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地震
1989年在小金发生的地震
1989年9月22日10时25分48秒,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境内发生了6.6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烈度高达八度。是小金地区历史上最为强烈的地震,地震破坏较大,次生灾害多,直接经济损失严重,人员伤亡虽然很少,却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
概况
1989年3月1日在四川省小金县发生5.0级地震,宏观震中在小金县的黄草坪、黑虎碉一带,震中烈度Ⅵ度,极震区为北西向椭圆。地震发生在北西向抚边河断裂的木城—两河口段。地震造成个别房屋局部垮塌或损坏,无人员伤亡。
这次地震序列为孤立型,最大余震2.1级,余震稀少。震源机制解中节面Ⅱ走向北西,P轴方向北西。推测该次地震是在北西向主压应力作用下,北西向断裂发生左旋错动的结果。节面Ⅱ是地震主破裂面。发震构造是抚边河断裂。震区附近观测台站较多,200 km内共有测震台16个,其他定点前兆观测台16个。震前出现测震学异常1条,其他前兆异常10条。震中周围200 km内的异常台站、异常台项百分比分别为50%和28%。
1989年9月22日在小金县发生6.6级地震,宏观震中在小金县的梭罗寨附近,震中烈度Ⅷ度,极震区为北西向椭圆。该次地震也发生在北西向抚边河断裂的木城—两河口段。地震造成房倒、桥断、地裂山崩、滚石现象严重。这次地震造成1人死亡,重伤14人,轻伤137人,房屋倒塌42栋,严重破坏44栋,经济损失约2亿元人民币。这次地震序列亦属孤立型,最大余震2.9级,震源机制解中节面Ⅱ走向北西,P轴方向北西。推测该次地震是在北西向主压应力作用下,北西向断裂发生左旋错动的结果。节面Ⅱ是地震主破裂面。发震构造是抚边河断裂,震区附近300 km内共有测震台32个,其他前兆台20个。震前出现测震学异常11条,其他前兆异常17条。距震中300 km内的异常台站,异常台项百分比分别为65%和36%。
1991年2月18日在小金县再次发生5.0级地震,宏观震中在小金县两河乡白果坪一带,震中烈度Ⅶ度,极震区为北西向椭圆。该次地震发生在北西向抚边河断裂的南东段。
这次地震造成的地面震害由于叠加而偏重。地震序列为主震型,最大余震为2.8级。震源机制解中节面Ⅱ走向北西,P轴方向北西西。推测该次地震是在北西西向主压应力作用下,北西向断裂发生左旋错动的结果。节面Ⅱ是地震主破裂面,发震构造仍是抚边河断裂。震前出现的异常相对前2次5级以上地震的数量要少,未出现显著的测震学前兆,其他前兆异常出现6条。震中周围200 km内的异常台站和异常台项百分比分别为31%和17%。
若将1989年3月1日小金5.0级地震作为广义前震,9月22日6.6级地震作为主震,1991年2月18日5.0级地震作为晚期余震,则前震的前兆异常较丰富,主震最多,晚期余震次之。
地质背景
川青块体被北东向的龙门山断裂带、北西向的鲜水河断裂带和北西西向的东祁连西秦岭南缘断裂带所围限(图2)。据现有地球物理场的资料,龙门山带中北段布格重力异常值为负值,在-1.10×10-3~4.25×10-3m/s2范围内变化;龙门山断裂带到松潘—黑水—小金之间为等值线急剧下降区,变化梯度为1.88×10-5~2.5×10-5(m/s2)/km;松潘 — 黑水 — 小金以西等值线相对平缓,其梯度值为0.38×10-5~0.71×10-5(m/s2)/km,小金一带为-3.50×10-5m/s2。由鲜水河断裂与龙门山断裂所夹的三角区域,除金川一带由于存在花岗岩体显正异常外,属于正南北向的平缓负磁异常区,推测的磁性基底埋藏较深,马尔康到小金一带莫氏面等深线在55~60 km,其区域应力场方向是近东西向的。
川青块体内部分布着一系列弧形构造带。小金6.6级地震和前后2次5级地震都发生在川青块体内以褶皱为主的小金弧形构造西翼的同一组北西方向的断裂构造上,即抚边河断裂带,见图3。该断裂带的北西段由松岗进入震区沿木足沟至格达以南,总体走向为N35°W,断裂长度约40 km。主断裂面倾向北东,倾角约60°左右。与主断面平行的次级断面达10余条之多,断面两盘构造破碎带宽近数十至上百米。
据断裂两盘岩层中褶皱和断裂面上的阶地呈相反方向错移的特点,判断该断裂属压扭性断裂。第二段由木城经银厂沟至两河口,主要沿抚边河谷发育,断裂走向在N30°~35°W,亦为压扭性。沿抚边河发育的断裂在卫星图像上的线性色带不随河流转弯,以N35°W方向连续直插梦笔山南坡。在银厂沟附近,发现小金6.6级地震裂缝带分布在抚边河以东的梭罗寨东侧的高山无人区。整条地震地裂缝带在南西段走向约为N15°E,中段和北东段走向为N50°~60°E。大部分的裂缝都斜切山梁和凹槽、陡坎,属构造裂缝。第三段由两河口向抚边河谷发育,走向N20°W,其地震构造形迹不甚明显,但第四纪以来断裂两侧的河谷阶地的错动与木域 — 两河口地段一样明显,白果坪地段西侧较东侧的同级阶地高出12m。这3段构造组成首尾两端互不相连的右阶斜列构造带。
灾难
1. 1989年3月1日小金5.0级地震烈度
这次地震有感范围北至马尔康、黑水,东到理县、汶川,西至金川,南到小金、成都和乐山等地。据实地调查,震中烈度为Ⅵ度,主要破坏区分布于小金县八0一林场、砖瓦厂道班、营林一队、黄草坪、大坪、先农坛及其抚边河附近沿岸居民点[1]。地震等烈度线沿抚边河呈对称椭圆分布,长轴方向为N35°W,轴长15.6 km,短轴3.2 km。Ⅵ度区面积为40 km2。宏观震中位于黄草坪 — 黑虎碉之间,地理坐标为31°34′N,102°24′E。Ⅵ度区内个别Ⅰ类片石墙房局部垮塌或损坏。如牛厂沟口一磨房,片石垒砌的围墙墙体被部分震垮;原八○一林场王明才家墙体裂缝和局部垮塌,片石垒砌的厕所震垮等。Ⅱ类房屋仅轻微损坏。Ⅴ度区北西起自二道坪北,南东止于白果坪和马尔凼间,东到两叉河以东,西到牛厂沟内,面积为340 km2,其烈度分布情况见图4。
2. 1989年9月22日小金6.6级地震烈度
这次地震的有感范围东到四川遂宁、南充宜宾一带,西达甘孜,南抵西昌,北到甘肃文县。 6.6级地震使四川小金县、马尔康县、金川县42个乡镇造成不同程度损失。地震造成1人死亡、14人受重伤、137人轻伤。牲畜死亡6024头。房屋建筑损失面积达249.1万m2,其中房屋倒塌42栋,占总数35%;严重破坏44栋,占总数36.6%。据阿坝州政府统计资料,折合经济损失约2亿元人民币。其中:小金县经济损失1.05亿元人民币,金川县经济损失0.39亿元人民币,马尔康经济损失0.29亿元人民币,其他损失(包括公路、桥梁、通讯等)0.3亿元人民币。重点受地震破坏和损坏的地区是小金、马尔康交界的梦笔山一带。 调查了Ⅷ度、Ⅶ度区内的全部村寨和Ⅵ度区内的大部分居民点以及Ⅴ度区内的控制点,共120多个。6.6级地震烈度区沿抚边河断裂延伸呈纺锤形,长轴方向为N30°W。震中烈度为Ⅷ度,宏观震中在梭罗寨附近,其地理坐标是31°37′N,102°22′E。极震区主要分布于抚边河以东,北西起自木城,经八○一林场、梭罗寨、砖瓦厂道班、小牛厂沟,到南东止于营林一队。6.6级地震烈度区分布见图5。Ⅷ度区长轴轴向北西,轴长6.2 km,短轴1.0 km,面积13 km2。
3.1991年2月18日5.0级地震烈度
这次5.0级地震使小金6.6级地震震区建筑再次遭受破坏。其极震区在小金县两河乡白果坪一带,震中烈度Ⅶ度,宏观震中坐标:31°28′N,102°30′E,极震区(Ⅶ度区)轴长1.2 km,短轴0.7 km,面积仅1 km2。实际上是一个自然村(大寨村)的范围,在等烈度线图7上难以示出[4]。
震中区白果坪有54幢房屋,属Ⅱ类房,2月18日5.0级地震后倒塌1幢,破坏11幢,其余受到损坏或轻微损坏。护院围墙出现局部垮塌和裂缝。白果坪西侧一座人行拱桥,震后拱架变形成“S”形状,桥顶下降30 cm。
地震序列
1. 1989年3月1日小金5.0级地震序列
3月1日5.0级地震发生前无直接前震发生。在2月17日马尔康北西曾发生过3.3和2.5级地震,距震区较远。5.0级地震后最大余震2.1级,据马尔康地震台记录1个月内余震1.0~2.0级地震仅8次。能交切出震中的余震仅1次。由于余震在5.0级地震后断续缺失天数较多,求不出P值,其他分析也难以进行。这次5.0级地震主震与全序列的能量比E主/E总为0.999,属孤立型地震
2. 1989年9月22日小金6.6级地震序列
6.6级地震发生前无直接前震发生,震后至10月5日才发生最大余震2.9级。四川地震台网目录给出余震很少。据马尔康地震台记录,小金6.6级地震后至11月30日记录ML ≥1.0余震230次;其中1.0~1.9级地震187次;2.0~2.8级地震40次,其时间序列分布见M-t图9。
计算6.6级地震序列b值为1.05,其b值曲线见图10。求出余震序列衰减系数P值为1.02,其频度衰减曲线见图11;余震序列蠕变曲线见图12。
据小金、马尔康地震台和金川、两河口流动地震台记录测定震中(见图13),余震震中集中分布在6.6级主震附近10 km范围,分布在Ⅷ度区的南部区域,即木城南的梭罗寨至两河北的先农坛的窄小地区。需提及的是6.6级地震的宏、微观震中相距7 km。
6.6级地震序列的基本特征是:主震和序列中最大地震震级差2.7级。余震总量少、强度低,主余震能量比值为0.999。序列频度衰减快,第二天地震频度陡减,第三天起ML ≥2.0地震仅零星出现,序列时间分布呈单一指数衰减形态;余震序列空间分布范围较窄,与主震强度按理论计算的震源体尺度相比不相称,序列波形单一,震后余震序列向外扩展迹象不明显,呈现孤立型地震特征。
3. 1991年2月18日小金5.0级地震序列
2月18日5.0级地震余震较丰富,最大余震2.8级,至3月底四川地震台网已给出1.0~2.8级地震80次。求出余震序列b值为0.72,其衰减系数P为1.57,余震序列分析曲线见图9,10和11,主震与全序列的能量比为0.999,是一次主震型地震。其余震分布范围与6.6级地震相当。值得说明的是2月18日5.0级地震的宏、微观震中相距较远,达18 km。
小金6.6级地震前半年和震后一年半在小金震区均发生5级地震。据本文提供的资料,6.6级地震与这2次5级地震属同一地震构造类型和发震构造,有类似的受力环境和地震震源机制。余震序列衰减速率均很快。因此将各次地震序列分开来看,前2次地震序列属孤立型,末次属主震型,即3次地震序列中的余震强度和频度均低。若把这3次地震联系起来分析,也不像典型的前震-主震-余震型序列,但这3次地震又发生在同一条规模不大、呈北西走向的抚边河断裂上。据实地考察,1989年3月1日5.0级地震发生在抚边河中段,9月22日6.6级地震发生在北西段、1991年2月18日5.0级地震发生在南东端,3次中强震呈现沿抚边河断裂相继破裂的图像。据震源机制解,前2次地震震源机制比较一致,而后一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出现断面倾向反向变化。据此,认为1989年3月1日5.0级地震为(广义)前震,1989年9月22日6.6级地震为主震,1991年2月18日发生的5.0级地震为晚期强余震。
前兆
1989年3月1日5.0级地震前共出现7个异常项目,其中测震学异常项目1个,其他前兆异常项目6个。共出现11条前兆异常,其中测震学异常1条,定点观测项目异常10条。
1989年9月22日小金6.6级地震前共出现19个异常项目,其中测震学异常项目9个,11条异常;其他前兆异常项目10个,异常17条。共出现28条前兆异常。
1991年2月18日小金5.0级地震前出现3个异常项目,均是测震学以外的前兆异常项目,共出现异常6条。
启示
小金6.6级地震前四川省地震局有一定程度的年度地震趋势预测,虽未勾绘出小金马尔康地区,但作出了一定程度的短期预报。1989年7月阿坝州政府、州地震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阿坝州大震应急方案,9月9日小金县政府发出了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通知,收到了一定防震减灾的效果。
1989年3月至1991年2月小金前震— 主震— 晚期余震完整序列的监视预报过程给今后的地震研究、预报以及工程抗震工作以启示。值得重视和深入研究的问题是:
(1)对某些地区仅以历史地震为依据估计潜在震源和未来最大强度的局限性认识不足。
(2)对地壳断块内孕震构造环境和孕震体尺度的认识还十分不够。
(3)小金地震的发震断裂与所出现的地震地裂缝几乎成正交,它们是地震断裂伴生地裂缝还是共轭深层地震断裂,待进一步研究。
(4)龙门山、鲜水河构造带前兆异常出现并非单纯是该构造带强震孕震的一种反映,因而需要研究地震前兆的成带性与孕震方向的关系,以及台网布局的局限性问题。
(5)长期稳定无中强震地区地震新区的强震预报问题有待研究。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11-09 18:08
目录
概述
概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