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薰琹(1906年-1985年)著名
工艺美术家,工艺美术教育家。原名蓥,字虞弦,笔名鼓轩。江苏
常熟人。
人物简介
庞薰琹(1906年-1985年),字虞铉,笔名鼓轩。祖籍塘桥,
庞鸿文之孙。著有《薰琹随笔》。组织“
决澜社”,举办“决庞薰琹庞薰琹澜”画展,蜚声
艺林。是我国知名画家。他的创作,题材广泛,态度严谨,独具风格。曾深入贵州80多个苗寨,考察少数民族
民间艺术,创作《贵州山民图卷》,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感人魅力。其代表作有《地之子》《路》《贵州山民图卷》《瓶花》等,享有盛誉。
1924年毕业,次年赴法国,入巴黎叙利思绘画研究所学画。
1927年在巴黎格朗歇米欧尔研究所深造。
1930年回国,
系统研究中国画论、画史,参加旭光画会、苔蒙画会,成为当时有进步倾向的新兴美术
启蒙运动组织者之一。
1931年在上海昌明美术学校、
上海美专任教。与
张弦、
倪贻德发起成立美术社团“
决澜社”。
1932年在上海举行第一次个人画展,以后又举行广告画展览。
1936年后任教于北平艺专、
四川省立艺专、
华西大学、
重庆中央大学、广东省立艺专、
中山大学。
1938年开始搜集中国古代
装饰纹样和云南少数民族民间艺术。
1940年任四川省立艺专教授兼实用美术系主任。
1947年在广东省立艺专任教授兼绘画系主任,兼
中山大学教授。
1948年,拒绝赴美国执教之聘,由粤返沪,迎接解放。
1949年5月29日庞薰琹与
刘开渠、
杨可扬、(郑)
野夫、张乐平、
朱宣咸、
温肇桐、
陈烟桥、
邵克萍、赵延年等
国统区美术先驱代表上海
美术界在《大公报》发表迎接解放的“
美术工作者宣言”,该“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统区美术和上海近代
美术史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建国后历任
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教授、教务长。
1953年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任教,并负责筹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同年底任“全国
民间美术工艺展览会”具体负责人。
遵照周恩来总理意见,1954年又筹备四个
工艺美术展览会分赴
苏联、东德、
波兰、
匈牙利、
罗马尼亚、
捷克和
保加利亚展出。并任工艺美术代表团团长赴苏联访问。
1956年,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正式成立,任教授、第一副院长。
1957年被错划成右派。
1979年恢复政治名誉,恢复高教级别。
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3年举办建国以来第一次个人画展。
1985年逝世。家属将庞氏遗作479幅捐献桑梓
常熟,于常熟高等专科学校(今
常熟理工学院元和校区)建庞薰琹美术馆收藏、陈列。一生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并坚持绘画创作,数十年如一日。主张艺术必须立足于本民族的传统,又必须不断吸收、融化和创新。擅长油画、水彩及白描,尤精图案和
装饰艺术设计,均融入
中国民族特色。代表作品有《大地之子》《路》《贵州山民图卷》及《瓶花》等。著有《
中国历代装饰画研究》《
工艺美术设计》《图案问题的研究》和《论工艺美术》等。曾任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重要展览
1932—1935年 第一届至第四届“
决澜社”昼展 上海 中华学艺社 上海
世界社礼堂 上海 留法同学会
1941-1945年 四次个人画展 成都 省立图书馆等地 重庆
中印学会1983年 个人画展 北京
中国美术馆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展厅
1985年 个人遗作展 南京 江苏美术馆
1999年 庞薰琹--油画.设计.创造 杭州
中国美术学院陈列馆
出版物
画册
《庞薰琹昼辑》《庞薰琹画集》《工艺美术集》《
工艺美术设计》《巨匠庞薰琹》等。
著作
《图案问题研究》《
中国历代装饰画研究》《薰琹随笔》《论工艺美术》《
就是这样走过来的》等。
艺术风格
提起庞薰琹的绘画艺术,常被归入现代主义艺术或装饰绘画艺术之列;虽有一部分学者谈到庞薰琹对中西艺术的融合,常专指其后期作品。笔者以为:就庞薰琹整个绘画艺术道路来看,他对中西绘画的融合自20年代留法时萌生,到40年代基本成熟,线索清晰,毋庸置疑。只要全面地剖析其绘画艺术道路的发展、演进,答案自然水落石出。
他画花,不是简单地摹写对象,而是根据画面需要构图变化,既依据对象,又不完全依据对象,而任凭自己的意图经营画面。他不无意地对人说:“有时别人送我一枝很好看的花,我就不断变换这
枝花的放置位置,可以画出一簇好看的花来”,他就是这样在苦难中找“乐”,忘却了自己,把大自然赋予的一丁点美,一丁点生气,放大,升华,再现于画面,既是他高尚、乐观的情操体现,也是他于绘画艺术的奉献。
《美人蕉》是他这一类花卉作品的一个典型。不难看出,整个画面(包括背景)是画家“设计”的结果,花、叶陈列有致,
色彩对比靓丽,富有强烈的装饰趣味。
一大把盛开的花朵插在一只宋瓷花瓶里,形式和谐的画面充满了装饰的美。整个画面作高调处理,色彩鲜明,构图饱满,显示出蓬蓬勃勃的生命力量。很难想像这样一幅充满生命活力的作品,却是一位不久前刚从“牛棚”里放出来,还背着沉重的政治冤屈未获平反的老艺术家的手笔。
王安石曾有这样的诗句:“不得春风花不开,花开又被风吹落”,何缘身处逆境的庞薰琹却能用自己的画笔把春色凝固于画面而永驻人间?他的一首题为《小草》的自喻诗,也许是一个很好的注释:“一颗平平常常的小草,虽然饱经烈日秋风、旱涝雨雪,毕竟不可摧折,
春风吹又生,始终顽强如故;甚至即使连地下的老根也枯死了,可是在死去的老根旁,却又长出新根长出了新芽,草地仍是一片绿色……”
早期求学
综述
庞薰琹1906年6月20日(光绪32年4月29日)出生于常塾
虞山镇一个世家,1921年初考入一所
教会学校--
震旦大学学习四年法文及医学。1925年8月乘法轮“波尔加”号赴法留学。富足的家庭,严格的
早期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使庞薰琹留法
前对当时中国
社会震荡、艺术变革情况了解不多,无论是
康有为的中国画衰敝论,还是陈独秀的美术革命对他基本上没有产生影响。
从学医到学画
1921年春,15岁的庞薰琹从家乡
江苏省
常熟县来到上海,在震旦大学预科学习。预科毕业后,决定到震旦的
医学院学医。不过他在震旦医学院只待了一年,到1924年年底,两件意外的事促使他重新抉择,并彻底改写了他的人生。
1924年期末考
解剖学,每位学生发到一根
人骨,要求将骨头画下,并写出所有相关的拉丁名词。庞薰琹分到的骨头上有个小洞,他忘记了这个小洞的拉丁名称。监考的正是平时特别关照他的阿尔诺神父,神父要他坐在那里继续想。所有的同学都走了,神父在他身边突然轻声说了个拉丁名词,紧接着问:“你想想这个小洞叫什么?”庞薰琹一愣,便把听到的拉丁名词写上去了。这次考试,他得了全班最高分。这事使他非常不安,作为学医的人,假如在病人身上作假,那可是极其危险的事。他开始产生了离开这个学校的念头。庞薰琹对色彩从小有着敏锐的感觉和浓厚的兴趣。在常熟县立第一高小上学时,有一次下雨,一个响
雷劈在图画教室的正上方。教绘画的王老师被震倒在地,他爬起来立即向直挺挺呆坐在教室中央的庞薰琹扑去,以为这孩子被雷击中了。想不到庞薰琹是被眼前的七彩世界迷住,他看到一个像虹一般的彩色圈将小伙伴们包围了起来。时隔六十年,他依旧清晰地记得响雷着地时五彩缤纷的瞬间。庞薰琹从十岁起正式学习绘画,母亲请了老画师教他画山水花鸟。就读县立第一高小时他开始学习水彩画。进入震旦,预科一年级的
基础课程有图画课。从预科三年级开始,他还利用假期学油画。
然而,真要放弃已学了一年的医学,也挺难的。就在庞薰琹举棋不定之际,另一起意外的事发生了。这天,他在校门口碰上平时也很关心他的
比利时神父特·拉·泰叶,庞薰琹把心事吐露了出来。不
料话还没说完,神父突然变了脸色,大声吼道:“老实告诉你,你们中国人,成不了大艺术家!”庞薰琹的心一阵绞痛,他意识到自己不可能再在这个学校读下去了,便礼貌地回答了一句:“先生,你等着瞧吧!”一小时后,他雇了二辆
黄包车,拉着所有的东西,离开了震旦大学。
1925年8月,庞薰琹搭乘法国“波尔加”号邮轮,离开上海前往
马赛,然后
坐火车到了巴黎。这时正是10月,每十二年一次的巴黎博览会正在举行。庞薰琹走进博览会的展览馆,立即被眼前美的世界所深深吸引。他说:“这使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认识到,原来美术不只是画几幅画,生活中无处不需要美。”庞薰琹决定去巴黎高等装饰美术学院学习,但这个学校不收中国学生。后经徐悲鸿妻子
蒋碧薇介绍,他进了叙利恩绘画研究所,画素描,画人体速写,也画油画,技巧上有了很大进展。为了提高文学艺术修养,他每天上午还去巴黎大学旁听
法兰西文化史,抽时间阅读文学名著。又利用星期日免收门票的机会去
卢浮宫看画,到博物馆、画廊以及各类展览会参观。为了了解
古罗马艺术及
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他还学过
意大利文。到巴黎两年,庞薰琹认识的朋友多了,还结识了旅美中国画家
常玉。他听从常玉的劝告,于1927年暑假离开叙利恩绘画研究所,转入巴黎
第六区蒙巴尔那斯著名的格朗特歇米欧尔研究所学习。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黎的艺术
活动中心逐渐转移到蒙巴尔那斯。在这儿,庞薰琹接触了不同作风的艺术家,日渐熟悉不同风格的绘画流派。一天他跟一位“老头”学了一个上午雕塑,后来才知道这位常称呼他为“孩子”的老头就是闻名世界的大雕塑家波尔特儿(Bourdelle)。庞薰琹每天下午去研究所画速写,先用
钢笔画,后受常玉的影响改用毛笔画,五分钟画一张,有时还迅速地加上一点水彩颜色。他每天至少画三十至四十张速写,用于练线条,练用笔,并由此打下了白描的基础。
一天,他正在
卢森堡公园喷泉后面画风景。动笔不久,就有一个人走过来坐在他身边,看了半小时,轻声地说:“你还不是色彩的主人。”庞薰琹停下手中的画笔,回过头去询问。那位三十出头,头发胡须都毛烘烘的陌生人笑了,直言不讳地说:“我看你用的颜色,几乎都是从颜色瓶里挤出来的,而不是你自己在
调色板上调出来的。做一个画家,每一笔颜色都应该是你自己调出来的。”他继续解释道:“色彩最能表达作者的感情,瓶子里挤出来的颜色是不表达感情的。”如此直爽的批评庞薰琹还是第一次听到。后来庞薰琹根据那人的建议,只用红、黄、青三色来调制自己所需要的各种颜色。他足足练习了一年多,驾驭色彩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庞薰琹在巴黎美术界闯出一些名气的时候,便萌发了回国的念头。起因是这样的:1929年的一天,一位法国记者带庞薰琹去观看尼奥太·依尼奥迦的
印度舞专场演出。她的一举一动都表现出对民族艺术传统的自信、自尊和自豪,伴奏的乐器是鼓和锣,此外只有舞者
佩饰小铃铛的响声和脚踏舞台的声音。那铃声,令庞薰琹想起自己的童年、家乡和祖国。他的眼睛湿润了。他决定回到祖国去。赴法初期经徐悲鸿介绍庞薰琹入叙利恩研究所学习。众所周知,
徐悲鸿当年曾在此学习,为何他没有象徐悲鸿等人选择写实主义艺术,而接受现代主义艺术的影响?事实上徐悲鸿赴法胸有成竹,不仅熟悉中国画坛,对西方绘画也有一定的了解。并抱有明确的目标。这已被众多学者所论证。1917年徐悲鸿赴法前曾赴日考察。在各种流派中,
中村不折、
藤岛武二及
黑田清辉等以西方写实技法表现
东方文化题材的作品对徐悲鸿影响尤深(有学者认为其《
田横五百士》、《
奚我后》即受此影响)。
与徐悲鸿等人比较,庞薰琹赴法则不然。他曾谦虚地说“
我去法国学习时对
西洋美术史知道得很少,其它文艺修养也很差,学习也不踏实。所以到了巴黎既想学绘画,又想学音乐,还想学文学,没有一定的主张,浪费了很多时间。”那时他对音乐的兴趣很大甚至于超过了对绘画的爱好,曾一度“想弃画学音乐”若不是有人劝他说:既学绘画,又学音乐、文学不妥;若不是继续学音乐就必须动手术——他的手指略短——很难说他会走上一条怎样的艺术道路。后来即使他下决心放弃音乐专学绘画,仍无法摆脱西方绘画潮流的影响。用他自己的话说“象我这样一个学画青年,不受当时潮流影响是不可能的。有时我去卢浮尔博物馆,坐在维纳斯像前,一坐一两个小时。面对这样的雕像,我的
心象被微风吹拂的湖面,清澈、安静。可是当我走进另一些画廊,我的心就着了火。”⑷他认为艺术学习中,依靠老师教导只能占30%,自学可占30%,而在朋友间得到的益处最少也要占40%。1926年春,庞薰琹在
卢森堡公园画风景时,一位波兰人见他所用的颜色多数是从颜料瓶里挤出来直接使用,提出作为一个画家,每一笔都应该自己在调色板上调出来。色彩最能表达画家的感情,瓶子里挤出来的颜料不表达什么感情。从此以后,庞薰琹始终根据这一原则作画--每一笔颜色都自己在调色板上调配。青年画家
马奈卡茨见庞薰琹总在临摹,提出用很多时间去临摹是不值得的,卢浮尔那么多名画临得完吗?即使临摹了几百张,临得很象也只能学到一点技术。用笔去临摹,不如用眼睛去看,用脑子去想。把它们的优点找出来,记在心里,以后就可以不受任何人影响,也不受任何画派的约束画出自己的风格来。这些对庞薰琹早期的绘画创作影响极大。值得一提的是1927年常玉对他的影响。庞薰琹原来计划在叙利恩学习两年,然后再去巴黎美术学校进修两年,受到常玉的坚决反对。
常玉劝他离开叙利恩去格朗歇米欧尔画院。在巴黎潮流的影响下庞薰琹一步步走向了现代主义艺术道路。
作品特质
庞薰琹虽然受到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影响却时常提醒自己是一个中国人应该逐渐摆脱巴黎各种画派的影响。他在为一位
南锡女钢琴家画像时便用了中国画的笔法,着意使人能看出是一个中国画家的油画。回国前,一位权威评论家对他说,中国是有着优秀
艺术传统的。你回去学习十年,以后
你来巴黎办展览,不请,我也帮你写文章。这句话为庞薰琹指明了从艺的方向,使他认识到从哪种土壤里长出的芽,也只能在同样的土壤上生长、开花、结果!这是他对法国古典绘画、现代绘画进行比较、研究、探索、实践后得出的。可见庞薰琹的中西融合艺术道路是在留法时萌生,且在留法时便进行了探索。
如果说上述探索还是初步的尝试,那末1930年回国后庞薰琹埋首于中国画画史
画论画作的研究则试图更主动、深入地了解传统。1932年发表于《
艺术旬刊》上的《薰琹随笔》虽然是1930年的读书杂感,却反映出他的一些艺术观点及追求。他写道:“我国古今好的作品我们应该研究;世界各国好的作品我们也应该研究,但是不一定呆板板地模仿。”“我想,我们不妨尽量接受外来的影响,凭它们在我们的神经上起一种融合作用,再滤过我们的个性来著作、来创作。”“画家要有自我,不应该有什么派别的成见,派别只是一种束缚、一种障碍,创作时应该将一切弃之脑后,诚实地说出当时想说的话。”他还写道“画家应该站在社会中观察社会,站在人生中观察人生、观察一切。画家应该认识社会、
认识世界,使自我站在时代之上。”这里庞薰琹不仅提倡中西融合,而且主张艺术与社会结合,反映时代风貌。他说“我回国的主要目的是想研究中国的传统绘画……对西方的现代绘画,我既不同意照搬,也不同意一笔抹煞。”他的油画《屋顶》,黑白二色,加些褐色、土黄,几乎整个画面的江南民房顶,充满了江南民间风情。后来,法国驻上海领事柯克林见了此画,兴奋异常“一再强调这样的画,西方画家是画不出来的”这句话道出庞薰琹的绘画与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不是不及西方现代主义艺术,而是更胜一筹(至少在那位领事看来是这样)。
那么,当时庞薰琹的绘画作品怎样?与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有没有区别呢?
赫伯特·里德在《西方现代绘画史》中指出:
现代艺术虽然有其复杂性,但也具有统一的形象,使它与以往的绘画迥然不同,如
保罗·克利所说,这个倾向就是不去反映
物质世界而去表现精神世界。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尤其是
抽象艺术在内容上脱离自然物象和
社会生活,把艺术变成“纯技巧”的研究或作者思想情感的“自我表现”;在形式上高度抽象化;在效果上使人感到朦胧、恍惚、晦涩,往往不易为人们所接受。日本著名美术理论家三宅正太郎曾指出“欧洲的现代艺术由于没有将内在的灵魂和感情具象化,所以说并非能够真正得到广大市民的理解和赞同。如一位英国女画家所说‘英国一般市民就对现代艺术持怀疑和否定态度,因此,搞现代艺术只是艺术家圈子内进行的。”这种只能在象牙之塔中进行的艺术,怎能用以观察人生、观察社会,认识社会、认识世界呢?
从上述三个方面对庞薰琹的绘画可以进行一番考察和比较。
从内容上看,庞薰琹的绘画艺术不但没有脱离社会生活,变成纯技巧的研究和
自我情感的纯粹表现,而且常着意介入社会生活。
从形式上看庞薰琹的绘画作品虽未能象古典写实绘画那样令人几欲走进画中,却也未如现代主义艺术那样高度抽象、不可卒读。如其《地之子》是有感于1934年江南大旱、土地龟裂、民不聊生,用几个月时间创作的一幅油画作品。画面上一个僵硬的孩子横躺在一个农民模样的男人臂上;男人一手扶着孩子一手握拳;孩子的母亲靠在丈夫肩上,掩面而泣。他们穿戴整齐,体质健康。拉长的和朴素的
人物形象,简化的形体描绘,强调了一种被压抑而又平静的人物感情。色调的装饰性也增强了作品的
表现力。
从效果上看,这幅《地之子》展出时尽管挂在楼下阴暗的过道处,却吸引了众多观者,受到人们赞扬的同时,也招致统治者的不满。作品几乎成为禁品,不准在报刊上发表。甚至
淞沪警备司令部还准备逮捕他。这样的作品难道人们不能理解吗?可以说《地之子》与
徐悲鸿《
田横五百士》等作品有着异曲同工的社会功效(陶咏白语)。比较而言,庞薰琹的作品更直接针砭时弊、面对人生。这一时期庞薰琹的绘画作品固然带有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烙印,但在内容、形式及效果上与西方现代主义艺术都存在着显见的差异。从某种意义上说庞薰琹的这些作品从一定角度反映了
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的艺术追求和大众心声。这些差异随着庞薰琹绘画艺术的发展不是缩小了,而是逐渐扩大,并最终形成其中西融合绘画艺术的独特面貌。
图片:
艺术蜕变
决澜社时期是庞薰琹现代主义绘画的重要时期。从1932年10月17日举行第一次展览到1935年10月在第四次展览中落幕,决澜社仅存在三年时间。在社会上产生了一些影响。正如庞薰琹本人所言“象投进一块又一块小石子到池塘中去,当时虽然可以听到一声轻微的落水声,在水面上激起一些小小的花,可是这石子很快落下,水面又恢复了原样。”首先,在决澜社成员中仅有庞薰琹留法、
倪贻德留日、张弦留法,其他成员此前如果说接触过现代主义艺术,也只是借助一些印刷品。即使庞薰琹自己也不无谦虚地说自己“对祖国的艺术没有研究,对西方的
现代派绘画也一样没有认真研究。”
毋庸讳言,科学技术的引进一般较为直接,文化艺术的借鉴则很难直接照搬,只能有选择地吸收、融合。虽可用外来技法进行创作,却必须丰富、充实本民族的艺术精神,适应人们的
审美需求。这就必须知己知彼:一方面需熟悉和了解西方绘画艺术的长短得失;另一方面要研究和分析本
民族传统艺术的精华和糟粕。对于身处内忧外患频仍,科技、经济落后国度中的众多青年来说这两方面的修养无疑都是不够的。其次,现代主义艺术发端于西方现代
工业社会,是西方社会经济、科技、文化、艺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一个现代主义艺术家应是生活在
现代工业社会中的现代人。正如淮南的橘到了
淮北便成了枳一样,离开现代工业社会的环境和土壤,现代主义艺术家失去了生活的基石,很难产生现代主义艺术家应有的情感和创作激情。没有现代工业社会培育的现代主义艺术的参与者与欣赏氛围,可以想象要创作出现代主义艺术作品是多么艰难。
庞薰琹曾在《薰琹随笔》中写道:“
猴子喜欢学人的种种动作,有时学得很神似,但是猴子总是猴子,人总是人。
历史剧中拿破仑虽然穿着拿破仑的衣服,说拿破仑活着时所说的话,但是总只是一个演员,而不是拿破仑。何况是表现艺术家自我的艺术?”再次,从社会政治角度来看“艺术不可能脱离国家民族而孤立存在,它不是随民族觉醒、振兴而获得新生,就是随民族沦落、灭亡而沉落”
决澜社等众多美术群体的解散,不言而喻是时代选择的结果。尽管每个人都有
自主性,但每个人又都生活在大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所有的艺术家、所有的艺术作品都必须放在其所处的时代中进行考察才能找到相应的位置。这极大地损伤了那些不合潮流的天才艺术家;极大地损伤了那些确有创造性、但又不得不在这个时代被淹没的艺术家及其作品。这是无可奈何的。
决澜社落幕后,为了生计庞薰琹不得不离开上海,辗转杭州去北平任教。从某种意义上说,
决澜社的解散是庞薰琹绘画艺术道路的重要转折点。其后,对中国传统装饰纹样的研究是促使他最终摆脱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束缚的重要原因。三十年代的中国,一个油画家除了到学校去教学以外,几乎没有其它的谋生办法。1936年9月应
李有行先生之聘,庞薰琹赴北平艺专任教。不是受聘于西画系,而是受聘于图案系,这使庞薰琹
有机会接触到装饰纹样。艺术事业,尤其是美术在
封建社会常常被认为是“壮夫不为之事”;而装饰纹样则更属于“画续之事”为历代“名士”所不屑。所以世代相传并在我国
文化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装饰纹样很少有人去整理。20世纪二十年代后,一批有志于振兴
民族文化、民族艺术的志士开始了多方面、系统的整理研究。庞薰琹即是其中骨干之一。1939年起庞薰琹着手
研究中国古代装饰纹样。从中他认识到祖国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感到作为一个中国艺术家认识祖国
文化遗产是多么必要。因此尽管
闻一多等人不赞成庞改变先前的绘画风格,但“事实上做不到”。
工美探索
抗日战争爆发后,庞薰琹到了云南,在
中央博物院研究文物。这期间他通过与菜农、屠夫、花匠的接触和交往,了解到人民生活的疾苦,也体验到穷乡僻壤纯朴的民风,增进了他与乡民的情感。特别是后来他不辞辛苦、想方设法深入到“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人无三分银”的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收集民间装饰资料,对其中西融合艺术思想走向成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贵州之行庞薰琹不仅收集到了600多件花边,而且收集到从头到脚的全套服饰。三十年后,日本学者
鸟居龙藏说有些图案他那时都没有搜集到。在回忆这段经历时庞薰琹不无感慨地说“我过去完全没有想到民族
民间工艺这样丰富,同时它能表现出如此高的艺术水平。”那些山里姑娘,没有什么绘画基础,更没有受过什么
专业技术训练,90%以上没有出过哪个县,90%以上没有上过学。她们没有什么底样,也不需要底稿,拿起针来凭着自己的想象,根据传统的装饰结构,绣出各式各样的装饰图案,虽不全是上品,但决不会有废品。因为她们尊重自己的劳动,爱惜这些来之不易的布。“这种群众中潜在的艺术智慧,对我触动很大。从那时起我决心要想尽办法为群众多做一点有益的工作。”
从1940年到1946年间他创作的主要作品有:白描《母与子》《归来》《吹笙》《
跳花》《卖炭》《收地瓜》《卖柴》《收桔》《汲水》《
持镰》《缝补》《脱脚休息》等。水彩《捕鱼》《赶集》《垂钓》《跳花》《畅饮》《
割稻》《洗衣》《笙舞》《捉鱼》《
车水》《小憩》《丧事》《射牌》《情话》《收割》《黄果树瀑布》《双人笙舞》《桔红时节》等。
仅从这些作品的标题上便不难看出他对社会现实和民众生活的关注。对于民间装饰艺术的浓厚兴趣,使得庞薰琹获得了一把开启民族艺术的金钥匙。一个善于思考、勤于实践的艺术家,当他沟通了土与洋、古和今的艺术之后,必然会大彻大悟,在艺术上更为成熟。
艺贯中西
贵州山民图
庞薰琹中西融合的绘画艺术在其作品中得以充分的体现。《贵州山民图》系列是庞薰琹创作的一组
工笔重彩画。这些作品反映出他在绘画艺术上新的思考和探索。作品描绘西南
少数民族生活和劳动的不同的场面,表现他们的愿望和愁苦。画家十分熟悉笔下对象,具有娴熟的
艺术技巧。他把西方的写实素描技巧融进
中国画的情趣之中。作品中人物似有几许淡淡的哀愁,生动地传达出时代的情绪。他用浪漫的色彩再现了柔和、淡雅的贵州景色,低矮的茅屋、与鲜艳的
民族服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将传统国画的
兰叶描与
铁线描合用,线条结实有力而有韵致。显然已与
决澜社时期的作品不同,和留法时期的作品相比更有变化。不论白描、
淡彩或
水彩画均趋于写实而赋有
装饰性。多年的磨练使他的创作更具中国气派,在使用传统与
现代绘画的表现手段上,也更为娴熟。苏利文先生评价说:“与他的许多同事不同,他不满足单纯的临摹,而是把题材作为出发点,创作出一种结构合理、令人满意的《贵州山民图》。”
风景画
在
风景画上,庞薰琹所作的中西融合也
不容忽视。他曾说:“我对风景画没有太大兴趣。我在巴黎时虽然画过几幅风景,但是没有画好”。后来去过一些地方,“有许多好风景,我也一张风景都没有画。我并不后悔,因为今天的摄影技术完全可以把美好的风景照下来。”
这种思想显然受到西方
现代主义艺术影响。随着庞薰琹艺术思想、艺术创作的发展,他对风景画的认识也在发生变化。1947年庞薰琹自上海去广州时,因洪水冲断了粤
汉桥,便辗转去了庐山。安定的生活、幽静的环境使他拿起画笔,一个月里创作了小幅10幅、大幅2幅庐山风景。这些作品用水彩画在绢上。画家把
欧洲油画的构图及色彩层次与
中国绘画的笔法、意境相结合,不着意表现,而是生活体验和创造积累的自然流露。其中《雾》一作,描绘烟云笼罩下的树林,云遮雾障,朦胧而清秀;《雨》一作则是画家坐在窗前画窗外景色——正值风雨绵绵,云儿入窗穿堂而过之景,可谓其得意之作,珍藏多年。
花卉
此外,庞薰琹以花为题材的绘画作品对中西融合的探索也极为鲜明。瓶花,是许多画家都涉及过的题材。画家们常常集中描绘花的丰富色彩和欣欣向荣的生命感。插花的瓶子因为无关紧要而很少付出较大的心力去刻划。这自然可以,因为画家的
认识主体是花而不是瓶。但庞薰琹对花付出极大的热情和心力去表现的同时,对花瓶往往也十分着意去描绘,精细入微地描绘它的纹样、质地、色泽等。花瓶上所刻的花纹与插在瓶口的花卉相对比、映衬,色彩和谐、形式稳定,充满宁静之美。整个
画面构图饱满,几乎将空白赶到画外,显示出蓬勃的生机。这些作品与其早期绘画已相去甚远,显得更典雅精致、平淡超脱。他把痛苦和艰辛留在心底,把美好和欢乐展现给世界,具有一种超脱的寂寞。与
林风眠的《花》相比,林的重彩浓墨似沉郁的重重叹息;庞的轻描淡写似悠扬的夜曲,又似轻歌吟唱;一个是“
荤菜”,一个是“素食”(陶咏白语)。相比之下庞的素食更具东方文人的
艺术修养和艺术追求。
总结
通过上述具体作品的剖析,对庞薰琹绘画艺术道路的阐述,其中西融合的绘画艺术风貌已清晰地展现出来。一千四百多年前
刘勰在《
文心雕龙》中论述了文学要保持活力就必须随时代变化的道理。他说:“文律运周,日新其业。变则
可久,通则不乏。趋时必果,乘机无怯。望今制奇,参古定法。”这似乎是对这位艺术家经验的概括。
艺术脉络
综述
庞薰琹中西融合绘画艺术道路是漫长而又清晰的,可约略地将这一道路划分为三个时期:一、接受西方
写实主义和现代主义艺术影响,又萌生摆脱其束缚的发生期;二、吸收中国传统
装饰艺术及民间装饰趣味,融合中西的成熟期;三、老当益壮,继续前进的发展期。
第一时期
第一个时期庞薰琹先是在法国受到写实绘画和现代艺术的双重影响,接触、观摩了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作品,并进行了多方面的试验和探索。却始终牢记应逐步摆脱巴黎各种画派的影响、要使人能看出是一位中国画家的作品。他接受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影响是短暂(1927—1930)而又有限的。“一方面练练手,同时也动动脑子”而已。其中西融合的绘画在留法时便已萌生并进行了初步的实践。回国后,他对中国画画史画论画作的研究更明确了倡导中西融合,主张艺术与社会相结合的艺术思想。他说“我不明白为什么画国画的人开口就要说这是谁谁的笔法……更不明白为什么画油画的人要去死仿塞尚、仿雷诺阿、仿毕加索等等”。他并不赞成简单地模仿西方现代主义艺术。他参加
决澜社是希望借集体的力量在艺术上闯出一条路来。虽然这一时期他的一些绘画作品带有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烙印,但是这些作品在内容、形式及效果上又都与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存在着显见的差异。
第二时期
第二个时期,
决澜社落幕后对装饰艺术的研究及深入
少数民族地区收集装饰纹样时与普通群众的交往和
相互理解,使他获得了一把通向绘画艺术殿堂的金钥匙,大彻大悟的他抛弃了青年人只破不立的莽撞,用自己的画笔把
西方绘画技巧融进中国画、中国传统装饰绘画的意境、情调之中,反映社会现实和民众生活,传达艺术家的艺术追求,歌颂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作品既具有欧洲油画的色彩层次、构图追求,又充溢着中国画的笔法、意境和传统装饰艺术的淡雅与清新,赋有一派田园气息。其中西融合的绘画艺术达到了相当娴熟、纯净的程度。
第三时期
第三个时期,庞薰琹因
社会工作缠身,加之22年身处逆境,至七、八十年代的绘画创作总体上是第二个时期艺术风貌的延续和发展。
技寄于道,艺以传情。从《地之子》到《贵州山民图》系列、《庐山风景》系列、《瓶花》等,庞薰琹无不用他的绘画作品揭露社会阴暗、反映人民疾苦、关注
社会发展、关心人民生活,表达艺术家的
思想感情和普通大众乐观向上、一往直前的生活态度。其中西融合的绘画作品较之徐悲鸿用历史故事隐喻现实更直接;较之林风眠将感情赋予画面的运动和节奏之中更理性。他敢于直面人生、针砭时弊,在理性中追求赋有美感的画面。他将痛苦和热情深埋在心底,而把美好、秩序、和谐展现给世界。他用自己的艺术作品表达对现实世界的美好祝愿,抒发对理性、秩序、和谐的期盼之情。如果说林风眠的中西融合是将西方现代主义绘画与中国传统绘画结合的产物,那么庞薰琹的中西融合则是将西方现代主义艺术与中国传统装饰艺术和民间装饰趣味结合起来。其作品有古典主义艺术的和谐、庄重与肃穆,有
浪漫主义艺术的诗情,有写实主义艺术的诚实,有
表现主义艺术的空灵,有
印象主义艺术的率真,更有
文人画的意境和装饰艺术趣味。他的作品如悠扬的牧歌空旷而不哀怨;象一杯
春茶馨香而不苦涩。他的作品将其本人对社会、人生、文化、艺术的理解蕴于其中,令人反复咀嚼而意犹未尽。这些都是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所不可期及的。
成就及荣誉
庞薰琹先生是“
决澜社”的创始者和主要负责人,为中国的美术运动掀开了新的一页,加快了我国美术运动的现代化进程,如
陈抱一当时所说,“决澜社”画展已显示了较清新的现代绘画的气息。 庞薰琹先生学贯中西,兼容并包,面对当时流派纷呈的巴黎画坛,他不像有些留欧的画家,因缺少西方文化的基础而无所适从或格格不入,只能把当时保守的
学院派绘画作为自己学习的目标。而他对现代诸流派的变化,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并从容地学习和消化。他反对刻板机械地模仿的“自然主义”和所谓“
写实派”的绘画,也反对画油画的人去死仿塞尚、仿
雷诺瓦、仿毕卡索。他认为,“艺术就是艺术家的自我表现,是人类发泄
情感的工具‘主张’艺术家利用各自的技巧,自由地、自然地表现出各自的自我”他回国后,于1932年9月在上海举办的第一次个人画展,着实让人们大开了眼界。人们在惊异兴奋中发现:“他的作风,并没有一定的倾向,却显出各式各样的面目,从平涂的到线条的,从写实的到装饰的,从变形到抽象的形……许多现在巴黎流行的画派,他似乎都在作新奇的尝试。”(
倪贻德《
艺苑交游记》)尤其是他的“纯粹素描”,与作为油画
底稿的素描所不同,有些中国的淡墨画的意味,其价值不在于描写的是什么,而在于线条的纯美和形体的创造。
傅雷当时在《薰琹的梦》一文中评述:“梦有种种,薰琹的梦却是艺术的梦,精神的梦。他把色彩作纬,线条作经,整个的人生作材料,织成他花色繁多的梦。他观察,体验,分析如数学家,他又组织,归纳,综合如哲学家。他分析了综合,综合了又分析,演进不已。这正因为生命是流动不息,天天在演化的缘故”。庞薰琹具有现代艺术精神的
丰富多彩的艺术在当时的报刊包括英、
法文报都作了热情地报导。他的艺术和艺术思想在30年代的中国
西画界是极具鲜明个性和前卫特色的。他的出现被时人称为“是中国留法美术家中的一个奇迹”。固然,庞薰琹的艺术以其新颖的形式赢得了一片喝彩,但在变换的形式中蕴含着他对人生、对命运、对时代的哲思,如反映巴黎荒淫享受的《如此人生》,喻人生舞台就像个赌场的《人生哑谜》,而《慰》抒发了他在“一·二八”事件后观感,《构图》则是他对在“
三座大山”压榨下中国向何处去的思考,在“
决澜社”第三回展中他的一幅《地之子》,因表现了黑暗的社会中农村破产,民不聊生的惨景,而受到反动当局的威胁和恫吓,被迫出走。庞薰琹先生怀着美好的理想,从东方走向西方,又从西方回到东方,探索中国艺术的
振兴之路,开启现代绘画和
现代设计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新局面。在祖国危难时期,用艺术为民族危亡的命运而呐喊。他的理想和行为,象征了时代的精神和呼唤,也为现代中国艺术和
艺术教育奠定了根基与趋向。他是“人生为艺术,艺术为强国”的中华优秀儿女的代表。
庞薰琹先生为中国的美术事业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四十年代曾获教育部二等奖。
庞薰琹先生立足于本
民族传统,不断吸收、融化和创新,擅长油画、水彩画及白描,尤精图案、
装饰艺术设计,是我国现代艺术的先驱者、现代工艺美术事业的拓荒者。
作品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