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塘街
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山塘街(英文名:Shantang Street),又称“七里山塘”,山塘历史文化街区位于苏州古城两北角闾门外,东起渡僧桥,西至虎丘山。全长约3700多米,宽30-100米左右,建控面积约30.94公顷。
命名
唐宝历二年(825年),大诗人白居易从杭州调任苏州刺史,为了便利苏州水陆交通,开凿了一条西起虎丘东至阊门的山塘河,山塘河河北修建道路,称为“山塘街”,山塘街位于古城苏州的西北部,东连“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阊门,西接“吴中第一名胜”虎丘,山塘河和山塘街长约七里,叫“七里山塘”。
历史沿革
唐朝时期
山塘街始建于825年,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唐朝宝历元年大诗人白居易来苏州担任刺史。他组织民工疏通山塘河并顺势拓展了河提,供车马往来驱驰。自此,兼具交通旅游双重功能的山塘街就横亘在市区和虎丘之间了。苏州人民为了感谢这位为民造福的大诗人,将山塘街称为“白公堤”。唐长庆六年(827年),白居易率人兴建白公桥,白公桥是山塘河上最古老的桥,当时俚人还叫它“莲香桥”。
宋朝时期
天禧四年(1020年),山塘街半塘兴建彩云桥,彩云桥原为木板桥,由于彩云桥位于山塘街半塘,故又名半塘桥。后于政和元年(1111年)重建为石板桥。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春,金兵攻陷苏州,山塘街百孔千疮。北宋至道年间,位于阊门北濠弄南端修建渡僧桥,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僧元恺募款重建,桥西侧犹存桥联云:“天垂玉蝀通濠堑;地近金阊重股肱。”。
元、明朝时期
元末张士诚割据苏州,山塘街稍获恢复。但是覆亡前夕,张士诚在虎丘一带修筑土城,与明朝军队决战,山塘街又遭重创。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兴建星桥,星桥是一座单孔石拱桥,此桥横跨山塘河,桥南为星湾,桥北为山塘街。同年,周方等筹建普济桥,普济桥位于山塘街西段,跨山塘河,为三孔石级拱桥。明弘治初(约1488年),兴建通贵桥,通贵桥位于山塘河东端,山塘桥西北,为单孔石拱桥。明万历二年(1574年),兴建绿水桥,绿水桥,旧名普福桥,在青山桥西,也是石板桥。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里人张相秦将原为木桥的斟酌桥建为石桥。明朝时期,山塘街得到了一次大规模的整修,恢复了元气。
清朝时期
清时期的山塘街是姑苏城内最繁华的地段,东连“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的阊门,西接“吴中第一名胜”的虎丘,被誉为“姑苏第一名街”。康熙乾隆两位皇帝先后曾数次游览江南,都会在山塘街停留几天。乾隆皇帝对山塘街最是喜欢,曾御笔书写“山塘寻胜”四字来夸赞山塘街的繁华美景,如今山塘街的寻胜御碑亭仍然保存完好。清康熙年间,福建上杭六串纸帮商人选址上塘街,建造了汀州会馆(商会博物馆前身),使其成为汀州商人在苏州存货、居住、聚会和议事的场所。
雍正八年(1730年),建怡贤亲王祠,后改怡贤寺、报恩寺,俗称“王宫”。同治十一年(1872年)重建,现存山门和殿堂。清咸丰十年(1860年),山塘街迎来严重破坏。清军在退出苏州之前,放火将山塘街烧成了焦土。此后,因交通的滞后及商业中心的转移,山塘街再也没有兴盛起来。光绪十三年(1887年)-宣统二年(1910年),汀州会馆因商贾捐资募集,会馆陆续重建,于1910年全部完工。可惜此后汀州会馆的大门、戏台又被毁,仅存两进三开间殿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56年,自渡僧桥至山塘桥段拓宽,改为沥青路面。1981年,山塘桥至白姆桥段砌花岗条石路面。1985年,自普济桥至西山庙桥段砌石驳岸铺小方石路面。1992年,虎丘以西210米段进行改造,形成明清风格的商业街。1996~1997年,自白姆桥至普济桥段,改建为六角道板路面,主要路面全为条形石板铺就。
2003年,汀州会馆由上塘街移至山塘街新民桥东,坐北朝南,存有仪门、大殿及两廊,大殿面阔五间17米,进深七檩13米,扁作梁架,前船篷轩,外檐列桁牌科,额枋刻双龙戏珠,极具传统建筑风貌。2004年,从新民桥至山塘桥的七里山塘景区正式对外开放,从山塘至虎丘的水上游览路线正式开通。2006年,位于渡僧桥附近修建白居易纪念馆,馆内布置白居易生平介绍,把白居易在山塘、苏州的生活场景以石雕连环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白居易纪念馆成为走进山塘的第一个景点。
地理环境
山塘街位于苏州古城两北角阊门外,东起渡僧桥,西接虎丘景,至虎氏西山庙桥,再向西至虎丘山。全长约3700多米,宽30-100米左右。山塘街所在苏州市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平均气温18.1℃,降水量1406.8毫米。
景区布局
山塘街以“白提”为主轴的独特环境,决定了以线型为主,点散型为次、密集型为辅的建筑布局。山塘街东起山塘桥,西至新民桥,由通贵桥向西南延伸,整体呈“T”字形格局,两侧以商业建筑为主。山塘街可以分为东西两段,东段从闻门渡僧桥起至半塘桥,这一段大多是商铺和住家;山塘街的西段指半塘桥至虎丘山。整个街道呈河路并行的格局。山塘沿街两侧的大多数古建筑,大多是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建筑。为几落几进构成的建筑群体,纵向为落,横向为进。山塘街区内,横跨山塘河上的古石桥有七座。
重要景点
白居易纪念苑
白居易纪念苑位于山塘街渡僧桥右侧,是一座纪念白居易的仿古院落,又名“唐少傅白公祠”,厅内陈列了白居易在苏州的史料,大型磨漆插屏《白居易为民修山塘》,细致生动地刻画了白刺史修建山塘河街的情景。
山塘老街
山塘街的东南,也就是靠阊门的一小段被称为“山塘老街”,全长360米。汇集通贵桥、玉涵堂、苏州商会博物馆、古戏台等主要景点,被称之为“老苏州的缩影、吴文化的窗口”。
通贵桥在山塘桥西,跨山塘河,东堍连山塘街,西堍接东杨安浜。明弘治初(1488年)里人吴一鹏捐建,为单孔石级石拱桥,名“通贵桥”。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修建。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里人吴三复捐资重建,光绪六年(1880年)虎丘昌善局、清节堂募资重修。桥长19米,宽2.3米,跨径7.2米,南堍13个踏步,北堍16个踏步。砖石实腹桥栏,栏板中间书写桥名,望柱刻有“里人吴三复重建通贵桥”和“光绪陆年九月吉旦”“虎丘清节堂、昌善局重修”。
玉涵堂即吴一鹏故居,俗称阁老厅,位于苏州市山塘街东杨安浜。建成于明嘉靖十年。正路第三进大厅玉涵堂,尚属明代遗构,其余分别为清中后期和民国初年改建的,后曾归安徽休宁王姓茶商。玉涵堂坐北朝南,前临小河,东近通贵桥,过桥即山塘街。建筑面积5468平方米,可分为四路。其正路偏东,第一、二进为楼。第四、第五进为两厢连通的走马楼。第三进主厅即“玉涵堂”,面阔三间16米,进深六檩14米,扁作梁架,东西两山墙贴砖细墙裙,青石鼓墩柱础,轩敞古朴,尚属明代遗构,除主厅外,均为清代建筑。全宅有砖雕门楼五座。宅后辟有真趣园,有假山、水池、五子亭、梅花草堂拜石轩、石拱桥、池、廊等。1982年10月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汀州会馆由上塘街移建至山塘街新民桥东,设在山塘街原泉州会馆。2005年,苏州商会博物馆正式开馆。此后,商会博物馆经历了修缮改造,并入选苏州市首批12条红色旅游推荐线路。苏州商会博物馆占地约十亩。布局为一路四进,分别为门厅(头门)、轿厅(仪门)、大殿(大厅)和戏台。两侧庑廊嵌有石碑。馆内还藏有3400卷商会档案,卷帙浩繁,实属罕见。呈现苏州商会走过的百年风雨历程,浓缩苏州近现代商业文化,记录苏州商会和广大工商业者推动苏州经济发展的不懈努力,成为一百多年来苏州工商业文明发展足迹的形象窗口。
古戏台位于通贵桥西侧山塘街176号,古戏台一楼采用玻璃木门窗引入自然光线,二楼的房梁、木门窗均保留了原有老建筑的肌理,整体空间由文创产品、咖啡文化、狸猫邮局、琴川书店、城市手礼五大板块构成。戏台原在“东汇路”68号“外安齐王庙内”,2003年庙内的古戏台移建到山塘街,被列入“苏州市控制保护建筑”的古戏台。戏台坐北朝南,黛瓦结顶飞檐翘角。戏台形制为悬山式,塑“龙吻脊”。翘起的“戗檐”上,排列蹲兽。两侧飞檐下,各悬挂一串红灯笼,题“山塘”两字。每逢双休日和节假日,戏台上就会演出各类文艺节目。
义风园
义风园(五人墓),位于阊门外山塘街777号,是一座免费开放的园子,园内有五人墓、葛成墓及白公堤石幢。五人墓是在明代苏州人民抗暴斗争中死难的颜佩韦杨念如周文元、沈扬、马杰五义士之墓。现墓门朝南,前临山塘河,壁嵌《五人墓义助疏》碑,门后立双柱出头石坊,过石坊是享堂,面阔三间,进深六架。明间立“五人之墓”碑,高约2.2米。东次间立《五人墓碑记》石刻和清代书条石10块,多为赞颂、凭吊诗词。堂后即五人墓冢,一字横列,围以条石,作长方形,东西长16.87米,南北宽6米,高1.35米。正面嵌五人名碑。五人墓原已荒凉不堪,经两次修葺始成现状。1956年第一次整修,加砌墓冢护壁,修享堂,构围墙,植松柏。同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966年起又遭破坏。1981年市文管会再次整修,井拓展基地,移建饮马桥四周一清代厅堂至此,名义风堂,井塔建长廊,植树绿化。1982年5月起重新开放,供人瞻仰凭吊。
中国南社纪念馆
中国南社纪念馆位于山塘街800号,馆舍原为张公祠旧址。张公祠,又称张东阳祠,是为了纪念张国维而建。纪念馆内共有5个展厅,分别对应南社风云、南社群贤、南士共进、承前启后、南社书房5个主题。2009年是南社成立的第一百年,张公祠作为山塘历史文化街区修复工程的重要文化节点得以修缮,布展建成“中国南社纪念馆”。修复后的南社纪念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长期对外免费开放。
御碑亭
御碑亭位于山塘街入口处,是一座四方亭,亭内有一块石碑,是曾多次下江南的乾隆皇帝的字迹“山塘寻胜”。这是乾隆皇帝为其母七十大寿献上的特殊“贺礼”。
冈州会馆
冈州会馆坐落于七里山塘东首,为康熙十七年(1678)义宁(今桂林)商人创建,距今已有330余年历史。冈州会馆也称为扇子会馆,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会馆富有苏州私家园林特色布局,内有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堪称山塘街明清会馆建筑的典范,冈州会馆已经改建为山塘府邸。
七只狸猫
七里山塘沿途分布着七只狸猫石雕,分别是:西山庙桥畔分水狸、望山桥畔海涌狸、普济桥畔白公狸、彩云桥畔彩云狸、星桥畔文星狸、通贵桥畔通贵狸,以及山塘桥畔美仁狸。
吴中贝氏纪念馆
吴中贝氏纪念馆位于桐桥西侧,原为明礼部儒士贝启祚妻贝程氏节孝祠。现设为“吴中贝氏纪念馆”,陈列有贝氏家谱、贝氏世系图、贝氏杰出人物介绍等。
山东会馆、陕西会馆
山东会馆、陕西会馆位于山塘街552号、508号,明清时期商业发达,山塘街汇集了各地商人在苏州建造的会馆。这些会馆曾经是这座城市的经济命脉。
文化活动
山塘历史悠久,活动众多,如源于明清两朝的“虎丘曲会”。每逢中秋佳节,各地曲家文人以及姑苏平民百姓云集虎丘,仰首皓月,击节弦歌,吟昆曲,此起彼伏,欢娱通宵。又如源自唐代的“山塘河赛龙舟”。山塘的赛龙舟,不是为了纪念屈原,而是为了纪念伍子胥。从农历五月初一到初十,迅楫齐驰,歌四起,喧震水陆,观者如云。此外还有祭奠孤魂野鬼,祈求府境平安、降福消灾的“三节出会”。按苏州旧俗,清明日、农历七月半“中元节”、农历十月初一“十月朝”合称“三节”。到了明清,山塘节日娱游活动更是繁多,如农历二月的“百花生日”、清明“山塘庙会”、端午“山塘竞渡”、八月虎丘“中秋曲会”等等。
其他看点
麻饼乾生元
麻饼乾生元位于山塘街主街 45 号,因生产苏州特产枣泥麻饼而驰名中外。据史料记载,乾生元原名费萃泰,创建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距今已有二百三十余年历史。费萃泰早期生产香脆饼,因当时玫瑰产量大,将其与松子、枣泥相拌,改制成枣泥玫瑰馅心的麻饼,相传因为味道独特而成为乾隆御用点心之一。
荣阳楼
荣阳楼位于山塘街上,其中以油氽团子最为出名,做油氽团子,要用精细糯米粉加水揉捏成面皮,包入鲜肉馅,然后用滚油氽制而成。氽好的团子色泽金黄,外脆内糯,香味沁脾。肉馅汤汁饱满,与油炸过的面皮融合得恰到好处,非常好吃。
江南蟹壳皇
江南蟹壳皇是一家卖苏州传统小吃蟹壳黄的店,蟹壳黄有咸甜之分,甜味的芝麻糖蟹壳黄是圆形的,咸味的葱油蟹壳黄则是长椭圆形的,还有新口味的萝卜丝蟹壳黄,蟹壳黄入口酥香,不油腻。
马栋佩烧卖
马栋佩烧卖是一家曾经开在山塘街的“网红店”,后搬迁至新民桥市场,马栋佩烧卖馅料里包含了糯米、香菇、开洋和肉丁,软软糯糯,咸中带甜。
开发与保护
开发
2009年,山塘街街区推出“山塘夜游”旅游项目,引进昆曲《浮生六记》IP的首个线下主题空间——山塘·浮生集,建设了玉涵堂“非遗”特色展示馆,开发了上塘河水上游项目,山塘街古宅玉涵堂内,《寻梦山塘》实景演出通过“寄情于景,传神于境”的沉浸式文化体验,带领游人穿越时空,领略 “游园惊梦”的诗意。山塘河畔,“游冶山塘·江南船宴”邀游客乘船宴游,品味茶酒,欣赏姑苏春日风光。
2012年,位于阊门外山塘街渡僧桥北堍东侧的方基上内建成了“阊门寻根纪念地”,其中包括眺望阊门的朝宗阁、99个不同书体的“根”字形成的“寻根广场”,以及一块纪念碑。自建成以来,方基上便成了苏北游客寻根文化的游览之地。2022年,位于山塘街东入口处的“海市山塘”项目营业,“海市山塘”占地3000平方米,每家商户以苏式建筑的瓦檐为装饰,以凤鸣台的评弹昆曲作背景音,让游客可以体验苏州的文化气韵。
保护
1998年确定了苏州山塘街街区和其他四个街区,包括拙政园平江路街区、怡园街区、和阊门街区作为为历史街区,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保护。2002年6月至2003年9月,苏州市政府组织实施山塘街历史文化街区示范性保护性修复工程,对破坏严重的小桥、玉涵堂、栏杆、过街楼等物质性要素进行了恢复,并对路面进行整改修缮。2005年,苏州对山塘街开展了循序渐进的三期修复工程。2006年至2007年主要进行新建工程,其中包括新建的入口牌楼、门楼、廊棚、水榭水阁,电瓶船充电处等。2008年至2009年则主要针对会馆、禅寺、祠堂等进行了修复。2011年虎丘四期修复工程启动。
2023年,山塘景区桐桥段正式启动桐桥游客中心周边支巷立面提升工程,改造涵盖山塘街区域、北环快速路南侧,包括桐桥东圩由北向南整条街巷,以及山塘街北侧、山塘中心小学西侧街巷,将通过环境提升、美化绿化、拆除违章和“微更新”等形式,提升桐桥区域“颜值”,从而提升整个山塘景区的风貌。
相关文化
传说
“七里山塘”又称“七狸山塘”。相传明朝初立,朱元璋不放心曾是张士诚大本营的苏州,派刘伯温到苏州探究。刘伯温发现山塘河状如巨龙,会出皇帝,与朱元璋争位。他便施展法术,在山塘的七座主要桥梁边设置七只狸头,用以锁住龙身,并且分别给予了名号:山塘桥畔“美仁狸”、通贵桥畔“通贵狸”、星桥畔“文星狸”、彩云桥畔“彩云狸”、青山桥畔“海涌狸”、西山庙桥畔“分水狸”、普济桥畔“白公狸”。
文艺作品
山塘街被写进不少民间传说和文艺作品之中,如评弹唱词《玉蜻蜓》、江南行腔婉转风格的昆曲表演《白蛇传》等,在比如在苏州评弹《三笑》中有段唱词也引用了唐寅的诗句:“姑苏城外有山塘,果是人间极乐场。沽酒店开蜂亦醉,卖花人过路犹香。”
诗词
名人
白居易(772年 ~ 846年),中国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祖籍太原(今属山西),贞元十六年(800年)二月,中进士第四名,为登第十七人中最年少者。贞元十九年(803年),再登书判拔萃科,入第三等。唐宝历元年(825年),白居易任苏州刺史,建设了从阊门前往虎丘的山塘街,并改善了周边人民的生活,次年九月,任满离苏。
吴一鹏(1460年 ~ 1542年)字南夫,号白楼,是苏州山塘街人。生于明英宗天顺四年,卒于世宗嘉靖二十一年,年八十三岁。明朝弘治六年(公元一四九三年)考中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后来做了正德皇帝的老师。嘉靖年间他管制吏部尚书,退休回乡之后,皇帝便赐给他了一座大宅子好让他回乡养老。玉涵堂是典型的江南民居,房屋现分为四路五进。吴一鹏是出了名的孝子,他们家的家训便是孝思维则,将孝放在第一位百善孝为先。这家训“孝思维则”也被雕刻在了门楼上以警醒后人。
重要事件
2008年,山塘历史文化保护区获评“中国民族建筑事业杰出贡献奖”。
2009年,山塘街获评“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苏州民心工程”。
2010年,山塘街获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典范单位”,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2014年,以山塘街为主的山塘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大运河苏州段遗产点,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15年,山塘街被中国住建部、文物局评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
价值意义
山塘街为桥文化、水文化、吴文化、民俗文化浓缩之地,为明代民歌《大九连环》咏为与杭州西湖齐名的“天堂之地”,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堪称“中国第一古街”,是古城苏州城市发展的独特资源和文化旅游的特色名片。整个山塘街区南临商业中心石路步行街,内有山塘河斜穿其间,有2处省级文保单位(五人墓、葛成墓),7处市级文保单位,9处控制性保护古建筑以及11处古迹遗址,街区基本保持了苏州传统民居的“街一巷一弄”肌理。山塘街,被称誉为“姑苏第一名街”。民歌唱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有西湖,苏州有山塘。两处好地方,无限好风光。”2024年7月,山塘街累计客流量1127.79万人次,网络平台抖音的播放热度是10.8亿次,推动了苏州特色文化发展。
旅游信息
开放时间
开放时间08:00~21:00,无门票。
最佳游览时间
每年的4-10月。
交通指南
出租车:起步价10元(3公里)。3公里后,每公里单价1.8元,5公里后,加收50%空驶费。等候时间5分钟免费,超过5分钟,每5分钟折合1公里。23:00后,车费(起步价)含增加30%。
公交车:普通车单一票价1元,空调车单一票价2元,多为无人售票车。
三轮车起步价2元,每公里加收2元,包车时,每人每小时5元。
苏南硕放国际机场-山糖街(自驾)。
苏南硕放国际机场-京沪高速-西环快速路-广济路-山糖街全程约38千米。
参考资料
七里山塘街.吴江方志.2020-07-27
为何古人如此钟爱山塘?.七里山塘景区.2022-06-02
说古道今 | 七狸有意化为桥.方志苏州.2022-09-16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1 21:46
目录
概述
命名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