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山鹰社
北京大学山鹰社(学生登山协会)
北京大学山鹰社(学生登山协会)(英文名称:Mountaineering Association of Peking University,缩写MAPKU)成立于1989年4月1日,是全国首家以登山、攀岩为主要活动的学生社团。成立以来,山鹰社以“存鹰之心于高远,取鹰之志而凌云,习鹰之性以涉险,融鹰之神在山巅”为社训,开展了登山、科考、攀岩、野外等各种形式的活动,攀登过念青唐古拉格拉丹东玛卿岗日慕士塔格等多座山峰,足迹遍布青海、西藏、四川、新疆、甘肃、云南。截至2019年底,已培养至少286名登山队员,其中有11名国家登山运动健将、10名国家一级登山运动员和多名国家二、三级登山运动员。
三十年回顾
存鹰之心于高远·成立
山鹰社的成立起因于著名冰川学家、北大教授老师从北极归来的一次讲座。在讲座中,崔教授深有感触地诉说雪山攀登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重大意义,并意味深长地说:“难道中国大学生就没有一点冒险精神?北大学子就不能挑起这个重担?”在爱国激情高涨、无数青年寻找为国效力机会的年代,电教室温柔的灯光顿时像道道利剑刺向一群年轻人的心。地质系86级古生物专业本科生李欣、刘劲松和陈卫华等当即碰头,决定为北大、为了青年、为了中国走出这一步。1989年4月1日,北京大学登山协会正式成立。1990年,在李欣的建议下,社团更名为“北京大学山鹰社”。
成立初期,社团面临极大的困难。没有办公楼,宿舍便是会议厅;没有登山攀岩装备,军训用过的背包带就派上了用场;没有成熟的攀岩场地可供训练,他们就用学生宿舍间的裂缝作为天然的攀岩场地;没有资金赞助,他们只能走街串巷去卖赞助的方便面。每天进行六七十里的远距离长征,从北安河到妙峰山涧沟村,从北大到香山,从东灵山到怀柔,都留下了他们的脚印。
在学校领导的关怀下,在团委与体教部的支持下,在中国登山协会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山鹰社很快就发展起来,并于1990年首次出征。8月23日,北京大学登山队在加利加(天津)有限公司的赞助下,成功攀登东昆仑玉珠峰(6178米),“开辟了中国群众性登山运动的新纪元”(时任中国登山协会常务副主席王凤桐语,1990年10月)。
取鹰之志而凌云·辉煌
30年来,山鹰社已经成为了北京大学最具影响力的社团之一,连续多年获得品牌社团,每年招新达800人。社团开展了包括登山、科考、攀岩、野外等各种形式的活动,不仅为大批北大学子提供了接触户外的平台,也为中国的民间登山运动和高山科考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山鹰社发掘了祖国广阔的山岳资源,培养出一大批青年登山爱好者和国家运动员,并深入祖国边远地区了解国情,服务当地人民,在校内外都产生了极其广泛的影响。教育部长陈至立女士、《人民日报》社长邵华泽先生、国家体育总局伍绍祖先生等知名人士均曾为山鹰社寄发贺信或题词。
作为山鹰社的核心组织,北京大学登山队克服了种种困难,在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的同时,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向社会展示了北大这所优秀高校的学生拼搏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自首次攀登玉珠峰以来,山鹰社每年暑期都会组织例行攀登活动,曾完成过西藏念青唐古拉中央峰(7117米,1992年)、格拉丹东峰(6621米,1994年)、桑丹康桑峰(6590米,2000年)、甲岗峰(6444米,2007年)等多座山峰的中国首登或人类首登,也曾成功攀登新疆博格达峰(5445米,2006年)等高难度技术型山峰。此外,山鹰社还组织过几次特别攀登活动。1998年北京大学百周年校庆之际,山鹰社三名队员成功攀登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8201米),填补了民间业余组织攀登8000米高峰的空白。2018年北京大学一百二十周年校庆之际,包括七名山鹰社成员在内的北京大学珠峰登山队,从北坡成功登顶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4米)。
习鹰之性以涉险·辉煌背后
1991年,山鹰社初试新疆境内被称作“冰川之父”的慕士塔格(7546米)。由于种种原因,山鹰未竟而归。然而,在哪里失败就在哪爬起来。1993年,山鹰重返慕士塔格,10名队员成功登顶并被授予国家一级登山运动员。
1999年,山鹰社组织的中国第一支女子登山队于暑期攀登四川雪宝顶(5588米),然而队员周慧霞却在登顶过程中不幸遇难。2002年,山鹰社攀登西藏境内的希夏邦马西峰(7292米)时,林礼清、卢臻、雷宇、杨磊、张兴柏5名队员遭遇雪崩,再也没能回来。山难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讨论——各种总结会持续了半年之多,山鹰社历年的老队员都赶来参加。悲痛之余,山鹰并没有就此被打倒。学校明确表示将继续支持登山活动,山鹰社也总结了社团成立十多年来的各种经验教训,形成了《北大山鹰社登山手册》。山鹰社的登山模式从此发生了变化,不再追求高度与难度,而是以“登山训练”为目的,为更多北大学子提供一个接触雪山的平台。与此同时,由于国内民间登山运动的兴起,中国登山协会在同年修订了登山管理条例,对民间登山活动有了更明确和严格的规定。
2003年,山鹰社重回起点——青海东昆仑玉珠峰(6178米),再次起飞,最终成功登顶。
融鹰之神在山巅·展望
经历了三十年的风风雨雨,山鹰依旧在向前行,而且“从无知的向往到知道代价的坚持之间,山高水长。”雪山之巅依旧是山鹰社的圣地,山鹰经历过展翅试翼、羽翼渐丰、痛苦折翼后,不执著于冰冷的雪山海拔,而是在一次又一次艰难跋涉之中,力图突破自我极限,叩问生命本身的高度。(《北京青年报》)
有一句话或许道出了很多山鹰人的心声:“那个关于雪山的永久的梦想永远留在心里,没有什么风沙能将它打磨褪色,这不仅是关于攀登,也是关于成长与爱,关于生命与自由。”(92、93年北大登山队队员张天鸽)
组织机构
理事会
山鹰社最高的权力机构,对山鹰社重大事务有最终决策权、解释权和监督权。
社长
山鹰社最高行政首长,直接领导各部门开展工作。
秘书长
协助社长,调节部长会内部关系;负责召集并主持部长会等。
团支书
对接团委,负责社团的团建工作。
三大部
山鹰社所有社员隶属于一个部门,以部门为单位开展日常训练。此外各部门还有日常负责的事务。各部门设部长、常务副部、训练副部及若干副部长。
四大处
除了三大部外,山鹰社还有四大处,分别组织社团的各种活动、处理各项事务。
原赞助处(负责赞助相关的一切事务的策划和实施)自2022年9月起撤销。
攀岩队和攀岩集训队
攀岩队:通过攀岩训练,全方位培养新社员;
攀岩集训队:目标是努力提高社内攀岩水平,并代表北京大学参加各类攀岩比赛。
主要活动
晚训
每周二、四晚上的固定时间,训练处会在五四操场的东南角组织体能训练,社员们一起加油呐喊,不仅提高了自身的体能水平,也培养了团队意识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日常攀岩
每周固定时间,攀岩处都会在未名湖畔山鹰社的人工岩壁下组织攀岩活动,吸引社员体验攀岩的乐趣。此外,在岩壁西北角的“壁钰嘉岩”抱石墙以及邱德拔地下二层的抱石厅,在京郊白河、四渡、金山等地的天然岩壁上,都能看到山鹰矫健的身姿。
周末野外
每到春秋季的周末,野外处会组织徒步露营活动,所到之处包括东灵山、百花山、海坨山、凤凰岭、红螺、老龙窝、云蒙山等京郊的大小山脉,不仅让社员们亲近大自然、放松身心,更增长了户外知识、锻炼了野外能力。
冬训
每年12月,山鹰社都会成立冬训队,开展为期一月的体能训练和技术训练,并在来年1-2月前往京郊的一处冰雪世界举办冬训活动,目的是培养参与者在冰雪环境下生存的基本技能。除了指导攀冰、冰坡行走、雪坡行走、结组、滑坠制动等各种登山必备的技术,还会传授在冰雪环境中扎营、做饭等野外生存技能,为暑期攀登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暑期
每年5月,山鹰社都会同时成立三支队伍——登山队、科考队和集训队,并开展为期数周的训练。登山队将在当年暑期前往目标山峰开展雪山攀登活动,科考队则会前往高海拔偏远地区对专项课题进行调查研究。集训队将在训练过程中努力提高攀岩水平,为参加各类攀岩比赛进行准备。
其他活动
各部处会不定期举办各类技能或知识讲座,包括队医讲座、装备讲座、社史讲座、PS讲座、摄影讲座、赞助讲座。每年还会组织金山迎新、香山长跑、阳台山拉练等各类户外活动。此外,山鹰社还会举办元旦晚会、睡袋电影、新年首攀、爬天梯等各种趣味活动,以及部门小比赛、抱石赛、小鹰攀岩体验赛等各类小型比赛。
除了社内活动,山鹰社还会在每年春季组织户外技能大赛,比赛项目包括攀岩、户外技能、定向越野等,每年吸引来自全国各地二十多所高校的兄弟社团参与,在促进兄弟社团之间交流的同时,也体现了北大社团承办校际大型活动的能力和风采。
登山
登山起源
北大最早投入我国登山运动事业的是崔之久、丁行友和马文璞三位先生,他们在1957年就参加中华全国总工会组织的贡嘎山攀登活动,那是我国独立组织登山活动的第二年。也是在那次攀登中,丁行友先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几乎在1960年我国首次攀登珠峰的同时,北大成立登山队,可惜由于诸多原因没有延续下来。但从那以后,在国家组织的历次重大登山活动中都有北大学子的身影。1989年4月1日,在崔之久教授一次讲座的号召下,北京大学登山协会(山鹰社)正式成立。
自此之后,山鹰社自筹资金、自我管理、自担风险,由公司企业提供赞助,攀登了一座又一座山峰,开创了中国群众性登山运动的新纪元,为中国民间登山活动的推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即便自02年之后,山鹰社不再是“先锋”,但却是全国高校社团中少有的依旧坚持自主攀登的团队。
登山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10月,山鹰社共组织了至少50次攀登,其中包括:
部分攀登是以个人名义进行的。
共涉足31座山峰,其中包括:
培养登山队员至少286名,包括:
登山具体历程
(01)1990年8月,在天津台资企业加利加发展有限公司的赞助下,北大登山队组队赴青海攀登东昆仑玉珠峰(6178米)。这是北大登山队首次攀登雪山,也是中国民间首次以社团形式攀登雪山。登山队由11名队员(3女)组成,除教练外共9人分别于8月24、26、27日从南坡陆续登顶。这次成功开辟了北京大学新时期的登山史。对此,多家新闻单位予以详细报导。
(02)1991年2月,北大登山队全队29名队员冒着零下三十度的严寒,顶着七、八级狂风,登上了华北第一高峰五台山北台顶(海拔3058米),并对该地区进行了科学考察。
1991年8月,在可口可乐中国有限公司的大力赞助下,北大登山队初试新疆境内的 “冰川之父”慕士塔格(7546米)。这次北大登山队登顶未遂。但整个过程升华了登山的意义,队员在登山过程中义无反顾地参加三次救援行动,体现了登山者宽广的胸怀,多家报刊对他们的事迹进行了报导。在气候恶劣的情况下,仍有5名队员达到了七千米以上高度,后因开学在即,不得不放弃登顶。
(03)1992年8月,可口可乐中国有限公司再次赞助北大登山队,他们前往西藏攀登念青唐古拉中央峰(7117米)这一中国人从未征服过的山峰。8月17日,3名队员登顶成功。这次活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大新闻单位争相报导。
(04)1993年8月,在北京东福食品有限公司的赞助下,北大登山队再赴新疆,进行对慕士塔格(7546米)的第二次攀登。8月13日,10名队员分两组相继登顶,获得国家一级登山运动员称号。这次成功被中国登山界视为一个奇迹,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北京青年报等新闻媒体进行了大量宣传。
(05)1994年8月,北大登山队在广州宝洁有限公司飘柔品牌部的独家赞助下,远征位于青海的格拉丹东峰(海拔6621米),11名队员分别于8月5日、7日登顶。这是炎黄子孙第一次登上长江源头的雪峰。这次活动又一次在登山界、知识界、新闻界等社会各界引起强烈震撼,很多报纸在头版详实报道了攀登的全过程,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都为此进行了各种宣传。
(06)1995年8月,北大登山队再次获得广州宝洁有限公司飘柔品牌部的独家赞助,首次开展国际交流,与日本福冈大学联合攀登西藏宁金抗沙峰(7206米)。8月17日,中日两国各有4名队员登顶,为两国登山事业的交流和发展,以及中日青年之间的理解和友谊做出了贡献。这次活动又一次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07)1996年8月,北大登山队又一次获得宝洁公司的赞助,此次是舒肤佳品牌部给予了山鹰社独家赞助。阿尼玛卿主峰玛卿岗日峰海拔6282米,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境内。北大登山队5名队员于8月1日登顶。
(08)1997年8月,北大登山队再次获得广州宝洁有限公司飘柔品牌部的独家赞助,回到起点——东昆仑玉珠峰。19名队员(3女)分五批于8月4日、9日、10日登顶。这是中国人首次从北坡登顶。部分队员在顶峰实现了会合。
(09)1998年是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作为校庆庆典活动之一,北大登山队前往攀登位于西藏的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海拔8201米)。4月21日13时15分,北京大学登山队3名队员成功登顶,填补了国内业余登山组织登顶8000米高峰的空白。
1998年暑期,北大登山队前往攀登西藏念青唐古拉山主峰(7162米)、西峰。这次登山活动再度得到广州宝洁公司飘柔品牌部的独家赞助。天气恶劣,连日雪雨,队员克服困难,抵达三号营地,耗费无数时日,终因开学在即,只得下撤。
(10)1999年暑期,北大飘柔登山队攀登新疆克孜色勒峰(6525米),9人成功登顶。
同年暑期,北大山鹰社首次成立女子登山队,赴四川攀登雪宝顶(5588米)。该女子登山队是中国民间首支女子登山队伍。虽两次共8人成功登顶,但是队友周慧霞在活动过程中不幸牺牲,山鹰社将永远怀念她。这次的灾难也为山鹰社以后的登山活动敲响了安全的警钟。
(11)2000年暑期,北大飘柔登山队攀登西藏境内的桑丹康桑峰(6590米),9人成功登顶。这次攀登实现了桑丹康桑峰的中国首登。
(12)2001年暑假,北大飘柔登山队攀登西藏境内的穷母岗日峰(7048米),10人于8月11日、12日成功登顶。
(13)2002年暑假,攀登西藏境内的希夏邦马西峰(7292米),林礼清、卢臻、雷宇、杨磊、张兴柏5名队员不幸遭遇雪崩。8月19日,搜救队六名成员成功抵达事发现场,发现那5名队员已全部遇难。
(14)2003年暑假,折翅的山鹰再次起飞,回溯起点。北大登山队在飘柔公司的赞助下第三次攀登了青海玉珠峰。此次活动获得了圆满成功,共有12人于7月24日、25日分批登顶登顶。山鹰社也开始以“登山训练”为主要目的的登山模式。
(15)2004年7月16日、17日,北大登山队14人成功登顶西藏启孜峰(6206米)。这次登山活动仍然侧重于“技术训练”,并开始尝试山峰侦查。
(16)2005年五一假期,山鹰社8名社员初次尝试阿尔卑斯式登山,最终7人登顶四川半脊峰(5430米)。
暑期登山活动中,北大登山队再次攀登桑丹康桑(6590米)。7月14日,3人登顶。
(17)2006年五一假期,山鹰社8名社员再去四川半脊峰(5430米)进行雪山技术训练,最终6人登顶。
2006年7月24日、25日,北大登山队共有16人成功登顶新疆博格达峰(5445米)。这是一次高难度技术型攀登,同时也再次证明了山鹰社的技术实力。
(18)2007年五一假期,山鹰社9名社员去四川半脊峰(5430米)进行雪山技术训练,最终遗憾未能登顶。
2007年7月20日、21日,北大登山队共有13人登顶西藏甲岗峰(6444米),实现了人类对这座未登峰的首登。
(19)2008年,北大登山队再次挑战七千米高峰,目标是新疆的考斯库拉克峰(7028米)。这次队伍主要进行了长距离雪坡行走和山脊行走的锻炼。因为受到厚度不明的雪桥阻挡,在两名队员尝试之后,不能确定雪桥是否能承受队伍通过,经讨论之后最终放弃登顶。
(20)2009年,北大登山队在20周年社庆之际第四次攀登青海玉珠峰(6178米)。7月11日,17名北大登山队队员在探路者公司、BD公司等多家赞助商的支持下,从玉珠峰北坡二号冰川全部成功登顶。
(21)2010年1月,北大山鹰社8名骨干队员获得The North Face户外奖学金,赴四川选择西侧路线攀登雪宝顶(海拔5588米),最终因遭遇恶劣天气而未能登顶,但为暑期的登山活动提供良好的技术保障。
2010年7月28日、30日、31日,北大探路者登山队17名队员登顶西藏卡鲁雄峰(6674米)。
(22)2011年7月17日、18日,北大际华登山队全队15人成功登顶地处甘肃祁连山脉西段的素珠链峰(5547米)。
(23)2012年7月24日、25日,北大际华登山队全队16人成功登顶四川雀儿山顶峰(6168米)。
(24)2013年7月,北大骆驼登山队向新疆克孜色勒峰(6525米)发起冲击,因6100米到6200米之间的一段雪桥阻碍,登山队未能登顶。但全队20名队员和3名教练,除一名教练和一名因工作原因提前离开的队员以外,其他队员都至少到达了6160米的高度,另有两名老队员和一名教练曾到达海拔6300米处。攀登期间,登山队还侦查了同属公格尔山系的6220峰的攀登线路。
(25)2014年初,山鹰社7名社员前往四川玄武峰(5383米),再度开启冬季攀登和冰雪技术训练,最终2名队员登顶。
2014年7月,北大骆驼登山队赴青海长江源攀登格拉丹东峰(6621米)。本次攀登旨在纪念格拉丹冬国内首登20周年,以及践行重返长江源、坚持环保登山的理念。格拉丹东传统路线西北山脊大面积坍塌,登山队对攀登路线进行改进,最终17人于7月16日、18日、20日分批登顶,为国内队伍提供了最新的攀登资料。
(26)2015年初,山鹰社9名社员前往四川雪宝顶沿传统路线进行冬攀,最终遗憾未能登顶。
2015年8月,北大2015骆驼登山队前往青海攀登阿尼玛卿主峰玛卿岗日(6282米),14人于8月5日至7日分批登顶成功,终结了这座山峰近20年无人登顶的记录。
(27)2016年初,山鹰社9名社员前往四川雪宝顶沿西壁路线进行冬攀,最终7名队员登顶。
2016年5月4日,北京大学2018珠峰攀登活动正式启动。
2016年7月,北大登山队赴西藏攀登卓木拉日康峰(7034米)。由于当地天气恶劣,最终放弃了冲顶阶段,但登山队在登山过程中完成了既定的雪山训练计划,加深了对喜马拉雅地区冰川的了解程度。
(28)2017年初,山鹰社原定前往四川龙脊峰进行冬攀,后因故未能成行,最终选择在河北小五台山进行冰雪技术训练。
2017年5月3日上午7:00,北京大学珠峰登山队的5名队员成功到达海拔7028米的珠峰北坳营地,其余6人均到达海拔7000米的高度,为次年的珠峰攀登积累经验。
2017年7月,北大登山队赴青海攀登团结峰(5827米)。登山队于7月10日在海拔4295米建立本营,之后分别从团结峰的东西两侧尝试探路。登山队员在东山脊建立ABC并继续向C1探路,但因雪崩危险大、雪檐陡峭、横切路段长而放弃东侧路线。休整后从西侧探路并最终确定了西山脊路线,但由于天气原因无法冲顶。不过登山队员既加深了对雪山的认识,也为团结峰北侧留下了为数不多的珍贵资料。
2017年10月1日清晨8时48分,北京大学珠峰登山队登顶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海拔8201m),为祖国68周年华诞送上了“最高”的生日祝福,同时完成了珠峰攀登前的最后一次8000米级山峰的训练。
(29)2018年元旦,北京大学珠峰登山队前往四川四姑娘山三峰进行了珠峰攀登前的最后一次攀登。
2018年初,山鹰社6名社员计划前往四川日果冷觉(5523米)进行冬攀,后因路线选择原因转为攀登卫峰小玛雅峰(5205米),最终6名队员均成功登顶。
2018年5月15日上午10时23分,北京大学珠峰登山队12名队员(包括七名来自山鹰社的在校生)从珠穆朗玛峰北坡登顶海拔8844米的世界第一高峰。他们在顶峰展示国旗和北大校旗,并喊出“北大精神,永在巅峰;百廿华诞,再创辉煌;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向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献礼。
2018年7月,北大登山队再度攀登位于西藏的甲岗峰(6444米)。由于遇到比梯子更宽的冰裂缝,尝试其他可能的路线时观察到流雪区,最终认为从传统路线方向无法登顶。但是登山队没有放弃,尝试开辟了一条新路线,最终4人于7月26日成功登顶。
(30)2019年初,山鹰社5名社员前往四川雪隆包(5527米)进行了冬攀,因雪况以及队员身体原因,最终到达了海拔5000米处的悬冰川上方。
2019年7月,北大登山队重回起点,第5次攀登青海玉珠峰(6178米),最终共有16名队员成功登顶,其中A组队员于7月19日中午12:25成功登顶,B组队员则于同日下午15点余登顶。北大山鹰社曾经于1990年、1997年、2003年、2009年四次登顶玉珠峰。本次玉珠峰攀登选择的是难度较大的北坡二号冰川路线。
(31)2020年8月17日17:20,北大登山队2名队员成功登顶阿尼玛卿山主峰玛卿岗日(6282米)。登山队由1名带队老师、15名队员组成。由于天气原因,本次攀登调整了原定的登山路线。最终,大部分队员到达5820米海拔的C2营地,两名队员和一名教练成功登顶。本次攀登由于疫情原因面临了诸多困难,但在学校和同学的努力下,最终经受住层层考验,完成了这次攀登活动。
(32)2021年初,山鹰社8名社员前往四川都日峰(5437米)进行了冬攀,最终4名队员登顶。
2021年8月10日上午8时8分,北大登山队6名队员成功登顶勒多曼因峰(6112米),成为第一个踏上勒多曼因顶峰的国内高校团队。登山队由14名老队员,10名新队员和1名带队老师组成, 同时外聘4名教练保障安全。此次攀登中,北大登山队继续延续自主攀登的传统,克服疫情等重重困难,圆满完成了勒多曼因这一六千米级技术性山峰的雪山训练任务。
在此之前,北大登山队9名队员于7月24日成功登顶雅姆峰(5324米),其余队员也成功上升到5000米海拔,以取得5000米的登高证明,获得勒多曼因这一六千米级山峰的登山许可。
2021年10月5日中午12时41分,山鹰社成功登顶四川四根香峰(5359米)。登顶队员包含五名在校社员、一名毕业老社员、一名社外友人以及一名教练。
(33)2022年7月24日12点18分,北大登山队成功登顶克孜色勒峰(6525米)。在随后几日中,3个冲顶小组共计20名队员和4名教练成功登顶,使得本次行动成为山鹰社(登山队)史上登顶人数最多的一次登山行动。此次是北大登山队时隔20余年再度登顶克孜色勒峰,北大登山队曾分别在1999年和2013年攀登过克孜色勒峰,并在1999年成功登顶。
科考
科考重要节点
1992年,山鹰社组织前往青海湟中县群加乡,开展了第一次暑期科考活动。1995年出版了第一本考察报告书,1998年出版了第一本内容详实、编辑考究的报告书。1996年,科考实现了多个第一次:第一次把科学考察从登山活动中提出并入科考;第一次实现登山队和科考队的会合;第一次上高海拔;第一次在攀登山峰附近科考。此后,山鹰社的科考逐渐转变为社会学和人类学考察并存、以高海拔少数民族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模式,山鹰精神和高原情节浓重地印在了科考活动中。2013年,山鹰社首次将徒步作为科考的正式主题。
科考现状
截至2022年10月,山鹰社共开展了至少30次科考,包括:
涉及青海、西藏、新疆、云南、四川、甘肃等西部各省自治区,考察了经济、教育、民俗文化、宗教、医疗卫生、自然、生态等各个方面。科考不仅弥补了山鹰社在文化方面涉猎较少的缺憾,也让更多社员能够抵达远方、放眼认识世界,同时也对学术研究乃至整个社会都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
科考具体历程
(01)1992年暑期,组织赴青海湟中县希望工程社会实践团,在群加乡中学进行了支教,并开展经济方面的考察。
(02)1993年暑期,组织赴新疆伊犁边境贸易考察团,考察新疆边贸的经济、手工业、农业等。
(03)1995年暑期,组织赴云南丽江考察团,主要考察东巴文化,同时为希望工程募捐书籍和文具,带给丽江贫穷的孩子。
(04)1996年暑期,组织赴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考察团,前往大武镇、雪山乡、玛多县城、黄河源头,对当地的经济、民俗、宗教、教育、野生动植物及其保护等方面做了相关调查。编有《果洛纪行》。这次科考实现了登山队和科考队的首次会合,不仅加深了两支队伍之间的友谊,也让更多的社员有亲近雪山的机会。
(05)1997年暑期,组织“重走西南联大路”考察团,横穿湘黔滇、探求西南联大之精神的同时,走访湖南芷江县、贵州镇远县、贵州镇宁县,考察了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情况,并在云南富源与云南师大师生会合。编有《风雨联大路》。
(06)1998年暑期,前往西藏珠峰地区,对日喀则、定结、定日、拉孜进行了有关经济、宗教、教育、生态、卫生等方面的考察,并顺利到达珠穆朗玛峰脚下。编有《走近珠穆朗玛》。
(07)1999年暑期,前往新疆地区建设兵团,先后走访库尔勒、轮台县、喀什市郊、英吉沙县等地,以“通过对新疆的考察透视中国西部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宗旨,对政治、经济、法律、宗教、教育等多方面进行了考察。编有《相约天山》。
(08)2000年暑期,前往青藏公路沿线,以“青藏公路与中国西部大开发”为主题,经行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拉萨、林周、当雄、那曲等地,进行生态环境和社会科学考察。编有《雪域之光》。
(09)2001年暑假,前往西藏尼木,在走访塔荣镇、尼木乡、普松乡、帕古乡后,入户尼木县“对一个藏族村落进行扎根式考察”(包括政治、经济、宗教、民俗、建筑、文化、手工艺等)。编有《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10)2002年暑假,前往西藏珠峰自然保护区定日等地,以“探讨登山运动与珠峰地区社会生活的互动关系”为主课题,对政策、金融、环保、产业、能源、手工艺、教育等方面考察。编有《灵地的守望》。
(11)2003年暑假,前往青海玉树的玉树县和囊谦县,以“关注藏区儿童”为主题,进行关于当地儿童生活情况、教育、卫生的考察。编有《江源童心》。
(12)2004年暑假,组织赴西藏那曲地区达萨乡,首次尝试人类学的考察方法,参与式体验当地藏族传统文化习俗和日常生活,同时观察生活状态、宗教、婚姻和游牧定居的变迁等。编有《走进藏北高原》。
(13)2005年暑假,重回那曲,以“西藏地区小学情况考察”为题,探访达萨乡小学、门地乡小学环境、教学、卫生状况;以“青藏铁路上的藏族工人”为题,考察青藏铁路对当地人文和自然环境的影响。编有《恋·羌塘》。
(14)2006年暑假,前往新疆阿勒泰哈巴河县,以“牧区传统与现代化的相互作用——哈萨克族社区的田野调查”为题,对经济、文化、教育、婚姻、宗教等进行考察。编有《那里·那人》。
(15)2007年暑假,前往西藏林芝米林县,采用徒步+结构式访谈的形式,10天徒步约10个村庄,考察藏区儿童的教育、经济(小额信贷)、宗教、法律、服饰等。编有《梦幻·林芝》。
(16)2008年暑假,组织前往云南迪庆香格里拉三坝纳西族乡,主要考察了纳西族东巴文化的现状。编有《走进三坝纳西族乡——鲜花、泪水与追梦人》。
(17)2009年暑假,前往青海玉树曲麻莱县巴干乡等地,对教育(含支教)、文化(服饰、藏名)和冬虫夏草产业等方面进行考察,编有《梦牵黄河源——且歌且行且珍惜》。
(18)2010年暑假,与中华慈善总会“藏文化基金会”,前往西藏那曲尼玛县县城及俄久乡、文部乡等地,对文化、经济、教育、医疗卫生和环境保护这五个方面进行全面、深入基层的考察。编有《探路羌塘》。
(19)2011年暑假,北大山鹰社际华科考队深入西藏最西边的阿里地区狮泉河镇和扎达县,对教育(农牧区现状、现代教育与世袭家教、职业培训教育)和旅游经济两大方面进行考察。编有《问渡象泉》。
(20)2012年暑假,赴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对文化(双语教学、民俗)、医疗(民族医学、卫生)、生态三大方面展开调研,并开展了一系列公益活动。编有《行吟蒲类海》。
(21)2013年暑假,赴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高黎贡山,进行人类学田野调查和动植物摄影,获得了傈僳族社区秩序、宗教信仰和语言文字等方面丰富的资料,并进行了迪千当徒步。编有《云谣》。
(22)2014年暑假,前往青海果洛达日县、久治县进行包括宗教、藏区妇女在内各个方面的社会调查以及自然考察,并完成年保玉则徒步穿越。编有《果洛神赋》。
(23)2015年暑假,北大山鹰社骆驼科考队在四川甘孜贡嘎山区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社会考察。他们先后走访康定、子梅村、磨西镇等地,了解贡嘎山旅游开发和自然保护的现状、动植物的多样性,记录子梅村的风土人情,并参与“文明旅游背包行”活动。编有《贡嘎行记》。
(24)2016年暑假,北大山鹰社阿尼玛卿科考队在青海果洛玛沁县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社会考察。他们从组织、经济、文化出发,以参与生活的方式,先后完成了大武镇的访谈、阿尼玛卿转山徒步和大武乡入户,并与山鹰社1996年登山科考队会合。编有《卿寻》。
(25)2017年暑假,北大山鹰社长江第一峡谷科考队在青海进行了为期近一个月的社会考察,分别在格尔木的长江源移民村访谈了生态移民,在玉树曲麻莱县曲麻河乡措池村入户,在措池小学和然仓寺的智善学堂开展了支教。编有《长江第一峡谷科考纪实》。
(26)2018年暑假,北大山鹰社三安曲林科考队前往西藏山南市隆子县三安曲林乡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包括经济、宗教民俗、生活习俗、医疗卫生、教育、环保、山野植物等各个方面,还原了三安曲林的全貌。编有《山水以南》。
(27)2019年暑假,北大山鹰社梅里科考队前往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亚贡村,深入梅里雪山腹地,入户访谈了解当地文化,徒步体验草药采集生活。编有《梅里短歌》。
(28)由于疫情原因,2020年暑假北大山鹰社并未组织正式科考活动,但部分社员们仍然自发组成扎尕那科考队,前往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益哇乡,围绕扎尕那的旅游业发展问题进行了时长8天的深入考察,并撰写了相关报告文章于山鹰社微信公众号发布。
(29)2021年暑假,北大山鹰社麦宿科考队前往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麦宿镇入户,深入基层,走访调研,针对德格县及麦宿镇的手工艺、藏医药、教育、扶贫、宗教等多方面进行了考察,并完成了多瀑沟短途徒步。编有《VISTA·看麦宿》。
(30)2022年暑假,北大山鹰社英吉沙科考队前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英吉沙县入户,针对手工艺、达瓦孜非遗、农业发展、水利、教育等多方面进行了考察。编有《邂逅英吉沙》,并拍摄了达瓦孜非遗纪录片。本次科考是山鹰社科考队时隔23年重返英吉沙县,山鹰社曾于1999年前往包括英吉沙县在内的新疆多地进行考察。
攀岩
岩壁&抱石墙
1989年4月2日,即山鹰社成立的第二天,第一批山鹰社员前往怀柔国家登山基地岩壁,进行了山鹰社的首次攀岩活动。此后,他们在没有装备和场地的情况下,用军训背包带作主绳,在学校32号楼北侧的一条墙缝上攀岩,形成了学校里的一道奇观。
与此同时,他们也在京郊寻找自然岩壁攀爬。1994年11月,山鹰社找到了香山岩壁。1996年3月30日,山鹰社在金山发现了一高约5m,略带负角的岩壁,命名曰“3·30岩壁”。这些岩壁的开发为以后开展攀岩活动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
1996年2月,社里自筹资金在五四体育中心建起了长8.0m高2.5m的人工平移岩壁。
1997年8月,在宝洁公司飘柔品牌部的赞助下,高达15米的岩壁正式建成,山鹰社攀岩水平迎来了新的高峰。
2001年4月,在宝洁公司的赞助下,飘柔人工岩壁进行了大幅的改造,由北京利锋公司承建,形成了4面8个赛道,其中新建成东壁两条速度赛道,南壁两条难度赛道。这座岩壁是全国技术水平最高的几座岩壁之一,具备了承办全国性攀岩比赛的实力。
2007年,在97年攀岩队成员的支持下,“壁钰嘉岩”抱石墙落成。这是当时全国高校中规模最大的抱石墙,极大地丰富了我社的攀岩活动。
2012年10月12日,在北大校友、中坤集团董事长黄怒波先生捐助下,耗资80余万翻新的岩壁正式落成。
2019年6月22日,在山鹰社成立30周年之际,97年攀岩队队长王辉等再度捐赠,全新的抱石墙“壁钰嘉岩2.0”在人工岩壁的西北角落成并举行剪彩仪式。
攀岩组织
1994年,山鹰社首次使用“攀岩队”的名字组建了队伍,以备战当年10月在怀柔举行的第二届全国攀岩锦标赛。1996年,攀岩队正式从训练处独立出来,逐步发展为成熟的攀岩队,组织训练模式系统化、规范化,并代表山鹰社乃至北京大学参加攀岩比赛,获得很多奖项。
伴随着国家队的兴起和国内攀岩水平的提升,加上02年山难事件,山鹰社进行了反思——作为一个学生社团,山鹰社旨在提供一些平台,使大家能够参与到攀岩这些活动中来。此后,山鹰社淡化攀岩的竞技性,转而进行攀岩普及,每年与暑期队伍同时成立攀岩训练班,2018秋开始举办攀岩教学班。同时和北京大学校方协商,提供山鹰社的岩壁开展攀岩课。此外,逐渐形成攀岩集训队,在努力提高社内攀岩水平的同时,备战各项攀岩赛事;原先的攀岩队则继续承担着培养新人的重任。
攀岩安全保证
1992年,山鹰社社团管理条例中首次对攀岩中的安全问题进行了规定,开始将安全问题制度化。02年的山难使得山鹰社更加重视操作技术和安全意识,为此成立了攀岩处并开始保护资格认证。
如今,攀岩处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而严密的攀岩保护技术和资格认证体系,为攀岩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安全的保证。
攀岩赛事
1989年10月,山鹰社参加第三届全国攀岩赛,力克强手,获男子双人结组亚军。这是山鹰社成立以来取得的第一次成绩,中国登山管理中心为此奖励了一些活动经费和装备,使山鹰社的攀岩活动开始有了物质保障。
1990年5月6日,谢劲松、谢如详、曹峻、汤烨、何丹华和陈莉6人参加北京高校攀岩赛,分别获得男单第一名、第二名、第四名,女单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的成绩。
1990年7月14日-22日,赴怀柔参加第四届全国攀岩赛,谢如祥获男单第二名,谢劲松获第五名,何丹华获女单第六名,团体总分居全国第二名。
1992年10月,郝光安带队,唐元新、谢忠、刘少文、王惠玲和刘小娟前往武汉地质大学参加全国第四届攀岩赛。这次比赛及同时期其他比赛的失利让山鹰社意识到了拥有人工岩壁的重要性。
1994年10月15-16日,赴怀柔参加第二届全国攀岩锦标赛,赵凯获第八名。
1996年9月中旬,赴河南辉县参加第四届全国攀岩锦标赛,裴志勇获男子第八名。
1997年4月12日,参加在中国棋院举行的“雪野杯”北京攀岩邀请赛,海涵(澳)、葛龙蕊(美)、刘韬进入决赛,葛龙蕊获第三名。
1998年3月29日,北京大学第二届攀岩比赛举办,共有79人参赛。朱海燕夺得女子组冠军,男子甲组孙斌夺冠,男子乙组钱程夺冠。
1998年7月12日,参加“钟楼杯”华山国际攀岩邀请赛,赵雷获人工岩壁男子国内第四名,朱海燕获女子国内第六名,王瑾获自然岩壁女子第八名。
1998年10月,第六届全国攀岩锦标赛在上海崇明岛国家森林公园举行,王荣涛领队,男子王辉、赵雷,女子朱海燕。因赵雷受伤,王辉因赛道关系攀岩鞋粘上了胶条,与决赛失之交臂。
1999年9月,参加“龙庆峡杯”第七届全国攀岩锦标赛,赵雷获难度赛第三名,速度赛第六名。孙斌获速度赛亚军,难度赛第十一名。朱海燕、卢一分获速度赛第六名和第八名。此次参赛队伍是那几年综合实力最强的队伍。
2000年10月14日,参加“同仁堂杯”第八届全国攀岩锦标赛,赵雷获得难度赛冠军,赵凯获第四名,张清获得难度赛第八名,李丹、晁婕、王在分获12、14、17名,张锐和刘炎林并列二十六。
2001年5月2日-4日,山鹰社举办了飘柔杯全国攀岩邀请赛,来自全国各地的十六支队伍参赛。最终赵雷、赵凯分获男子难度赛的二、三名和速度赛的冠、亚军,张清获女子速度赛的第二名和难度赛冠军,卢一获女子速度赛第三名。晁婕、张锐分别进入女子速度赛8强和男子速度赛16强。
2001年5月26日,参加北京地质大学“体育彩票杯”北京攀岩比赛专业组。张锐、王荣涛分获第三名和第八名,王在与赵东昕分获第三名和第六名。
2001年7月27日,参加第九届全国攀岩锦标赛,最终王在获女子难度赛第十二名,赵东昕女子难度赛第十五名。
2001年9月,第三届湖州极限运动会,赵东昕获女子难度赛第十六名。
2001年9月8日,第二届“安踏杯”全国攀岩精英赛,王在、李丹分获女子组第二名和第三名,张锐获得男子组第四名。
2001年9月12日,王在参加神农架“天保杯”全国攀岩精英赛,获第八名。
2001年10月,晁婕参加首体攀岩馆开馆比赛,获难度赛第五名。
2001年10月,晁婕参加风雨雪比赛,获难度赛第六。
2002年4月,山鹰社举办北京高校攀岩联赛,获团体第一。
2002年10月1日,第四届湖州极限运动会,王荣涛、白成太参加了男子难度赛的角逐,分获男子第十和第十一。
2002年12月,赴深圳参加第十届全国攀岩锦标赛,白成太、龚笔宏分获复赛第19名和第22名。
2003年8月,赴昌平参加第十一届全国攀岩锦标赛,龚笔宏获得女子第18名。
2003年9月14日,龙潭湖。女子:龚笔宏第三,王在第四,梁曼第六。男子:陈渝第五,胡志浩第七。
2003年11月7日,赴武汉参加第一届全国大学生攀岩锦标赛,白成太获难度赛男子第六名,王在获难度赛女子第十名。
2004年5月,赴大理参加第十二届全国攀岩锦标赛,任丽达获得女子第25,胡志浩获得男子第36。
2004年9月,山鹰社举办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攀岩锦标赛。在新人组中,何金有获男子速度亚军,胡冠菁获难度第二名、速度第四,龚笔宏获难度赛第一名,速度第三名。在专业组中,高成龙获难度赛第八名。
2005年4月,参加北京高校攀岩联赛,欧阳邹谨、张思宇分获女子第二、第四。
2005年9月,赴石家庄参加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攀岩锦标赛暨国际邀请赛,获得男子乙组团体第八名,女子乙组团体第六名。
2006年3月,山鹰社举办“迎春杯”北京高校抱石交流赛,获男子第一和第三,女子第一和第二。
2006年6月,赴增城参加第十四届全国攀岩锦标赛,张思宇、王在、张锐分获复赛第14、22、24。
2007年8月,参加北京高校攀岩联赛,获女子难度第一。
2008年5月,参加地大北京高校大学生2008攀岩挑战赛,欧阳邹瑾获女子难度第二和速度第二,并获得团队奖。
2008年12月,参加首届全国青年攀岩锦标赛,获难度赛女子青年组第六名。
2009年10月,参加地大攀岩赛,获得团队奖和新人奖,以及女子难度第二和第四,男子难度第七和第八。
2009年12月,参加第二届全国青年攀岩锦标赛,王保有获男子难度赛第三。
2010年3月,参加ISPO全国高校攀石邀请赛,周乃元获得预赛女子第12名,邓志超、王保有、吴涛男子第11、13、19名。
2010年4月24日,参加地大北京高校攀岩联赛,邓志超、王保有、曹鑫分获男子难度赛第四名、第六名和第八名八名,周乃元和王羽欣分获女子难度赛第一名和第二名。此外周乃元还获得了女子速度赛第二名。
2010年10月30日,参加地大攀岩赛,杨洁琼获得女子难度赛第三名和速度赛第二名,夏炜烨获女子难度赛第五名和速度赛第五名,王保有获男子速度赛第六名。
2011年4月,参加地大攀岩赛,夏炜烨、杨洁琼、冯倩丽、陈妮姗分获第一、四、五、五名,曹鑫获男子难度赛第四,夏炜烨、陈妮姗、杨洁琼、冯倩丽获女子速度赛第二至五名。
2011年7月,赴合肥参加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攀岩锦标赛,邓志超获得男子甲A难度赛第七,陈妮姗获得速度第六,夏炜烨获得女子甲B难度赛第四。
2011年10月,参加地大攀岩赛,夏炜烨获女子难度第三名和速度第三名,张钧南获男子难度第六名和速度第八名。
2013年7月,参加第十一届大学生攀岩锦标赛,鲁文宾获得男子甲B难度冠军,刘畅获得男子甲B速度第十六,刘文慧获得女子甲B难度第五、速度第七,赵玉田获得女子甲B难度第四,夏炜烨获得女子甲A难度第五。山鹰社获女子和男子甲B团体第二名和第三名。
2013年12月,参加北京高校攀岩联盟年终赛,周家兴获得男生B组第三名,张成获得男生C组第三名,刘文慧和曲金苗分获女生B组第一名和第五名。曲金苗和乔菁分获获得女生C组第一名和第三名。山鹰社获团体第二名。
2016年7月,赴贵阳参加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攀岩联赛,皮宇丹获得女子A组难度第三名。
2018年4月1日,在农大举办的北京高校攀岩联赛中,陈凌霄、刘擎、周文杰分别获得B组第一名、第三名和第五名,其中新队员柳尚桂闯进A组决赛。
2019年10月,在第二届北京高校攀岩联赛总决赛中,前集训队队长柳尚桂正常发挥,夺得男子专业组抱石赛的冠军。蒲伟良、胡晨刚、白程安分享了男子专业组抱石赛的第三、第四、第五名。孙经纬表现突出,斩获女子专业组抱石赛的亚军。
攀冰
2000年1月,参加第二届全国攀冰锦标赛,孙斌获男子冠军,李丹获女子亚军,李兰获女子第六名。另外山鹰社元老曹峻代表个人参赛,获得男子第六名。
2001年1月,第三届全国攀冰锦标赛,张锐获男子第六名。
2001年1月,全国攀冰精英赛,张锐获男子亚军。
2002年2月,第四届全国攀冰锦标赛,赵东昕获女子第八名。
2007年1月,参加第五届全国攀冰锦标赛,王闫飞获女子速度第五。
出版图书
户外技能大赛
自2004年起,北京大学山鹰社几乎每年都会举办一届户外技能大赛,到2019年底已成功举办十二届。比赛邀请对象包括全国各大高校登山或户外社团,并且规模还在不断扩大之中。户外技能大赛主要包括攀岩、定向越野、户外技能等项目。在比赛的同时,还设有户外高校论坛,用于全国高校户外社团之间的交流。
2019年4月6日—7日,北京大学山鹰社“CLIMB X”杯第十二届户外技能大赛举行。来自全国24所高校的25个体育类社团共同参与了攀岩抱石、绳索技术与冰洞、定向越野与户外技能等比赛项目的角逐。最终,天津体育学院攀岩队、北京大学山鹰社、厦门大学厦大登协分列团体总分前三甲;清华大学学生山野协会北京林业大学山诺会、中国地质大学大地社、西南交通大学磐石社分别获得定向、攀岩、绳索冰洞的单项奖。
赞助
山鹰社的各项活动都离不开赞助商的支持,现有赞助商分别是:
特别活动
20周年社庆
2009年4月3日,以“爱·成长·责任”为主题的北京大学山鹰社二十周年社庆开幕式暨山鹰基金启动仪式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隆重举行。
出席开幕仪式的嘉宾有:
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彦致辞,就20年来北大山鹰社的探索和成长,肯定了山鹰精神在北大精神中的独特地位。致辞结束后,张彦副书记向山鹰社时任社长薛秀丽转赠了周其凤校长的题词——人比山高。
吉林省政协常务副主席林炎志致辞,充分肯定了山鹰社勇于探索、锐意进取的精神,认为这种精神为北大精神增添了新的元素。在书生之气浓郁的北大校园里组织登山、科考、攀岩活动的山鹰社,赋予了北大精神新的内容。
开幕式上主持人采访了数学科学院教授王诗宬老师和社会学系副教授于长江老师。于长江老师谈到:山鹰社科考队深入边远地区考察当地文化具有重要的社会学意义。
中国登山协会名誉副主席、万科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石致词,认为他与山鹰社有渊源。
山鹰社老社长曹峻与众多社员一起回忆山鹰社发展历程。同时,各任社长发来寄语,忆苦思甜,共贺山鹰社二十华诞。
山鹰社老社长陈庆春介绍成立于2008年的北京大学山鹰基金。该基金是由山鹰社新老社员捐款发起,在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的支持与管理下,为保证山鹰社的长期存在以及稳定发展,应对与山鹰社发展相关的各类紧急事件和突发状况而设立的专项基金。山鹰基金的主要来源包括:山鹰新老社员捐赠,国内外社会团体、企业和组织的捐赠,国内外其他非山鹰社成员的个人捐赠等。
此后,贵宾林炎志、陈佳洱、王勇峰、王石、盛发强、陈庆春、薛秀丽剪彩,山鹰基金正式启动。
开幕仪式最终圆满成功,山鹰的新老社员们共同欢庆这难忘的一刻。
珠峰攀登
北京时间2018年5月15日10时23分,北京大学珠峰登山队成功登顶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
登山队于3月31日从北大出发,先后在拉萨、日喀则等地多个海拔高度之间往返进行适应性训练。5月12日,登山队到达海拔7028米的一号营地,等待最后冲刺。5月13日到达海拔7790米处,5月14日到达8300米处。5月15日7时50分,首名登顶队员、北京大学法学院在校研究生魏伟(女)率先登顶,最后一批队员于10时20分左右完成登顶。登顶队员们展示了国旗、校旗和山鹰社的社旗,同时在珠峰顶峰宣誓了口号:“北大精神,永在巅峰”“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百廿华诞,再创辉煌”“2018北京大学珠峰登山队祝亲爱的母校120周岁生日快乐”
“北京大学珠峰登山队”共14人,其中北大学生、北大山鹰社社员7人(赵万荣、郭佳明、魏伟、李进学、夏凡、陶炳学、庄方东),教师2人(钱俊伟、赵东岩),校友5人(厉伟、邱小斌、李伟、杨东杰、方翔)。登山总指挥为北大中文系1976级校友黄怒波。
为了攀登珠峰,队员们经历了漫长的准备期。队员庄方东用几个数字诠释:260000千卡、98800步、882层楼梯。260000千卡是训练消耗的能量,相当于450斤米饭或1200瓶肥宅快乐水。98800步是微信步数上限,但队员们每天迈出的步数远不止此。882层是不定期进行的爬楼训练。“每次4小时,负重20公斤,连爬42趟。攀升高度超过10万米,比10个珠峰的高度还高。”庄方东说。
即使经过漫长训练,在攀登珠峰过程中,队员们也遇到了各种问题。队员郭佳明在从5800米的过渡营地出发前往6500米的前进营地时,由于中午天气情况突变,衣物单薄的他体内热量逐渐流失,出现失温症状,但在队友帮助下坚持走回营地。郭佳明回忆,那天走到晚上终于到达6500米营地,队友夏凡把羽绒服打开包住我,我就这样一直抱着他,手不断哆嗦。
登顶过程中,除了身体的“洗礼”,也有精神上的满足。“很多个营地夜晚,我们聚在一起分享经历、故事。”队员夏凡说。在总指挥黄怒波倡议下,登山队举行了世界海拔最高的诗会。队员们自己写诗,也向北大学生征集诗歌。最终中文系刘以恬的一首《极目的蓝》摘得桂冠。队员们在营地朗诵了这首诗:“群峰深处是何处/已不能走得更远 一等再等/闪电的一瞬/惟山川愈发清远/人间纵是衣襟上的雪/你想拂去么”
攀登过程中,队员们还主动清理了珠峰上的垃圾。山鹰社制作了一批挂在背包上、可循环使用的环保袋,取名“顺手一袋”,方便下山途中捡拾垃圾。
出版书籍
截至2018年,山鹰社已出版《八千米生命高度》、《北大山鹰社登山手册》、《时维鹰扬》等多部书籍,这些书籍记载了山鹰社成立以来不同阶段的攀登历史和故事。
2019年,山鹰社将迎来30周年社庆,届时“存鹰之心”系列书系将陆续编纂完成。该书系中的《高处有世界》已经出版。
评价
1995-1996年,北大山鹰社当选为校团委年度十佳社团之冠。至此以后,山鹰社已连续多年获得“十佳社团”“品牌社团”之称号。2018年,山鹰社再度获得北京大学“品牌社团”称号。
北京大学林炎志副书记曾给团委指示:“这个社有几个特点对校园文化、北大传统有重要的‘平衡作用’——第一,重实际训练,平衡唯理性思维;第二,克服艰苦的自然环境,平衡‘温馨’的‘小圆香门’气;第三,接触社会,接触‘老少边穷’,平衡闭门造车的学府气。”
季羡林先生曾为登山队题词:“地到天边天作界,山登绝顶我为峰。”
作为中国民间登山运动极具实力的登山团体,山鹰社还曾受时任教育部长至立女士、《人民日报》社长邵华泽先生、国家体育总局伍绍祖先生等多位知名人士寄发贺信或题词。
“北京大学山鹰社30年的历程,是勇于挑战自我、不畏艰险、积极探索的,是‘北大是常为新的,改革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的’精神传承者”
——小米科技创始人、董事长雷军
“山鹰社诞生于一个诗和远方的年代,承载了一代代北大学子的梦想与激情。这是若干个体的偶然,却是大时代的必然。山鹰们登山了多少座险峻的高峰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大家在这个过程中镌刻了不可磨灭的青春日志,收获了刻骨铭心的友谊与信任,领悟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郁亮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27 09:35
目录
概述
三十年回顾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