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项
课题研究都要依据一定的方法来进行,实验研究法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方法。
实验研究方法首先是在自然科学中得到运用并成为其主要
研究方法的。从
文艺复兴时期开始,正是由于实验方法的采用,才使自然科学建立了理论与
经验事实的联系,推动了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近几十年来,
社会科学的研究人员越来越认识到实验方法对于学科发展的重要性,开始努力将实验方法运用于各自的学科。
简介
实验的有关概念及分类
实验研究是一种受控的
研究方法,通过一个或多个变量的变化来评估它对一个或多个变量产生的效应。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变量间的
因果关系,一般的做法是研究者预先提出一种因果关系的尝试性假设,然后通过
实验操作来进行检验
实验研究方法涉及的概念主要有:变量、
实验处理与实验变异、
前测与
后测、
实验组与
对照组、配对与随机化。
1.什么是假设
你研究的问题一旦明确被界定后,就应建立
研究假设。所谓研究假设,就是根据一定的观察事实和
科学知识,对研究的问题提出
假定性的看法和说明。其实,研究假设也就是研究问题的暂时答案。因为你通过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后,会产生一些疑问,进而对这些疑问进行思考,你会根据自己的理解,或查阅有关资料,或请教有关人员,然后提出假设,对你的疑问作一种临时性的回答;假设与定理或结论本没有很大区别,只不过假设是有待证实的定理或结论,定理或结论是已经证实的假设。二者只有程度上的差异,没有性质上的区别。
假设是刚开始研究问题时的看法,具有一定的猜测性和假定性,但假设要有一定的科学依据,有一定的事实或理论根据,假设不是凭空的瞎想,它和神话、幻想、迷信有原则的区别。一个
科学假设,必须能被实验所验证的.如当打开开关灯不亮时,可能有几种假设:①停电;②插座
接触不良;②
保险丝烧断了;④灯泡烧坏了。这些假设的每一种都是可以直接检验的。
假设的形成要靠科学知识。在科学发展中,对同一问题的研究可以出现两种甚至多种不同的假设。这是由于假设所依据的
事实材料和科学知识有限或不同,必然会得出不同的假设。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
科学理论和科学知识,这对于你的
研究假设的形成有了一定的科学知识作为基础,但有些知识你还需要去查阅一些资料或向教师、专家咨询才能得到,要知道在查阅资料和请教有关人员的过程中,也是一个扩大知识面的很好的
学习机会呢。
在科学研究中,我们常用实验验证某一假设。在实验过程中,常常需要涉及两个概念--常量和变量。
2.什么是常量?
在某一数学或自然科学
问题讨论过程中(或在某些条件下)保持不变的量就是常量。例如,圆周率3.14l59,
自然对数的底e2.71828,它们都是常量。
在
社会科学研究中,常量是指研究课题中所有个体都具有的特征和条件。如比较两种不同教学方法对五年级学生学习成绩效果的研究中,年级水平就是一个常量,因为五年级这一特征对每一个个体都是相同的,它是研究课程中不变的条件。
3.什么是变量?
变量是研究设计初期就要考虑的问题。根据变量发挥的不同作用,可以分为
自变量与
因变量、
缓冲变量、
中介变量、
外源变量等。
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IV)是另一变量变化的原因,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DV)是自变量作用的结果,它们是最重要的两种变量,一般可以直接或间接在实验中观察。比如在某典型的办公室中,我们想研究四日
工作周对办公室的效率产生的影响,可作如下假设:引入四日工作周(IV)将提高办公室的工时效率(DV)。
在实际研究中,很少有这种简单的
一对一关系,通常还要考虑其他变量。
缓冲变量(Moderating Variable-MV)实际上也是一种
自变量,它会对原来设定的IV-DV关系产生重要影响。在上例中,年轻员工可作为一个缓冲变量,从而研究假设可以表述为:引入四日工作周(IV)将提高办公室的工时效率(DV),尤其是对年轻员工(MV)。
中介变量(Intervening Variable-
IVV)是自变量对
因变量产生作用的媒介,它在理论上能对结果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不能被直接观察、测量或操控,只能通过自变量和缓冲变量和对结果的影响推断出来。在上例中,
工作满意度可作为中介变量,从而研究假设可进一步表述为:引入四日工作周(IV)将通过提高工作满意度来(IVV)提高办公室的工时效率(DV),尤其是对年轻员工(MV)。
外源变量(Extraneous Variable-EV)是对研究系统产生影响的变量,它会对系统内部的变量关系产生显著影响。有些外源变量可作为
自变量或
缓冲变量来处理,但大多数必须进行假定或设法消除其对研究系统的影响,最常用的思路是在实验中对其进行控制。比如在上例中,常规办公室工作可作为外源变量的一个
控制状态,从而研究假设可以表述为:在常规办公室工作中(EV-control),引入四日工作周(IV)将通过提高
工作满意度来(IVV)提高办公室的工时效率(DV),尤其是对年轻员工(MV)。
在研究设计中,对变量要有严格的
操作定义(operational definition),即变量可观察指标的具体陈述。变量操作定义的质量,将直接影响研究的
可重复性、结果的
可检验性以及研究的普遍意义。
变量的种类有很多,常见的有
自变量和
因变量。自变量和因变量这两个名词是从数学引用过来的。在数学中,y=/(z)这一
方程式中的2是自变量,y是变量。因变量是随着自变量的改变而改变的。例如,
指示剂颜色的变化是随着溶液的
酸碱性的变化而变化当溶液至酸性时,
酚酞指示剂呈无色;当溶液呈碱性时,
酚酞指示剂呈红色;因此溶液的酸碱性是自变量,而酚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是因变量。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自变量常常是一个
分类变量。例如,研究者要研究不同教学方法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是必须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然后再测量比较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改变。在此例中,不同的
教学法是
自变量,而学生的学习成绩就是
因变量。这里,自量是居于因的地位,因变量是居于果的地位。
让我们先来看一看甲、乙两名学生所进行的工作。
分析季节变化会使枫树的
外环境发生哪些方面的变化。结论是:温度、
日照时间会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天温度最高,冬天温度最低;夏天日照时间最长,冬天日照时间最短。
提出假设:
A:枫叶变色可能与温度有关。
B:枫叶变色可能与日照时间有关。
C:枫叶变色可能与温度和日照时间这两个因素都有关。
甲学生的工作:
全年观察枫叶的颜色变化,可以选定一棵树,也可以选定许多树。每天收集一片枫叶,然后记下当天的温度、白天时间的长短和枫叶的颜色。为了收集一套数据,他必须等一个全年。为了重复这一结果,他又必须等一个全年。
他的结论只能是:枫叶在秋天这个季节颜色转红,此时温度范围在10一14℃,日照
时间平均为l0小时。
通过这种观察,他不能分清究竟是温度还是日照时间在起作用,或二者均在起作用。因为温度和日照时间这两个
影响因素同时在发生变化。
如果能控制日照时间,而仅仅让温度变化;或控制温度,仅仅让日照时间变化,进而观察结果,那么,你就能断定究竟是温度影响了枫叶的颜色,还是日照时间影响了枫叶的颜色;或者温度和日照时间都对枫叶颜色有影响,还是二者均没有影响。
那么,如何来控制温度呢?这就是乙学生接下来进行的工作。
乙学生的工作:
设计将温度调节到秋天的温度。
把一棵小枫树种在一个花盆里并放入生长温室。尽管是夏天,室外温度很高,仍旧可以把生长温室调节到秋天的温度,白天约14℃,夜晚约3℃。
如果确实看到了叶子颜色的变化,就能确定仅靠温度的变化便能使叶子发生变化吗?毕竟实验室中的树和外界的树还是有差别的,实验中的枫树叶子的变红是不是因为它生长在小的花盆中所引起的呢?是不是因为
自然光和温室中的光不一样而引起的呢?
这种
不确定性表明必须设计一些更复杂些的实验,至少应该种两棵树。应该选择相似的树,且花盆的大小应该保持一致,把它们放置在相同的温室中,在同
一时间浇水。然后,再做这样一个实验,一个保持在正常的夏季温度(22℃),而另一个的温度调节到秋天的温度(14℃)。
乙学生的受控实验设计就是温室A和温室B的设计。
受控实验是自然科学研究中广泛采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正是因为有了受控实验,科学才得以突飞猛进的发展。
受控实验的优点在于影响因素是可以被严格控制的,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设想去改变条件,探索事物的发展规律。这种控制使得实验可以重复进行、反复验证,从而保证了实验结果不是出于某种巧合而得。
结论:低温不是颜色变化的唯一影响因素,因为在高温情况下,树叶仍旧变色。
这个结论证明甲、乙两学生先前的假设是错误的,这时候必须重新建立新的假设。在科学上否定原先假设,建立新的假设是常有的事,因为许多有关自然界的猜想都被证明是不正确的。但这同时也是科学向前发展的一种方法,因为它指出了进一步实验的方向。例如,如果两种树上的叶子都没有改变颜色的话,那就可能说明温度与树叶的颜色是无关的。或许枫叶变红与白天的时间长短有关,或许与降雨量有关,或许与风的强度有关……这种新的假设又引发了进一步的另一方面的受控实验。经过研究,科学家现在知道,低温和白天时间的长短这两个因素同时影响着枫叶颜色的变化。除此以外,许多科学家认为,枫树本身的
生物钟也影响着枫叶颜色的变化。但是生物钟是如何影响枫叶颜色的?是什么样的化学
物质触发了生物钟的工作?至今人们还无法给予解答。如果你把生物作为你今后的专业方向,或许你将再一次考虑这一问题。
观察
研究法和实验研究法经常合在一起使用,有人称它们为科学研究法。首先是先进行观察,形成假设后,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最后得出结论。
实验处理与实验变异
实验处理(experimental treatment)又称实验刺激(experimental stimulus),它是指研究者为了弄清
自变量的变化对
因变量的产生的效应,对自变量施加的控制行为。
研究者关心实验处理所引起的因变量的变异,这种变异称为实验变异(experimental variability)。问题在于因变量的变异不只是来自实验处理,
测量误差的随机干扰以及未接受实验处理的其他自变量也是引起变异的因素。由于实验处理之外的因素引起的因变量的变异称为外部变异(experimental variability)。实验的难点往往就在于如何消除外部变异而凸显实验变异,或者区分
因变量的哪些变异属于实验变异,哪些属于外部变异。这需要引入下面要提到的
控制变量和
控制组来实现。
前测与后测、实验组与控制组
分别是指在
实验处理之前和之后对
实验对象所作的观察或测量,它们可以使我们
比较实验处理前后发生的情况,找出
因变量发生的变异。但仅有前测和后测还不足以让我判断出实验变异有多大,因为因变量的变异可能包含部分外部变异。这就需要引入控制组。
在实验研究中,接受实验处理的一组研究对象称为
实验组(实验组可能有多个),不接受实验处理的一组研究对象称为控制组(控制组也可能有多个)。实验结束时,
比较实验组和控制组便可看出实验处理产生的差异,控制组提供了测量实验变异的
参考点。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实验过程中,全都处于同一条件下,只是实验组
研究变量接受了实验处理。
因变量在实验前后的变化应完全来自研究变量接受
实验处理的结果,然而,要判断这种差异是否只来自实验处理,还必须比较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结束时的状态。
与控制组有关的一个概念是
控制变量(control variable)。控制变量是指实验过程中其值保持不变的
自变量,它不同于控制组。采用控制变量的目的是使非
研究变量产生的影响最小,而控制组的目的是用于排除各种外部变异源包括研究者
未发现的因素对因变量的影响。
配对与随机化
为了
比较实验组和控制组的状态并确定
研究变量产生的影响,两组的
组成要素必须尽可能类似,否则,实验结果将是一种混合效应,无法说明问题。为了避免这类问题,使使
实验组和控制组的组成要素(样本)具有相同的条件,可以采用配对和随机化两种方式。
配对(matching)是指对研究对象分组时,先找出具有相同属性的两个研究对象,将其中一个分派到实验组,另一个分派到控制组,然后以同样的方法一对一对地分派,直至形成两个组。这样形成的两个组在理论上是完全相同的,但在实践中却很难做到,因为世界不可能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研究对象。为了克服这种困难,可采用不太严格的
配对法,是两个组在各种特征上的比例大致相同;或者在某一主要影响变量的分布和方差上大致相同。但是,它们不能消除其他未
控制因素的影响。配对法在实施中还面临着另外两个困难:一是所考虑的因素不能过多,否则往往难以实施;二是实验前并不知道研究对象的何种变量将影响实验结果。
随机化(
randomization)是以随机分派的方式将实验对象分派到
实验组和控制组(或各个不同的实验组)。这样,在大样本情况下,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各个组的实验对象的构成、条件基本相同,外部因素的对其影响也是等同的。即使会出现一些误差,也只可能是
抽样误差,而不是
系统误差,从而使实验结果凸显出
实验处理的效果。随机化无须对研究对象的各种属性进行研究,应用方便,成为最常用的方法。
但在
小样本情况下,随机化分配样本也会出现实验组和控制组研究对象不对称的情况。这时可采用配对和随机化相结合的方法即分块法(blocking),样本先按某关键变量配对,然后
随机分配。分块后,尽管比随机化分配的情况要好,但是否要分块,取决于分块的复杂程度即其成本。
实验的分类
分类是对事物的一种分析方法。用不同的标准对实验进行分类,就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实验进行分析,多角度的分析可以使我们对实验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入。
根据对变量的控制程度以及实验设计的严格程度,可以将实验分为纯实验(experiment)与
准实验(
quasi-experiment and semi-experiment)。纯实验是指实验研究人员能够随机地把实验对象分派到
实验组或控制组,也可以对
实验误差来源加以控制,使得实验结果能够完全归因于
自变量改变的实验。准实验是指实验研究人员无法随机分派实验对象到实验组或控制组,也不能完全控制实验误差来源的实验。由于管理问题的复杂性和难
控制性以及传统实验的局限性,准实验在管理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根据实验的实施场所不同,可以将实验分为
实验室实验与
实地实验。实验室实验是指在有专门设备的实验室中进行,并对实验的条件、控制以及实验设计都有严格规定的实验。实地实验是指在实际情境中进行的实验,也称
现场实验。由于人们对管理研究结果的现实意义或
外部效度越来越重视,因而管理研究中的实验越来越倾向于实地实验。实验室实验和实地实验的划分与纯实验和准实验的划分具有很大的一致性。
此外,还可以根据研究的深度把实验分为试探性实验与
验证性实验,根据实验的深度或进程将实验划分为
预实验与真实验等等。
比较
实验法的优点与缺点
实验法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实验研究者有独立自主性,可以完全按照自己提出的假设来决定研究的变量、
设计变量的水平等,而不用完全遵守现实环境的“
自然状态”。但其他研究方法则要按现有数据和
观测值给出假设。第二,从时序角度看,实验法是纵贯式研究,实验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可在多个时点进行测量,得以
研究变量的动态变化,而其他研究方法像
问卷调查等,只有某一时刻的测量值,不能直接观测出一段时期内的变化。第三,它能够比其他方法更令人信服地估计因果关系。从哲学的观点来看,因果关系永远不能被肯定地证实,只可能不断地逼近。实验方法比其他方法更容易做到这一点,因为实验研究者可以通过操纵
自变量来观察
因变量的变化,还可以通过设立控制组来判断操纵的强度。第四,实验方法能够比其他方法更有效地控制外源变量的影响,从而分离出
实验变量并估计其对因变量的影响。第五,实验方法下,可以通过调整变量和实验条件观察到常规状态下很难出现的
极端值和
交互作用。第六,实验方法是可以重复的,这是研究科学性的中要体现。第七,
实验法的成本通常较低,因为
控制变量、样本数都比较小,
持续时间较短,而
现场研究、问卷等方法的出差费、访谈费都比较大。
实验研究方法的缺点主要是:第一,研究者人为地营造实验条件,使其远离现实情境中的“自然状态”,会导致
外部效度降低。第二,如果研究样本本身不具有
代表性,即便在分组时做到了随机化分派,也会使
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降低。第三,研究只能限于当前问题,对过去问题和将来问题的研究,实验方法不太可行。第四,当
研究变量和水平数目增多时,成本会急剧增加。第五,管理领域的实验研究中,实验对象大多是人,
人类行为变异相当大,较难控制,同时也使实验研究面临许多伦理和法律方面的限制。第六,难以找到合适
测量工具,即使找到,也容易造成使用的偏差。
实验法的应用条件
结合实验方法的优缺点,可以大致总结出
实验研究方法的应用条件:第一,对现状的研究。进行历史研究或预测研究,单独使用
实验法是不可行的或很困难的。第二,需要对研究环境和研究条件实施严格的限制才能凸显研究变量。第三,
客观条件允许施加所需要的控制。第四,实验不会违反当地的伦理和
法律规范。
尽管实验方法可以独立地取得令人振奋的研究成果,但为了谨慎起见,研究者通常将实验方法与其他研究方法相结合,使
研究结论更加令人信服。
学科研究中应用
实验研究方法在自然科学中的应用历史较长,并大大推动了其发展,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时间相对较短。但近几十年来,实验方法在社会科学各学科中的应用发展很快。
实验法在心理学中的应用
心理学是管理学的基础之一,实验研究方法在心理学中的应用具有很长的历史。将实验方法引入心理学,引发了心理学的革命。1879年,冯特在
莱比锡大学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运用当时所能达到的技术,使用与生理学等自然科学相同的实验方法,对人类心理进行较为精细的系统分析。这标志着心理学的重要分支――
实验心理学的诞生,也标志着心理学走向科学之路。
此前关于人类心理的论述和研究,可以追溯到希腊的哲学著作,其中有的论述已颇具体系。但是无论他们论述得如何精细,如何严密,他们所采用的方法都是内省思辩的方法。这样结果就像两小儿辩曰一样,彼此谁也说服不了哪一方。因为当时的心理学思想是孕育在
哲学思想中的,有人称之为“
安乐椅中的心理学”,意指当时心理学思想是哲学家们坐在安乐椅里苦思冥想中产生出来的,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19世纪中叶。
德国
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康德曾断言,心理学不可能成为科学。这种说法虽然不正确,但却并非无稽之谈。因为心理或者说是意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又具有极大的个体差异性、群体差异性,以及多种维度、层次,学说之间相互辩论,纵使胜负有定,但是谁也没有想到过通过做实验的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科学之所以区别与哲学,一个重要的特性是具有严密的
实证性。一门科学之所以为人们所承认,是因为它在人们面前是可以被证明是正确的。为了证明一个学说的正确性,必须进行比较系统精确的实验。心理学若要从“安乐椅”式的
哲学逻辑思辩中挣脱出来,则必须具有实证性的科学特性。
著名的实验心理史学家E·G·波林写道:“把
实验法应用于
心理问题是心理研究史上无可比拟的伟大杰出事件”。心理史学家D·舒尔茨曾说:“
现代心理学与它的智慧的先驱者的重要区别,不在于所提问题的种类.而在于探索答案所用的方法”。在冯特之前,赫尔巴特已首次宣称心理学是一门独立的科学,却没有成功,因为
他没有在心理学中应用实验方法。另有一些从事生理学研究的人虽然使用了实验的方法,如米勒、韦伯、费希纳等,但没有把该方法引入到心理学的研究中。1874年冯特在
苏黎世大学任哲学教授时,开始转向心理学和哲学的研究,1875年冯特到莱比锡大学任教,从事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并继承了米勒等人的
实验研究方法,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从此“科学的”和“实验的”这两个词便成为“心理学”的核心含义。因此,从这个角度讲,冯特将心理学变成一门实证科学。
自从冯特创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以来,心理学得到空前速度的发展。1883年,仅在冯特创立实验室4年之后,郝尔在美国建立了美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从1888年到1895年,在美国兴起了遍及全美的建立心理学实验室的潮流。19世纪末到 20世纪初,各种学派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各式各样心理学风起云涌。但无论各种学派观点如何对立,以实验方法为代表的实证思想一直被抛弃,大多数心理流派,无论其观点多么变化无常,都将实验法作为证明自己观点的工具。
现代心理学中的实验方法有两种:一种是
自然实验法,不讲求严格的变量控制;另一种是
实验室实验法,要求在实验室内严格控制各种变量和遵守
操作规程。通常所说的心理学实验主要是指实验室实验法
总之,实验法促使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实验法促进了心理学各
应用领域分支心理学的发展,获得了丰硕的成果,据粗略统计,心理学超过一半的研究成果来自实验方法。另外,实验法具有
主动性、可控制性和可重复性等特点,便于精确地揭示出心理学的科学规律。因此,实验法成为研究心理学的基本方法。
但是,对心理学实验方法的批评也时有所闻。这些批评意见主要有:第一,不能适用于绝大部分心理学分支领域;第二,不具备普遍的信度和效度;第三,过分强调
定量研究,忽视了
质的研究;第四,
技术要求较高,较难普及。有的批评火药味十足:“实验室实验,因为它要求严格的条件控制和数量化的结果处理,所以便不能不找比较简单的问题,在非常限制的条件下进行实验,结果是完全脱离实际,避实就虚,无血无肉,只剩下一些干瘪瘪的渣滓,也就是完全缺乏意义的东西,……结果当然会扼杀心理学的生机。”“实验方法是制造科学渣滓的工厂,又是扼杀心理学的杀手。”实际上,实验心理学井没有扼杀心理学的生机,相反正是它给心理学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实验方法在
心理学研究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其意义也是不可抹煞的。但是这些批评也说明,心理学中的实验方法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首先,要重视对实验的
哲学方法论的思考,即重视在方法上如何更有效地去实施实验、解释实验。其次,心理学中的实验方法必须向其它学科吸取新技术、新方法。再次,心理学中的实验方法应该摆脱单一的实验室
研究模式,向自然实验法靠拢,注重与现实情境接轨;或者使实验室情境自然化,将心理
实验室建设成为现实自然情境的模拟,以解决与
社会生活实际联系少,研究结果的社会实用性差等问题。
实验法在社会学中的应用
实验法在社会学当中的应用相对较少。尤其是在国内,
社会调查方法在社会学研究中最主要的方法,实验方法极少。国外社会学研究中,实验方法应用多一些,但与其他方法相比,比例极低。这一方面与学科性质有关,另一方面与实验方法本身的局限性有关。
实验法在教育学中的应用
在实验方法进入教育领域之前,
教育研究主要采用
精神科学的分析方法,使用描述性
语言对教育现象进行解释,主要是哲学思辨的方法。19世纪初,近代
数理逻辑的发展启发了赫尔巴特,他主张用
实验科学的量化方法来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但他基本上仍然坚持逻辑论证和
思辨方法,主张将量化表述和逻辑思辨结合起来,因此赫尔巴特的教育研究方法带有一点逻辑实证的方法论色彩。
19世纪中期,自然科学形成了实验和检验假设的方法论,注重对事物进行
量化分析,用数
量化模型来描述和解释事物要素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对事物要素的
关系命题的逻辑演绎或归纳来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这对社会科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实证主义的创始人
孔德提出运用
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领域,主张严格采用自然科学范式来研究
社会现象(当然包括
教育现象),追求方法、结论的科学化。
19世纪末20世纪初,实验和
假设检验的
逻辑方法在德国教育研究中问世。德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
梅伊曼(Meuman,E)和拉伊(Lay,L·A )奠定了
教育实验的基础。1901年,梅伊曼提出了“
实验教育学”的概念,1908年,拉伊发表了在德国誉为“继赫尔巴特以后教育学说
新纪元”的标志性著作――《实验教育学》,主张教育应该和心理学一样进行严格的实验研究。教育学应建立在教育实验的基础上,运用实验和假设的
逻辑与方法以及定量描述,来确定教育活动中各要素的因果关系或
相关关系,克服以往的教育理论只重视思辨的缺陷。自此,教育实验开始在教育领域盛行起来。随着
现代科学技术和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教育研究的手的逐步科学化和高技术化,计算机的运用,用数学方式检测、描述、模拟,进行
量化分析,使教育理论向严密科学的方向发展。可以说,上世纪教育学领域的每一项重大
科研成果,都与教育实验相联系。特别在当代,教育理论更是以教育实验为依据,从教育实验中概括研究结果,进而升华为理论。
我国教育研究中实验方法的引入较晚,主要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系统学习和运用西方的
实验研究方法理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
教育实验研究的主要观点、成果己经形成了较全面的体系,但教育实验诸环节研究很
不平衡,有的方面极为薄弱(如实验设计规范的研究),有的方面停留在
经验描述的水平(如实验评价规范的研究),操作性不强。可以说,我国教育领域的实验研究水平总体较低,这里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我国
儒家学者“经学”治学传统方法以及近代以来所形成的“
中体西用”机械治学方法的束缚。大量研究者者采用的是“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的经学治学方法与模式,官云亦云,人云亦云,依傍权威,拘泥经典,重思辩轻实验,许多研究很少深入到具体实际工作中去观察和讨论问题。
第二,前
苏联教育学者的“
形而上”的治学方法。由于历史的原因,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们的社会科学界受前苏联影响非常深刻。表现在教育领域就是:在教育研究中机械地运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学原理,研究方法论单一化,只是单纯地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几乎从未考虑其他科学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的借鉴应用。
第三,对
实验研究方法的了解不够。国外社会科学领域中实验研究方法的理论与实践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经非常成熟了。但我国主要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系统地引入,理论上探索和实践上的应用都存在较大差距。
第四,实验方法本身的缺陷。通常所讨论的实验大多为
实验室实验,这种实验的条件较为严格,距离现实较远,实验结果的
外部效度远不够高,影响了实验方法的推广。
针对以上问题,一些学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转变观念,从从
实证主义方法论高度充分认识实验方法的重要意义;第二,加强国际交流,在研究方法上与国际接轨;第三,在各个
教育阶段系统推进研究方法的教育;第四,不完全套用自然科学实验的特征来衡量教育实验。教育实验的规范、程序、方法应该是在吸取其他学科营养的基础上,自身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创新和完善的结果。
自然实验应是下一步努力的重点。
实验法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尽管有人把经济学实验方法的历史上溯到1738年
贝努利(Bernoulli)为研究“圣·
彼得堡悖论”所做的实验,但绝大多数人还是认为应把上世纪30年代作为经济学实验方法的开端。事实上,60年代之间所出现的一些主要的实验研究和论文对于当今这一领域的发展,无论从手段上,还是从方向上,都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归结起来,早期的实验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有关
个体选择理论的检验。
瑟斯顿(Thurstone)于1931年所做的用实验方法确定
无差异曲线的研究是有关
个人行为实验研究的开创性工作。这个研究虽然后来招致了许多批评和修正,但它开拓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1944年,
冯·诺依曼和
摩根斯坦《
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一书的问世,引起了人们对于个人
选择行为以及人们之间相互影响的更为广泛的注意,这促使研究不断深入,人们开始观察一些不符合经济选择理论的现象。其中,
阿莱悖论最为著名。
第二,
博弈论研究中的诸多实验。其开拓者是德雷舍(Dresher)和弗勒德(Flood)。1952年,
福特基金会和密执安大学共同召开了一次题为“
决策过程中的实验设计”的会议,会上有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问世,其中包括
纳什参与的研究n个人小规模博弈行为的实验。这个会议的参加者如马夏克(Marschak)、拉德纳(Radner)和西蒙(Simon)等人对博弈论理论以及实验方法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此次会议之后,这一方面的研究工作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检验博弈理论的有关假说;二是对
战略环境进行实验研究。
第三,涉及现代
产业理论的实验。1948年,张伯仑(Chamberlin)在
哈佛大学组织了关于
垄断竞争的首次试验,研究了46个均衡价格略有变化的市场情形,得到了一些重要变量的
实验数据。有趣的是,张伯仑本人并不满意于实验结果,他也因此放弃了进一步实验的打算。但是,当时的研究生
弗农·史密斯(Vernon Smith)却由此兴趣盎然,以至于后来通过不懈努力成为了经济学实验研究的一代宗师。另外,50与60年代之交,西格尔(Siegel)和福瑞克(Fouraker)对双元竞争和
寡头垄断的行为也做了较多实验。他们研究了这类市场上在达成价格与数量协议之间的讨价还价行为,并取得了方法论上的进展。
上世纪60年代是经济学实验研究的转折时期。尽管实验研究从总体上仍缺乏市场,但已有一批有份量的研究论文面世,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实验。比如,贝克尔(Becker)、德克鲁特(Degroot)和马夏克(Marschak)在1964年的研究说明了
经济理论与实验研究之间的紧密联系。当时,他们主持了一个测度个人期望效用函数的实验,并专注于如何激励参与实验的受试人真实地显示他们关于彩票的
保留价格(reservation prices)。这带来了方法论上的重要进展。
70年代中期以后,
实验经济学(实验方法这时被赋予的新名字)日益兴盛,开始得到许多基金的大笔资助。一方面,这意味着社会对实验方法的重视和承认;另一方面,资金也切实地推进了实验室建设以及随之而来的大发展。
80年代至今的实验经济学呈现出一种爆炸式发展势头。比如,第一次出现了在许多研究领域中,不同的实验小组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对同一个问题进行研究的现象,这标志着实验经济学开始成为了一个靠知识累积而得到进展的学科。而且用实验方法取得的成果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主流学派的经济学刊物上,使
实验经济学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引起主流
经济学家的注意,甚至对
传统经济学的一些理论形成了严重的挑战。
近年来,经济学的
实验研究方法己有很大改进,广泛使用的现代
计算机信息系统及其
控制技术,使实验过程向信息化、智能化和系统化发展,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大大增强,实验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也不断扩大。许多有影响的大型实验都有专门设计的计算机
程序,复杂的行为过程包括经济参与人之间的博弈行为都可以通过
计算机系统进行模拟,实验研究工作主要体现在实验
设计阶段。
目前
实验经济学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第一,实验经济学的发展加速了经济学研究和
行为科学研究(特别是
认知心理学)的相互渗透。第二,实验经济学家试图通过对实验中经济参与人行为过程的观察和分析,构造微观经济理论的动态基础,以弥补主流
微观经济学的缺憾。第三,对政策决策的实验研究是实验经济学家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这方面研究的主要代表是
加州理工学院经济学和
政策实验室、
亚利桑那大学实验经济学和政策科学实验室、
约克大学实验经济学中心。
2002年度
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实验经济学家Smith,说明经济学实验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得到了高度评价和
主流经济学的普遍认同,
实验经济学的研究促迸了现代经济科学的发展。
经济学实验方法的基本过程与一般实验方法相似,即进行实验设计、选择实验对象、确定实验条件、指挥试验进行、分析实验数据。
实验经济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争论主要有:激励动机设定的可信程度问题、实验对象的选定与
内部效度问题、相互影响与实验的
现实性问题、“偏好逆转”实验普遍意义的争论、“
重复性实验”与结论的可靠性问题等。
工作原理
通过控制和操纵一个或多个
自变量并观察因变量的相应变化以检验假设的研究方法。原是自然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后被引入社会科学。随着西方
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兴起,实验也逐步成为现代政治学研究的方法之一。
政治学者主要运用实验
方法研究政治行为者的有关政治行为。实验者在实验前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计划,在实验中通过有效地控制有关条件,观察实验对象的行为变化,以检验在实验设计前提出的假设。实验研究的关键因素,包括清楚而详细地说明所研究的行为以及与应变量相关的因素,处理
外部变量和研究对象的选择。有控制的实验设计涉及随机将实验对象分别送入各种实验的条件下,给实验对象以刺激,然后
观察对象的反应,推断刺激的结果。实验研究通常随机选择实验对象,组成
实验组,同时设立一个或几个控制组,以
比较实验组和控制组的行为。实验者对实验组做各种实验,控制组不参与,然后分析实验组与控制组的差别。实验研究要求实验结果可被重复实验所验证。实验研究有准实验、实地实验、
实验室实验等形式:①准实验。其特点是采用大量假设先行推理,以现实生活中的人作为实验对象,在现实生活中观察他们,并尽可能地对有关条件进行控制。②实地实验。在现实情况下对各种条件加以精心控制,实验者在这些条件下处理一个或数个
自变量。③实验室实验。将全部与直接的调查课题无关的各种自变量的变化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在严格的、可操作的、可控制的条件下处理一个或数个自变量。在实验过程中,实验者要考虑重大事件和实验对象自身发育的影响,初试—复试的影响,
研究工具和度量技巧的适应性,实验对象选择的
合理性、实验
损耗率和实验的反作用等的影响。实验研究设计需要注重知识的
全面性、程序的严谨性和系统性。实验者要
控制实验的背景、实验指示、实验刺激的条件、实验对象的选择、记录实验结果的手段。一般认为,实验处理的问题较抽象和狭窄,而
政治现象一般较宏观,实验需要简化变量并只能处理有限的变量,取得控制实验的理想条件也是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