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前身由基础部植物、生理、生化等三个教研室和农学院遗传、微生物等二个教研室及微生物专科专业组成,于1994年独立成立生物工程系,2004年
安徽农业大学院系调整时蚕桑专业并入,更名为生命科学学院。
学院介绍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前身由基础部植物、生理、生化等三个教研室和农学院遗传、微生物等二个教研室及微生物专科专业组成,于1994年独立成立生物工程系,2004年学校院系调整时蚕桑专业并入,更名为生命科学学院。
学院下设生物科学系、生物技术系、生物制药系、蚕学与经济动物系4个系。现有生物科学(省级改革试点专业)、生物技术、生物制药、
应用生物科学(国家改革试点专业)4个本科专业;1个生物学
博士后流动站、1个
生物学博士点(含6个二级博士点)、作物生物技术二级博士点、1个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含4个学科方向),作物生物技术和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1个生物与医药工程类专业硕士点。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生物学一级学科获评B类,占比20.5%,在安徽省省属高校生物学学科中排名第一。目前,在校学生1514人,其中本科生1102人、硕士研究生331人、博士研究生66人、留学生15人。
学院建有
作物抗逆育种与减灾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农业生物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等2个国家级教科研平台和1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工程中心。拥有生物学、
生物物理学、遗传学省级重点学科;为安徽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单位、蚕桑和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副首席单位。
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员工105人,教授26人,副教授34人,博士生导师19人,硕士生导师59人,专任教师79人,其中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86%。学院现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应用生物科学),国家杰青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1人、安徽省百人计划1人、皖江学者2人、安徽省学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5人、安徽省教学名师5人、安徽省教坛新秀4人。
多年来,学院坚持走“
大别山道路”,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科研为重点,全面提高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科研水平,服务于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农业大学建设。
学院领导
全面负责学院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分管办公室、宣传、工会、统战、档案及离退休教职工工作。
全面负责学院工作,分管教学、人才引进和学科建设。
分管学院纪律检查,学生日常管理、团学、招生就业、辅导员管理及成人教育工作。
专业设置
现有1个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1个生物学博士点(含6个二级博士点)、作物生物技术二级博士点、1个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含4个学科方向),作物生物技术和特种经济动物饲养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1个生物与医药工程类专业硕士点;1个应用生物科学国家级教学团队,建有安徽省生物质改良与转化、安徽省作物生物学、离子束生物工程、安徽省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蚕丝生物技术、生物物理实验室等 2个校级重点实验室,拥有生物物理学、遗传学、作物遗传育种学(联合)和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联合)等4个省级重点学科和一个蚕学省级特色专业。学院近5年来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863”项目32项,转基因重大专项、支撑计划、科技成果转化等重大项目26项,总经费达4800多万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出版学术专著10部,发表SCI源论文41篇;申请和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5项。在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螺旋藻的遗传操作、优良作物品系筛选、新品种的培育、活性物质分离纯化、功能基因克隆表达等研究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先后培育出2个家蚕新品种,2个桑树新品种,3个玉米新品种,并在GenBank中登录100多个全基因序列。
学院高度重视“双创型”人才培养,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学校率先与
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共同开展“2+2”联合培养双学士学位项目,学生毕业即可获得我校学位和毕业文凭以及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学士学位。自2011年开始,率先推进“优秀本科生培养计划”,在低年级本科生中选拔优秀学生,成立创新实验班,每人配备导师进行专业化、个性化培养,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专业介绍
生物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人文素养、国际化视野和较强的数理化基础,具有较强的学习研究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掌握生物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教育、科研、生物技术产业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双创型人才。
主要课程: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蛋白质与酶工程、
微生物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分流多元化,可在科研机构、学校从事生物技术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在现代高科技农业、生物工程与技术相关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专业特色和优势:本专业重点培养“双创”人才,着力打造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现拥有啤酒发酵生产线、发酵工程研究室、食用菌栽培室等学生校内生产实习基地,并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及
校外实习基地多渠道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掌握全面的
现代生物技术技能,就业面广。
生物科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人文科学素养、国际化视野和科学思维能力,具有较强的学习研究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具备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扎实的专业基础,能在生物科学及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研究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双创型人才。
主要课程:植物学,动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免疫学,
发育生物学,
生物信息学,
进化生物学等。
就业方向:可以在科研机构、高校或中学从事生物学科研与教学、并能在医药、环保、园林等相关企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科学有关的研究与管理等工作。
专业特色和优势: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具备较全面的
现代生命科学理论和专业技能,推行优秀本科生培养计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考研率高。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现代生命科学、农业科学、信息与工程技术、特种经济动物科学等为核心,着重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素质和国际化视野,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外语、信息处理的综合能力以及良好的生物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在现代生物科学、农林、医药等领域具有技术应用、产业开发和创新创业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和生命科学发展,成长为具有求是创新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生物及农林学科高素质拔尖创新型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细胞工程、微生物工程、基因工程、
生物资源学。
就业方向:可以在科研或教育机构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也可以在生物育种、环保等相关企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现代生物科学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和行政管理工作。
专业特色和优势: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培养学生掌握较全面的现代生物学理论和技术,就业面广。
生物制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生物学和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熟练掌握现代生物技术和制药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了解生物技术制药企业生产和销售环节的流程,能够胜任现代生物技术实验室和生物技术制药企业岗位基本要求,从事
生物药物研制、生产与工艺设计、技术创新、质量控制和生产管理以及从事生物医药所涉及的保键品、医药相关产品的生产与应用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生物化学、药用植物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化工原理、生物制药设备、发酵工程原理、生物制药工艺学、生物技术制药、药理学、药剂学、生物药物分析等。
就业方向:从事生物药物研制、生产与工艺设计、技术创新、质量控制和生产管理以及从事生物医药所涉及的保键品、医药相关产品的生产与应用的复合型人才。
专业特色和优势:设立两个方向,一是生物制药方向,另一是中药资源利用与开发方向,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爱好和就业目标进行选择,实行应才施教、应需施教。
人才培养
学院高度重视“双创型”人才培养,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参加学校与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共同开展“2+2”联合培养双学士学位项目。自2011年开始,率先推进“优秀本科生培养计划”,在低年级本科生中选拔优秀学生,成立创新实验班,实施小班教学,固定教室安排早晚自习,采取“厚固基础、强化实践、着重创新、寓教于研”的培养模式,创新“引导式、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侧重于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优化创新课程体系,全面实行导师制,并集中优势教学资源,积极借助社会资源,为学生搭建广阔的学习发展平台。学院历届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学院在保证毕业生较高质量就业的同时,鼓励学生继续考研深造,考研成绩突出。2017届、2018届、2019届考研率分为38.83%,32.56%,35.06%,其中一半以上学生考取985、
211工程院校生物相关专业研究生。通过多年创新模式培养,我院2017、2018、2019届生物类创新实验班共有63名同学录取成为研究生,其中有44名同学通过推荐获得免试研究生资格。近三年生物类创新实验班研究生录取率达77.22%,其中51人被985、211院校录取,录取到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的同学占大多数。
学院十分重视与国内外企业和教学科研机构交流与合作,企业在学院设立“曙光奖学金”(每年10万元)和“山崎奖学金”(每年2万元)。近年来学院先后与澳大利亚
阿德雷德大学、墨尔本大学、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芝加哥大学、北海道大学、
日本东京大学、信州大学和以色列魏斯曼研究所等国外著名大学与研究机构开展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并与国内中国科学院等离子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植物所等单位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先后有十多人赴日、英、美、德、法、澳、以色列等国家的高校、科研机构学习和合作研究。
展望未来,学院将充分利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契机,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为“双创型”人才培养和区域经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重点学科
生物物理重点学科
一、基本概况
本学科点于1996年4月经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批准为安徽省级重点学科,学科所依托的实验室为安徽省“离子束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
安徽省教育厅“生物质改良与转化”重点实验室。现有教学研究人员32 人,其中教授(或研究员)14人,副教授10人,讲师8人,其中博士16人,已建立了一支以中青年教授、博士为主的学术梯队。近年来主持国家 “863”、国家自然基金和国家攻关项目4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获省部级自然科学和科技进步奖10项,发明专利15项, 出版教材12部,培养硕士研究生100多名,博士研究生20多名。科研工作积极面向地方经济建设,成果转化效益显著,科研经费较充足。其低能离子和激光农业生物学及中草药有效成份的
生物物理化学研究,在国内有明显的优势和较高的学术地位。经过几年的建设已形成了“环境生物物理、生物物理化学、生物信息与分子育种、应用生物物理”四个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
二、主要研究方向
(1)环境生物物理
该方向主要研究环境因子和各种辐射源的生物学效应及其应用技术。重点研究低能离子束与生物体相互作用的机制,低能离子的生物学效应和诱变育种技术,低能离子束
生物工程技术及其应用,有益突变体的遗传分析与利用,开辟了低能离子农业生物学研究新领域。将突变体创建和理论应用研究相结合,凸显优势和特色。
(2)生物物理化学
生物物理化学,主要研究生物活性物质和生物大分子的代谢、分离提取技术、结构和生物物理化学特性及其生物学作用的细胞分子机制,开发新产品。
(3)生物信息学和分子育种
主要开展动植物和微生物基因组的生物信息学研究和转基因研究,通过
比较基因组学,功能基因预测和进化分析,开展分子群体遗传学、分子进化和微生物、作物的重要性状的分子设计研究。
(4)应用生物物理
主要进行细胞生物物理和生物物理新技术与新方法在农产品无损检测、天然高分子材料的物理改性和农业生物优质高产安全调控的应用研究,拓展生物物理学科与农业、材料和食品的交叉研究。
三、科研条件
本学科和所依托的生命科学学院仪器设备和实验条件较好,与中科院等离子所和合肥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分别联合建有中科院和安徽省离子束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省级同步辐射农业实验室,并拥有全国林业辐照中心(装源100万居里)和生物质改良与转化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作物生物学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玉米工程研究中心,具有良好的研究平台和基地。
四、科研成果
学科点近年来先后在Journal of Bacteriology,Protei.Expre.Purif,Plasma science & technology等国际刊物和《科学通报》、《微生物学报》、《遗传学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和《作物学报》等国家核心刊物上共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共收录15篇,主编和参编面向二十一世纪教材8部,出版学术专著12部。申请和授权的专利19个,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转基因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40余项,近五年总经费约2000余万元,获得新品种权9项。
五、对外合作交流
本学科十分重视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近年来先后与澳大利亚阿德雷德大学、墨尔本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芝加哥大学、康奈尔大学、日本国立岐阜大学、北海道大学和以色列魏斯曼研究所等国外著名大学与研究机构开展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并与国内中国科学院等离子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植物所、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单位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实验室
生物质改良与转化实验室
生物质改良与转化实验室是安徽省教育厅07年批准建设,近年来,实验室在生物质遗传资源发掘与改良、生物质材料研究与利用、生物质能源转化理论与技术等方面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
自然科学基金、“十五”攻关以及省部级攻关等50多个相关项目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前期工作基础,形成了一定的优势和特色。经过多年的建设该实验室已形成一支以中青年博士、教授为主体的学术梯队,具有较好的研究平台和实验条件。
实验室形成了单个具有明显特点的研究方向:1、生物质遗传资源发掘与改良方向,建立了
生物质材料和能源生物遗传改良的新技术与新方法。率先将低能离子束技术应用于玉米、棉花、能源藻及PHA、L-乳酸、
D-乳酸及甲烷微生物菌种的诱变和遗传转化,并将
分子标记技术应用于玉米对生性状基因、高直链淀粉ae基因等基因定位和辅助选择。发掘和创建了一批能源和材料生物新种质。先后收集和发掘玉米、棉花、甜高粱、蓖麻等能源和材料作物种质2000余份,筛选PHA、乳酸、纤维素酶、脂肪酶、氢和甲烷产生菌等微生物菌种和能源藻种质100余份。2、生物质材料研究与利用方向,突出农用生物质功能材料研究与利用。在天然高分子材料方面,先后开展了魔芋飞粉、壳聚糖、淀粉的辐照和化学改性的研究。强化淀粉和纤维基材料的创制,以玉米等淀粉、彩色棉纤维和蚕丝的材料特性和辐照与化学改性研究为基础,开展了淀粉基材料在食品上的应用研究,探讨了以纯直链淀粉或高直链淀粉直接为原料的全淀粉基
可降解塑料生产关键技术,特别是玉米淀粉辐照改性技术,进行了热塑性淀粉塑料和农用地膜、食品包装膜等产品的创制。3、生物质能源转化理论与技术方向,利用废弃生物质发展农村能源。立足农村富足的秸杆等有机废弃物转化,开展了作物秸杆和
农林废弃物生物质气化和热解液化制备生物油的关键技术研究。突出生物转化减少环境污染。先后开展了淀粉乙醇发酵工艺、藻类和微生物产油代谢途径的研究;还开展了淀粉质原料生产乙醇新型工程菌的构建,该工程菌可望减少乙醇生产步聚,缩短发酵时间,减少能源消耗,节省成本,形成新的工艺技术。
实验室总面积达7100平方米(含辐照中心4000平方米、天然大分子分离加工中试基地2000平方米),拥有生物物理省级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作物生物技术和微生物三个博士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微生物等多个硕士点,建有国家林业辐照中心,以及联合共建的“离子束生物工程”省部级实验室。
实验室拥有用于遗传改良的
离子注入机、10多种激光器、100万居里的钴源、基因枪、荧光定量PCR仪、激光动态散射仪、细胞遗传工作站、脉冲电泳转基因系统等;有用于材料和能源研究的钴源、高效液相分析仪,荧光分析仪、色质联用分析仪、
原子力显微镜、超临界萃取仪、柱层析系统、发酵罐、冷冻干燥仪、
扫描电子显微镜、三维成像,仪器设备总值达2000多万元。
2005-2010年以来,实验室共承担国家“863”计划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转基因专项和农业部、科技部成果转化资金等重大课题20项,安徽省“十五、十一五”科技攻关、安徽省人才基金和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及其它各级各类省级科研项目达30多项,科研经费总额达1200余万元。五年来参与完成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的成果工作,获得省部级二等奖一项、三等奖四项,选育了玉米、棉花和麻类等作物新品种6个,筛选微生物菌种300多份,开发农用功能材料、新型生物质材料和生物质能源转化新产品及新装置20余项,申请专利14项,通过省级成果鉴定12项,出版专著及教材12本,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300余篇。
作物生物学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安徽农业大学作物学,生物学两个一个博士学科点以及博士后流动站和安徽省作物遗传育种,作物耕作栽培学,遗传学,生物物理学等省级重点学科于2008年10月被批准建设,盖均益院士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农业部玉米专家组成员,安徽省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安徽省玉米现代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安徽省玉米遗传改良以及产业化技术研究“115”创新团队带头人程备久教授任实验室主任,现有固定研究人员48人,其中教授(研究员)22人,副教授14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36人。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博士,教授为主体的作物遗传育种和产业化研发队伍。
重点围绕“作物分子生物学”,“作物种质创新和品种改良”,“作物生理生态”等三大方向开展研究工作。近年来,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转基因重大专项,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成果转化基金等国家级项目40余项,省级以及各类攻关计划项目30多项,获得省部以上奖励15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选育小麦,玉米,水稻,棉花等主要农作物新品种21个,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60多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0多篇,其中SCI论文50多篇。为安徽省“三大粮食行动”,粮食增产计划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和人才支撑。
在作物分子生物学研究方向。本年度重点围绕玉米、小麦、水稻、大麦等农作物开展了生物信息学和重要性状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先后从玉米、水稻等作物里克隆出与产量性状、光合效率、品质和抗逆等相关的基因40多个,并对部分基因进行了功能验证。尤其是利用已公布的玉米
基因组数据库,系统分析了玉米全基因组抗病基因、WRKY调控因子、细胞分裂素调控基因等数十个基因家族,形成在玉米基因组学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中的优势, 发表SCI论文2篇, 投稿SCI论文7篇。建立玉米等作物基因功能体外验证的大肠杆菌分析的技术体系, 开发出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作物转基因安全高效的筛选标记技术, 构建了利用玉米红色荧光蛋白CobA以及绿色荧光蛋白的突变体的廉价通用T载体。进行了
天然彩色棉彩色纤维形成机理和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棉花新品种研究。
玉米基因组学研究和小麦优质、高产、抗逆等重要性状的分子基础研究:
重点研究玉米全基因组的结构,功能,进化,通过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玉米基因家族的特点,为玉米基因家族功能分析研究和新基因的发掘提供依据。研究了130个基因家族的15000个基因的特点,建立了数据库,开展玉米全基因组基因家族生物信息与进化研究,分析了玉米NBS基因、WRKY基因、HSFs基因等120多个基因家族一万余个基因的特征、分类、染色体定位和表达模式,以及与近缘物种高粱、水稻等比较基因组学和进化,发现了玉米基因家族的进化特点。已发表SCI论文20余篇。
玉米分子育种和小麦优质、高产、抗逆育种材料筛选及种质创新:
率先在国内建立了玉米原位转化、低能离子束转基因新技术,提出了低能离子束介导的棉花转基因技术,选育了一批新的棉花基因型材料和品系。开展了玉米、水稻淀粉、抗病、木质素和纤维素等代谢调控的转基因研究,获得高直链淀粉、低木质素和抗病毒等重要的玉米、水稻转基因材料。利用低能离子束诱变和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创建了一批高淀粉、高直链淀粉和
甜糯玉米新种质,选育高淀粉和优质甜糯玉米新品种8个。建立了完善的高效简便的玉米IN PLANTA 转化体系。
利用生理选择技术、抗性鉴定技术、品质分析技术、养分利用分析技术和分子标记技术,常规育种方法与分子育种手段相结合,开展优质、高产、抗逆、高效小麦新品种选育研究,培育出适合于我省淮北麦区及长江中下游麦区大面积种植的小麦新品种。同时,育种过程中积极开展先进育种理论的研究,促进现代
小麦育种理论的突破。
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和小麦新品种选育及育种理论创新:
高淀粉玉米组合安隆4号,推广种植50万亩,产生经济效益5亿元;3个甜玉米品种,推广种植6.59万亩,直接经济效益1.62亿元;利用传统育种结合生物技术选育出三个各具特点的优质、高产、多抗甜玉米新组合。皖玉10—早熟、多抗(抗旱、耐涝、抗大小斑病)优质、高产, 双穗多穗率较高,适宜于鲜棒、冻粒和笋加工。皖玉14--早熟、多抗(抗倒、抗逆、抗小斑病和玉米螟)优质、高产、大粒型,适宜于冻粒和冻棒加工。皖玉15--优质高产多抗型加强甜玉米组合,适宜冻棒加工。是安徽省近年来自育并率先审定的甜玉米新品种,在品质、抗逆适应性、早熟性和鲜粒加工特性上优于目前安徽生产上推广品种。
同时,建立了三个组合杂交种高产制种的良种繁育技术体系;形成了甜玉米新品种无公害安全栽培技术规程;建立了甜玉米种子质量和品质鉴定技术;研制出以甜玉米芯以芯代木培养香菇培养基配方和培养平菇的培养技术;建立了鲜棒保鲜技术和冻粒冻棒加工工艺并开发出冻粒冻棒新产品。
皖玉系列甜糯玉米新品种平均亩产鲜穗900公斤,生育期短约80天左右,各类可溶性多糖、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等营养成份含量丰富,可作为是一种优质的“水果玉米”和健康食品开发利用。目前,在安徽境内示范推广面积超过10万亩,直接经济效益达4亿元以上。
培育小麦新品种7个,分别为安农92484(国审)、皖麦33、皖麦41、皖麦42、皖麦48(国审)、皖麦49、安农0305。其中皖麦48、皖麦49获得国家新品种保护。筛选和创制了一批小麦优异育种材料,目前申报新品种省级区试及国家预试7个,分别为安农0807、安农0818、安农0822、安农0826、安农0849、安农0850和安农0711,4个品种进入生产试验。
玉米高产高效生产关键工程技术和新品种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研发:
紧紧围绕安徽省玉米振兴计划和“四良工程”,加强产品和技术的研发。提出了三大农机农艺相结合的技术,研制的相关产品,并进行了推广和示范。
根据新品种农艺性状、适应性、抗逆性、产量水平等特点,研发高效的配套技术体系,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研究,并进行推广和应用,提高新品种的生产效益。
科研成果
近年来,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职工致力于生命科学的教学、研究、开发和人才培养,充分利用我校农林学科特长,发挥资源优势,坚持现代生物技术和传统学科相结合,先后主持国家948、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及省部级攻关等各类科研项目100余项。获省级以上成果奖28项,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有六篇论文被SCI和EI收录。出版教材、专著30余部。在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螺旋藻的遗传操作、优良作物品系筛选、新品种的培育、活性物质分离纯化、功能基因克隆表达等研究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先后培育出1个家蚕新品种,2个桑树新品种,3个玉米新品种,并在GenBank中登录4个全基因序。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霍山石斛研究课题组”自1982年成立以来,从事石斛基础研究工作20余年未曾间断。在安徽省“十·五”重大科技专项的资助下,进行“霍山石斛人工繁育、种质改良和产业化技术”的研究,研究工作达国内领先水平,研究成果“霍山石斛种苗、天麻种麻脱毒快繁和工厂化繁育技术的研究” 项目获得安徽省科学技术三等奖。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蚕丝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有一个团结协作的科研队伍 ,现有在研人员12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9人,留学回国博士3人,硕士学位6人,本科3人,日本客座教授2人。03年以来承担
国家自然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基金、省自然基金、省人才基金、省教育厅基金等17项,获基金资助近百万元。获省科技二等奖、三等奖、市、校科技奖及鉴定成果等十多项,“家蚕品种选育新技术及应用研究” 项目获得安徽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合作)院生物物理省级重点学科为安徽省“离子束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现有教学研究人员16 人,其中教授(或研究员)8人,副教授6人,讲师2人,其中博士8人,已建立了一支以中青年教授、博士为主的学术梯队。
近年来主持国家 “863”、国家自然基金和国家攻关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获省部级自然科学和科技进步奖10项,发明专利6项, 出版教材12部,培养硕士研究生40多名。低能离子和激光农业生物学及中草药有效成份的生物物理化学研究,在国内有明显的优势和较高的学术地位。“低能离子注入棉花生物效应及应用技术研究”项目获得安徽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承担农业部立项总投资810万元的“抗黄曲霉天然香精复合油及其制剂”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学院拥有作物抗逆育种与减灾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级农业生物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等两个国家级平台,生物学、生物物理学、遗传学等三个安徽省级重点学科;拥有国家玉米育种创新基地、安徽省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安徽省教育厅生物质改良与转化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发改委作物生物育种工程实验室、安徽省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特色资源开发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9个省部级平台。
学院科研实力强。近五年共承担课题350项,其中纵向课题277项,横向课题73项,总经费达8800多万元;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6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8项、转基因重大专项4项等。
学院基础研究成绩突出。近五年来发表SCI收录论文280余篇。相关论文在MolecularCell、Naturecommunications、PNAS、MolecularPlant、GlobalChangeBiology、ACSAppliedMaterials&Interfaces和BiochimicaetBiophysicaActa-GeneRegulatoryMechanisms等国际知名刊物上发表。出版学术专著5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合作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0多项;先后培育出玉米新品种7个,中药材新品种10多个,蚕桑新品种4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安徽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
长期以来,学科始终坚持服务“三农”的办学方向,是学校“大别山道路”的重要载体,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参考资料
学院简介.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20-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