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菜即为安徽菜,是中国
八大菜系之一。根据《徽菜标准化体系表》,将传统徽菜的范围扩大了,徽菜正式以皖南菜为代表的
皖南菜、皖江菜、
合肥菜、淮南菜、皖北菜的总称。其中皖南风味以徽州地方菜肴为代表,它是徽菜的主流和渊源。以
徽州特产为主要原料,在采用民间传统烹调技法的基础上,吸收其它菜系技艺之长而烹制的以咸鲜味为主的地方菜肴。徽菜具有丰厚的
文化底蕴,是全国著名的
八大菜系之一。其主要风味特点为咸鲜为主,突出
本味,讲究火功,注重食补。在烹调方法上以烧、炖、焖、蒸、熏等技艺为主。主要菜式有宴席大菜、五簋八碟十大碗、九碗六、八碗十二盘、六大盆、大众和菜等。主要名宴有
八公山豆腐宴、包公宴、
洪武宴等。
发展历史
徽菜是中国饮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起源于黄山麓下的
歙县(古徽州),原是
徽州山区的地方风味。据《
徽州府志》记载,宋高宗问大学士
汪藻“歙味”,汪藻回答说:“雪天牛尾狸,沙地马蹄鳖。”徽州在宋以前称为歙州,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改名为徽州,治所在歙县。可见早在南宋时期,用徽州特产做菜已较为闻名。
古徽州商业兴盛,徽菜因此而起。位于新安江江畔的屯溪小镇成为当时“祁红”“屯绿”等名茶和徽墨、歙砚等土特产品的集散中心。一些经营徽菜的名师也转战到屯溪,徽菜在屯溪开始兴起。一些徽商致富后逐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客观上促进了徽菜烹调方法的改进创新,也培养了一批技艺高超的徽菜厨师,对徽菜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根据不同菜系的影响力,既有跨越省份,也有几个菜系同时存在于一省之内的情况,经过长年累月,岁月更迭,各菜系之间相互渗透、取长补短,除了尤其显著的地域特色之外,也更多的趋于共通。“徽菜”因徽州而得名,其因徽州商人的崛起而兴盛,又因徽商的没落而衰弱。
随着徽商势力向外拓展,徽商与徽州士绅集团的地方口味使徽菜名声远扬。明清两代,徽商进入鼎盛时期,商人足迹遍布苏、浙、赣、闽、沪、鄂等地,其言行举止自然影响到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徽菜这种地方风味逐渐进入当地市场。
徽商走到哪,哪里就有徽菜的影子。在徽厨遍天下的时代,徽州菜肴达到鼎盛,经营者不仅继承徽菜的烹饪传统,把徽州人的
食俗传到异乡他帮,还吸取各帮烹饪技术之所长,样样烹饪入味。
徽菜的形成与江南古徽州独特的
地理环境、
人文环境、饮食习俗密切相关。绿树丛荫、沟壑纵横、气候宜人的徽州自然环境,为徽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徽菜原料。得天独厚的条件成为徽菜发展的有力物质保障,同时徽州名目繁多的风俗礼仪、时节活动,也有力的促进了徽菜的形成和发展。在绩溪,民间宴席中,县城有六大盘、十碗细点四,岭北有吃四盘、
一品锅,岭南有九碗六、
十碗八等。
徽菜的鼎盛时期,正是徽商独霸中国的时期。徽州商人在一定程度上,给徽州菜的传播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关于徽菜的传播与发展有以下几种说法:一是说,当时徽商谈生意、应酬或是好友聚会都会摆上一桌家乡菜,以示为对待贵宾的尊重。因为徽菜的取材以及特色是独具一格的,十分具有代表性。于是徽菜开始迈向注重品质、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二是说,徽州商人遍布天下,根在徽州,口味也在家乡,所以有求必有供。于是遍布全国的徽菜馆开始陆续出现。这也推动了徽菜体系的发展。
明代晚期至清代
乾隆末年是徽商的鼎盛时期,实力及影响力位居全国10大商帮之首,其足迹几遍天下,徽菜也伴随着徽商的发展,逐渐声名远扬。哪里有徽商,哪里就有徽菜馆。
徽州人在全国各地开设徽馆达上千家,仅上海就有140多家,足见其涉及面之广,影响力之大。如今徽菜的概念有所扩大,它包括皖南菜、皖江菜、合肥菜、淮南菜、皖北菜等。
在漫长的岁月里,经过历代名厨的辛勤创造、兼收并蓄,特别是解放以后,省内名厨的交流切磋、继承发展,徽菜已逐渐从
徽州地区的山乡风味脱颖而出,如今已集中了安徽各地的风味特邑、名馔佳肴,逐步形成了一个雅俗共赏、南北咸宜、独具一格、自成一体的著名菜系。
涵盖范围
皖南风味菜肴咸鲜味醇、原汁原味,皖江风味菜肴咸鲜微甜、酥嫩清爽,皖北风味菜肴咸鲜微辣、酥脆醇厚,合肥风味菜肴咸鲜适中,酱香浓郁,淮南风味菜肴咸鲜香辣、滑嫩味浓。自古以来,江淮各地就流传着一张张口味丰富、历久弥香的美食名片。
明媚秀美的徽州山水、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崇儒重义的徽商传奇……悠悠皖南,古徽州地区丰饶富集的物产资源、博大精深的文化积淀,为一方儿女口味的形成提供了素材与灵感。
臭鳜鱼、
毛豆腐、
刀板香等菜肴味道独特,辨识度极高,成为地方风味的典型代表。古徽州菜,是古
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不少人看来,徽菜就是古徽州菜的代指。
“毫无疑问,古徽州为徽菜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但是随着时代发展,徽菜的概念不断扩大,如今已成为安徽菜的总称。”
安徽省烹饪协会副会长马邦山介绍,上世纪80年代,原商业部饮食服务局等单位出版的《中国名菜谱(安徽风味)》指出,“安徽菜,又称徽菜”;2021年商务部服贸司出版的《
中华美食荟》安徽部分也载明,徽菜“以古徽州菜肴为代表,由皖南、皖江、皖北、合肥、淮南五大风味构成”。原省质监局2006年发布我国第一部菜系地方标准《徽菜标准体系表》,指出“徽菜即安徽菜”;2009年出版《
中国徽菜标准》,收录的43项徽菜标准均为全省各地知名菜肴。
“从中央推介到地方标准,‘徽菜就是安徽菜’正在逐渐成为共识。2021年,
徽菜烹饪技艺进入第五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其申报单位是安徽省,保护单位是
安徽省文化馆,可见徽菜不能认定专属于某一地区。”马邦山认为,“徽菜为某地菜”或“安徽菜为皖菜”的定义均不太准确。无论根据现实条件,还是规划餐饮发展战略,都应该把安徽菜作为整体,合力在全国打响徽菜品牌。
菜系特色
取材
徽菜的烹调方法上一是就地取材,以鲜制胜。徽地盛产山珍野味河鲜家禽,就地取材使菜肴地方特色突出并保证鲜活。二是善用火候,火功独到。根据不同原料的质地特点、成品菜的风味要求,分别采用大火、中火、小火烹调。三是娴于烧炖,浓淡相宜。除爆、炒、熘、炸、烩、煮、烤、焐等技法各有千秋外,尤以烧、炖及熏、蒸菜品而闻名。四是注重天然,以食养身。徽菜的原料,资源丰富、质地优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徽州地区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四季分明、物产丰盈,盛产茶叶、
竹笋、香菇、
木耳、板栗、山药和
石鸡、
石鱼、
石耳、
甲鱼祁红屯绿特点
徽菜擅长烧、炖、蒸,而爆、炒菜少,重油、重色,重火功。徽菜继承了祖国医食同源的传统,讲究食补,这是徽菜的一大特色。徽菜中红烧是一大类,而红烧的“红”,表现为糖色,对火功要求苛刻。炒菜用油是自种自榨的菜籽油,并使用大量木材作燃料,有炭火的温炖,有柴禾的急烧,有树块的缓烧,是比较讲究的。传统中的重油、重色、重火功,有徽州的特殊条件。
当徽菜走向全国之后,仍然保持重色:调色之功;重油:调味之功;重火功:调质之功。如老或嫩,硬或软,结或松等。徽菜用火腿调味是传统。制作火腿,在徽州也是普及型的家庭技术。
经典菜品
徽菜历史上有五六百个品种,经过挑选巩固和创新,如今确定的有3000多个新老品种。其最有代表性的菜肴有:
腌鲜鳜鱼(臭鳜鱼)、
问政山笋、
徽州毛豆腐、
徽州蒸鸡、
胡氏一品锅、
无为熏鸭、
毛峰熏鲥鱼、
炒虾丝、
符离集烧鸡、
李鸿章大杂烩、
三河酥鸭、
包公鱼、
吴王贡鹅、
荠菜圆子、王义兴
烤鸭、
八公山豆腐、
奶汁肥王鱼、
清汤白玉饺、
淮王鱼炖豆腐等名菜佳肴。
发展出的菜品有:
全家福、凤还巢、
炒鳝糊、
杨梅丸子、沙地鲫鱼、银芽
山鸡、
红烧划水、五色绣球、
三虾豆腐、
翡翠虾仁、红烧大烤、腐乳炸肉、
雪映红梅、火煺烧边笋、松鼠溜黄鱼、
砂锅鸭馄饨等数百种。 如今徽菜中还保留了
一品锅、刀板香、腌鲜臭鳜鱼、
虎皮毛豆腐、问政笋、
火腿炖甲鱼、
清蒸石鸡(即石蛙)、
杨梅圆子、
凤炖牡丹、
荷叶粉蒸肉、
青螺炖鸭、
中和汤等传统佳肴。
制作方法
徽菜的烹饪技法,包括刀工、火候和操作技术,徽菜之重火工是历来的优良传统,其独到之处集中体现为擅长烧、炖、熏、蒸类的功夫菜上,不同菜肴使用不同的控火技术是徽帮厨师造诣深浅的重要标志,也是徽菜能形成酥、嫩、香、鲜独特风格的基本手段,徽菜常用的烹饪技法约有20大类50余种,其中最能体现徽式特色的是滑烧、红烧、清炖和生熏法。
颁布标准
《徽菜标准化体系表》是该省烹饪界的第一部省级基础性标准,也是中国
八大菜系中第一部标准化体系表。该标准是由省标准化研究院、省烹饪协会联合起草制定,并对外发布的。据省
质量技术监督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个徽菜标准体系,分别从综合标准、烹饪原料、烹饪工艺、徽式菜品、烹饪设备等五个方面对徽菜进行规范统一。
徽菜标准化,实质就是要以烹调工艺过程为核心,以营养、卫生、食品等方面的科学知识,打造全新的徽菜烹饪学,把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贯彻到徽菜菜肴制作中,逐渐使徽菜烹饪走向精确,走向标准。“历史上,徽菜技艺都是通过师傅带徒弟传下来的,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模糊性。”负责徽菜标准体系设计的省标准化研究院余广宇高级工程师认为,这容易造成菜肴质量的不稳定。而此次出台的标准体系,从综合标准、烹饪原料、烹饪工艺、徽式菜品、烹饪设备等五方面实现徽菜的规范化制作。徽菜烹调,从原料选用、菜品加工一直到上菜,都将有严格统一的标准。除了技术,管理也应趋于规范。余光宇甚至认为,徽菜馆的设计、装潢应当反映徽派风格,这要在徽菜的标准化进程中有所体现。但标准化不等于消灭特色,省烹饪协会马邦山秘书长解释:“以臭鳜鱼为例,成品肉骨分离、鱼肉呈蒜瓣状、吃到嘴里是脆的,说明这道菜符合标准。但根据口味不同,可以各有风格。”
此外,标准体系的一个突破,是将传统徽菜的范围扩大了,徽菜正式确定为皖南菜、皖江菜、合肥菜、淮南菜、皖北菜的总称。马邦山介绍,将五大风味地方菜都纳入徽菜,也是有依据的。它们统一之处在于:以安徽特产为主要原料、在采用民间传统烹调技法的基础上,吸收其他菜系技艺之长而烹制,主要风味特点为咸鲜为主,突出本味,讲究火功,注重食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