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学名:Capra hircus)是牛科山羊属哺乳动物。又称夏羊、黑羊。世界上有150多个山羊品种,包括奶山羊、毛山羊等;中国有40多个山羊品种,包括沂蒙黑山羊、沧山黑山羊等。山羊外形结构紧凑,胸深而宽广,肋骨拱起,背腰平直,腹大而不下垂,四肢端正,骨骼结实,乳房发育良好且具弹性,乳头大而整齐。嘴尖,牙锐、唇薄。公母羊均有角、有须。被毛多为白色,占85%以上,外层为粗毛、内层为绒毛,粗毛光泽明亮、绒毛纤细柔软。
动物学史
起源驯化
山羊是由
野山羊驯化而来。考古发掘证明,早在公元前5700年前,中亚西亚的山羊已被驯化为家畜。由于山羊在动物界里属于比较弱小的家族之一,所以便成为人类最早被驯化的动物,因此对其起源问题无确切答案。一般认为:野山羊变为家山羊,远在新石器时代(公元前8,000-10,000年)既已驯化。大多数学者认为,家山羊的祖先可能是普里斯卡羊(Capra Prisca)、角(羊骨)羊(Capra aegagrus)、(羊骨)羊(Capra falconeri)和塔尔羊(Capra jemaaica)和欧洲野羊,现代山羊的重要祖先是角(羊骨)羊、(羊骨)羊和欧洲野羊。
饲养历史
中国山羊饲养历史悠久,早在夏商时代就有养羊文字记载。一千多年前,中国南方就以饲养山羊为主,后逐步形成规模。山羊生产具有繁殖率高、适应性强、易管理等特点,在中国广大农牧区广泛饲养。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山羊业发展迅速。但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近些年内蒙、辽宁、新疆等山羊主要饲养地区相继实施了一系列的禁牧、限牧政策,总结出既要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又要促进山羊产业发展的生态养羊方案,使中国山羊养殖业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期。
形态特征
由于驯养历史悠久,山羊有许多不同的品种。不同品种可以具有许多不同的属性。通常,成年山羊体重45千克,身高64厘米。山羊身长1150-1700毫米。然而,不同品种的体重在9-113千克之间变化,身高在26-107厘米之间变化。
山羊具有两性异形性。雄性有胡须、角、恶臭,并且通常比雌性大。这种气味来自性腺。角是空心的,并且呈弯刀形或螺旋形。毛发通常是直的,但是有些品种有羊毛底毛。毛色各异,可以是黑色、白色、红色和棕色。颜色图案包括纯色、斑点、条纹、混合色调和面部条纹。鼻子可以是直的或凸的。欧洲品种的耳朵直立,而印度品种则不是。拉曼恰品种没有外耳。尾巴短且向上弯曲。
近种区别
生活习性
山羊活动能力很强。水草丰茂的夏季,山羊活动半径在3千米左右;水冷草枯的冬季,山羊活动半径可远达6千米。活动能力强可保证山羊获得较其他家畜多而好的饲料,以满足其营养需要。山羊比较淘气,跑跳、登高是其特有的生物学特性。在舍内,山羊喜欢在高处站、卧及休息;在山上,其他家畜上不去的岩石陡坡,甚至悬崖峭壁,山羊都能行走自如;山羊还能用两后肢直立,充分采食较高位的藤刺灌丛牧草。山羊食性广,特别喜食树枝嫩叶,在1天当中,采食树叶占90%。山羊的唾液腺分泌量大,对植物中单宁酸有中和解毒作用,保证了山羊能大量采食富含蛋白质的树叶,有效地消化吸收利用而不受单宁毒副作用的影响。山羊喜干燥、爱清洁,饮水、饲草、饲料、用具,应经常保持清洁卫生。山羊勇敢好斗的习性,有助于其防御敌害,也给管理增加了困难,生产中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分圈关养或去角处理等措施。
分布范围
山羊是各种家畜中地域分布最广的,分布遍及全世界。根据
联合国粮农组织(1978)统计,全世界共有山羊43535.2万只,其中89.1%分布在亚、非两洲,按饲养山羊的国家而论,全世界以印度山羊数量最多,中国居第二位。
在中国,山羊分布遍布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连不饲养
绵羊的广东、广西、福建和海南也都有山羊分布。从总体上看,中国山羊群体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地区,集中在华东、华北和西南,在华南地区分布较少。
繁殖方式
人类通常控制山羊的繁殖行为。在人类控制下,山羊遵循一夫多妻制的生殖系统。在自然界中,野生群体也遵循同样的模式。在圈养条件下,人类可能会选择某些雄性来为几只雌性生育后代。然后雌性会直接由这些雄性授精或通过人工授精。如果任由雄性山羊自行发展,它们会争夺地位,而地位最高的雄性则有机会与雌性交配。雄性山羊通过头部相撞来打斗,直到其中只羊投降。
山羊繁殖力强,1年可见到祖孙3代,多胎多产,多数为2年产3胎,每胎多为2羔。山羊的繁殖季节是从夏末到初冬。雌性山羊的发情周期为18天。然而,在热带地区,某些品种的山羊全年都会繁殖。通过控制山羊在白天接触的光照量,可以人工诱导发情周期。双胞胎是该物种极为常见的情况,否则一窝通常有1或3个后代。妊娠期因品种而异,但在145-152天之间。幼崽出生早熟,出生后数小时就能走路并跟随母亲。出生后约10个月,幼崽断奶并独立放牧。雌性在1岁左右达到生殖成熟,而雄性在5个月左右达到生殖成熟。
亚种分化
主要品种
山羊品种的形成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需求及生态条件是密切相关的。全世界主要的山羊品种和品种群有150多个,在分类上主要根据生产方向进行分类,一般分为六大类:①绒用山羊,如
辽宁绒山羊、
开士米山羊等;②毛皮山羊,如
济宁青山羊、
中卫山羊、埃塞俄比亚羔皮羊等;③肉用山羊,如
马头山羊、
波尔山羊等;④毛用山羊,如
安哥拉山羊、苏维埃毛用山羊等;⑤奶用山羊,如:
关中奶山羊、
萨能山羊、
吐根堡山羊等;⑥兼用山羊(又称普通山羊),如
新疆山羊等。
中国已有20个山羊品种列入《中国羊品种志》,这些地方品种具有许多优良性状,如高繁殖力、肉质好、绒质细、品质好、产量高以及具备板皮、羔皮、裘皮、奶用等专用生产性能。近些年,中国在这些地方优良品种的基础上又先后从国外引进了著名的毛用
安哥拉山羊、肉用波尔山羊和萨能奶山羊等优良品种,与本国地方品种进行杂交改良,育成了
南江黄羊、
关中奶山羊、
崂山奶山羊等近20个新品种。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
山羊是最早被人类驯化的家畜之一。中国山羊饲养历史悠久,早在夏商时代就有记载,作为农业和畜牧大国,是世界上山羊品种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山羊为人类提供肉,奶,皮,毛等主要生活资料,在人类农业文明和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此外,山羊作为祭祀祭品在文化及宗教信仰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医药研究
山羊有一些自然易发疾病使其成为合适的动物模型用以研究人类相关疾病,并且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例如2015年,威廉·塞西尔·坎贝尔因使用山羊发现了蚊虫病的治疗药物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养殖技术
养殖要点
圈舍的选择
羊舍应选在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向阳的地方。羊舍地面要高出地面20厘米以上。建筑材料应就地取材,总的要求是坚固、保暖和通风良好。羊舍的面积可根据饲养规模而定,一般每只羊要保证1.0-2.0平方米。每间羊舍不能饲养太多羊,否则不易管理,还增加了传染病发生的几率。参考值为种公羊1.5-2.0平方米/只,空怀母羊0.8-1.0平方米/只,妊娠或哺乳母羊2.0-2.3平方米/只,幼龄羊0.5-0.6平方米/只。羊只多时,为方便饲养管理,应设饲养员通道,通道两侧用铁筋或木杆隔开,羊吃料和饮水时,从栏杆探出头采食或饮水。羊舍的高视羊舍的面积而定,如果是封闭羊舍,高度要考虑阳光照射的面积。
种公羊的饲养管理
一般情况下,优质种公羊10月龄时可适量配种。种公羊配种初期,要适当配种。羊放牧后,种公羊晚上要单独分圈饲养,让种羊有充分时间休息,还要补饲一定的精料。公羊一岁可正式投入配种生产,但都必须进行补料。每只种公羊的配种及受体母羊受配情况,都要有详细的记录,以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使每只种公羊发挥最大效能。要想种公羊体格健壮、膘情适中、精力充沛、性欲旺盛并具有良好的精液品质,必须加强种公羊的饲养管理,以提高种公羊的利用率并延长其使用年限。种公羊的饲养,要求饲料营养价值高,有足量优质的蛋白质、维生素及无机盐等,且易消化,适口性好。非配种期,每天定时喂给两次优质青干草和少量鲜绿多汁饲料,同时每只成年种公羊每天补给全价配合饲料0.3千克左右。采精期每天补给全价配合饲料0.4千克左右,最好补饲生鸡蛋1-2枚。公羊每天放牧的时间为6-8小时,任其自由采食。这样不仅可以保持种公羊良好体型,增强抗病能力,而且可增强其性欲。种公羊还要定期进行检查、预防接种和防治体内、外寄生虫,日常应注意观察种公羊的精神状态,发现疾病,要及时进行治疗。
怀孕母羊的饲养管理
在母羊怀孕前3个月,加强放牧,做到不急赶、不打、不吓、慢出、慢进、严禁拥挤。使母羊尽快复膘,保证胎儿生长发育,防止流产。在怀孕最后两个月,一方面胎儿生长发育快,新增体重约占羔羊初生体重的90%,需要营养物质较多;另一方面母羊胃容积随胎儿增长受到影响。因此,加强放牧的同时要补以适量的营养全面的精料,在满足能量、蛋白需要的同时,要适当添加一些矿物质,多种维生素等,以满足羔羊生长及基础代谢需要。
初生羔羊的饲养管理
羔羊落地后,立即掏尽和擦干口鼻腔内粘液,不仅利于呼吸,还避免误咽羊水而造成异物性肺炎;同时擦干头、四肢、腹下粘液,身躯上让母羊自行舔食干,以利母子亲和;及时断脐和消毒,将脐带距腹部3-4厘米处用5%碘酒溶液消毒后剪断。
初产羔要吃好初乳,用温消毒药水清洗母羊乳房并擦干,挤掉最初几滴奶后,尽快让羔羊吃上、吃好初乳,以获得较高的母源抗体。
搞好羔羊的栏舍卫生,勤换产栏垫草,保持产栏清洁干燥及母仔羊卫生,夏季产栏舍要通风良好,冬季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加强缺奶羔羊的补饲和护理,无母孤羔及一胎多羔羊,应采用寄养,挤其他母羊奶哺喂或用牛奶人工补饲。
放牧管理
放牧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羊吃饱吃好,达到膘肥体壮。羊一天的摄食时间应不低于8小时,要达到“四个饱”。羊从上山采食到反刍叫一个饱,一个饱的周期是2小时左右,四个饱应是8小时。夏秋季因日长夜短,气温高,羊的饮水量增加,需食量增加,此时应一天放牧两次,中午让羊回到圈舍中休息、饮水并适当补盐,具体的时间是早晨7-11点,下午4-8点。冬春季昼短夜长,气温低,牧草老化,此时必须延长放牧时间,让羊只多摄入营养,应全天放羊,早9-10点上山,下午5-6点收羊。适当轮牧,缓解草场压力,减少寄生虫病发生。
越冬管理
山羊越冬管理时间是指每年农历十一月到次年二月上旬。历时3个半月时间,在此期间气温低,牧草枯,所以越冬管理实际就是人为地在越冬期内造就一个温暖的生活环境和补给充分的草料或精料。
山羊性温怕寒,适宜的温度15-25℃。当温度低于10℃时,山羊采食量、采食时间减少,好动性不明显。当气温低于5℃时,多数羊只停止采食,出现群体取暖或往低洼处避寒。如果哺乳母羊在5℃以下,连续受寒两天,多数母羊停止泌乳,这是造成冬羔大量死亡的致命因素,也是多数养羊户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长时间的阴雨和下雪结冰时,应停止放牧,转为圈养。
越冬期气温低、草质差,放牧时山羊摄食量减少,摄入的牧草营养差,而抵御风寒,又要消耗过多体能,如不人工补料,羊的代谢就会失去平衡而紊乱,膘力下降,体质变差,免疫力降低,发病率升高,造成大批死亡,所以冬季必须补料和调整营养。
疾病防治
山羊疾病防治一直是山羊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必须引起养殖户的高度重视。在管理上除做好清洁卫生和防寒保暖外,定期消毒、免疫注射和驱除体内、外寄生虫是预防山羊疾病、降低死亡率和提高养殖效益的3大技术措施。养殖户每月需对羊圈和运动场进行一次彻底消毒。消毒药可选用高效碘、百毒杀或烧碱等,最好轮流使用不同的消毒药,以增加消毒效果。山羊体内、外寄生虫春秋各驱虫一次。本着以预防为主的原则,除每年应进行的春秋两季口蹄疫强制免疫外,还应在羔羊15日龄时,内唇粘膜注射传染性脓疱皮炎活疫苗(
羊口疮);30日龄时肌肉注射传染性胸膜肺炎灭活苗;60日龄时尾根皮下注射山羊痘疫苗;90日龄时肌肉注射
口蹄疫疫苗,21-28d重复一次。各种疫苗使用时要详细阅读说明书,接种前应摇匀,严格按照剂量注射,减少免疫失败的发生。
杂交改良
外地选公、内地选母杂交改良法:养羊户每隔3-4年,从外地选购1-2只优良种公羊与自家的母羊进行杂交,从杂交后代中选育出好的母羊更新羊群,使其在3-4年内更新一次。待羊群全部更新后,仍重复上述过程。凡自群繁育的公羊全部出售或阉割育肥成肉用羊,不留种。
“三一一”杂交改良法:一年一选种,一年一留种,一种配一群,五年一循环。即每年从外地选一只优良的种公羊精液,给自家的1-2只母羊输精,5年内不重复。待母羊产羔羊后,从中选出1只最好的种公羊,与自家全群的母羊进行配种繁殖,从后代中选育出最优良的母羊做后备羊,未选留的母羊和公羊全部育肥做肉用羊,这样既避免了杂交乱配和近亲繁殖,又选择利用了好的杂种后代,提高了羊群的质量和生产效益。
“一分为二”杂交改良法:将自家的羊群,按其外貌特征和生产性能分为两群,按各自的改良要求,从外地各选择一只适宜种公羊的精液分别给两组母羊输精,待两组母羊产羔后,从后代中各选育1只理想的种公羊,其母羊全部选育为后备羊,其余的公羊全部出售或阉割育肥成肉用羊。然后,用一组选出的公羊与另一组母羊交配,用另一组选出的公羊与这一组母羊交配,再从后代中各选择1只种公羊做种用,母羊全部选育作后备羊,公羊全部淘汰。这样3-4年一循环,既使羊群得到了更新,又达到了取优去劣,提高生产性能的目的。
“三品种”杂交改良法:从外地选择1-2只肉用优良种公羊(或以肉用为主的兼用羊)与自家母羊交配,从杂交一代中选择好的母羊,再用另一肉用品种的优良种公羊与选出的母羊交配,其后代与上次淘汰的公、母羊全部出售或育肥成肉用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