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饮食可以分为两大类:一为客家
菜肴,另一为客家小吃。正月
元宵节 客家人吃汤丸和悬挂花
灯笼好兆头。客家人的习惯是过了元宵节、吃了汤丸以后,就要送回家
过年的亲人出远门,表示祝愿亲人一年在外平平安安、年底再回来团圆。
起源
小吃起源于佐酒的
熟食,古人下酒之物非常随意,付钱的时候也满不在乎,眉头不用打结,实在是便宜!盛载下酒物的碟子很小,低调而实惠,依盛器之小食物被称为“小吃”。
一般的小吃都是添意趣的下酒菜,无关宏旨,吃起来有一番惊喜,有点儿浪漫色彩,不携带充饥功能,完全是正餐以外的进食行为。惟独客家小吃是主食的延伸,用途首先是充饥,几乎全是米制品。
举办活动
简介
在元宵节或早三几天,上一年“
添丁”的人家要在祖屋中厅的梁上悬挂大花灯笼,并请亲朋好友前来吃洒祝贺,期间户主抱来出生的男婴先向先祖神位参拜,接着参拜长辈,长辈给“
利是”表示祝愿,完毕后众人开怀畅饮,吃过灯酒,男婴就算正式加入家族行列,将名字注入族谱。
月份和习俗
一般是一个儿子挂一个灯笼,哪个围屋挂的灯笼越多就越光彩,表示人丁兴旺。
二月二 取下花灯,烧过年贴的对联、“利是”,清理、吃完过年时剩下的食品,如
米糕、料花等,准备开春干农活。
三月清明 这一期间野
艾草比较鲜嫩,梅州人就采来做成糍来吃。清明过后,就开始插秧了,所以有俗语说:“吃了野
艾糍,肩头磨得损。”
四月八 也叫水节,立夏节,因为是在表黄不接的时候,过节吃的食品较差,大多数吃的是杰米粉与麦皮混和做的糍。
五月五端午节 端午节吃
粽子,以表示纪念屈原,还吃
酿苦瓜和用刚收成的黄豆做的
酿豆腐。
七月十四 上半年农作物的收成与下半年的耕种已基本结束,有喜庆丰收和放假休息的气氛,这天家家户户
磨豆腐、吃鸭子,还要吃多种做法的新鲜花生。
八月十五中秋节 吃月饼、
炒田螺及板栗、柚子、山梨等瓜果。月饼、田螺都表示团圆,这天外出做工的人都要回家过节。以往还有放孔明灯作娱乐的传统。
九月九重阳节 也叫鬼节,
客家人祖上的二次葬都在这天进行。这天吃的小吃是
九重皮。
十一月冬至 在梅州地区及
客家地区有句话叫做“冬(冬至)大过年(春节)”,意思是比春节还要隆重,因为秋收冬藏,农事已毕,一年耕稼,丰硕喜人。这天吃的小吃是萝卜糍,由于这时天气寒冷干燥,所以客家人都在这一时节
腊猪肉、腌咸菜等,准备过春节,这天腊的猪肉可保存较长时间。春节(过年)
十二月二十五日开始不出远门,忙着准备过年的食品、迎接远归的亲人。过年吃糯米做的油果、大笼糍,还有
红烧肉、
梅州酿豆腐等
客家菜。特别是大年三十除夕,客家人不管多远都要赶回家吃“团圆饭”,与亲人团聚。
代表
糕点类
过年粄
制作过程:
①、大米泡水后晾干,碾成粉末,晒干备用。
②、用干净盆器盛取适量大米粉末,微热油锅中加白糖熬成稠状,倒入粉末,用筷子迅速搅动使热量四处扩散,加入红塘、开水和捣碎的花生、陈皮等,最终搅至糊状。
③、取一铜盘,洗净擦干,表面涂上一层花生油,将米糊倒入,上蒸锅蒸熟后,表面撒上事先炸过的芝麻即可食用。
有些蒸制年糕的高手能把年糕蒸至晶莹剔透,犹如琥珀,花生、
杏仁一类
干果完全烂熟其中。食用时配以茗茶,味道更佳。
炸角子
2、炸角子
逢年过节家家户户少不了要做角子,其做法先把芝麻、花生、白糖、
椰蓉搌成干馅放在碗里备用,把一定比例的面粉、鸡蛋、白糖、猪油加入少许水不断搅拌,再用面杖压成
饺子皮样,把干馅放入面皮捏成饺子样放入油锅炸熟捞起,待冷却后装入坛里避免受潮密封起来,待节日时启用。油果和麻花的是事先把搅拌好的
米粉捏成长稚形、条形和圆形,其油炸做法和装坛过程与角子相同。
3、烧麦
烧麦状似石榴,以皮薄馅爽、芳香扑鼻、令人垂涎而得名为“三特
石榴果”、“三里香”。后人因烧麦皮为面粉制成,吃时又要“赶烧”,便叫“烧麦”。
烹制方法:
①、将洋葱切成小粒放在盆中用淀粉拌匀;
②、将猪肉馅、香油、酱油、盐、鸡精、胡椒粉、料酒、姜末、鸡蛋打上劲后和洋葱粒拌匀;
③、用云吞皮做皮包成烧麦,顶上放一个
青豌豆,上蒸锅蒸8-10分钟即可。
特点:浓香软糯,老少皆宜。
烧麦皮的制作
土豆一劈两半,放锅里煮熟,迅速捞出沥水去皮,放进面和生粉均匀混合的盆里,边用器具碾压土豆边用筷子搅拌,等不烫手时,用手把没碾碎的土豆捏碎,把面活成均匀的面团,放在盆内用干净的布盖上,待用。
炸芋圆
逢年过节家家户户少不了要做
芋圆,其做法先把芋头切成丝条和粘米粉,盐和在一起并搌成干馅备用,把干馅放入捏薄放入油锅炸熟捞起,待冷却后装入坛里避免受潮密封起来,待节日时启用。
炸南瓜圆
逢年过节家家户户少不了要做
南瓜圆,其做法先把南瓜切成丝条和粘米粉,盐和在一起并搌成干馅备用,把干馅放入捏薄放入油锅炸熟捞起,待冷却后装入坛里避免受潮密封起来,待节日时启用。
炸膳花
逢年过节家家户户少不了要做膳花,其做法先用面粉,鸡蛋,盐,葱花,擀成面皮。然后把擀好的面皮,切成宽度为10cm长度的面皮。再用10cm宽度面皮对折,对折后切成一段段宽度是5cm的折叠状面块,接着就是做花,把5cm面块在对折的弯曲地方切出4-5个不会断开的切口,这时候,把切出来的面块打开,把整个面块沾连起来,做出兰花状。把把一个个兰花样的面块放入油锅炸熟捞起,待冷却后装入坛里避免受潮密封起来,待节日时启用。
粄类举例
粄类
粄就是
客家菜中一款地道的主食和小吃,是粄类的统称。
“
粄”为古汉语,乃古代中原地区佐茶充饥之食,
南梁作家
顾野王《
玉篇》“粄,米饼”,宋代《
广韵》“粄,米屑饼也,字或作䉽或作䬳即此所本”
客家粄有用大米做的,也有用糯米粉做的,还有用木薯粉做,经过不同的加工手法制作出来,品种有200款之多。地道的客家粄,首先选料要精,如优质米细细研磨成浆才能蒸出透明爽滑的米反皮,馅料用时鲜
然后制作也要精,做米反用的米浆一定要细磨,一点马虎不得。
簸箕粄
1、
簸箕粄 做法:将大米浸泡后磨成米浆,舀入直径约三十公分的圆形簸箕内(大多数人用的是长方形的铁板),左右摇动使米浆均匀,再入锅用猛火蒸。约五分钟后将蒸熟的薄薄一层米浆揭下,把炒熟的肉丝、
韭菜、
豆芽、
鲜笋、
虾米、
香菇等馅放入,卷成筒状,与油条相似。簸箕粄细嫩可口,多食不腻。
仙人粄
仙人粄,也叫仙水冻。是用盛产于
赣南、
闽西、
粤东的梅州地区一种“
仙人草”熬制而成。由于只需用少量的“仙人草”就可以做出比“仙人草”重量多十几倍的板来。有如仙术般的神奇,因此,人们便将用这种“
仙草”制成的食品称作“仙人粄”。
制作原料:仙人草、水、土碱(丙药)、淀粉、白糖或蜂蜜。
制作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干
仙人草熬地瓜粉,另一种用青色鲜嫩仙人草熬米浆制成。
客家地区大都用第一种方法制作。儿时,我常看母亲制作
仙人冻。每至五、六月间,正是仙人草茂盛的季节,母亲便到山坡沟谷采回仙草,然后将鲜嫩的仙草洗净晒干,捆成一束束长条状贮藏起来。
制作时,即取出一束,略加切断,以清水洗干净,添适量食用碱,放在锅中熬成汤汁,以洁净的纱布过滤去渣,复将去掉草渣的仙人草汁倒入锅中,按比例缓缓注入已经稀释的地瓜粉,用勺子搅拌成浆糊状,起锅后,倒入备好的搪瓷盆中,俟冷却后,即成仙人冻了。然后用刀于容器中将仙人冻划成若干小块,以醴泉浸泡之。
即使其更加清凉,又便于延长储存时间。吃时,取一小块
仙人冻置于碗内,打碎,加白糖(或蜂蜜),再洒上几滴薄荷水即可。入口清清的,滑滑的,软软的,凉凉的,凉爽透心。有股“仙”味在心头。
萝卜粄
材料:
粘米粉300克、
白萝卜1条、香菇4朵、虾米25克、瘦肉50克、盐(少许)、鸡精(少许)、油 做法:
①、先把
粘米粉用水调成桨加一点点盐(不能多,因为炒材料的时候还要加一点盐)
②、白萝卜切细丝(或是剁小沫也可以)、香菇跟瘦肉剁成沫、虾皮洗干净炒干备用
③、锅里放油烧热,放瘦肉跟香菇炒熟,再放进虾皮跟
白萝卜翻炒一会加上盐
⑤、把调好的材料倒进蒸盘里(蒸十分钟就可以了)
小贴士:蒸好的
萝卜粄也可以放凉后再切成小块用煎锅稍为煎下,更香更好吃。
芋子饺
制作过程:
①、选好上等芋卵,洗净,蒸熟,去皮,趁热捣成泥状。
②、芋卵泥中拌入木薯粉、水等,和匀,使芋卵泥具有一定韧度。
③、抓一小撮揉成图1中元宝状,入滚水中烫熟取出,加入各种配料即可。
黄粄
黄粄的制作方法颇有讲究。首先要选上好的干柴草(如干茶树枝、干稻草等),把这些干柴草烧成灰,并在灰中加入一些杨梅叶子(调色用)和少许生石灰(防止所做的黄粄吃后过冷),然后,把 草木灰用干净的布包好放在桶中用水淋,制成浸米用的草木灰水。
同时,将约占1/3的糯米和约占2/3的
籼米淘净后,放在草木灰水中浸泡数小时,然后把它加工成米浆。再将米浆倒在锅中用文火煮,注 意在煮米浆中要不断搅拌,使水分蒸发而不致烧糊,从而制成柔软又富有韧性粄团,将粄团取出放在铜盆中,再把粄团蒸熟,然后将蒸好的粄团放在臼中舂上十几二十分钟。这样,黄灿灿、香嫩嫩的黄粄便制成了。
苎叶粄
苎麻是多年生的木本植物,一年四季常绿常青。
苎叶粄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备受乡亲和游子的喜爱。 苎叶粄一年四季均可制作,尤以春夏两季为佳。制作方法是摘取新鲜雏嫩苎叶,和适量粳米、糯米和井水于
石臼捣烂、粘合,形成青翠欲滴的粄团,然后把粄团捏成小块,放在蒸笼中蒸熟。也可以油炸,油炸后金黄酥脆,清香甘润,别有风味。常吃
苎叶粄,能耐饥渴、长力气,除皮肤疾患,强身健骨,是老少咸宜的天然食品。
味窖粄
7、味窖粄
味窖粄是客家最大众化的食物,用大米磨成浆后与少量土碱水拌匀,用开水冲浆,盛入小碗蒸熟。蒸成碗面四周膨胀,中间凹成窝形,以甜酱油(红味)佐食,故称味窖粄。在
梅州街头常有油煎味窖 粄,是客家特有的传统风味食品。
铁勺粄
8、铁勺粄
铁勺粄是客家传统小食,以
客都梅州兴宁市罗浮镇制作的铁勺粄最为出名,当地客家人在入年界(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起)制年货小吃时一定会有炸铁勺粄,罗浮铁勺粄是用一个浅平底的圆铁勺装上,一般是选择冬米再掺少量的糯米磨粉后调成浆,装在一个浅平底的圆铁勺上,然后视个人爱好加上葱、黄豆、花生、芝麻等配料入油镬炸,至金黄色捞起,口感香酥脆爽,是酒友很好的下酒料。
糍粑
9、
糍粑 农历十月初,秋收之后,农闲时的
客家人便开始做糍粑,俗话说:“十月朝,糍粑录录烧”,这正是新鲜、热腾腾的刚做好的糍粑的写照。一个个白白软软的糍粑里头包裹着炒熟的花生、芝麻和新鲜的白糖,吃起来口感绵软香甜,在品尝糍粑的同时,或许你也能感受到客家人纯朴的情怀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艾叶糍粑是
梅州客家传统美食,口感香甜、柔软、爽滑,同时艾叶具有保健作用。
1.材料:新鲜艾叶、糯米粉,馅(花生、白糖),馅加点白芝麻更香。
2.将新鲜艾叶去梗,只要叶子,洗净,放到已烧开了水的锅中煮15分钟左右(煮软一些可以剁得更碎),捞起,用清水冲洗几次。泡两天,把艾叶的苦水去掉。
3.抓干水,放到砧板上剁碎,越碎越好。
4.准备好糯米粉,把剁碎的艾叶和到糯米粉里面,和到能成团不散就好了。
5。用包棕子那种竹叶,剪成小块,将包好的艾糍粑放在上面。放到锅里隔水蒸10-15分钟,可以吃了。
算盘子
这是一道客家传统小吃,既能做菜,又能当主食。别小看这道菜,要做到既弹又爽滑,热吃、冷吃各有各的味道并非易事。算盘子是以
木薯与
芋头淀粉为主要原材料制作而成,制作的技术难点在于搅拌材料时温度的把握。在烹制时以香油、葱、蒜蓉炒香,注意在起锅时调味。
肉类举例
1、烊豆腐(也叫
酿豆腐)烊豆腐不仅是逢年过节的一道主菜,尤其每年春节的团圆饭,烊豆腐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梅州客家人的一道特色小吃。
烊豆腐制作也简单,首先选好馅料,主要是半肥半瘦的猪肉、配以香菇、葱头剁成馅。把豆腐切成四方小块,中间用筷子挖个小洞,将馅置入。锅里撒上猪油,生起灶火,将豆腐放进锅里,火不宜 大,直待呈金黄色,而后放上盐、酱油、味精等调料,即可就食。后来也用
苦瓜横切成一圈一圈,中间的挖去置入馅。
逢年过节,山村弥漫着烊豆腐的清香,家家户户的餐桌都有那道传统的菜。从前,没钱买大块肉的人家,去市场买上半斤几两肉制作烊豆腐,凑了那分热闹,也算是过节。如今,烊豆腐堂而皇之地摆上了餐桌,成了
客家人待客的一道好菜。
注意事项
烧麦
①、正宗的烧麦皮要用专门的擀面杖,家里一般用普通的擀面杖,可以把外边压出褶皱,象
荷叶裙边的样子就可以了;
②、包烧麦的时候,不用收口,用拇指和食指握住
烧麦边,轻轻收一下就可以,其实比包
包子还容易; ③、蒸之前一定要在烧麦表面喷水,因为擀烧麦皮的时候,要加许多面粉,才能压出荷叶裙边,如果不喷水,蒸好的烧麦皮会很干
打炒米
4、打炒米(炒米) 这是每户必备年料。
制作过程:将粘米或糯米煮熟晒成饭干,然后用沙拌着饭干在铁锅中加热炒爆,有的用茶油炸爆,叫油炸米。接着将川糖煎成糖浆,将炒米、花生仁 、芝麻等配料放进糖浆中搅拌捞起放入用板做成的木架内压实铺平用刀切成长方形小块。炒米吃起来香甜、清脆,是大人、小孩都喜爱吃的年料。
打炒米十分讲究技术,不但配料要合比例,而且煎糖浆时要讲究“火候”。弄不好就不能成块,而变成散米不中吃。一般来说,一斗
炒米要配2.5司马斤川糖,只能多,不能少,特别要注意“火候” ,有经验的人在灶头上放一碗清水,川糖煎到一定时候就开始结浆,用竹筷滴一点糖浆清水中,如已成“松仁点”即可,马上熄灭锅底火苗,把炒米放进锅中不断搅拌,用手试一试炒米,如果十分粘手 就可起锅将炒米倒进木框架内铺平压实,直到凝结后再用刀切成小块。
月光饼
除了春节之外,最大的节日就数中秋节了,说到中秋节就不得不提“
月光饼”,当市场上各式各样的月饼铺天盖地在我们面前展示的时候,
客家人依然保留着最传统的中秋节糕点——“月光饼”, 月光饼是采用白糖、
米粉、芝麻、花生和瓜条烘制而成,在直径有8公分的白色月光饼上再印上红色的吉祥图案,因该饼为圆形,故又取团圆之意,象征着圆满、平安的节日祝福。
客家菜肴
简介
在榜上有名的系指东江梅州客家菜,它与
潮菜、
粤菜并称为广东三大菜系。传统的客家招牌菜是:
梅州盐焗鸡、
梅州酿豆腐和
红烧肉。
客家酿豆腐
【 原味可口】 诚然,社会在不断变革,在如今的社会主义新时期,
客家菜也在不断创新。传统的
东江菜在现代客家人的锅头里,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地方特色,有“原汁原味,可口可心”之美誉。原汁原味
【原汁原味】 主要源于三个方面:一是选料讲求野生家养粗种的食物,即没有污染的“绿色食品”。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食品的质量好、味道好与
客家人的生态环境好尤其是水好有着很大的关系;二是烹调方法采用煮、煲、蒸和炖等居多,不破坏食物的营养与纤维;三是极少添加甚至不加过重过浓的佐料,一般用生葱熟蒜调味。
【可口可心】 所谓可口可心,系指清淡的口感、实惠的价码和调和的作用。其调和作用类似现代术语“饮食疗法”。
客家菜中不少有滋阴降火、清肝明目、壮腰补肾、养颜益气等功效。客家菜除有传统的
梅州盐焗鸡、
梅州酿豆腐和
红烧肉这些“老三篇”外,比较具特色的有:
水蒸鸡
选用家养或在山上用虫草谷物群养的鸡,整只放在锅里用水蒸熟,用手撕或切成六大块趁热吃,十分鲜甜滑嫩。另据资料介绍,这种用土法饲养的鸡比用精饲料养的其含氨基酸要高出10余倍,可见基营养价值极高。
全猪套餐
主要有选用猪最“精华”的八个部位的肉堡成全猪汤,蒸
猪红、猪杂,
红烧肉等,配吃一些青菜和家腌酸菜。这种吃法类似往时,
客家人一年到头在春节钉杀猪时方有的口福。
全牛套餐
则是吃
牛肚岗、牛柏叶、牛心顶和牛栓肉为主,和其它地方不同,这里吃的牛柏叶没有去掉上面的黑膜,据说主要是为了健胃。
豆腐套餐
客家人酿豆腐源于中原时
包饺子的习惯,因迁徙到岭南无麦可包饺子,想出了酿豆腐的吃法。客家梅州人吃豆腐各种煮法都有,所谓豆腐套餐包括了餐前吃用的
豆腐花,当主菜的
煎酿豆腐、
豆腐煲、
豆腐丸、
糯米酿豆腐、炸
豆腐皮等,还有当小吃的
豆腐乳等等。
新港湖鲜
万绿湖野生的
桂花鱼、
鳝鱼和石鲶鱼仔,肉坚滑、味清甜,不带泥腥,或蒸或炖或煎都很可口。
相关菜谱
梅州腌面腌粉:梅州人早餐的主要食品。将细面条或粉丝放入开水中烫熟,辅以猪油、蒜茸、细葱等,做成伴面;再将猪肉、猪肠、猪肝,辅以枸杞叶或白菜叶,做成汤。
梅州腌面腌粉:梅州客家人早餐的主要食品。将细面条或粉丝放入开水中烫熟,辅以猪油、蒜茸、细葱等,做成伴面;再将猪肉、猪肠、猪肝,辅以苟芪叶或白菜叶,做成汤。
仙人粄:梅州市区客家小吃仙人饭是客家人喜欢的夏季清凉饮料,采用仙人草和少量土碱(丙药)熬水,过滤去渣后,加少许淀粉再煮,冷却后凝结而成棕褐色半透明胶状,食时调以白糖、蜂蜜,润喉解渴。它不仅是解暑佳品,而且有药效价值,对高血压、感冒等有一定疗效。
糯米粄:糯米作为原料的小食,有甜粄、味窖粄、发粄、新丁粄等等,其代表为甜粄,系客家梅州地区最为常见的点心。另乡下人多在过年过节时加工好米粉,在太阳光下晒干燥,或烘干燥,入在陶坛里,可存放二至三个月,随时可取用少量做糯米粄。一、基本工艺及做法:隔夜浸好米,第二天用碓踏成粉,或用粉碎机加工成米粉,加黄糖或者其它调料一同搓,然后用竹箕垫蕉叶摊平上锅蒸半小时。
食时切块,即食或者油锅煎食。二、炸煎粄制作:用一小碗糯米粉及适宜白糖和好,搓成三五个团,拍扁,放在开水里煮成八成熟,乡下叫做粄前子,备用, 取其中一粄前子,与五六碗米粉一起搓至可定型,然后捏成手指粗的小个,放在竹箕放置一小时至干结,用花生油或其他植物油炸熟,以金黄色为佳,阴凉处可存放三至四个月食用。 三此为客家人经常出入田间劳作时在野外的美食。制作简单,保鲜较长时间不变质。
萝卜丸:主料:白萝卜 辅料:五花肉、胡萝卜、香菇、小葱、生粉 调料:胡椒粉、盐、鸡精、糖 做法: 1、白萝卜去皮切成丝,胡萝卜也切成丝,五花肉切成丁,香菇切成丁,小葱切成葱花备用; 2、坐锅点火放入油,将五花肉丁、香菇丁、葱花下锅,待有香味后乘出,装在一容器内,接着放入白萝卜丝、胡萝卜丝、胡椒粉、盐、鸡精、糖调好味,拌匀做成丸子,上碟蒸熟即成。
开锅肉丸:视人数而定(3人份)。500克五花肉、150克的木薯粉、干鱿鱼100克、香菇50克、虾米50克、盐、鸡精、胡椒粉。少许葱花。 做法:1、把五花肉、(干鱿鱼、香菇、虾米用温开水泡半个钟),切成末,然后用锅炒熟备用(五花肉不用炒,用生的)。2、把木薯粉和以上材料加少许水混和,加胡椒粉(各人喜好的量),盐,鸡精搅成团。(也可放少许酱油)3、拿一个蒸盘在蒸盘里涂上少许的油。把弄好的团捏成一个个丸(不要太大)放在上面。把锅里放冷水烧开,把肉丸放到锅里蒸12-15分钟。然后可以出锅了。出锅之前可以在上面撒一些胡椒粉和葱花或香草。味道会更好。
炸芋饺: (1)将芋头洗净,削皮後取150公克蒸熟,加入熟澄面搅拌均匀,再加入调味料(1)拌匀,最後加入猪油,搅拌均匀後放入冰箱冷冻,即为
芋头面团。 (2)把内馅材料(1)用滚水氽烫过。起油锅,将氽烫过的材料加入调味料(2)一起炒香,最後用内馅材料(3)勾芡,待冷却後,加入蛋拌匀,放入冷冻库中,凝结成馅料备用。
(3)将作法(1)完成的芋头面团平分成12份,用杆面棍杆开成圆片状,馅料也分成12份,将每一张芋头面皮中间都包入1份馅料,捏合成饺子形,四周用手整理压平即可,做好12个备用。 (4)热油锅至120℃,将芋角放入,一次不要放太多个,慢慢炸至金黄色浮起,即可捞出沥乾油份,芋头面团将产生蜂巢状组织,非常漂亮。 将芋头面团放入冰箱冷冻的功能,是为了在制作时不沾手。熟澄面150公克的作法是将澄粉75公克及沸水75㏄搅拌均匀。
鸡酒:煎蛋角材料按个人喜欢,我这次用的材料:瘦肉、马蹄、芫西(葱)、鸡蛋 做法: 1、瘦肉、马蹄、芫西(葱)、剁碎,用盐、酱油调味,鸡蛋加适量的盐搅拌均匀。
蛋角煎:好后并未熟透,可以用两种做法: A、可以用微波炉直接叮熟,这样会原汁原味。 B、就是做成蛋角煲。我是选用A的方法,很方便,平时可以多做点放在冰箱随时都可以吃。用来下面条也是不错的选择。
味窖粄:味窖粄是客家最大众化的食物,用大米磨成浆后与少量土碱水拌匀,用开水冲浆,盛入小碗蒸熟。蒸成碗面四周膨胀,中间凹成窝形,以甜酱油(红味)佐食,故称味窖粄。
梅州街头常有油煎味窖粄,是客家特有的传统风味食品。
船子粄:油锥子曾经系最为普及介
食品,每家每户过年必备,绑黄酒介好料,但近几年相对式微。煎煎堆有规矩,小孩子唔能够在边边吵,一吵煎介煎堆就会努嘴。食时重新蒸熟,香甜可口。厓却喜欢食冷煎堆,顶牙有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