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楚有材
汉语成语
惟楚有材,汉语成语,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晋卿不如楚,……虽楚有材,晋实用之。”本意是说楚国物产丰富,人才兴盛,但都被送往了晋国使用,声子意为借此劝服楚国令尹,帮助好友伍举回国(伍举受岳父申公子牟牵连逃到晋国不敢回来),最后楚国令尹加封了伍举的爵位,令其回楚。后世也指荆楚之地多人才之意。
出处
惟楚有材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晋卿不如楚,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材,晋实用之。”惟,系语首助词,古籍惟、唯、维通用,如《书· 泰誓》 “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
明代万历年间,竟陵(今湖北天门)文人钟惺谭元春开创竟陵派,拥护者为其题了一块“楚有材”的匾额。有一年,主持乡试的学台大人听说此事后前来以一道道难题相试,被他们的出众才华所折服,说:“本官要将这块匾额带回去,声张二位大名。不仅如此,我还愿为匾上增加一字,题为‘惟楚有材’。”据说,学台回到京城,竭力推崇钟、谭二人才学。在他的主持下,武昌建了一座牌楼,上面高悬着“惟楚有材”的匾额。后来有人根据他访问和推荐钟、谭二人的事,题了一块“辟门吁俊”的匾额,也挂在牌楼上。
关于“楚材”,最早可溯源到《左传》:“虽楚有材,晋实用之。”而首次提出“惟楚有材”四字的,则是清顺治年间的湖广总督林天擎康熙年间,“惟楚有材”被题上了凤凰山南麓的贡院牌匾。不过,这四字名满天下却是在湖南:嘉庆年间,岳麓书院山长袁岘冈与其贡生会撰,袁出句“惟楚有材”,贡生张中阶应道“于斯为盛”。这八字对仗工整精巧,被挂在了岳麓书院门口后名声大振,很多人反而遗忘了武昌早挂一百多年的牌匾。
发扬
明代文学家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州续稿》 卷九七《中奉大夫广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右布政使致仕五华李公墓志铭》之铭曰:“惟楚有材,璞则良厥。”“五华李公”是指湖北京山李淑
《五华李公墓志铭》称李淑卒于“万历之辛巳正月二十九日”,即1581年3月4日。按照一般的规律,墓志铭应作于1581年(万历九年)或稍后不久。而且,此处的“惟楚有材”指的是“湖北”人,王世贞的这篇墓志铭,就是将“惟楚有材”赋予明确指称对象的典范。
李淑之子李维桢也使用过“维楚有才”这样一个词,见《大泌山房集》 卷十二《大隐山人稿序》:“……使后人称明德茂盛,维楚有才,与古公卿大夫比肩,不以世禄借资,而以立言取重。”
龙膺《白云山房集序》起首便说:“语曰:惟楚有材。”序中还有这样的一句话:“今幸云杜李本宁太史,岿然为鲁灵光,称一代宗匠,亦甚以大业朂余。”云杜李本宁太史即京山李维桢。
从1296年方回的笔下生花开始,到明代万历晚期,经过如王世贞李维桢这样的文坛盟主的引用、宣扬,历经约320年以后,“惟楚有材”这一新词语渐渐深入人心,已然成为一种共识。它不再仅仅是文学的词汇,还是一种观念。明万历时期,以李维桢为代表的湖北作家群体以强有力的现实存在,闪现出璀璨的光芒,证实了“惟楚有材”的价值与魅力。
引用
1655年,林天擎到武昌府学(今武昌解放路西,大成路北)祭孔,诸生向他反映,武昌府学为鄂省乡学之冠,但校舍破败不堪。学子们表示能体谅国家一时经济困难,愿将津贴捐出来维修校舍。在林天擎大力支持下,修葺工程于两年后完成。据《湖北通志》记载,新府学落成后,林天擎记下两年前学子谒见之事,并发出由衷感叹:“余思惟楚有材,自昔艳羡。况我清宾兴叠诏,已多联翩而登为之前茅者矣。后之龙摅鹏奋,何可数量?”  自林天擎后,武昌府学“嗣是代有修葺”,而且重视培养“楚材”的文字屡见于湖北方志。1732年,湖北巡抚王士俊说“楚材号天下久矣”,并希望“从此楚材辈出”。康熙年间,“惟楚有材”被题上了凤凰山南麓的贡院牌匾。
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成书于春秋时期,《论语》也是成书于春秋。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是以湖北政治中心的,楚国最强盛的400年国都在湖北荆州,所以湖北又称荆楚。
岳麓书院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名联为集句联,上联“惟楚有材”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原句是:“虽楚有材,晋实用之”。
下联“于斯为盛”出自《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本为孔子盛赞周武王时期人才鼎盛局面。传说清嘉庆年间,时任山长袁名曜出上联,贡生张中阶对下联。“惟”在这里是个语气词,“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就是说“楚国出人才,而这里的人才又最为兴盛”。
然而,既然说是“楚材”,则当然源自楚国,与楚国人才关系理应很密切。“惟楚有材”是从“虽楚有材”转化过来的,是因其意而引伸之。“虽”、“惟”虽有一字之差,在内容上实际是一致的,都说的是楚国(地)有材,是很符合历史事实和逻辑规律的,故已成定论。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07 14:27
目录
概述
出处
参考资料