门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